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后延时服务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为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接送难问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教师作为实施课后服务的主体,需有所思考和突破,方能“减负”“提质”两手抓,从根本上将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课后服务 小学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社会、学校、学生、家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课后延时服务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举措,为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接送难问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长久以来,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及需要,不少将课后托管、延时放学等运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指导和规范,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的颁布,开创了较为规范化课后服务的先河。课后服务的出现,是随着中小学“减负”问题应运而生的。1955年新中国发出了第一个“减负令”——《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简称“减负”政策),此后有关中学小生“减负”的政策层出不穷,三令五申要求缩短学生在校时间,控制作业时长,加强学生课外活动,但直至“双减”政策的颁布,才真正为学生留下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活动,并为家长接送学生提供便利,随着课后服务的开展,学校应“减负”“提质”两手抓,从根本上将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1]
一、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课后服务方案
“双减”政策中指出,“学校要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基于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自主完成作业,之后在课后服务时间内可以针对学习有疑问的学生给予辅导和解答,而对学优生可进行拓展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订课后服务方案。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兴趣小组或者社团时,对学生达到某项技能、特长的层次要明确目标,尽量做到各水平段所学内容纵向有衔接,横向贯通一致,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掌握1项运动技能或者艺术特长,促使学生更加认真、高效地完成家庭作业,使自己有机会也能参加素质拓展类兴趣活动,不断增强课后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力。[2]这样综合类的延时服务活动有助于将“减负”落到实处,教师能检测到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也能得到及时反馈,避免了学生回家写作业遇到困难无人辅导的现象,并且兴趣类等社团的成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突破独立学科任务,构建学科融合新方式
“双减”政策颁布后,课后服务时间如何有效利用成为家长及社会各界主要关注点。在政策要求下,课后服务普及率已达较高水平,其质量效果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很多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有趣的校本课程,各校根据自身条件,尽可能地为学生特色精品专业课程,如乐器、美术、体育、书法等,这些课程的开展,满足了部分学生兴趣要求,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家长对学生的培养诉求,但目前来说,大部分的课后服务课程学科之间联系较少,导致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时,重知识,轻育人,各个学科独立发展,缺乏联动。
2022年新课标中将“跨学科”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求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学科与能力之间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如一节校本美术课,既要教授学生美术技法,又要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其中艺术审美能力也可通过音乐鉴赏、美文诵读等进行提升,创造力也可通过诗文创作、机器人设计等课程加以激发,绘画技术采用媒介不同,也可与信息技术等课程进行联通。要打破校本课程就是培养单一能力技巧的设计盲区,打破文学艺术就是培养审美,理科数学就是训练思维的惯性思维,探索课后服务中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新方式,把握课后服务的育人目标,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课后服务课程设计的首要目的,在跨学科融合中进行发展。[3]
三、整合资源,利用社会优质好资源
“双减”政策落地后,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课后服务的开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成为学校重要目标导向,学校开启课业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开设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发展兴趣;开展劳动、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能力。学校为学生开展课后服务,主要利用教师个人能力及学校软硬件设施等教学资源。但教师精力有限,单纯依靠他们的力量来推行课后延时服务,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与家庭,学校作为开展课后服务的主体,应考虑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多方资源,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开拓视野、激发兴趣、发展人格的途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社会各界进行联动,让各界专业人士走进学校讲座、活动,让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堂,让学生亲自动手包粽子、给作物浇水施肥等,都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世界。鼓励有资质、有条件的社区、青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等公益机构到校内组织实施实践培训活动等学生课后服务。[4]
四、结语
随着“双减”政策下学校课后服务的进一步改进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家长放心让学生回归学校,对于家长来说,解决接送问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到学生在学校“减负”不“减质”,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能力与人格的双重提升。学校也能通过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助推学生健康成长。[5]
参考文献:
[1]付卫东,郭三伟.“双减”格局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1):68-76.
[2]张文超.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与改进路向[J].教学与管理,2021(20):7-10.
[3]周序.家庭资本与学业焦虑——试论“双减”政策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7(06):96-106.
[4]都晓.“双减”视域下课后服务的难点与进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03):121-132.
[5]张文超.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与改进路向[J].教学与管理,2021(20):7-10.
作者简介:梁新媛(1994— ),女,汉族,天津人,二级教师,硕士,教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