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能化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人类智能的外化延伸。智能化趋势下形成了社会联结方式、人际结构形态、信息时空场域等社会化资源重组。而经由“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媒介技术驱动,知识的技术表征形态及传播范式演进被推动,交织着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形成“人—知识—机”高度耦合的知识生态场域。在此背景下,学术媒介在知识生态场域中如何重构出版便成了一个新命题。智媒体学术出版是在由知识生产圈、知识发表圈、知识获取圈组合构成的泛知识属性的开放的知识生态场域下,围绕知识服务形成的“空间—平台—知识链”的一体化知识服务模式,以智能技术打通多元主体以及跨域协作,为知识生产这一根本目的服务。学术出版应把握人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共生关系,始终围绕知识服务的主旨,实现知识场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推动知识生态不断向无边界化突破,为全人类的智慧发展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保障而服务。
关键词:智媒体;学术出版;知识技术表征形态;人工智能;补偿性媒介;知识服务
DOl: 10.3969/j.issn.2097-1869.2023.02.009
0 引言
“媒介”(In The Middle)通常是使双方(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各种中介,在传播领域中,媒介指传播内容或者信息、知识、内容(广义上的)的物质载体。媒介作为表达、交流、协作传播信息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在媒介传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革新的痕迹。媒介补偿理论认为媒介技术是催化剂,每一种新媒介都把一种旧媒介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对其劣势加以补偿,重塑传播进程,控制传播主体间行动的规模和形式[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众声喧哗、万物互联的新媒体时代已至。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泛指一切借由新兴媒体向用户传播信息的新型传播形式与手段,表现为媒介技术的进化和信息载体的变化。智能化则是媒介融合发展得以实现的新动能,标志着未来社会的重大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虚拟现实、5G通信、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媒介领域的应用,智媒体的概念被正式提出,2016年也被称为“智媒元年”。如果说,新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那么,逐渐显现的智媒体则是一场描画全新的信息表达和社会传播结构,引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内核的媒介融合的“基因”进化。
在媒介变迁进程中,媒介技术作为人的延伸,其范式结构的革命决定了人的视界结构的转变。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一改变,这个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2]换言之,社会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产业关系和技术变迁之间形成一个固化模式,在“传统媒介—数字媒介—智能媒介”的协同演进中,媒介变迁带动知识传播、知识形态的一系列“棘轮效应”,由此带来知识生产要素的重组[3]。在这场知识生产变革中,学术出版作为知识产业链的一部分,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业态存在,而是和社会联结方式、人际结构形态、信息时空场域产生紧密的关联,以开放、共享的知识生态场域下的知识生产链的样态存在。本文试图分析媒介技术变迁引发的知识技术表征形态、传播特征的演进趋势,阐述媒介技术变迁与知识生产变革之间的演化机制,以及在此背景下,学术出版作为知识生产链的重要一环,受媒介技术变迁与知识生产变革的深度影响,在智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向及流程再造形式。
1 面向智媒时代的知识生态
1.1 智媒体的形态特征
智媒体是个不断衍生、丰富的概念,智媒体和其所包含的技术处于不断自我演化和发展中。自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被首次提出[4],智媒体即被定义为由智能媒体、智慧媒体和智库媒体三部分构成的,在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下重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全流程的媒体形态。智媒体最初的定义是人工智能等相关新兴技术与传媒的业态融合,随着智媒体对社会各行业的渗透,媒体不再仅仅是内容生产者,还能运用媒介逻辑、模式、机制为社会千行百业的线上重构提供媒介方案,发挥传递作用。
彭兰据此将智媒体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5]。简言之,在智媒时代,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兴起,物体媒介化成为大势所趋,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输,而且联结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内容与内容、人与物之间,甚至延伸到了物与物之间,人工智能成为人的智力延展,通过人机协作,构建新的媒介业务模式,实现良性共生;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架构在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互联网之上,融合当前由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5G、人机交互等各种新兴技术介入的自强化生态系统[6]。智媒体在社会各行各业衍生,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应用,通过集成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5G传输等新兴技术,使一切社会资源相互联结并经算法分析得到优化使用,引导全社会超越固有的思维局限,实现了各类社会资源从规律性、因果性走向整合性、关联性的升维革命。
1.2 智媒时代的知识表征形态和传播特征
智媒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5G通信、量子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的代际跃迁、智能集成、柔性泛化,实现了“人—知识—机”的高度耦合[7],人与智能技术形成了共生(Symbiosis)关系下的相互形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使互联网具有类脑的感知智能,借由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联结,构建了一个全感知、全联结、全场景、全智能的知识生态场域。智能技术一方面通过基于语义网的知识描述体系,对大体量、细粒度、结构无序、知识阶层中最底层概念的数据进行感知、识别、管理,实现“数据—信息—知识”转化增值的常态化;另一方面基于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自适应的学习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通过智能分析、多维分析、查询回溯,为知识生产及传播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例如,智能媒介可以通过对知识用户的需求分析,对知识来源和价值的判断,以及网络结构、知识传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主动寻找目标受众,实现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的高度匹配。知识的边界在逐渐泛化,正如利奥塔尔(Jean-Francots Lyotard)所言,知识本身需要被重新界定,隐性、交叠、劣构、难以被量化的知识价值正不断被认可,并可以借由智能技术进行知识提取[8]。知识生成不再是人类独有的智慧,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突破以人为主导的认知模式,能够进行类似人脑的情感、记忆、推理、决策乃至自我意识等高级认知活动,通过人机协作共同参与知识创造。
1.3 智媒时代的知识生产特征
1.3.1 知识生产数据化
在智媒环境下,人的行为被智能设备完整记录和储存,数据与事物之间形成一种数据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映射关系。各类信息媒体或智能工具为人类构建了一个普遍关联的数据世界。韩震认为,当信息技术介入知识形态,每个个体经验形态的知识与原理形态知识的相互嵌入,便形成了知识量子论中独特的“量子叠加态”,这种交叠形态的知识是很难以某种学科原理进行表达的暗知识[7]。伴随信息爆炸,数据量暴增,便开启了由数据分析加工生成信息,再对信息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总结出知识,再由知识通过反复实践融合形成智慧的数据化知识增量过程。由此,那些流动于网络中原本非结构化的数据经过智能化算法与技术的加持,实现了量化万物、价值挖掘、知识决策,换言之,可以不依赖于先验知识聚集、数据清洗,无须挖掘大规模、多样、高维数据中的复杂结构,便可阐释人类社会现象与科学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基于数据挖掘与算法逻辑规则的知识发现、理解、应用的过程,使数据成了新的知识生产要素。
1.3.2 知识创新关联化
媒介发展诠释了知识表征的变化,使得知识边界愈发模糊。一是在纯粹依靠人类感官触及的层次上获得的经验知识;二是经过普遍公式和演绎推理并验证的原理形态的知识;三是信息技术介入原理形态知识而形成的交叠形态知识;四是数据形态知识,以“数据+算法”获得的一般性规律知识。可以说,媒介的变化使人类知识形态经历了从经验形态到原理形态知识,再从原理形态知识发展到信息技术介入的交叠形态知识、数据形态知识的发展过程。在万物皆可数据化的条件下,人类越发趋向于发掘数据规律,不再追求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转向关注相关关系。这是大数据作用下人类认知的一个思维转变——从重视因果转向强调相关,即“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9]。
1.3.3 知识空间生态化
智媒体融合社会空间、物理空间、信息空间、知识空间四种空间,使知识本体、知识主体、知识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知识交流和知识循环,从而形成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统一整体,即以知识和知识主体、知识环境相互耦合组成的知识生态系统。知识共同体在各个空间的互动融合中获得知识,知识生产走向了人人共享、群智协同与知识众筹的知识创造和共享模式,借助于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等功能,即基于知识的分布式认知和动态构建,从而形成开放无边界、结构耦合、动态发展的知识生态系统和知识传播链。知识传播链上的每个个体都是知识生成的亲历者、知识创造的参与者;知识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它不局限于组织内部,而是包括许多与外部环境的接口;知识环境是激励组织内知识创造的持续来源,比如来自环境中的社会发展意图、混乱与波动、信息冗余等都会引发环境内的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协同收益。学术出版就是知识生态场域的一条生产链路,是知识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与知识生态系统不断产生能量流动,进而形成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运营的生态闭环,引发相关产业链的升级、重构。
2 智媒时代的学术出版流程重构
学术出版是知识生产的重要环节,与知识服务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在媒介技术变迁及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深刻影响下,学术出版的主体、流程、服务内容、功能维度都随着知识生态的变化发生服务转型。学术出版起源于印刷时代,以纸媒的形式满足全社会对知识共享和创新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浪潮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则产生了信息化的知识表征与提取形式以及学术出版的信息聚合平台,向用户提供信息、知识产品或建议、方案等知识服务,将开放科学与知识服务联结起来。智能化的媒介更将这种功能扩大化,通过知识出版和全社会的生产资源进行全链路智力联结,形成开放的知识生态域下形形色色的知识服务产品,实现智能匹配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而无论媒介发生何种变化,技术都是赋能学术传播的介质,智媒体学术出版的主旨必须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和以知识增值为目标的知识服务,围绕人的生命发展与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障而展开,这是重组学术出版的知识服务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2.1 智媒体下学术出版的融合特征
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学术出版是知识服务的一部分,是借助各种载体或媒介表达思想、认证知识内容、进行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个人知识社会化、无序知识有序化的重要环节。而从上述媒介变迁下的知识生产历程可知,基于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对知识生产及传播所具有的颠覆性意义,集成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多元应用,形成了数字媒介与知识表征融合形态的知识动力机制。智媒体下学术出版融合即围绕内容生产模式、内容分发模式、内容运营模式进行出版资源全要素融合,以开放性、自适应性、自衍生性促使出版的产业生态、商业形态、产品样态等系列变化,以多参与主体、多产品形态、多终端传播重构学术出版流程,使人们对信息的感知更为全面、及时,使知识的生产、传播更为智能。智媒体下学术出版的融合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学术内容数据化
智媒体下的学术出版通过语义标记来增强知识表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知识的深度挖掘、关联分析、智能化匹配,实现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融合,以及将零散的知识提取、聚合生成知识“画像”,使知识可以被随时检索、随时呈现、随时在场、随时生产、随时分享,以此打破纸本的壁垒,推进知识传播,实现内容增值。具体而言,数字环境下,任何一个主题的知识信息都会瞬间呈几何级数增加,与此相关的超级链接汹涌而至,而知识生产链也在不断经历着由数据到知识的数据增值过程,学术出版以数据库为平台,分类更加细化,支持搜索具体的数据、链接、场景,聚焦于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和最核心的作者与文献,为生产高质量的知识和知识创新提供了最大可能。
2.1.2 学术空间聚合化
在数字融合背景下,学术出版存在数字化融合不足、资源分散、内容供应者与内容消费者缺乏互动、精准化学习服务不足等问题。数字化聚合平台延伸了学术期刊的功能,将学术出版融合为知识链的重要一环。在行业细分下,随着学术出版的多元化发展,知识生产链多终端传递,知识生产由多主体参与,包括知识生产者、学术内容出版单位、学术数字化出版单位、学术传播服务性单位等。每一个知识生产主体从分众传播转向聚合传播,在业务上的互联形成了知识生产链。在智媒作用下,出版业务范畴不断扩展,形成了以知识生产为核心、超越空间制约、以网络为基础、多系统接入的生态化知识场域。各种知识生产链汇聚于知识空间,为用户提供知识推荐、知识解读、知识答疑等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实现出版单位、服务单位等第三方资源平台基于知识内容的智能场景匹配,创新知识生产模式,促进出版产业实现实体出版与网络服务相结合的转型升级。智媒体情境下通过算法建立内容媒介,具有高度自适应性和智能化特征,由此形成与出版内容相关的特定圈层的人际聚集和关注度,实现知识空间聚合化。
2.1.3 学术传播场景化
在智媒体情境下,跨越视觉和听觉信息表征形式,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社会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知识形态从书籍、报刊、图像、音视频等固有形式中解放出来,实现多感官、多形态、多方参与、大体量数据的感知、编码、生成、进化、传播。空间万物都能成为知识的载体,衍生出大量超越纸本的新型或融合形态的知识形态,学术期刊不再囿于学术论文一种呈现形式,数据、视频、演示文稿、评论等难以用文本表达的学术研究的相关资源都可开始成为学术传播的重要内容,多模态的学术内容在随时在场、触手可及的知识环境中形成了场景化表达,消解了人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实现了适应性显示、移动交互、体感交互和情境感知,消弭了数字和实物、真实和虚拟之间的界限。梅罗维茨( Joshua Meyrowitz)的媒介环境学的场景理论[10]揭示了媒介技术在推动学术期刊传播模式变革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具体而言,知识的场景传播不仅兼顾了知识的多模态传播、信息展示的温度感,兼顾用户所处空间与时间、个人兴趣等全方位多重需求,并实现信息与服务适配的精准传播,使环境和人真正融为一体,进行更自然、更开放的协作。出版单位的核心任务就是将知识与“人”“物”相联结,并将单一用户需求延伸至场景需求,使人、物、场有效感应,建立多场景互联的知识传播。场景传播可以实现多元协同参与、多样内容呈现、多维增强效果,从而满足全方位的知识服务。而知识场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传播信息,分享真实可见的体验,充分释放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诉求,激发场景参与欲望。
2.1.4 学术出版关联化
学术出版与知识服务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学术出版不局限于学术传播意义上的出版,其在促进知识整合、学科分类的过程中具有愈益重要的作用,并不断融入知识创新而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化为知识传播提供媒介及信息空间等新特征,学术出版可以从出版本质和功能的视角出发,完整呈现知识之间的有序关联,构建知识组织系统,并在开放环境中不断确保知识关联体系的持续更新,以破解传统学术出版的知识块状化问题。可以说,智能化的学术出版不仅要起到出版、传播的作用,更要通过学术出版衍生的学术服务、知识服务,将分布于信息空间的知识通过内容的深度解构重组建立起知识关联体系,通过语义标签建立覆盖知识所有属性的标引体系,进而展现知识关联体系,揭示知识迭代发展轨迹。而这本身与开放科学的原则是一致的,也倡导了在共同分享中推进知识扩展的公益性行为。
2.2 知识生态场域下的学术出版流程再造
2.2.1 知识生态场域
知识生态是知识客观存在的状态,表现为知识领域与外界的思想、能量、信息交换。而知识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由知识生产圈、知识发表圈、知识获取圈组合构成的具有泛知识属性的生态化知识场域,是具有知识自组织、隐性知识挖掘功能的开放知识共享体系,其内核是人类对知识客体的认知迭代与协成创新。具体而言,知识获取圈是于开放获取的各类知识空间中对知识资源进行采集、积累、管理、挖掘、复用、循环、加工的调取过程。知识生产圈则是对大规模、多样性的数据进行聚集、清洗、挖掘和再生产,探索知识的深度关联,挖掘隐含关系,构建知识图谱,由此开展以智能算法分析为支撑的智能决策和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发表圈即各种学术成果的出版,学术出版的服务内容已不局限于内容生产、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业务流程,而且包含了以智能媒介为传播模式的各种知识情境生产服务。而整个知识生态场域基于数据集与算法逻辑规则发现、理解与应用知识,并实现“数据—信息—知识”的知识增值。
2.2.2 “空间—平台—知识链”的一体化知识服务模式
空间、平台、知识链可以说是不同形式的学术媒介,将“空间—平台—知识链”串联为一体化的知识服务模式则在不断推动知识获取、知识转化以及知识生态系统的更迭。智媒体学术出版在“空间—平台—知识链”多维结构组成的一体化知识服务模式下,以智能技术打通多元主体和跨域协作,为知识生产这一根本目的服务,打造高度融合的知识创新生态体系。空间是指各种知识空间,如知识获取圈、知识发表圈、知识生产圈;平台是指为知识生产而服务的各种技术平台、出版平台、数据库等,面向各类业务场景提供中台化服务;知识链是指信息流在人际传播过程中通过内容的深度解构、重组所构建的有序流动的知识关联体系。如图1所示。
2.2.3 对传统学术出版模式的重构
综上,在智能环境下,三种知识空间边界互融形成了知识生态场域,“空间—平台—知识链”一体化的知识服务模式,渗透集成的各种新兴技术,为知识流动与创新提供各种形式的媒介力量,将人和知识生态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应用。在这种知识生态场域下,学术出版只是知识服务体系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于其他知识服务环节单独存在,而是在媒介作用下与各个知识空间产生紧密的关联,从整体上放大了学术出版服务内容。知识的内容出版成为学术出版的核心功能,而围绕知识服务衍生了关于学术出版的各种推动知识传播、知识转化等服务的行业细分。例如,学术出版行业辅助学术内容生产服务,支持学术出版影响力评价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由此,围绕知识服务形成了关于学术出版的上下游系统。例如,上游内容生产的子系统、中间内容生产子系统、下游内容生产子系统,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由此构成了产业圈链路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模式,并重塑学术出版流程,促进了学术出版的便捷和高效。如图2所示。
在知识生态场域中,通过智媒体发展公众参与和行业细分,围绕核心出版业务,可实现跨越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开放式、多线程作业、场景化的学术出版模式。
线程1:跨越平台、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获取方式。智能环境下,信息内容来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出版单位的信息获取和内容筛选以及作者投稿的单线程作业,更多的是通过智媒体,利用神经网络和网络爬虫等数据挖掘技术,与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学术数据库、自媒体等平台互联,打通其线下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链接通道,从各种多模态信息中精确筛选,广泛获取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最新、最全、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不仅降低了专业编辑的工作量,更凭借高效性、聚合性优势为学术出版提供知识发现和内容生产。
线程2:多渠道的出版认证形式。在从印刷到网络的过渡过程中,当前的出版认证形式已不局限于学术期刊,还增加了预印本、开放数据、学术平台、自媒体等在线出版形式,由此产生了标准格式和认证模式需求。通过智能技术提供的检测手段和开放同行评议,可以帮助出版者对文章的学科、分类、查重、观点抽取等进行认定,再基于可信任的协议,将开放在线出版作为正式学术出版的预流程来严格规划和评价。
线程3:多线程交叉管理的出版过程。传统的学术内容制作过程是单点流水式,不利于学术内容的共享、展现、管理。而在智能环境下,运用机器人编写新闻已成为现实,其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能够实现初步的文档校对、论文改写。出版平台可实现多人协作修改,缩短了“作者投稿—学术质量审核—编辑与修改—合成制作”的单线程叠加,加强了作者与出版单位的交流协作,提高出版效率。
线程4:多屏互动、跨平台、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展现方式及增强出版形式。传统学术期刊的分发与传播往往是单一的。新媒体技术直接介入,通过多元的平台和渠道实现同步的学术内容聚合,还可以通过算法为公众参与提供大量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场景化应用,促进人机高效协作,增强用户感知。通过知识用户画像及基于语义理解的知识链,整合用户需求,进行高匹配度、量身定制具象化、场景化的知识服务,形成面向各个业务的体系化知识服务解决方案,进一步提炼学术内容的深层次价值并充分利用,实现知识用户的个性化表达。
3 结语
技术创新不仅是媒介发展与变革的内驱力,也是人的外化延伸以及意志表达[11]。而媒介不断智能化的过程也是人与技术不断协同进化的过程。一方面,供给创造需求,传统媒体应以媒介技术创新为契机,顺应当前知识生态场域下的知识服务模式,在知识进化的动态平衡中不断优化内容生产模式,融合产品形态,优化内容生产模式,强化内容形态的融合性,为学术出版在智媒时代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人是媒介的尺度[12],媒介的进化应驯服于人的理性,使技术更具人性和合理化。正如让纳内所说的,媒介与人“构成了一种复杂的辩证法,而媒介史直接反映了这场集体精神的演变”[13]。智媒时代的学术出版唯有正确理解与把握人与技术的协同关系,才能持续推动知识生态的无边界化突破,从而有效服务于全人类的智慧发展。
作者简介
陈媛,女,浙江开放大学《远程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研究方向:数字化出版、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 [M].2版.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郝丁瑶.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的转型和定位思考[J].新闻传播,2021(6):90-91.
韦雅楠,王晰巍,贾若男.智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意愿影响因素与实证[J].现代情报,2020,40(3):12.
彭兰.从众媒到智媒:在机器时代守望人的价值[J].今传媒,2019,27(2):1.
马梅,梁伟.智能与沉浸:两种媒介技术的作用逻辑与实践路径[J].传媒观察,2021(11):8.
韩震.知识形态演进的历史逻辑[J].新华文摘,2021(22):39-44.
让-费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M].袁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范龙.“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38(2):189-195.
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 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M].段慧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Abstract: The future will embrace intelligentization, and so will the externalized extens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 The reorganiz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such as the forms of social connection, the interpersonal structures, the spatial-temporal field of information, all are within the trend towards intelligentization. Driven by the media technology of “informatization - digitalization - intelligentization”, the technolog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aradigm evolution of knowledge are bettered, interweaving the virtual and the physical spaces to form a highly integrated knowledge ecological system of “human - knowledge - machine”. How academic media reconfigure publishing in the knowledge ecological field has become a new proposition. Academic publishing via intelligent media is an integrated knowledge service mode of “space - platform - knowledge chain”, which is formed around knowledge service in the open knowledge ecological field—a field that has pan-knowledge attributes and is composed of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acquisition circ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open up channels for multiple subjects and cross-domain collaboration to serv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cademic publishing should grasp the synergistic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isorder to order and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breakthrough of knowledge ecology to borderlessness, and thus the service for developing of the wisdom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interests will be achieved.
Keywords: Intelligent media; Academic publishing;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represent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medial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