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

2023-04-29 05:20杨仕荣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25期
关键词:张桂梅仁心师者

杨仕荣

别林斯基说:“没有爱伴随着美,就没有生命,没有诗。” 我从教育方面化用别林斯基的话:“没有爱伴随着教育,就没有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的奇迹。”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是教化育人,是一种思维的传授,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必须触动人的灵魂深处,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这需要教育中包含着“爱”。“爱”的繁体字写作“愛”,爱的中间是心,说明爱发于心,才是真爱。“爱”的字脚却多了一只向下的足(夊),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这也是提醒人们“爱”发自内心,它的真谛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它的感觉是温暖的,它的言语是正直的,它的心地是无私的,爱是用行动成全的。

观古之师者,春秋孔子,好读书,韦编三绝,学之勤也;兴学馆,弟子三千而七十二贤人,师之本也;游列国,遍谒诸侯,以仁爱之说劝世人,人之性也。

观近代之师者,民国杨昌济也。国危难之秋,敢驱其躯,东渡扶桑,以求救国之策。东渡归来,委身于教,欲寻有志之士,兴薄弱之中国。对其学子不吝胸中所学,倾囊授之。知其学子之难,或以财济之;知其学子好学,或以书借阅之;凡其学子之事,皆尽心而为之。

观今之师者,华坪女高张桂梅。以共产党人之精神攻坚克难,以数十载之光阴践行教育初心;以凡人之躯,托起莘莘学子之未来;以生命之光普照学子心灵,改变学子三代人命运。张桂梅倾其一生为学子,忧劳成疾而心无悔,此乃教育之“大爱”。

从古至今的师者,不乏有着对教育 “大爱”之人。那么,我们怎样理解教育之“爱”?教育之“爱”即为师者必有一颗“仁心”,即师者仁心。那么,我们怎样理解师者仁心?要理解师者“仁心”,我们先要解读“仁”字的内涵。“仁”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二”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这个“仁”是指心怀天地,以天行善良、地德忠厚之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心。犹如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林紫说:“教育是良心活,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没有血缘关系的,却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人。”我赞同这种说法,老师伟大之处在于“爱”,这种爱是温暖的,是正直的,是无私的,老师的爱是用行动成全的。

教育是人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天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在教育实践中,每个学生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成长和发展。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自然有不足之处,我们不因学生优而宠爱,不因学生劣而忽视,我们要以宽容之心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包容学生的错误,我们尽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学生走正确之路,培育学生成为有品格的人,培养学生成为于人、于家、于国有用的人。

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在教育实践后总有遗憾的地方,这种遗憾需要我们在修身中立德,在反思中提升,在学习中完善,在专业上发展,促成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于人于己无愧于心,做到“心安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改变一个人很难,但教育融入“爱”,改变就悄然发生了。

当教育融入“爱”,教师已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擎天地之本,造社稷之基,育苍生之德的伟大事业;

当教育融入“爱”,教师已然是抛自私之心,弃功利之名,舍富贵之意而有大爱之心的人;

当教育融入“爱”,我们已然修己之身,研己之业,育己之生,我们已然是教育奇迹的创造者。

猜你喜欢
张桂梅仁心师者
张桂梅——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致敬张桂梅老师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张桂梅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希望之灯
中国少年仁心大
我只说给月光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烈火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