以建促融:三线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3-05-02 07:47陈君锋崔一楠徐江山
民族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成昆铁路凉山州同胞

陈君锋 崔一楠 徐江山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3.09.004

[摘要]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四川民族地区部署了一批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三线企业和项目得到了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民族同胞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出人出力,而且提供了大量的三类物资,为三线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便利。与此同时,三线建设也极大地带动了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完善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推动了当地工农业的飞速发展。三线建设者与民族地区各民族同胞在三线建设进程中,互助共荣,肝胆相照,互利互惠,共同书写了独特的历史记忆,汇聚成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在赓续与创新中形成了灿烂文化,彰显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独特魅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场域。三线建设者与各民族同胞为开发四川民族地区的辽阔疆域做出了重要貢献,他们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彰显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三线精神,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实历史写照。

[关键词]

三线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建促融;四川省;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9-0026-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四川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2FDJB020)、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一般项目“川陕革命老区军工遗产群的旅游开发研究”(SLQ2021CB-01)、西南科技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校级专项项目“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助力民族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23skb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君锋,

男,浙江缙云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三线建设;崔一楠,男,辽宁锦州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三线建设;徐江山,女,四川雅安人,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指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面对我国周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同时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问题,而在三线地区①开展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建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一系列文献资料的解密和出版,以及三线遗址考证成果的不断出现,三线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斐然。纵观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宏观视野下的三线建设研究,包括三线建设的原因及背景、三线建设的实施过程、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三线建设的评价与影响、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与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李富春等国家领导人、三线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二是区域视野下的三线建设研究,包括西南、西北、川渝地区三线建设研究、小三线及后小三线建设研究等;三是微观视野下的三线建设研究,包括企业个案研究、三线社会生活史研究、三线建设者研究、三线移民研究等;四是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建设研究,包括三线精神研究、三线音乐研究、三线文学研究、三线遗产研究等;五是国外学者的三线建设研究,包括三线建设经济史、战备史、军事史研究,三线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外学者对话等。

学术界三线建设研究虽然成果斐然,研究视角多维,但关于民族地区三线建设以及三线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仅有吴倩华、[1]袁世超、[2]苏杰[3]等人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4]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在民族地区布点了大量的国家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同胞也积极参与建设,在注重国家和各民族利益前提下,团结融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贡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展开探讨,希冀深化三线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并就教于方家。

一、三线建设项目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定点布局概况

四川省作为三线建设战略实施的重点省份之一,下辖19个市(州)都分布有三线建设项目,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的西昌、冕宁、会理、金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简称“阿坝州”)的汶川,乐山市的马边彝族自治县(简称“马边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简称“峨边县”)等少数民族县布点建设了大量三线建设项目,主要有(表1):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央在四川民族地区布点建设的项目大多是以水电站、煤矿、输变电线等为代表的能源项目,铁矿、镍矿、钢铁公司等为代表的冶金项目,滑石矿、森工局、林场、木材厂为代表的建材项目,水库、提灌站、埝塘为代表的水利工程项目为主,以航空航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军用机场项目为辅的布局,原因在于四川民族地区大多山高路远、地势崎岖、落差较大,便于发展水利水电项目;煤、铁、水、林等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建筑材料项目以及金属冶炼项目。同时,为了战略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布点建设了成昆铁路、大型桥梁隧道等全局性交通运输项目。

从项目布局来看,民族地区所布点建设的项目大多是民生项目,不管是水利、交通设施,还是能源、建材项目,其开发利用都有助于当地社会民生福祉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同时解决了民族地区长期贫困问题,在共同书写历史记忆、创造灿烂文化、开发辽阔疆域、凝练三线精神中以建促融,不断培育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党和国家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三线建设与各民族共同书写四川民族地区的历史记忆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4]1964年下半年起,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服从中央安排,四川民族地区各州、县党组织,团结带领少数民族同胞以义不容辞、大力支援的态度,积极行动,热情参与,与党和国家共同书写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史,共同铸就了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历史。

(一)各民族通过支援三线建设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的历史记忆

在民族地区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少数民族同胞积极支援三线建设,不仅帮助解决建设用房用地问题,还扩大粮食蔬菜生产解决吃饭吃菜问题,同时还助力重点项目建设三类物资供给、劳动力供给、生活物资供给,共同书写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乃至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三线建设期间,为解决临时用房和建设用地需要,少数民族同胞纷纷主动借房让地。1964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建设单位进入西昌等地,到1966年,进入凉山州冕宁、西昌、德昌、会理等县的建设单位职工总计达30万之巨,当地生活用房、工业用房用地急劇紧张。各民族同胞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号召组织下,主动腾出自有住房给建设单位使用,并将西昌农校、民干校的房屋借出,还赶修了简易住房23万平方米。喜德县针对成昆铁路施工单位用房急缺的问题,“一方面动员沿线机关和群众调剂了约三千平方米的房屋,一方面组织群众突击了一定数量的房草、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③保障施工单位建筑房屋的施工用料及用度。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方面:凉山州征用建设用地成昆铁路12928亩、西昌青山机场2478亩、西昌卫星发射基地6200亩。④1964年12月17日,峨边县将7701.95亩土地(金口河公社7676亩,建设公社18.95亩,沙坪公社7亩)划给八八一八部队用作临时房屋修建之用,[5]27以支援成昆铁路建设。甚至为了保障重点项目用地,搬迁大量民户,例如西昌县⑤为满足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六八部队建设需要,选定西郊公社六大队搬迁社员七户;太和铁矿建设第一期工程在马道、红旗、新宁、樟木、开元等公社搬迁一百七十户左右;四川省军区选定高炮平射固定点,搬迁大箐公社(少数民族公社)社员近九十户,合计搬迁约二百五十户。⑥当地各族同胞为了党和国家的三线建设事业,搬家毫无怨言,坚定支持。建设用房、职工生活用房以及建设用地的解决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解决了后顾之忧,有力支援了三线建设。

第二,三线建设期间,为解决国家重点项目职工的吃饭吃菜问题,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积极主动扩大粮油生产、蔬菜播种,截至1966年5月,为解决成昆铁路职工吃菜问题,甘洛、越西、喜德三县种植蔬菜4100亩,供应各种蔬菜1000多万斤,同时还在三县新建副食品加工厂,布点建设粮食储备库22个,供存储3-4个月的粮食、食盐。[6]西昌专区支援建设委员会要求各地“在落实蔬菜土地时,要选择土质、水源较好的地方,并想尽各种办法提高蔬菜单产水平,每亩年产争取达到8000斤以上。菜地要相应地集中一些,每个生产队一般要种10亩以上(最少也不能低于七、八亩),城市工矿有条件的地区还要适当多种一些,形成蔬菜基地。”⑦为确保三线职工的粮食问题,喜德县截至1965年9月,已向成昆铁路职工供应粮食290万多斤,食用植物油3.4万多斤,蔬菜50万余斤。1965年凉山州准备建设大量粮食仓,主要有甘洛苏雄150万斤临棚仓、喜德北口100万斤基建仓,越西双河50万斤简易仓、铁西20万斤临时仓、甘洛玉田100万斤简易仓、新吉古50万斤简易仓、埃代50万斤临时仓、越西打土100万斤简易仓、顺河50万斤临时仓、甘洛城关200万斤基建仓、越西普雄300万斤基建仓、乃拖、尔喜、阿支社、乃乃堡各20万斤临时仓,⑧大量的粮食仓建成为三线建设职工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储备。此外,各民族同胞支援三线粮食蔬菜期间发生的大量感人故事皆成为了各族同胞的共同历史记忆。例如越西县白果公社桥梁大队的社员们,1966年8月21日早晨正在割草积肥,听了传达工作团党委、县委的指示后,为了保证工人吃上蔬菜,立即放下镰刀,冒着大雨从山上给铁路二处一天就送了洋芋4300多斤;梅花公社梅花大队出动一百多人,甚至连十来岁的小孩也踊跃参加,冒着大雨,爬山越岭为成昆铁路施工队背洋芋,一天就送了9260斤,尽管路陡湿滑、下着大雨,大家依然坚持,并说“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保证工人同志吃饱吃好。”⑨

第三,三线建设期间,为解决建设物资和劳动力需要,少数民族同胞积极主动助力三类物资供给、劳动力供给、生活物资供给。三类物资供给方面:截至1965年8月,甘洛县为成昆铁路建设提供了房草、茅竹、柴火等1114.1万斤。小木树棒50万根,“五把一杠”(锤把、镐把、锹把、耙把、锄把以及抬杠)38193件,撮箕、抬筐8686担,竹笆6.4万余平方。1966年第四季度甘洛县安排供给竹笆8000张、竹子20万斤、木炭20万斤、锤把5000根、镐把5000根,锹把5000根、抬杠10000根、抬筐1000个、青瓦254万匹、青砖25万块以及柴火100万斤。凉山州更是决定砍伐十五万立方米木材支援成昆铁路建设。“麻陇彝族乡,突击支建箭竹10余万公斤,顶材9.3万公斤”,三类物资供给极大满足了三线建设需要。劳动力供给方面:四川民族地区基本上就近从农村和城市闲散劳动力中组织抽调支援。喜德县于1964年就动员组织了17845人次参与维护铁路建设。截至1965年1月,喜德县动员民工7000余人次抢修37公里公路,越西县组织群众完成1500工日抢修便道桥,甘洛县也在城关动员3600人次投入了抢修公路的战斗。1970年10月,凉山州和西昌专区⑤分别组织“凉山州民兵团”和“西昌专区民兵团”支援三线建设。其中,凉山州民兵团下辖4个营,22个连,团长铁哈(彝族);西昌专区民兵团下辖4个营。各族同胞的参与有效解决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生活物资供给方面:1965年4月至1966年3月,越西县为支援成昆铁路建设,调入食盐301820斤、食糖195432斤、酒44万斤、香烟50334条、腊肉8万斤、化猪油16000斤。生活物资的有效供给,为三线建设单位职工的日常生活带去了便利,更加激励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二)各民族通过支援三线建设书写个人历史记忆汇聚中华民族集体记忆

中华民族关于三线建设的集体记忆来自于各民族同胞的个人记忆。个人记忆包括当事人记忆以及旁观者记忆,他们以不同角度、心理、感受互相补充,全景式呈现重要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7]进而上升为集体记忆。在三线建设期间,各族同胞积极参与其中,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让人永生难忘、深扎内心,而且已然成为他们报效国家的历史见证,最终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创造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类建设史。

第一,三线建设期间,每个参与建设的各民族同胞都留下了一段令人难以忘却的个人记忆。铁路职工石家源回忆“回顾走过的岁月,有失落有奉献,尤其是把青春年华献给了铁路事业,深感自豪骄傲,没有辜负党的培养教育。成昆铁路更是让我心潮澎湃、魂牵梦萦”。铁路职工黄显培“作为成昆线首车历史见证人,他清楚地记得,迎着第一辆疾驰的列车,他在哈斯洛大桥桥头上站得笔直,泪流满面;他还记得,为了拍摄成昆线壮美弧线,他徒步从西昌一路向北;他更记得,屹立在成昆铁路旁的2100块墓碑……”[8]三线建设期间曾任西南林业施工总队第七工程处副主任的刘光秀回忆,“七处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还要保持与少数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得到地方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样就加快我们的建设速度,也完成了上级下达我们的建设任务”。益门煤矿工人蒋遵义的儿子蒋元顺作为旁观者回忆了他父亲从简阳县来西昌参加三线建设的历史,认为“历史不能忘却!我们一家为父辈曾经为三线建设出过力,流过汗,吃过苦,受过伤,做过贡献而感到骄傲!”不管是三线建设亲历者的记忆还是旁观者的记忆,都向世人呈现了一幅壮丽的三线建设图景,一段值得永存的历史,汇聚成为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第二,三线建设期间,每个参与到三线建设中的团体都汇聚了一段值得怀念的集体印记。曾经的凉山文工团成员对三线建设时期该团所参与的文艺演出、创作的节目作品、演出期间的生活体验感悟等如数家珍。作为中国彝族地区建团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文艺团队,“我们的演出队伍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舞欢腾、干劲十足,艺术工作者们与工人同志打成一片,男同志协助他们做活路,女同志为他们洗补衣物,与建设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该团所创作的文艺作品,不仅受到工人们的一致好评和喜爱,更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与赞扬。这段集体记忆不仅是他们一生的骄傲,也是国家文艺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贵素材。原西昌地区民兵团成员对该团的组建及战况进行了回忆,较为客观地回顾了西昌民兵团组建时期的概况,以及决战朱家包包、转战弄弄坪的建设过程,阐释了该团的成长历程,有助于探明参与三线建设各团体的发展情况。三线建设团体的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汇聚,可还原出三线建设的全部历史,见证各民族同胞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

第三,三线建设时期,各建设单位反哺当地发展之情成为了各民族一段难以忘却的集体记忆。在三线建设推动下,民族地区交通网络加速形成,成昆铁路的通车,更是架起了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彝族同胞对外交流的桥梁,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给各族人民带去了新知识、新产品、新观念。同时,各建设单位大力反哺农业,共同发展,包括安裝农机设备、疏通渠道、垦荒改土、支援用电、问诊治病、厂社办学等等,逐步改变了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在与外界的互动往来中,民族同胞开阔了眼界,学会了普通话,学会了经商,学会了新技术,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扩大了施展才能的新天地,他们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中,也不断改善着自我的生活,推动了当地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理念的形成。因此,三线建设是他们难以忘怀的一段集体记忆,是民族地区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三线建设与四川民族地区各民族共同赓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创新红色文化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4]三线建设使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同胞汇集三线地区,他们在此共同生活、共同生产,通过交往使得各民族文化在此交汇、交流以及交融,各民族文化在此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原本绚烂的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仅赓续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丰富和创新了红色文化。

(一)各民族通过支援三线建设赓续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备战、备荒、为人民”是三线建设的核心要义,也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族人民发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文化,积极参与三线建设,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在民族大融合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三线建设期间,各族人民共同赓续和弘扬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人民是国家的基石,民生是国之命运所在。“从《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到《礼记》中的‘君以民为本,到孟子的‘民贵君轻,到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到顾炎武的‘厚民生,强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这种‘民本理念几乎一以贯之”。[9]三线建设战略是基于解决前进道路上威胁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外部障碍,是基于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布局来平衡东西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现实境遇而提出的,尔后“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更是为了保障中华民族整体安全,解决全体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而提出的。由此可见,三线建设战略的提出本质是“为了人民”,因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吃饱、穿好、用足,生命不受到威胁和侵害,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才能在政治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唯此中国共产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与此同时,在民族地区的三线建设过程中,党和国家坚决维护各民族利益、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在交往交流中不断得到各民族同胞的信任,使各民族积极参与三线建设。不管是成为劳动力到达建设一线,还是在后方为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三类物资、提供粮食蔬菜,都力所能及地为三线建设贡献力量。例如修建成昆铁路凉山段时,当地彝族同胞“主动带路、背仪器、扛设备、抬物资,什么都干”。[10]98正是由于各民族同胞的热情支持与参与,三线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并达成了党和国家既定的战略目的。

第二,三线建设期间,各族人民共同赓续和弘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将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之论述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国家振兴之希望寄托于士大夫,强调士大夫的社会担当职责。[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民的责任与担当。三线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保障中华民族整体安全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努力解决全体人民吃、穿、用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因此积极参与其中并为之奉献是每个华夏子民的共同责任。各族同胞在党和国家的号召组织下,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地参与三线建设、支援三线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三线人的真实写照,他们不怕牺牲,身体力行甚至用鲜活的生命演绎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成昆铁路沿线那2100座无名墓碑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的有力诠释,不断丰富着这一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

第三,三线建设期间,各族人民共同赓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各民族骨髓,“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尚和合”的价值追求都为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12]三线建设使各民族同胞社会交往和深度交融逐渐增多,彼此间的情感和信任感逐渐增加,社会区隔被逐步打破,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坚实社会基础。[3]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尚和合”的价值追求之重要体现。与此同时,三线建设过程中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理念的不断传播与弘扬,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价值理念不断趋同,“为了整个国家、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观逐渐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渐形成,并不断地对外扩延。

(二)各民族通过支援三线建设不断丰富和创新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包括红色精神文化、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是指中国近代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体现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13]三线建设时期,各民族不断凝结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形成民族红色文化记憶,不断丰富和创新红色文化。

第一,三线建设期间,各民族不断凝结红色文化记忆,推动红色文化发展。所谓民族红色文化记忆,是指我国各族人民立足自身民族特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进伟大社会变革所留存在广大民族地区的英雄人物、英雄故事、遗址遗物及其背后的红色革命精神的文化叙事与历史记忆,也是中国红色文化在民族地区本地化的心智映像和集体记忆。[14]四川民族地区三线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英雄人物、故事传说,如党解放(彝名瓦查子)、曲木尔呷、阿根尔米等先进模范人物代表都有其独特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三线故事;[15]132-133留下了数量庞大的值得纪念的遗物遗迹,如青山机场、映秀湾发电厂、龚嘴水电站等;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文化作品,如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诗集《渡口工农兵诗歌选》等。这些民族红色文化记忆都是三线建设历史的有力见证,亦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推动了红色文化发展。

第二,三线建设期间,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创作出大量反映革命建设精神的文艺作品,丰富了红色文化。成昆铁路建设过程中,军队和地方贯彻“以路带农,以农保路”的方针,铁道兵对地方带思想、带作风、带技术、带文化、带经济,帮助地方农村社队办技术训练班、文化站、夜校,培训卫生员、技术员、会计员,宣传科学,移风易俗,防病治病,兴修水利、改土、改田、积肥、修理农机具,抢收、抢种等。反之,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和各族同胞,则从解决住房、征用建设用地,作好宣传教育,到组织生产砖、瓦、竹、木、沙、石等地方建材和三类物资,供应粮食、肉食、副食、蔬菜,设置各类服务网点,提供劳动力,解决短途运输,修筑铁路进站公路等,大力支援铁路建设,凡是铁道兵需要的,一律开绿灯,按政策规定予以保证。正是在这种和谐的军民关系、军地关系、民族交往关系下,各民族之间在支援与反哺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也为三线建设时期的红色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现实素材。例如凉山文工团在成昆铁路建设工地现场以三线建设创业者为原型创作《205道班》《我推小火车》《北京的火车开来咯》等作品,贴近群众、反映时代、讴歌英雄、弘扬主旋律,成为三线建设时期重要的红色文化作品。

第三,三线建设期间,各民族不断凝聚革命精神,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充实红色文化内涵。在党和国家号召组织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三线建设,这些群众来自各行各业,发挥各自的特长为三线建设添砖加瓦,凝聚了各具民族特色、行业特色的红色精神文化。例如参加成昆铁路建设的八七○六部队某部四营指战员发扬“穷棒子”革命精神,创人工开挖隧道月成山洞160米的英雄事迹;一支坚忍不拔,专门负责成昆铁路沙马拉达隧道一带线路维护和病害整治的铁路维护队伍,坚守“成昆铁路之巅”,凝结成伟大的“瓦祖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成昆铁路人;三线职工支农过程中形成的“寸土必争,一苗必保”精神等等,这些行业精神都成为了红色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此外,为了有效处理好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大团结,三线建设期间还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例如“厂社结合”制度、“三不四要”原则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成为了红色制度文化,成为了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三线建设与各民族共同开发四川民族地区的辽阔疆域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4]随着国家在凉山州、阿坝州以及乐山市的马边县、峨边县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大规模三线建设以来,各民族同胞团结协作,共同开发了这一片辽阔的疆域,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而且推动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地方工业的发展。

(一)三线建设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三线建设时期,各民族同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参与三线建设不断改善当地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三线建设期间,为配合大规模的施工需要,凉山州、阿坝州等民族地区的公路、桥梁、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以凉山州为例,1965年至1973年,在支援三线建设重点项目——成昆铁路及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中,改建皇越路109公里、喜裤路82公里、普洪路115公里,新建冕金路81公里、石华路10公里、甘新路31公里、长马路10公里、昭普路74公里,新建县乡道路77条1033公里。1975年以后,国家每年拨款补助发展山区公路,到1978年凉山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343.5公里,包括国道108线(川云西路),纵贯冕宁、西昌、德昌、会理四个三线建设重点县,全长401公里;省道宜(宾)西(昌)路、西(昌)巧(家)路等11条,共计1489.5公里;县道46条,1799公里;乡道134条,1658公里;矿山、林区及专用公路141条,共计996公里。除此之外,更是有成昆铁路贯穿其中,西昌锅盖梁机场(1997年更名青山机场)也在此间建成。公路、航空、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将凉山州建成为对外交往、物流运输的重要交通枢纽,彻底改变了其落后的交通状况,为其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

第二,三线建设期间,为满足国防邮电通信需要,国家在邮电通信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以阿坝州汶川县为例,在有线电报方面:三线建设开始后,1966年2月映秀湾电厂在成都-马尔康的长途线路杆上加挂映秀-汶川专线1对。1967年4月1日利用原军区移交给地方的双铁线幻象线路再次开通汶川-成都有线直达电报线路。1973年4月开通汶川-成都幻报人工电传电路、汶川-马尔康载报人工电传电路,汶川-松潘、汶川-南坪、汶川-茂县改用载报线路。1972年10月漩口开通映秀-汶川、映秀-漩口双铁线抽出的幻象线路直接与汶川通报。映秀开通了汶川-灌县双铁线幻象线路。1983年3月汶川县有线电报进入成都市64路自动转报系统,汶川可直接与全国地、州以上城市直接通报。1984年3月1日中共阿坝州委开通直达汶川县委的有线传真电报,1985年6月安装了汶川-茂县自动电传机,汶川县至外县、市结束了有线电报用人工传递的历史。至1985年底止,汶川有线电报开通线路有(1)人工电报:漩口-汶川和映秀-汶川(县内使用);(2)自动电传机收发电报:汶川-成都、马尔康、茂县、松潘、南坪、理县;(3)传真:汶川至阿坝州委。在无线电报方面:三线建设开始后,于1967年无线电台变作战备电台,平时只供联系呼频,遇有有线阻断、重要天气情况、防汛等特殊情况才开机使用。[16]500邮电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便于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而且大大拉近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加快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三线建设期间,为满足国家重点项目的电力需求,民族地区电力电网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且效果显著。以凉山州为例,在三线建设带动下,截至1978年,全州修建包括磨房沟水电站在内的水电站1481座、机组1548台,装机容量达97330千瓦,年发电量12530万度,基本满足全州的建设用电、工业用电及居民生活用电。与此同时,为确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昆铁路以及全州工农业用电需求,凉山州还大规模建设输变电设施,如磨房沟电厂经泸沽至西昌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西昌至石棉南桠河电厂220千伏线路,极大地满足当地三线建设项目和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电需求。此外,阿坝州在满足当地电力需求外还对外输出电力,支援保障其他地区的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例如修建映秀湾发电厂至安县220千伏线路,保障绵阳地区的国防工业项目用电安全。电力电网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二)通过三线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矿产能源的开发和地方工业发展

四川民族地区矿产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不够、基础工业薄弱,当地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无法有效开发,无法运出大山,更不能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助力。三线建设开始后,这里的情况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的大量涌入、雄厚资金的连续投入,使得当地矿产能源资源得到了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工业的现代化发展。

第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攀西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一个有独特优势的矿产资源地区。裂谷带的地质作用背景,使攀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且配套,矿藏规模巨大、储量分布集中、矿床开采条件好、有益伴生成分多、综合利用价值大,从而形成了攀西地区独特的矿产资源优势。已发现和已探明的矿产有84种,其中黑色金属矿5种,有色金属矿15种,稀有、稀土、稀散元素及放射性矿产17种,冶金原料非金属矿8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13种,建筑材料非金属矿16种,其他非金属矿10种。[17]41三线建设开始后,随着国家在该区域布点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公司四一○厂、太和铁矿、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02厂、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攀西地质队、冕宁滑石矿厂、泸沽铁矿、拉拉铜矿、会理镍矿等重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当地矿产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采。以凉山州为例,截至1978年,当地铁矿开采达60多万吨,煤炭35萬吨,有色金属生产为锌精矿205吨/日、铜精矿75吨/日。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为三线建设中的冶金工业项目提供原材料,而且上下游的产业链的构建推动了当地相关工业的发展。

第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民族地区能源资源的开发。四川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日照充足,地势西高东低且落差较大,水系众多,该区域水能、生物能源、矿产能源、气候能源等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以攀西民族聚集地区为例,境内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三大水系流经其间,可开发水能为5924万千瓦和2883亿千瓦时,分别占四川省水能资源的42.7%和38.6%;煤炭资源累计探明储量为112792万吨,为四川省的10%;太阳能能源一年可产生热量即相当于80余亿吨标准煤。三线建设开始后,国家在凉山州、阿坝州布点重点建设有磨房沟水电站、映秀湾水电站、鱼子溪一级电站、鱼子溪二级电站、龚嘴电站、西山煤矿、益门煤矿等能源项目,不仅满足了三线建设庞大电力能源需求,也为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用电、工业用电带来了便利与保障。

第三,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民族地区地方工业的发展。四川民族地区由于独有的地理环境限制,该区域地方工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三线建设开始后,当地工业搭上了三线建设大规模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车,充分利用地方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了地方工业。以凉山州为例,在三线建设带动下,不仅恢复了部分停建、缓建的工业企业,并陆续新建了一批企业,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包括开采业、重工业、轻化工业、支农工业、商办工业的综合工业部类。到1978年,轻化工业总产值已达到了8962万元,年产合成氨6000吨、普钙2.5万吨、硝铵炸药8800吨、导火索1500万米、干电池1000万只、肥皂2560吨、原盐4424吨、火柴10万件,机制纸2410吨,日用细瓷128万件、机制糖日榨甘蔗1200吨等。地方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地日用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不仅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共同富裕,也增强了民族团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五、三线建设与各民族共同凝练四川民族地区的伟大三线精神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4]在民族地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三线建设者以及当地各民族同胞以舍我其谁的豪气,建成了被联合国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生命,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形成了伟大三线精神——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涵要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值得我们赓续与弘扬。

第一,各民族同胞在三线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作业是艰苦创业精神的主要体现。在四川民族地区三线建设中,数十万三线建设者以及民族同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在失去苏联专家指导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作业,创造了突破“地质禁区”的奇迹,遇山凿洞,遇水搭桥,付出数千名铁路职工生命代价,打通有“露天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区域,建成成昆铁路。八八一七部队凭着一颗红心一双手,发扬老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破山挖土,战斗在成昆线上。他们没有筐子,自己编。没有扁担,上山砍。盖房无草,上山割。完全依靠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盖起了水泥库、木工房、铁工棚、文化棚……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的革命精神,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挖山不止,一连攻打破烂隧道战胜五百多次塌方,最终挖通隧道,完成任务。这种自力更生、艰苦作业的行为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美好诠释。

第二,各民族同胞在三线建设中敢为天下先,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体现。三线建设是艰苦的创业过程,也是科技自主创新的过程。八七○六部队在开挖黑井隧道之时,由于任务艰巨、环境艰苦,没有技术,缺乏装备,前期开挖并不顺利,但是战士们敢为天下先,敢于思考、勇于创新,他们发扬“穷棒子”革命精神,越打干劲越大,越打办法越多,通过实践改革钢钎规格、掌握打眼放炮规律,自己制作人工装碴机,做到在岩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证稳产高产,创下了人工开挖隧道月成山洞160米的纪录。攀钢四一○厂创新提炼了雾化提钒新技术;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通过不断试验基本实现打眼摩托化、通风机械化、照明电气化、运渣车子化的小坑道“四化”技术,并在1978年四川省科技大会上获重大科技成果奖。诸如此类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三线建设时期比比皆是,充分诠释了勇于创新精神。

第三,各民族同胞支援三线建设,三线厂矿企业支农助农反哺地方经济发展是团结协作精神的主要体现。三线建设时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同胞来到包含四川民族地区在内的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建设,这本身就体现了全国一盘棋,各族人民以整体国家安全为考量通力合作、团结互助,积极备战建设以守护我们的家园。同时,各民族同胞无私奉献支援三线建设,不仅让出自己的住所、土地,而且牺牲自我为三线建设提供三类物资、粮食蔬菜、生活用品以及劳动力资源,不求回報。反之,三线厂矿企业也在建设之余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厂社结合、以厂带社”的方式反哺地方,帮助地方修建公路、修建水利设施、打井灌溉、发电通电、修建住房,支农助农使得工农关系、民族关系、军民关系更加紧密、更加坚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了稳固的民族大团结形势。五保户彝族大娘邱吉阿呷在搬进三线企业为他盖的新房子之时,感慨道:“毛主席共产党给我们彝家带来了幸福和温暖”。这种支援与反哺的行为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团结协作精神。

第四,各民族同胞在三线建设中所展现的为国为民博大情怀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主要体现。各民族同胞大力支援三线建设,无私奉献,充分发扬了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为了支援成昆铁路职工的吃菜需求,甘洛苏雄区群众,自己少吃,甚至不吃,节省下来供应施工单位南瓜、萝卜、红薯共7万斤。“本着先铁路后自己的精神,不仅对已上马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物资、生活必需上,保证了最低需要,并且从县级机关和有关区乡调剂了不少办公室、住房、用具给施工单位”,不断动员全甘洛县人民以战斗的姿态,革命的精神,掀起了突击三类物资生产,大力支援铁路建设的高潮。在支援三线建设过程中,不少干部、社员划破手,碰破脚,都没有一句怨言,在运送物资的人员中不仅有十岁左右的儿童,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更有背孩子的妇女,他们内心当中只有一种执念,“就是我们不吃不住不用也要保证铁路建设的需要,任务再艰巨、再困难也要千方百计完成,为国家建设出一把力,流一滴汗,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彝族对党、对毛主席、对祖国所表示的一点心意”。这种为了国家毫无保留的奉献行为,在三线建设中比比皆是,是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8]三线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各族同胞共同培育的,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之一,且不可或缺。

六、结语

三线建设对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代表的四川民族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影响重大,在省市州县党组织的号召领导下,各民族同胞对三线建设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援,有力地保证了整个建设的顺利推进,不仅为三线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留下了民族团结、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无数佳话和感人事迹。三线建设与四川各民族同胞共同书写了这段彪炳史册的辉煌历史,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共同开发了这片辽阔的民族聚居地,更是共同凝练了伟大的三线精神,有力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国防、工业、交通等经济社会建设促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遗憾的是由于三线企业与地方社会之间、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之间存在着有形的围墙与无形的藩篱,[45]形成了围墙内外两种不同的世界,以致三线建设对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推动还不够深入,效果打了折扣,尤其是三线建设早期,由于沟通不畅,少数民族同胞不了解三线建设战略意义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双方冲突不断,争议不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三线企业和民族地区地方社会之间的区隔逐渐消弭,三线企业与当地社会有了更为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三线建设者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进一步的铸牢。通过三线建设的以建促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究,可以窥见三线建设与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亦可探明我国民族关系、工农关系、文化关系的发展,以及对当代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注释:

①三线地区大致范围是甘肃省乌鞘岭以东、山西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广大地区。

②资料来源: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凉山彝族自治州志(中)》,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阿坝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阿坝州志(中)》,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乐山市志(上)》,巴蜀书社,2001年版;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电力工业志》,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内部出版),2019年版;中共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乐山卷:第1卷》(内部出版),2019年版。

③中共喜德县委员会 喜德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支援铁路建设工作的指示,1965年10月14日。

④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内部出版),2019年第9页。

⑤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随即成立西昌专区,1952年4月30日在昭觉成立凉山彝族自治州(1955年4月改称州),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置并入凉山州,撤县设市。

⑥关于三线建设搬迁民房及工业支农用木材请求解决专项指标的报告,1972年6月6日。

⑦中共西昌地委转发专区支持工作会议记录,1966年4月16日。

⑧凉山州支援委员会关于基本建设情况简报,1965年6月10日。

⑨越西社教工作团党委 越西县委批转七分团 順河区放手发动群众大力支援铁路建设的情况简报,1966年9月19日。

中共甘洛县委 甘洛县人委关于支援铁路建设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请示报告,1965年9月13日。

中共甘洛社教工作团党委 甘洛县委批转县支铁委员会关于第四季度支铁工作的安排意见,1966年10月25日。

中国共产党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关于采伐十五万立方米木材、支援铁路建设的报告,1965年10月15日。

攀枝花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攀枝花文史资料第5辑第26页,内部资料,1990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援成昆铁路委员会一九六四年工作总结,1965年1月12日。

凉山、西昌民兵团参加攀钢建设情况.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669页,内部出版,2019年。

越西县支援成昆铁路委员会关于支援铁路情况的报告,1965年5月16日。

石家源.会战成昆路 梦圆大西南——忆成昆铁路大会战.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690页,内部出版,2019年。

刘光秀.奔赴大西南参加三线建设.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682页,内部出版,2019年。

蒋元顺.父亲从简阳县来西昌参加三线建设.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689页,内部出版,2019年。

凉山州文工团“三线建设”慰问演出回忆.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679页,内部出版,201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凉山文史资料选辑 第14辑,内部资料,1996:4。

中共西南铁路工程局第三工程处政治处 越西县铁路建设支援委员会关于铁路三处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七年支援农业生产的规划(草),1966年5月5日。

凉山州交通志编纂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交通志第2页,内部出版,1992年。

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109页,内部出版,2019年。

战斗在成昆线上——记八八一七部队一连攻打破烂隧道战胜五百多次塌方的事迹第507页,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内部出版,2019年。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凯歌——记八七六○部队某部四营指战员发扬穷棒子革命精神创人工开挖隧道月成山洞一百六十米的英雄事迹,凉山州史志办公室编.三线建设在四川·凉山卷第575页,内部出版,2019年。

中共甘洛县委员会 甘洛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支援铁路建设工作的指示,1965年4月25日。

中共甘洛县委关于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支援成昆铁路建设的情况报告,1965年7月10日。

参考文献:

[1]吴倩华,罗星.作为文化遗产的贵州三线建设选址搬迁的地理认知——以贵阳万江机电厂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6,8(02):124-127.

[2]袁世超,马万利.迁移、发展与融合:宁夏三线建设历史考察[J].宁夏社会科学,2019(05):186-193.

[3]苏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三线建设决策与实施成效探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5):48-54+115.

[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5]峨边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峨边彝族自治县志[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27.

[6]中共凉山州委转报州委支铁领导小组关于一年多来支持成昆铁路建设工作的情况报告[R].1966-05-15.

[7]邴正.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个人记忆——以大庆石油会战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21(11):17-21.

[8]30万人劈山架桥“成昆铁路首车驰来,我泪流满面”[N].华西都市报,2019-06-26(A2).

[9]张维为.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梦[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2):15-17.

[10]王春才.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8.

[11]王進.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本义考论———从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谈起[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113-120.

[12]陈智,赵文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04):5-13.

[13]陈君锋,陈果.挖掘与拓展: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7):61-63.

[14]王敏.新时代民族红色记忆赓续传承的四维价值[J].民族学论丛,2022(02):79-83.

[15]《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当代凉山[M].成都:巴蜀书社,1992:132-133.

[16]汶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汶川县志[M].民族出版社,1992:500.

[17]《攀西开发志》编纂委员会.攀西开发志·综合卷[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41.

[18]习近平的文化情怀[N].人民日报,2022-05-12(01).

[19]张勇.围墙内外:三线建设企业与地方社会之区隔[J].江海学刊,2021(06):183-191.

收稿日期:2023-03-12  责任编辑:秦  艳

Advancing Integration through Constructi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during the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Taking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hen Junfeng1, Cui Yinan1, Xu Jiangshan2

(1.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2.Party History Research Office of Mianyang CPC Municipal Committee, Mianyang, 621010,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14, NO.9, 26-37, 2023(CN51-1731/C, in Chinese)

DOI:10.3969/j.issn. 1674-9391. 2023.09.004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the state deployed a series  of projects in Xichang, Mianing, Huili, Jinyang of Liangshang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Wenchuan of Aba Tibetan-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Mabian, and Ebian of Leshan city in Sichuan. These undertakings included energy projects represented by hydropower stations, coal mines, and power lines, metallurgical projects represented by iron ore, nickel,  and   steel companies, building materials projects illustrated by forestry bureaus, forest farms, and wood factorie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uch as reservoirs, irrigation stations, dam ponds, as well as  projects of aerospace (Xichang Satellite Center).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rd-Front enterprises and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ve been strongly supported by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s well as compatriot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local areas. They not only contributed human resources but also provided a large number of supplies (three categories to be precise), which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greatly facilitated a  smooth progress of the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also was a key driver of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not only seemed to impro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ethnic areas but also promoted the rapid growth  of loc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advan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First of all, results reveal that during the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the Third-Front builders and compatriot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se areas effectively helped each other, hereby advanc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addition, together with the Party and the whole country, they made history and created unique memories of the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it can be said, moreover, that they additionally constructed collective memor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jointly wrote for it this prosperous narrative.

Second,  as Third-Front builders and various ethnic compatriots were living together, their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joint production helped all ethnic cultures intersect, communicate, and blend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riginal and high Chinese culture was infused with new blood  in its process of passing on and innovating, highlighting—in a manner of speaking—the unique sayings  “The people are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and a solid foundation brings a peaceful country” or “Everyo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world”. All these expressions, this study holds, provide an unprecedented constructive field for forg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Moreover, Third-Front builders and all ethnic compatriots came together and worked together. They not only succeeded in improving local infrastructures but also promoted the explor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es, making a crucial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vast territories of ethnic  areas in Sichuan.

Finally,  common progress and mutual assistance of  Third-Front builders and all ethnic compatriots displayed an exemplary Third-Front spirit of “hard work, innovation, unity, collaboration, and selfless dedication”. Countless touching stories concerning ethnic unity, mutual assistance, co-construction, and co-sharing, have been bequeathed to later generations. They have been effectively beneficial in forg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n other words, this phase of history is a true historical portrayal of all ethnic groups affectionately embracing  each other like pomegranate seeds in the big family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Third-Front 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promotion of integration through construction; Sichuan Province; ethnic minority areas

猜你喜欢
成昆铁路凉山州同胞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两岸同胞一家亲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8.14”成昆铁路山体崩塌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及其应用思考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