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幅员辽阔,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水环境遭到了破坏。河流水环境治理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效率,是加强河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DOI:10.12433/zgkjtz.20232133
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说,其有着较大的存量河流,河流广泛分布在整个地区中,经调查可知:中小河流域面积超过10km2的3771条、超过50km2的908条、超过100km2的452条、超过200km2的为241条、超过500km2的93条、超过1000km2的46条、超过3000km2的18条。当前,自治区不断加强对中小河流域水环境的整治力度,不过中小河流域数量多,分布广泛,治理效果欠佳。因此,本文结合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深入分析。
一、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生活垃圾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导致城市的居住人口越来越多,生活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研究表明,垃圾数量中固体垃圾占到80%以上。生活垃圾是城市环境建设很重要一部分,在收集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方面垃圾会产生异味以及气体等污染,另一方面垃圾渗滤液流入中小河流后,会污染水环境。所以,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生活垃圾处理难度较大;二是生活垃圾没有有效分类与处理,最终将会对中小河流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
(二)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往往会有很多有机物质与有害物质,随着时间积累,这些污染物会对中小河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在当前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中,有以下三种主要表现:第一,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其中,氮磷主要是在土壤和地下水中以富营养化形式存在,土壤或者地下水中长期积累了大量浓度较高的有机质,导致植物出现枯萎现象。第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垃圾、工厂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多种排放。其中,工业废水中含有过量高浓度有毒物质,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排放到中小河流中。第三,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杂质,处理不当会影响中小河流水环境质量。
(三)城市污水
在城市生活中,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存在比较严重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这会对中小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存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来说,如果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容易导致污水处理不及时或者不达标。另外,部分污水处理厂技术不成熟或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污水二次污染情况,这也是造成城市污水处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四)养殖污染
中小河流遍布不同地区,尤其对于农村来说,中小河流是饮用水、灌溉水以及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通过对中小河流域污染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养殖污染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畜牧养殖、家禽养殖以及渔业养殖等不同类型。一般情况下,养殖业的水资源大多从中小河流获取,但是技术和理念的缺乏,导致养殖废水、家禽粪便的处理达不到预期要求,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中小河流中,导致水污染。
二、中小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河道水环境整体污染严重
水污染是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性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河流水体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成因是多种多样、复杂的。随着污染源的增多,对河流的损害也越来越大,比如,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等,往往会对河道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造成大量的水生生物的死亡。
(二)河流水环境治理意识不强
中小河流域一般都分布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周围的环境较恶劣,对于河流域的整体环境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日积月累,不仅影响正常的防洪排水工作,还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污染。现阶段,如果不增强河流水环境治理的基本意识,只会造成问题越积越多。
(三)河道淤积情况未得到改善
由于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河道的防洪、排涝作用日渐减弱,许多河岸工程建设能力不足,没有设置护岸、堤坝,河道不能满足防洪设计要求,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会出现坍塌、凹陷等问题,对河道的绿化状况造成影响。另外,有关部门对河堤的保护力度不够,造成土壤侵蚀的问题,导致河道内的淤泥不断增多,从而对河流的防洪、排水能力产生影响。
(四)监测预警应急体制比较落后
一方面,中小河流相较于大江大河,水环境检测设施建设明显不足,监控设施覆盖率不够,信息的综合管理效果难以得到保障,很难形成统一的预警系统,不能在处理水环境问题期间形成有效合力。另一方面,处置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警能力相对薄弱。在中小河流监测预警应急体制的建设过程中,技术及理念不足,没有有效结合现代化手段,在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的应用上存在一定欠缺,不能对异常现象及时预警,无法在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中提供精准的数据和信息。
三、中小河流域水环境的治理对策
(一)加强培训和宣传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目前政策在实践中的有效推进,要加强对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组织召开计划会议,严格按照水利厅提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不同类型媒体渠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以此营造相对良好的氛围,促使中小河流治理的建设速度得到有效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其自身规模较大,整个时间跨度也较长,需要投入的资金过高。所以,对于各地区水务局而言,需要抽调具有一定实践丰富经验的人员,保证组建专业的管理队伍。在具体派出前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同时加强岗前培训,促使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内容以及项目整体建设现状,促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提供可靠依据作为支持,保证合同正常推进。
(二)增加政府职能,强化部门协调
为有效改善中小河流的水环境,需要加强政府的职能,加强管理和监督。为实现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的统筹计划,要求水利、环境保护和国土等各部门有效协调,把职责充分发挥出来,使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得到落实。在监督管理和探索最佳路线的过程中,加大资金支持,引进投资渠道,拓宽筹资通道,为水环境治理提供良好的保障。
实行“河长制”对于落实水环境治理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河长制”将使河流资源管理的细分化运用到每个人身上,每条河道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同时为配合“河长制”,要采取更多的环境监管管理措施,对中小河流水环境实行更加科学的管理,保证中小河流水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三)治理过程要重视生态环保
在工程治理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因施工不当造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情况出现:一是在清淤时,要注意控制河道纵坡,保证其与天然河道的纵坡一致,原有的浅滩、深槽等应当保留,为水生动植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二是河道清障重点是处理沿岸违章建筑,以及阻碍行洪的乔木等障碍物,河滩较宽不存在影响行洪的低矮灌木植物,可与设计方沟通,尽量保持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三是保持河道原有宽度,不得随意缩窄。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存在问题,则会引发河道断面缩窄等情况时,必须与业主、设计、监理等沟通,并对设计方案变更,保证河道行洪断面宽度与原有宽度一致。四是河段原有弯曲状态,不得随意取直。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不符合河道原有的地形条件,施工人员要及时与业主、设计、监理,共同研究解决,从而使河道原貌得以保持。
(四)水体生态修复工作
水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目标是对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促进水体环境形成健康良性的循环发展状态。水环境治理工作是完成水体生态修复工作的关键性一步,对此必须保证治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在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水环境发展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生态修复工作策略,通过分层次制定水生态修复工作目标实现逐步完成,长此坚持会提高水体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在河流治理水环境条件下,要求全面加强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合治理工作效果,实现多生态环境之间的同步修复,充分实现山水、林、湖、草等各种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因此,需要基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水体生态环境的整体营造效果,同时通过生态环境修复逐步引入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生植物,有效实现水环境内部的生物多样化,保证水体具有良好的自我净化功能,有效保证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应用智能生态创新技术
当前,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将绿色生态治理技术应用在中小河流水环境治理中。采用成本较低、安装简便、构造简单、高效去污、无二次污染的节能环保技术。一是采用微生物水环境处理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在吞噬污染物的过程中获得能量动力,实现长时间独立运转,既清除了水体污染,又为机器人提供清洁能源。二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城市污水治理景观,提升景观的生态效应。常规做法是建设人工湿地截留雨水,打造特色生态水渠景观,或者采用生态浮床技术,利用浮床植物营造水面景观。在现代化背景下,要积极创新思路,将智能机器人、仿生机器鱼等先进技术融入河流景观建设中,将河流观景设置为水环境智能监测点,将水环境实时监测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将水体的健康状态分为多个等级,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六)完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
在中小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中,构建水质监测和安全评价体系,重视对重要排污口的监测工作,并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加强水环境在线监测、工业企业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保证污染物超标排放自行监测信息的获取能力,从而保证对突发性饮水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的水环境数字管理系统,将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应用到水环境管理过程中,对水源地、排污口、污水处理厂水质信息动态管理,加强对水质的动态预警预报工作,强化水环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同时,需要由各种水质站组成水环境监测网,地表水质站检测项目和频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监测区域的水环境开展评价工作,并认真做好水体沉积物、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水生生物的监测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河流治理问题,相关部门必须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并以此为前提,科学解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治理中小河流是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环节,当作中小河流治理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内容。但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所以需要认真分析目前治理中小河流的有关问题,并探寻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在保证中小河流治理水平提高的同时,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河道综合治理堤防承载能力的原位观测试验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02):10-13.
[2]王晓华,杨春普,宋兵伟.城市景观河道综合治理新技术应用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1,14(03):129-132.
[3]谢倩烂.“美丽河湖”壶源溪湖源段河道综合治理[J].现代园艺,2020,43(11):122-123.
[4]曾浩.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成效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1):75-76,78.
[5]郭伟,辛军,兴朋.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措施——以德州地区农村河流水环境治理为例[J].水利发展研究,2021,21(01):85-88.
[6]邓元亮,陈玺.河道水环境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6):112-113.
作者简介:青运霜(1995),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市政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