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民族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2023-05-02 15:01秦和平
民族学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西藏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3.09.012

[摘要]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载了毛泽东民族思想理论创新与实践。首先,拒绝“民族自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迅速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其次,提出“民主改革”,废除了少数民族的旧制度,通过“民主建政”建设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经过各族人民几年来的努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绝大部分都已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共同进入社会主义。最后,中华各民族团结互助,“我们的方针是团结进步,更加发展”,不论大的民族,还是小的民族都要团结,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相互了解信任,汉族帮助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可以帮助汉族,相互帮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团结互助,合作进步。因此,“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障”,也是毛主席民族工作的光辉思想和成功实践。

[关键词]毛泽东民族思想;民族区域自治;民主改革;团结互助;西藏

中圖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9-0106-11

作者简介:秦和平,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现代西南民族历史研究。

《毛泽东年谱(1949-1976)》,2013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共6卷,近300万字。这部年谱记述毛泽东同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论、决策、工作方法和各种活动,反映了他领导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程。这部年谱以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为主要依据,发表了大量未编入毛泽东著作集中的讲话和谈话,同时又使用了其他文献资料和访问材料。学界对于毛泽东的民族思想研究比较多,而通过《毛泽东年谱(1949-1976)》展开的专题研究还不够,笔者主要通过《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载的毛泽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平等团结、民主改革等等思想,来展示毛泽东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完成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促进互助进步。正如胡乔木同志在《关于写作〈回忆毛泽东〉一书的设想》中,特别列有“全国统一和少数民族问题”专章说的:“统一在中国现代史上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中国在现代史上长期没有统一过,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真正的统一,高度的统一,是以前统治阶级不可能做到的。少数民族问题的处理,从解放新疆、西藏到建立许多民族自治区,改变了历史上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真正形成平等的关系。方针不是民族自决,而是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方针可以说是时间愈久愈表明它的正确性。汉族同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四十多年来基本上保持了和睦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的基础。”[1]

一、否定“民族自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在解放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什么制度,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期选择而最终确定“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简称“民族区域自治”)。

建党初,中国共产党拟用“民族自决”建立新中国,“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2]18经过革命实践,尤其在“长征”中接触到藏、彝、苗、回等族上层及民众、开展民族工作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民族自决”的联邦制不适宜,变为“民族自治”,进而发展“民族的区域自治”,建立统一的中国。

1947年4月中国共产党创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与区域结合,“内蒙古自治政府是由内蒙古民族各阶层、蒙古区域内各民族实行高度自治的区域性的民主政府”,[3]111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指出的是,斯时自治区政府称“内蒙古自治政府”,仍有“自治”残迹。①建国初中共中央要求“政府”前不能用“自治”字样,②称“自治区”不称“自治政府”。

进入1949年,全国解放指日可待,在将被解放的西北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将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呢?7月21日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制定《关于向甘肃进军中对新区群众宣传工作指示》,表示在新区(新解放地区)要“广泛的宣传我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主张民族平等,实行民族自治,信教自由。帮助回回人民解放,使回民群众知道共产党,同样是回回人民的救星,解放军是回回人民的好朋友”等,仍是民族自治。9月20日第二野战军前委进军西南地区前,制定《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草案)》,还是民族自治等。前委把该指示(草案)报请中央审查指示。

同月29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负责)制定的《共同纲领》经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审议通过,作为建国以后施政的临时宪法(时称“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4]用“民族的区域自治”把“自治”限在“区域”内,规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或建立民族自治区或民族民主联合政府。③

《共同纲领》是“人民大宪章”,指引或领导新生人民政权的制度建设等。10月5日中共中央批复第二野战军前委,同意报请的《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草案)》,但指示“壹项关于党的民族政策的申述,应根据人民政协共同纲领中民族政策的规定”,即遵照《共同纲领》规定,宣传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毛主席在审阅中央这指示时,加写了这段话:

又关于各少数民族的“自决权”问题,今天不应再去强调。过去在内战时期,我党为了争取少数民族,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原注,它对各少数民族特别表现为大汉族主义),曾强调过这一口号,这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但今天的情况,已有了根本的变化,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基本上已被打倒,我党领导的新中国业经诞生。为了完成我们国家的统一大业,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分裂中国民族团结的阴谋,在国内民族问题上,就不应再强调这一口号,以免为帝国主义及国内各少数民族中的反动分子所利用,而使我们陷于被动的地位。在今天,应强调中华各民族的友爱合作和互助团结。④

毛主席为什么会加写这段话呢?除强调《共同纲领》重要性,是指导新中国民族工作的纲领,必须遵照执行外,更说明“民族自决”作用及转变,即社会形态改变,政策策略也必须变化。当年共产党提出“民族自决”是为“争取少数民族,以反对国民党的反对统治”;今天,国民党统治被推翻,“民族自决”不能采用,要遵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指示和毛主席批示为行将解放民族地区建立制度指明方向,必须遵照《共同纲领》规定从事建设。10月20日二野前委根据中央及毛主席指示修改《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草案)》,确定“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认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自治权,并在反对共同敌人和各民族自由联合的基础上,组成一个自由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⑤强调统一中国内的区域自治。二野前委在下发《关于少数民族工作指示》把中央指示置前,明确要求“关于自决权不再强调”。⑥接着,西南局提出与西藏地方谈判的条件中,把“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列为解放后西藏地方的制度⑦而鲜明提出。同样,西北局也把新区“实行民族自治”改成“坚决按照民族平等原则,在各民族杂居或某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实行区域自治或成立各族联合政权”。[5]在西北局提出与西藏地方谈判条件中,也列出“西藏实行区域自治,各负责人由西藏同胞提出,呈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任命”[6]131这项。这些反映出《共同纲领》因中央指示及毛主席批示得到了切实贯彻,区域自治成为行将解放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政治制度。

其间(1949.10.12)毛泽东为中央中共起草复彭德怀等电文时指出,新疆“自治区只有民主同盟,尚无党的组织(原注,应该建立党的组织),是否可以同盟负责同志数人临时参加分局会议”,⑧自治区负责人应是党委领导,党领导自治区,建立中共领导的民族自治区。

根据中央及毛主席的系列指示,1950年6月邓小平便着手民族自治区的建设;[7]176-1777月更“明确指出:少数民族应早日建立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并决定首先在西康藏区实行区域自治,作为典型试验”,⑨取得经验后再推行。于是,由中共西康区委领导,中央民族访问团协助,在西康创建藏族自治区,拟以“东藏自治区”命名。9月16日毛主席审阅西康区委《建立东藏自治区域人民政府问题报告》时批示:

区域自治问题,牵涉很广,有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甘肃、西康、云南、广西、贵州、海南、湘西等处,有的须成立内蒙那样的大区域政府,有的须成立包括几个县的小区域政府,有的是一个县或一个区的政府,疆域划分,人员配备,政策指导,问题甚多,须加统筹。此电所称东藏自治区域,是与西康省政府并立的,还是属于西康之内的?其疆域如何?是否事前得中央批准?请维汉查告,或去电询问。[8]192-193

毛主席批示对新生民族自治区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是建设自治区等,需要中央批准;二是自治区必须确定范围及隶属关系,明确级别。三是“东藏自治区”提法含糊。从归属上讲,要明确“东藏自治区”与西康省的关系;从名称上说,“东藏”对应“西藏”,有没有“南藏”“北藏”呢?从地域上讲,“东藏”包括哪些?自治区名称要明确。这些关系到新生政权的制度建设。

9月18日中央根据毛主席意见指示西南局创建自治区时要考虑区域范围及归属关系,肯定了先开协商会“协商”自治区等作法:

民族区域自治问题涉及许多省份自治区的规模,有大如内蒙自治区的,有相当于省区的,相当于专区的,相当于县级以下的疆域,划分人员、配备政策、指导问题甚多,须加统筹。9月15日电所称东藏自治区,是与西康省政府并立的,还是属于西康之内,其疆域如何?本月下旬召开的民族协商,区域自治政府的统筹工作,还是即行成立区域政府,请详告我们意见。此次协商委员会似以协商区域自治的统筹工作较为妥当,请谨慎考虑决定,并告我们。中央正准备统筹区域自治问题,望参照上述各项问题,依据西南民族分布情况,提出意见,报告我们。⑩

10月24日,中央再就自治区的名称指示西南局,“西康藏族自治区是否称为东藏自治区?有人反映所谓东藏包括云南中甸、四川松理及青海玉树等地,因此命名为东藏是否会有问题,当地藏族对此意见如何,在加以调查考虑后,再报中央决定”。[9]24

中央及毛主席的系列指示,为在西康藏族地区创建自治区、实行区域自治明确了方向、划分了地域,理清了隶属。1950年11月24日经各族各界代表会协商,报请西康区委、西南局批准,用“藏族自治区”替代“东藏自治区”,隶属西康省,全称“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域政府”,选举桑吉悦希(天宝)任自治区主席,夏格刀登、苗逢澍等任副主席。其中苗逢澍、桑吉悦希分别是西康区委、康定地委的负责人,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是共产党领导的自治区。

在建设西康藏族自治区中,有关部门总结建设自治区的经验有:(1)不改变原有区域,“各自治区或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区域划分,原则上应按原行政区划,一般不动”。(2)广泛团结各族各界参加建设,“各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中,应尽量争取团结各阶层代表人物,吸收他们参加政权工作”,做到广泛性。(3)充分协商,上级核定。自治区的名称应在代表会上协商讨论,尊重少数民族的意见,提请上级政府核定。(4)领导人通过协商,代表提名,选举产生。自治区或联合政府的政府委员“应通过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进行充分协商,提出名单,经过选举”,报请上级政府任命,[10]43-44等等。

根据建设西康藏族自治区等的经验,1951年2月18日毛主席起草“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决定“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推行区域自治和訓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两项中心工作。”[8]3044月中央向各地推广建设西康省藏族自治区的经验,希望“注意推行上述民族政策”,贯彻落实,结合实际,从事民族自治区建设。

自1950年11月成立西康省藏族自治区后,在中央领导下,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迅速推广,迄至1953年3月建起相当县级及以上的民族自治区47个,规模较大者,除内蒙古自治区外,还有桂西僮族自治区、四川藏族自治区、西康凉山彝族自治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湘西苗族自治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区,等等。有关部门总结建设自治区及联合政府“增强了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积极性和自动精神……各少数民族人民对毛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怀抱着衷心的爱戴和拥护”;“加强了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密切了自治机关同人民之间的联系”;“逐渐促进了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等,积极评价“民族的区域自治,是毛主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已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热诚拥护。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民族自治区的经验证明,这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钥匙”,[11]82-83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符合国情。

1959年12月19日,毛泽东阅读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二十三章时,对民族地区制度再作谈话,“苏联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他们实行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的办法。我们这里少数民族人口占百分之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有些人想援引苏联的办法,在中国成立加盟共产党或自治共和国,这是不对的”,[12]268说明建设政治制度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肯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社会实际的重要政治制度。

二、开展“民主改革”,改变“固有制度”

1959年10月6日毛泽东接见印度共产党总书记时,讲到西藏问题及达赖喇嘛,“只要他赞成两条,第一,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第二,在西藏要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他就可以回来。”[12]202

西藏是中国领土无可置疑,“十七条协议”已明确规定。为什么毛泽东还把赞成民主改革及社会主义改革作为达赖喇嘛回国的前提条件呢?是要他承认共产党改变西藏旧制度的合理合法。

争取民族独立,推翻旧制度,消灭剥削奴役,平等自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拼搏奋斗的任务,开展革命的“初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赢得独立,开展土地改革等,消除剥削奴役,从“过渡时期”经“三大改造”,全国95%以上民众进入社会主义。对部分少数民族来说,受社会发育程度等的制约,其旧制度不能用革命方式而采取协商方式改变。

1950年6月毛泽东指出“团结少数民族很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是可以改革的,但是这种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没有群众条件,没有人民武装,没有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就不要进行任何带群众性的改革工作。”[13]399-400就是说,民族地区必须改革,改变旧面貌,但群众觉悟、人民武装及民族干部则是能否开展改革的条件。

在此之前,毛泽东在审阅西南局报送与西藏地方谈判的条件时,在第八条“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完全根据西藏人民的意志,由西藏人民采取协商方式加以解决”中“由西藏人民”后加写“及西藏领导人员”。[8]148-149这添加确定西藏改革采取人民与领导人员(上层)协商方式开展,成为“上”“下”协商的民主改革。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订立,依据毛泽东这指示,协议规定“西藏各项改革,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办法解决之”(第十一条)。签署协议,意味西藏民主改革有了法理依据。毛泽东审阅《人民日报》社论稿《拥护关于和平解决西藏办法的协议》时,添加了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等固有制度的改革,是各族人民及与人民有联系的领导们自觉自愿地去进行,中央政府不下命令强迫地进行等文句,[8]349-350重申将来西藏改革是协商改革。

1953年7月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肯定了建国后大多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成绩,提出在经济更落后地方的“社会改革可考虑不再采取其他民族地区已经采取过的激烈的阶级斗争方法去进行社会改革,而采取比较和平的方法,即经过曲折迂回的步骤和更为温和的办法去进行社会改革,以便十分稳妥地推动这些地区向前发展”,即开展民主改革。该会议总结报送中央后,毛主席组织政治局领导逐字逐句审读,把标题《会议总结》改为《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肯定了社会改革及民主改革,对《总结》个别段落作了批注,如在“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造成形势,使上层不能不同意废除那些旧制度,如封建农奴制度,建设一些新制度,如分配土地为农民所有等,自上而下,以政府法令实行之。这样做还是阶级斗争”后批注“不能不是阶级斗争”,强调民主改革仍是阶级斗争,只是斗争方式和缓而已。又如“现在,他们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能否真正获得完全平等,改变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和汉族一样得到民族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问题是有疑问的”。毛主席在“是有疑问的”后批注“这在内蒙古大体已经解决”,驳斥了个别人对少数民族能否发展及改善生活持有的怀疑,肯定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954年9月全国人大第一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改革列入其中,成为法定义务,非改不可。10月中共中央发文《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指导部分民族地区民主改革。1955年5月云南省启动沿边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或“直接过渡”),改革废除了旧制度,改变了所有制,通过合作化建立集体所有制。

云南民主改革的成功,影响深远,川甘青三省彝区藏区取经学习,跟进改革。1955年10月毛主席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负责人时,再谈藏区改革,他说民主改革只是社会改革的第一步,“你们将来的改革,也不能一下子搞社会主义,要分好几步走。改革以后,贵族、喇嘛还要过和以前相等的生活。要不要改革,是你们自己的事,你们商量,改了以后,贵族、喇嘛的生活还是照旧,不能改坏”,说明改革为民生为发展,改革是改好不改坏,贵族、喇嘛的生活等不因改革受影响,改革采取协商进行等。次年2月毛泽东向藏族人士推荐云南改革的经验,“对西藏地区的土地改革要采用不同的办法,要采用云南的办法,那里是通过和平协商的办法进行土地改革的,人民满意,土司也满意。总之,贵族的生活不变,照老样子,可能还有些提高。宗教信仰也全照老样子,宗教信仰自由”。他还说西藏“现在不是搞合作社的问题,而是进行民主改革的问题。什么时候进行,由你们自己去决定”。同日,毛主席向陈毅副总理交代赴藏事项时,讲到改革“西藏只有改革才有前途,但可以有别于内地的优劣,采用赎买的办法。此次赴藏应该把中央坚持改革、民族团结的政策带去,处处说通道理,做好事,不强加于人。”[14]527就是西藏必须改革,便不强求立即开展,协商改革,“赎买”办法等。

1956年4月,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和昌都解放委员会三方实现了团结,西藏自治区(筹)建立,完成了统一。因多种因素的作用,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对改革的认识存在差别,接受程度不一致,说明西藏改革条件还未成熟。毛泽东于8月18日回信达赖喇嘛,“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已经成立,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大家满意。西藏社会改革问题,听说已经谈开了,很好。现在还不是实行改革的时候,大家谈一谈,先作充分的精神上的准备,等到大家想通了,各方面都安排好了,然后再做,可以少出乱子,最好是不出乱子”,说在各方面未安排好前,即条件不成熟时暂不改革,肯定與上层协商的作用。9月4日中央依据毛主席指示西藏工委暂缓改革,“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必须是和平改革。要做到和平改革,对西藏上层一定要作好准备工作,以后再进行……从西藏当前的工作基础、干部条件、上层态度,以及昌都地区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看来,西藏实行改革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我们的准备工作也绝不是一两年内能够作好的。因此实行民主改革,肯定不会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内的事,也可能不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的事,甚至还有可能要推迟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期内去。”[15]182不过,暂缓改革不是停止改革,12月16日毛泽东审阅中央拟发西藏工委应对西藏可能发生暴乱指示时,重写这段文字“中央和毛主席历来认为改革一定要得到达赖、班禅和僧侣(俗)领导人的同意,要各方面条件成熟,方能实行。现在无论上层和人民条件都不成熟,所以目前几年都不能实行改革,中央认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不能实行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也还要看情况如何才能决定。但如果外国指挥的反革命分子不通过协商而一定要通过反叛和战争破坏十七条协议,把西藏情况打烂,那就有可能激起劳动人民起来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的西藏。”[16]51-52这段文句再次清楚表明毛主席对改革的态度:西藏改革争取民主改革,条件若不成熟,推迟开展,待上层同意后才改革;倘若反动分子发动暴乱,破坏“十七条协议”,则坚决改革。就是说,能否民主改革的“底线”是反动分子发动不发动大规模叛乱。

1957年3月初中央决定撤离大多数部队、干部、教师及工人等,裁减机关,把医院、学校或工厂等交由西藏地方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团结他们,使他们有所进步”。[12]41邓小平解释“西藏至少六年内不实行民主改革的方针,这是毛主席提出,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讨论才决定的。不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西藏现在不具备改革的条件,即使实行了改革,经济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也跟不上,多用钱也办不了好事”。[17]297他也指出“实行这个方针,西藏统治集团可能翘尾巴,但是只要有军队在,军事、外交、交通权力在我,它闹也不怕。如果小打,坚决还击;如果大打,就改得快些”,[18]1350重申毛主席之前指示,反对分子若“小打”,暂不改革;若“大打”,就立即改革。

1959年3月10日,反对分子散布谣言,煽动群众“护卫”达赖喇嘛,发动叛乱。为争取达赖喇嘛,阻止叛乱,12日毛主席指示“西藏工委目前策略,应是军事上采取守势,政治上采取政势,目的是分化上层,争取可能更多的人站在我们一边;教育下层,准备群众条件”;[16]630命令西藏解放军采取守卫,观察形势,再作决定。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于11日、12日、14日三次回信达赖喇嘛,争取他站稳立场,维持团结,阻止叛乱。其中14日信件是邓小平撰写,明确表示“中央仍然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改变错误态度,立即负起责任,平息叛乱,严惩叛国分子。否则,中央只有自己出面来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19]28-2915日毛主席致电中央肯定14日复信,要求再向达赖喇嘛去信,“历述几年来中央对诸事事件宽大、忍耐的目的,无非等待叛国分子、分裂分子回头”等等。[16]633达赖等人拒绝毛主席教育中央挽救,支持叛乱;反动分子召开所谓“独立国人民会议”,宣布西藏“独立”,分裂祖国,发动了全面叛乱。迫使共产党采取行动,平息叛乱,阻止分裂,提前改革。“噶厦政府已经撕毁协议,叛变祖国,发动西藏的全面叛乱。局势迫使我们提前同西藏上层反动分裂分子进行决战,进行一次彻底解决西藏问题的平息叛乱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原来决定的六年不改革的政策,自然不能再继续执行下去……中央认为在这次平息叛乱的战争中,必须同时坚决地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以便彻底解放藏族人民群众,引导西藏地区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从根本上消除叛国分裂活动的根源。”[20]203说明叛乱提前了改革,“在平叛下改革,区别对待,先叛先改,反叛后改,不叛不改。”[16]635

4月19日毛主席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解释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由暂缓改革到立即改革的转变,“解放军到西藏已经九年,西藏为什么不改革?这是我们有意地把这个地方放慢一步,这是有计划地放慢,倒不是没有群众基础。原来讲一九六二年以后再商量改革问题,现在他们打了炮,就把改革提前了四年。叛乱分子说西藏要求独立,而所谓‘独立就是要把西藏给外国。叛乱分子的‘民族自决就是站在外国那边去”。[12]24他解释叛乱破坏了協商环境,迫使共产党提前改革,解放民众,当家作主;进行民主建政,建立人民政权,粉碎分裂图谋,捍卫祖国统一。“他们的武装叛乱为我们提供了现在就在西藏进行改革的理由”,合理且合法。这便是毛主席说达赖喇嘛若要求回国就必须承认民主改革之所在。

三、团结互助,反对分裂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以《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的闭幕词,强调新政协的胜利闭幕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大团结,而人民大团结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美帝国主义援助的国民党政权”后而取得的,对应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幕词,只有“站起来”才能实现民族大团结,肯定《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规定,突出团结友爱在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10月5日毛主席在中央审阅二野前委《关于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草案)》指示中加写“在国内民族问题上……在今天,应强调中华各民族的友爱合作和互助团结”[8]5这段话,突出团结互助是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接着,毛主席题写“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作为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工作的纲领。

根据毛泽东系列指示,各地把团结互助作为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消除隔阂,促进各族团结,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发展”的新型关系。1951年12月14日毛泽东复电西北各族抗美援朝代表会,肯定会议所作“进一步团结各族人民,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开展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等决议,重申团结的重要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什么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8]436各民族团结起来,共同进步,增强力量,建设祖国。

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团结不平等在旧西藏表现突出,“西藏内部曾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21]84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隔离,藏族民众与内地各族民众少联系缺交流,歧视以至欺压珞巴、门巴及登人,因此团结互助、结束欺压“分裂”,共同进步在和平解放后的西藏表现得迫切且重要。1951年5月24日毛主席在庆祝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宴会上发表讲话,阐述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团结的原因,希望解放后各民族大团结互助,共同建设:

几百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是不团结的,特别是汉民族与西藏民族之间是不团结的,西藏民族内部也不团结。这是反动的清朝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统治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挑拨离间的结果。现在,达赖喇嘛所领导的力量与班禅额尔德尼所领导的力量与中央人民政府之间都团结起来,这是中国人民打倒了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统治之后才达到的。这种团结是兄弟般的团结,不是一方面压迫另一方面。这种团结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在这一团结基本之上,我们各民族之间,将在各方面,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发展和进步。[8]347

毛主席这篇讲话,除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外,更有鲜明的针对性:消除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及推翻国民党统治,解决了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团结的政治因素;通过和平解放,“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中华民族实现了团结,这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肯定“达赖喇嘛领导的力量”“班禅额尔德尼领导的力量”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与各民族实现团结,互助进步,促进发展。

和平解放后,实现西藏地方与内地团结、促进西藏内部团结作为共产党的重要工作。1954年下半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来到北京,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及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分别当选人大副委员长和政协副主席,“藏族人民的领袖参与全国政治事务的领导工作”,[22]88表明西藏融入祖国政治制度,政治团结取得成就。1955年2月庆祝藏历新年宴会上,毛主席对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再作增强团结的讲话:

我们大家应当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的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汉、藏民族间以及藏族内部的团结,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毛主席的祝酒词肯定了和平解放以来民族团结取得的成就,西藏与内地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密切交流,西藏内部隔阂也在消融,希望进一步发展及巩固各民族及藏族内部的团结,以团结促进发展。

除公开讲话要求或肯定外,毛主席在多次回复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信件或面谈中,均强调团结、互助和进步。如1957年6月14日毛主席回电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肯定他们在西藏和平解放六年来所做的工作,希望他们继续努力,“把西藏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团结起来,进一步实现和平西藏办法的协议,使西藏更加团结、进步和发展。”

近代以来,因帝国主义及反动派的挑拨离间等,达赖集团与班禅集团间发生对立,1923年九世班禅等被迫出走内地,其后多次欲图返回扎什伦布寺而未成,1937年圆寂内地,日喀则等地由西藏地方政府(噶厦)控制。1951年5月,经中央政府多次工作,《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规定“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及职权,应予维持”。班禅的固有地位及职权得到了维持,意味十世班禅回到西藏,住锡扎什伦布寺,管理地方。“你们过去在青海,现在回到西藏,在那里安家立业,这对你们是一个很大的利益”。[14]294-295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特别致电毛主席,表达感谢之意,愿意回到西藏。毛主席回电同意,希望班禅额尔德尼“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与达赖喇嘛紧密团结,为彻底实行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驱除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影响,巩固国防和建设新西藏而奋斗。”[8]438实现团结,履行“十七条协议”,建设西藏地区。

1952年初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等回到西藏,1953年政务院批准成立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让拉),管理部分地方(后藏),西藏地方便出现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两个区域政权,均受政务院领导。为建设及发展西藏地区,中央认为西藏各地要团结起来,建立统一的自治区,“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西藏(指前藏、后藏和阿里地区,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包括昌都地区)地区的统一,对于建设和发展西藏,对于争取团结全国藏族都有利的。统一是有困难的,因此需要慎重稳步实现,不可急躁……统一的西藏自治区,是不可动摇的。”[23]45毛主席、中央政府为促进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即前藏与后藏的团结,实现西藏统一做了大量工作。

1954年10月9日毛主席接见达赖喇嘛时,特别讲到团结,希望汉族、藏族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相互帮助,他还表示“西藏内部的关系问题,中央一定会帮助解决,现在可以把前藏、后藏、昌都各方面代表人物团结起来,组织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究竟好不好,你们研究一下。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关系,不要使各方面互相怕”,希望各方面实现团结,完成西藏统一。次日,毛主席接见班禅额尔德尼,重申统一,“西藏只能成立一个自治区,对谁主谁副的问题,应该采取合情合理、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主动,才能站稳”,希望班禅额尔德尼“在新的基础上来解决问题”,要求“在抓住团结的旗帜,在团结的口号下求得进步,搞好工作。西藏内部也要团结起来,工作才能发展”,[14]294-295促进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经毛主席等中央政府领导人的引导及教育,1954年10月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就历史和悬案问题多次商谈,本着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让步的精神,达到解决协议,报请中央政府审批,“国务院对这个协議表示满意,准予备案”。[24]1955年3月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实现团结、建立自治区提上了日程。10月毛主席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等说,“昌都应该和西藏其他地方团结起来,卫(前藏)、藏(后藏)、昌都三个地方应该联合起来”,重申西藏地方统一的必须,[25]129前藏、后藏联合昌都,西藏地域得到扩大。1956年初毛主席接见藏族人士时,再谈团结的重要性,肯定统一作用,“西藏内部要更加团结起来,看见你们团结,我很高兴……西藏有两三个头不好,我们尊重班禅的重要地位,也尊重昌都的地位,整个西藏要有一个主席,那是达赖为好。这样办好,对团结有利”。前藏与后藏团结,联合昌都,建立自治区(筹),实行区域自治,达赖喇嘛为自治区的主要领导。毛主席还说“各民族要互相往来,你们明年四五月成立自治区筹委会的时候,也可以邀请各民族的代表,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苗族、彝族、青海的藏人、四川的藏族人等,请几十个人到拉萨看一看。”[25]128建议借成立西藏自治区(筹)时机,邀请各族代表来拉萨祝贺,参观各地,开展活动,交流交往,认识西藏,了解藏族,增进民族团结。

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建立,达赖喇嘛任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任第一副主任委员,张国华任第二副主任委员,西藏完成了统一。毛主席致电祝贺自治区成立,希望各阶层人民“更加团结和进步,在发展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就”,[14]563再次强调团结、进步对于建设发展西藏地区的重要和必要。

然而,分裂分子反对建立自治区(筹)、团结互助,于1959年3月策动拉萨等地叛乱,声称“自决”,宣布“独立”,破坏团结,分裂中国。为争取达赖喇嘛,防止分裂,中央指示西藏工委用谭冠三将军名义向达赖喇嘛信件交流,保持联系。3月15日毛主席指示复信达赖喇嘛,“希望达赖本着十七条及历次诺言,与中央同心,平息叛乱,杜绝分裂分子,归于全民族团结,则西藏便有光明前途,否则将贻害西藏人民,终遭人民弃绝”。[16]633“归于全民族团结,则西藏便有光明前途”,就要告诫达赖喇嘛接受中华民族团结,承认西藏是中国一部分,不能分裂。何去何从,必须选择!达赖喇嘛等人拒绝毛主席的挽救,在境外公然声称“独立”,分裂中国,破坏团结。达赖喇嘛等的行径,不得人心,遭到了藏族及中华各民族的弃绝,而且“回来的路,达赖就自己堵塞了”。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清楚记载毛主席民族思想和民族工作:首先,拒绝“民族自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迅速实现国家(大陆)统一和领土完整。其次,提出“民主改革”废除了少数民族的旧制度,通过“民主建政”建设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经过各族人民几年来的努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绝大部分都已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6]227共同进入社会主义。最后,中华各民族团结互助,“我们的方针是团结进步,更加发展”,不论大的民族,还是小的民族都要团结,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相互了解信任,汉族帮助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可以帮助汉族,相互帮助,[14]293“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14]181团结互助,合作进步。因此,“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障”,[26]204也是毛主席民族工作的光辉思想和成功实践。

注释:

①1949年12月2日,根据中央要求,“内蒙古自治政府”改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②1950年4月26日中央下达《关于民族聚居区之自治区人民政府名称不再用“自治政府”字样的指示》,指出“民族自治的基本内容,即共同纲领第六章各条的规定,应逐步加以实现……但不要在‘政府二字上面冠以自治二字称为自治政府或自治委员会等,因为这是不必要的,且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称谓多是反革命派的作法。如果我们也这样作,将在思想意识上给少数民族人民以不良影响”。中央统战部编:《民族政策文件汇编》,1960年,185页。

③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国务院依据宪法的规定下达《关于改变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取消“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要求适合民族区域自治者,建自治县或民族乡。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卷,4-5页。文中“又”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自决权”问题给二野前委的指示》(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辑,24页)所加,说明这段话是毛主席特别加写的。

⑤第二野战军政治部:《关于少数民族工作指示(1949.10.20)》,3-4页。

⑥有关部门传达“中央‘关于少数民族工作指示草案的修正意见”时,要求对毛主席批示划线注重点,并注明“关于自决权不再强调”。参见第二野战军政治部印《关于少数民族工作指示》(1949年10月20日,编号115)第1页。

⑦《西南局关于与西藏谈判十项条件》,《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173页注释⑴。1950年5月初,西南局提出与西藏谈判的四项条件,“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列为第二条。5月17日中央批复所提四条较好。西南局便在四条基础上扩展拟出十条,5月27日上报中央,29日毛主席审阅修改及批准。

⑧《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14页。注,“分局”指中国共产党新疆分局;“民主同盟”全称“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

⑨刘格平:《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西南各民族的报告》,《民族政策文献汇编》,人民出版社1953年,42页。相关指示见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西藏工作文集》198页。

⑩四川省档案馆藏1950年9月18日中央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致西南局的意见(建西1-879)。

1951年4月26日中央指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政策的地方,收到很好成效,“现在将康定地委关于该自治区成立后的工作报告及西南局三月二十八日电转发你们,望你们转发各有关省委、区党委、地委参考,并要他们注意推行上述民族政策”。另,西南局《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区域自治或联合政府的经验必须加以重视》电文载《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355页。

1956年后,桂西僮族自治区因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州)因海南省成立而改设保亭等五个自治县,湘西苗族自治区发展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

《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1953.6.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5册,647页。毛主席批注,书中用括号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序言”“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照顾各民族的需要,而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上将充分注意各民族发展的特点”。相关解释,见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456页。毛主席谈话全文,见《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西藏青年参观团负责人等的谈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24-130页。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525-526页。毛主席全部谈话的内容,见《同藏族人士的谈话》,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36-139页。

参见《达赖喇嘛在西藏自治区乔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班禅额尔德尼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西藏的民主改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624页。毛主席信件全文,见《同藏族人士的谈话》,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等,150-151页。

民主建政是民主改革的重要内容,指建设基层人民政权。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46页。5月10日毛泽东在接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代表团时对提前西藏民主改革再作同样的解释。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348页。毛主席祝酒词全文载《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112页。

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相关内容。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177页。毛主席给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电报,载《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158-161页。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协议》规定“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职权,系指十三世达赖喇嘛与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彼此和好相处时的地位及职权”。

本文使用的“后藏”“前藏”是为对应毛主席相关指示而使用。

当时昌都地区人民政权是共产党领导解放委员会,政务院(国务院)直接领导。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293页。毛主席接见达赖喇嘛谈话,见《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等。2008年,109-110页。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527页。毛主席接见藏族人士的谈话,载《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136-139页。

1956年初祝贺西藏自治区成立的中央代表团由17个民族57人组成,连同工作队、文艺队等,约800人。

参考文献:

[1]《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关于写作《回忆毛泽东》一书的设想[M]//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7)[G]//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统战部.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1947.4.27)[G]//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六章[G]//民族政策文献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5]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会兰州扩大会议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1949.11.22)[G]//习仲勋,王震,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文献选编(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对康东政权组织形式的意见[C]//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等,200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邓小平.关于西康藏区工作的请示[C]//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等,2006.

[1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刘格平.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西南各民族的报告[G]//民族政策文献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李维汉:有关民族政策的若干问题(1951.12.21)[G]//民族政策文献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M]//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5]中央文献研究室,等:中共中央关于西藏民主改革问题的指示[G]//西藏工作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对西藏工作的意见(1957.3)[C]//邓小平文集(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04-1974)[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9]中央文献研究室.维护祖国的团结和统一[C]//邓小平文集(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中共中央关于在西藏平叛中实现民主改革的若干政策问题的指示(草案)[M]//西藏工作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人民日报社论“西藏地方工作发展的新阶段”[G]//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2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代表、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代表团团长陈毅在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G]//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2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3]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2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务院对于西藏地方政府和班禅堪布会议委员会之间关于历史和悬案问题的谈判达成的协议的批复[G]//民族政策文件汇编(第2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接见西藏地区参观团西藏青年参观团负责人等的谈话[C]//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22-01-12  责任编辑:丁  强

O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Mao Zedong Thought

on Minzu:Based on the Chronology of Mao Zedong (1949-1976)

Qin Heping

(Southwest Minzu Institute,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ETHNOLOGY, VOL. 14, NO.9, 106-116, 2023 (CN51-1731/C, in Chinese)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3.09.012

Abstract:

The Chronology of Mao Zedong (1949-1976), published by the Central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in  2013, is a book describing the life and achievements of Chairman Mao in the 27 years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his passing away. This book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Chairman Maos thought on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problem-solving method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also  chronicles  the course of his leadership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studying Chairman Maos thought. Through reviewing  Maos thoughts on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ethnic equality and unity, and democratic reform as  recorded in the Chronology of Mao Zedong (1949-1976), this article  endeavors to display how Chairman Mao solved ethnic issues, completed national unification, realized ethnic unity, and promoted mutual assistance and progres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Mao Zedong thought on Minzu is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of all, it  rejected “ethnic self-determination”, implemented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and quickly realized national unity of China as well as its territorial integrity.Both the directive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Chairman Maos  instructions pointed out a  direc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in the liberated ethnic  areas; history shows that Chairman Maos instruction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new ethnic autonomous regions.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is Chairman Maos basic policy of applying Marxism-Leninism to solve ethnic problems. This policy has been warmly supported by all ethnic peoples and is an important political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the reality of Chinese society.

Second, Maos policy  implemented “democratic reform”—intending  to transform the old  governance system of ethnic  minorities through construction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mproving regional ethic autonomy”— and guided all ethnicgroups jointly to embark upo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hat is more, on the issue of Xizang , Chairman Mao held that 1) Xizang is an inherent territory of China and 2) Xizang  should carry out democratic and socialist reforms. Chairman Mao  additionally stated that democratic reform in Xiza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the will of the Xizang people, take into account the attitudes of all parties, and achieve peaceful reform, all the while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Third, Maos ethnic policy  advocated ethnic un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and opposed separatism :  He proposed that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whether big or small, should maintain great unity, and ought to  understand and trust each other.  For example, the Han people  could help ethnic minorities while ethnic minorities could also help the Han.  Chairman Mao put forward that the “great unity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 w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for the Central Delegation to carry out work in border ethnic minority areas. According to Chairman Maos instructions,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ethnic policy, and  a  new type of ethnic relationship of “equality, unity, mutual  assistance, and development”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Xizang,  central authorities believed that all parts of  Xizang  should unite and establish a unified autonomous region. Meanwhile, one should oppose any attempt to split  up China, and unswervingly safeguard national unity.

In sum,the Chronology of Mao Zedong(1949-1976)clearly records Maos thought on Minzu and ethnic work. He stresses that  national unity, ethnic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are  a guarantee for Chinas development,and this has been proven to be a brilliant thought and its successful practice of ethnic work in China.

Key Words:

Mao Zedong thought on Minzu; regional ethnic autonomy; democratic reforms;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Xizang

猜你喜欢
西藏
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我们一起去西藏
天上的西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