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皙++贾延龙
摘 要:只有鲜活、并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才能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地存在,教益观众、启迪观众。因此,创造鲜活、并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就是表演艺术创造者的职责、任务和目标追求,而演员的“生命”最终体现在鲜活的艺术形象上。
关键词:表演;表演艺术创造;演员与角色;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2
“表演艺术的最终目的(就)是塑造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1]
影视、戏剧表演艺术是在剧作家创作的剧作的基础上,在导演的全盘统领下的“二度创作”。剧作是表演艺术创作的基础,表演艺术创作的依据。一部优秀的剧作,总是通过优秀的艺术形象“反映着作家对生活极为深刻的思考,并以独特的个性形式概括着极为深广的社会内容。”[2] “作家不管对客观事物有多么深刻的认识,都只能让形象来说话,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寓于艺术形象之中。”
在影视、戏剧艺术创作活动中,不论其谁,创作者总是要通过演员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来表达创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其最终的创作意图。艺术形象是创作者最终的“弹着点”、最终的“整合焦点”。
因此,表演艺术的创造者——演员,就承载着所有创作人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期许。
演员以何种质量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什么内容,什么问题?又反过来怎样影响生活?影响的程度、性质、结果又怎样?这不能不说,文学艺术这一根本属性(也是表演艺术的根本属性)又也揭示了表演艺术是“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的同时存在。
“二度创作”不是简单的复制、临摹、更不是直接的传译。“表演不只是画了妆,背背台词,而是要清楚地再现产生动作和台词的思想,……最优秀的演员不仅仅进行解释、仅仅体现别人的思想,他同时还是一个(虽然无不困难)出色的富于创造性的艺术家。”[3]
著名演员“王铁成塑造的这一个具有独异风貌的周恩来,正反映出他对历史以及人物本身在特殊的人生历程中内心生活状态的极为准确地把握。”
王铁成在表演时,……既真切又细致地揭示了人物心头那自始至终笼罩在上面的“文革”那巨大而森严的阴影,……从当时那险恶的环境中寻找行动的内在动机,由此揭示出周恩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所包含的巨大的责任感,忧时伤世的焦虑心绪,爱国爱民的强烈感情和义无反顾一往无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可以发现,他对人物在各种场合中的表现的处理,往往非常注意从各组既对立又统一的元素中发现潜能,从它们相互之间的矛盾与联系中挖掘艺术表现力。
王铁成在《周恩来》书房吹风的一场戏中,毛泽东和熊向辉的“闲谈”,看似随意、无心,实则刻意、精心。……周恩来静坐一旁认真聆听。这场戏真正的内蕴在于,毛泽东撇开周恩来与熊向辉谈话,其本身并无直接意义,因为事实上他并不指望熊向辉听了他这一番“最高指示”以后,会去做出熊向辉不可能做出的“有济于事”的事情,毛泽东的本意……是直接说给周恩来的,但他不这样做,偏要以暗示的方法让周恩来去领悟、理解、默契、心会。这中间既包含了当时环境、局势,高层领导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也揭示了毛泽东本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他知道,在这样的谈话中,周恩来完全能领会他的思想和意图。王铁成在此处的表演表现出令人惊异的领悟力和才华,他几乎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面部神态与表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眼神,即眼珠子迅敏地一转,整场戏的意义,周恩来的性格、思想、内心活动及其神韵,就完全传达出来了。这就是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清楚地再现产生动作和台词的思想”;这就是表演艺术创作中“最优秀的演员不仅仅进行解释,不仅仅体现别人的思想,他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4]
美国电影史学家路易斯·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如果你仅仅把他当作是一个笑星,那真是大错特错了。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影片。他既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艺术家,也是具有斗争精神的进步战士,他用自己清醒睿智的头脑,唤醒了人类的爱和尊严。因此,他享有“保卫和平战士”的声誉。
卓别林曾经说过:“我只要眉毛一动,也比说50个字更能表达感情。”他用笑声安慰在生活中挣扎而又无奈的市井小民,他用滑稽揭露遍存生活每个角落的残酷。在他身上艺术家和斗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卓别林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具有超常的表演天赋和喜剧才华,更在于他一以贯之的对人的发现和对人生的反思。“人”是卓别林电影永远追求的主题,而他最优秀的影片,所表现的主题也正是爱情、怜悯和人性。卓别林的电影主题永远是宣扬美好与和平的,无论他扮演的角色还是故事本身,都是那么纯洁,坏人必定灭亡,好人最终胜利,永远不变的主题,永远不变的卓别林。他始终怀着一颗悲悯的心和同情的眼光来看待作为大众的穷人以及各色人等,并能够细致准确地把握人物。他的作品有一种让人想掉泪的心酸。他的影片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夏尔洛,这个人物走入世界每一个角落,并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而家喻户晓。这个几乎贯穿了他所有影片的小人物,在亿万人民心中已合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形象。通过这个形象,这位艺术大师不仅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揭示了这个世界的内心。夏尔洛所做出的每一个貌似滑稽可笑的举动都是深刻的,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无奈,是一种真正的“带泪的微笑”。卓别林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角色的爱、理解和同情,深深地渗透到角色之中。
人们这样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既让人笑得浑身颤抖,又忍不住泪水直往上涌。”卓别林影片的最大创新,就是喜剧中交融着悲剧的成分,这种笑中带泪的艺术魅力带给观众别样的审美感受。这种笑中带泪的效果的产生,来自天才喜剧大师对人生和幽默的理解。他说:“人生主要是由矛盾和痛苦组成的。”
无论你是金子还是沉沙,时间会证明一切。卓别林的影片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然非常具有时代意义,他给了许多“小人物”希望和勇气,带给很多劳动者疲惫后的片刻放松。法国电影史学家、诗人阿拉贡说:“他的影片曾经是我们这一世纪的光明,是整个一个世界,也是我们时代的历史。”最可贵的,是影片中充满人道主义的精神,直至现在还散发着无尽的迷人光芒。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卓别林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丰碑,至今屹立不倒。
劳伦斯·奥里弗,是二十世纪戏剧界的杰出人物,是英国在戏剧领域内的第一位和唯一的勋爵。在戏剧界,他的成就是卓著的,屡次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著名的莎剧剧作搬上了舞台,塑造了一个个经典、鲜明的莎剧角色,并为莎剧的复兴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所塑造的罗密欧、哈姆雷特的形象使人“在几十年后仍然难以忘怀”。他对莎剧几乎全部主要角色的营构,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顶点。”
他的表演往往能深入到人物心灵的最深处,并会通过最严密、最丰富、最合理的手段展现出来。在与费雯·丽合作的英国历史影片《汉密尔顿夫人》(1940)中,他饰演海军上将纳尔逊,准确地把握并形象地体现了冷静、机智、勇敢的典型英国精神,鼓舞和发扬了英国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和决心。而那刚毅的面孔,紧缩的眉头,坚定的眼瞳,笔直的腰板,有力的步伐,强硬的动作,把反抗侵略势必获胜的信心与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
劳伦斯·奥利弗耗尽他一生的心血去塑造戏剧和电影史上多个经典性的角色形象,他的功勋是无法用纪念碑上的拓文来铭刻的:哈姆雷特、亨利五世、麦克白……这一个个在观众心目中无法替代的形象,是这位艺术大师伟大工作的艺术见证。
由上所述,不难看出,表演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对于表演艺术的创作者,就是“生命与生命的责任”,“生命与生命的交响”,“生命与生命的思想和光华”,因此,我以为,这就是“两个生命”同时存在的意义。
注释: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教师手册.p283.
[3]约瑟夫·冯·斯登堡.
[4]电影中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