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
摘要:小学生对于班主任具有非常强的依赖感和信任感,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种情感,提高沟通艺术,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本文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艺术沟通的有效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班主任的沟通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并且为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沟通方式 沟通艺术 班主任 小学管理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未成熟,一些人际关系与生活学习状态的变化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家庭外的重要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耐挫能力,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平稳解决外部变化带来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健康的学习和生活。[1]
一、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提高沟通的针对性
班主任对于本班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学习状态要有基本的了解。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沟通时有的放矢,触动学生,引发共鸣,从而到达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2]
比如对于学生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教师要着手分析学生之间的矛盾点,发现矛盾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调解和分析,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语言和行为上的不当之处,提高沟通的针对性。
二、在尊重和倾听的基础上,加强行为与观念引导
部分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这种教育沟通方式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密关系。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要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尊重,并且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在学生表达过程中要发现影响其情绪的关键点,并且予以纠正和开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班主任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并且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始终在教师的关注下健康成长。
三、调整说教的管理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要结合多种沟通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的目标。[3]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场篮球赛,让学生在彼此的配合中感受到互相配合帮助的力量,逐渐增进彼此间的关系。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长处为其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大家的称赞中逐渐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被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打造和谐班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爱与被爱中健康成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沟通艺术能够更加高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抵御环境带来的影响。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结合学生个体的性格和心理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沟通预案,让学生始终在关爱中成长。可见,小学班主任要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沟通中的主导作用,要秉承科学性,有体系有层次的展开沟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琼连.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1(1):0236.
[2]李汇南.浅谈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21(31):2.
[3]徐秀萍,张永德.浅谈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