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宁 谭燕 何玉连
摘 要:公益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关怀和德性品质,是一种公共社会精神,通过将公益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掌握”。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公益精神,就是要把公益精神所蕴含的关怀、友爱、同情理念通过劳动教育的形式,促使高职学生入脑、入心并入行。公益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劳动教育中德性培育的理论三个理论之上的。
关键词:公益精神;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劳动者
ncorporating 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 into the Labor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Zhou Ningning Tan Yan He Yulian
(Marxism College,Xiangtan Medical and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Xiangtan,Hunan 411102)
Abstract: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 is a noble emotion and moral quality,as well as a public spirit in society.By incorporating 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 into the labor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t is possible to “grasp”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group.The goal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 into labor education is to instill the care,love,and sympathy contained in 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 into the minds and heart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and to encourage them to put these ideas into practice through labor education.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corporating the spirit of public service into labor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mainly based on three theories: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t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 labor theory,the theory of human freedom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nd the theory of moral cultivation in labor education.
Key words:spirit of public service;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labor education;workers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了教育与整个社会物质生产的协调共进,将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服务以及为社会发展服务进行相互统一。制度化的学校劳动教育模式和全面实践的理论依据,可以说是源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既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各方面的发展,又有助于打造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此外,学校劳动教育有利于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更能帮助实现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培养、为了什么培养的根本目标。
公益精神指公益主体需要怀着关心、友爱和同情的思想状态,面对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予以关爱,具有的一种价值观和人格精神。在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中融入公益精神,就是要把关怀、友爱和同情的价值观与人格精神通过劳动课程教学方式,引导高职学校学生入脑入心、入实践。那么,作为不同范畴的公益精神与劳动教育如何实现融入,是否具有融入的可行性?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劳动教育中德性培育理论,为相互融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伴随现代文明的到来,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在发展,进一步推动科学与生产劳动的分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经济学家威廉·沛第、约翰·贝勒斯、亚当·斯密强调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价值作用,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康伯内拉、卢梭、裴斯泰洛齐、罗伯特·欧文等则敏感地捕捉到了劳动的教育意义。如莫尔,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他的书《乌托邦》中,提出教育普及的思想,认为“凡是儿童都要学习”,[1]乌托邦人“农业学习在小时候就开启,地点有学校,接受理论学习,另一地点在城市周边的田地里,接受实践学习……除此,手艺作为专门职业的内容也必须学习” 。[2]英国早期经济学家贝勒斯高度评价劳动的教育价值,认为人需要像吃饭一样从事体力劳动。19世纪中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则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提出了新要求,在其教育实验中,儿童要根据年龄和体力从事生产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分析现代生产和教育的基础上,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考察。他认为,社会生产力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有了必要性的同时,也使其成为可能。第一,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现代工业发展提供的新条件。马克思提出,在工人(包括童工)无法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情况下实施边劳动边学习的具体设想。第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掌握基本生产知识和技术成为劳动者的要求。[3]因此,将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可以帮助工人更加了解现代科学技术,了解一般技术原理和技能,进而有效从事工作。第三,现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使劳动者有机会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使教育和生产劳动成为可能。因为,不像手工生产劳动中的“父传子”“师带徒”等形式,资本主义大生产中的工人必须通过培训掌握技术。制度化教学的出现也导致“教育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第二次分离”[4],这在马克思所提出的从大工业基础上成长出来的工艺类学校、农业类学院、职业类学校和技术类学校中也有所体现。同时,由于工场法作为从资本主义手中争取得来的初始的、很小的让步,只是将初等教育和工场生产劳动技能相结合的,“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这将为工人学校的理论工艺教育和实践工艺教育提供必要的位置。”[5]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其充分认识到它在提高社会生产、改造现代社会生活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其一,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质上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6]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现代科学不断应用于大工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依赖劳动时间和劳动者数量,更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这就“必须相应地发展和应用这些工具的人的能力”。[7]但这类人不是在生产劳动中自发产生出来的,必须经由全面的培养环节,特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因为“教育将产生劳动能力”。
恩格斯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育同劳动相结合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符合大工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已经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举措。其二,教育同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有力的一种工具”。[8]在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资本家在强迫幼小儿童在工场里担负着重的体力劳动时,主要是逐渐地使幼小儿童变成创造剩余价值的简单工具人,无视其身心所受到的各种严重摧残。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马克思认为实现教育同劳动相结合才是改革现代社会关系的最强有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同劳动相结合有助于抵制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保护无产阶级的后代,为无产阶级革命储备强大的后备军。同时,将文化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消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是创造平等和谐社会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同劳动相结合是促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强大手段之一。其三,教育同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依据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指出了人的自我全面成长有三个发展时期,即人们自身由“人类依赖性”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的“人类独立性”阶段,进而到“人类自由个性”的新历史时期。为此,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背景下,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时,劳动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头号需要。随着私有制的逐步消亡,人们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形式来实现自我需要,个人得以自主全面地发展。这才是共产主义社会人自主全面发展的真实想法和状态。因此,人的发展程度受物质资料生产的影响,是由生产劳动决定的。而随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教育,使人从“自然性实体”走向“社会性实体”,提高自身的生产劳动力以满足对物质生产的要求。恩格斯强调劳动本身就包括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己的生产。[10]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同劳动相结合主要是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己的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所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价值体现。通过劳动的顺利进行,既可确保全体社会人员得到丰富而充裕的生活,又可使得他们的体力、智力得到自由发展。人们在实践的活动中不但不断创造着历史,而且创造并且发展着自身,从而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人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单面的人到全面的人、从不自由到自由发生演变。
(一)人的能力发展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劳动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特性,人类区别于动物也正是由于劳动所区分的。在资本论里劳动力的定义如下:劳动力是人们拥有的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资料的体力同脑力的总和。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体力同脑力共同得到充分发展,不再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样一种局面。体力同脑力将会实现一种完美的结合,在体力劳动之中实现脑力的挖掘与提升,在脑力中融入体力实现脑力的价值。二者完美的结合,实践能力的增强,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进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
(二)人的社会关系发展
人们生活在一个立体的关系网中,而社会关系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高度,马克思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与人在交往之中彼此取长补短,打破了地域、种族、习俗、阶级的限制。同整个世界进行了物质和精神交换,开阔眼界和认识,展示个性和才华,更新了理念。因此,社会关系充分发展和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来获取自己发展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将成为个人发展的前提。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摆脱旧的社会秩序,在合理制度引导下构建新的社会关系适应人的生存从而获得自由。
(三)人的需要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需求是人的本性,从现实的人出发去论证人类历史活动的本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条件,个人的需要即是人的本性,人在实践过程中产生需要,为了发展满足自身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也日益增多。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第一种需要主要体现在为了满足生存的所需层面,是人类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内在需求的基础。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存衍生需要、享受衍生需要以及发展衍生需要。生存的问题是现今社会人们的非主要的需要,发展问题才是重大的现实需要问题。人的需要不仅局限于宏观的物质生活条件中,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物质需要也逐步上升为主体地位肯定、价值体现、民主权利尊重和良好环境等需要。
(四)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无疑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当然讲究人类社会存在本身,否则是不能研究人类属性问题。人类的持续的感性劳动以及其中的创造,如此类型生产,恰是整个存在的可感知世界的基础”,只有对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从人的解放这一出发点出发,才能在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可见单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关所有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完全摈弃个体被动的片面发展,不泯灭个性化差异,才能实现人类有差别的发展。劳动实践作为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能够让人发挥出自身潜在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中人是自由劳动的联合体;同时,人们不仅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中的自然人,还能摆脱物质所束缚的自由人状态。
三、劳动教育中德性培育的理论
(一)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
重点是指导高职学生培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念。面向高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课程要将学生作为“准劳动者”对待,促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劳动对经济增长和人的健康成长的重大作用。对此,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在劳动价值观方面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导向,引领学生牢固确立“四个最”的社会主义劳动人生观,这也将成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工作。新时代要求广大青年必须确立远大目标、心向伟大祖国、肩负责任使命、敢于勇猛奋斗、增强过硬本领、磨炼品格修为,而这些要求无一不与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年的社会主义理想在劳动中升华,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劳动中实现,青年的社会使命在劳动中履行,青年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劳动中培育,青年的过硬本领在劳动中练就,青年的品德修为也需要在劳动中打磨。因此,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才能使学生由衷认同“四个最”的劳动价值观,促使学生们在劳动中感受快乐、点亮青春、放飞梦想。
(二)积极劳动态度的培养
教师们以培养学生诚实勤勉的劳动态度为教育第一要务。高职院校教师面对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建立与健康稳定形成的关键期,同时思想却处于最为活跃、善于求新猎奇和变数较多的非常期,从而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
高职学生是劳动力市场的后备军,对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负有更加特殊的责任。正所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2]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学生们做到诚实劳动不仅是养成劳动态度的重要方面,更是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秩序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在劳动态度教育方面要更加突出培养学生诚实劳动的态度,用端正的劳动心态明确人生道路的走向,为其发展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高尚劳动品质的养成
激发学生实干兴邦的家国意识。国家意识是连接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坚韧纽带,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劳动教育中启发学生实干兴邦的家国意识,要引导学生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发展相结合,以实现中国梦为精神支撑,以实现个人梦为现实动力。一个心中没有祖国的青年,就等于失去了立身之本和成才之基,失去了检视自我和反省自身的镜子,如同汪洋大海中一艘迷失破落的小船,难以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着力培育学生实干兴邦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不断努力,积极贡献自己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引导学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平常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中与国家休戚与共,与人民惺惺相惜,让浓厚的家国情怀化作心中的暖流,促使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后者那样的目标能够达到,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融入公益精神的内容——公益精神的价值追求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以民众为基础,“每个人自由发展”是终极意义,反映的思想是民众至上。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思想可知,人对自我的发展以及人对自我精彩生命和精神生活的渴望,是人之为人的本来追求样貌,同时也是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产生的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符合现代高职学生成长发展所追求的品质,公益精神理应成为现代高职学生进入社会的道德品质之一。二是在把公益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彰显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公益精神融入劳动教育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教育者的主导性,导致“融入”表现出教育工具化的特点。因此,采取交互主体的“我-你”关系,扬弃过去居高临下、“主-客”沟通方式下的教育者独白,而主要是变成主体间的一次次精神沟通和交谈。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心灵之门,激发学生自身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对现实生活展开反省和批判,对理想人生展开思考和构想,进而达到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的结合,达到公益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的完美目标。
可见,如果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价值理性观念和工具理性思想,坚持规律性与目的性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重视并丰富学生的自然性质、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关系、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属性、注重学生的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则公益精神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将会以较好的理论支撑确保教育教学工作不脱离现实目标。
四、结语
公益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关怀和道德性品质,鼓励人类将自己的善举回报给世界,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一个社会公益的公共精神,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对社会和别人所承担的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表达出自身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公益精神能成为劳动教育德性培育的具体内容。以上三个理论依据的论述,其直接目的在于说明公益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可行性,终极目的则在于说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彰显公益精神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莫尔.乌托邦[M].胡凤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81,6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1.
[3]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新探索[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3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5,53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70,1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9.
(责任编辑 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