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电影审美的提高

2023-04-29 22:32韩昀桀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35期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人物塑造

韩昀桀

摘要:观看正能量电影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审美力。本文以电影《后池新愚公》为基础,分析主旋律电影的人物塑造与心理解读。研究得出主流意识形态下对于群像戏人物图谱的表达,影视艺术对青少年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后池新愚公》 人物塑造 主旋律电影 美育作用

电影是诗意的,而人物塑造与心理解读构成了人物表达的情感载体,其语言表达、行为制式、心理诉求、关键选择等是一部电影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的关键。电影《后池新愚公》特别在群像人物塑造上做出了成功示范。群像戏的赏析有助于青少年群体审美意识的提高。

电影《后池新愚公》根据河北涉县乡村百姓上山筑路事迹改编,讲述了当地百姓在村党支部带领下,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通过钎凿锤击修筑太行“天路”,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实现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的故事。

在剧本创作方面,以群像戏的方式对人物进行表达,因此电影《后池新愚公》呈现的主角并不是某一人,而是特定的群体即修路民众,但每个电影人物的表达是多层次的。外部的压制与挑战是触动内部觉醒的关键性因素,但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表演创作方面,演员深入山区百姓家庭,从民俗习惯的语言表达与行为制式上达到演绎上的一致,镜头前的表演誓要抹除表演痕迹。以电影《后池新愚公》中的女性主人公“凤莲”为例,在人物设定中她的性格沉默寡言却又坚韧不拔,面对患癌丈夫的种种“刁难”她都是温柔以待,她是宽容的,甚至可以“替夫修路”。影片中的“凤莲”行动是温暾的,不急不躁的,视听语言所展现的台词在演员的口中是充满乡土气息的,以真实为基础的表达,与导演沟通,让演员的乡村空间中做到了表演创作。

在导演创作方面,电影《后池新愚公》是笔者的“作者电影”,从文字到视听语言的表达上均是笔者价值观的体现与情感的外化。电影中呈现的所有人物本质上都是好人,没有绝对的坏人,即使有些反派人物也是因为生活中的物质压力,最后在正能量的指引下也会找到正确的道路。在价值观的审美价值中,内在的“意”与外在的“象”结合,直指人物灵魂深处。

电影《后池新愚公》通过多样的表达手法促使影片对太行山区百姓这一群体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青少年以多角度对电影进行赏析,有助于充分发挥影视艺术对青少年的美育作用。

猜你喜欢
主旋律电影人物塑造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傲慢与偏见》之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安排论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