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思维培育刍议

2023-04-29 22:32:47刘华珍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35期
关键词:语感想象文章

刘华珍

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审美和文化等方面渗透和贯穿了语文“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语文思维就是将思维与语言结合起来的一种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创造的思维活动中,将思维外化于某个形象。这个形象的生动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语言储备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述的准确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了思维,语言就无法形成生动的、有灵性的文章。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对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语言形象思维的发展

思维外化的过程就是将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场景用言语还原,如果学生的言语储备丰富,对语言的理解准确,那么其刻画的形象和场景便是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语言创造的过程,其创造性,往往取决于学生想象能力。

(一)借助情境,建立语言与形象的直观联系

小学阶段正处于语言与生活情境建立联系的关键期,字词概念的正确理解与运用有助于对所感知形象和场景的准确表述。教学中,“把抽象的词语运用于具体对象或个别场合”,教师要配合课件,如图片、视频,营造具体的情境,使形象具化到思维,进而让思维被准确表述。例如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秋晚的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其中“头白”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是很形象的表达,学生结合图片很容易理解建立表象,随着时间“一瞬”,色彩迅速切换,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芦苇拟作“红颜”(原指貌美的女子),不仅充满神奇,同时还透着生机,让很具象单纯的芦苇的美丽和夕阳下美好的景色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借助观察阅读,发展学生语言的丰富性

丰富性指语言对于形象表述的多样性。对于一个形象的表述,通常会有很多适合的词汇去形容,如果感知不充分,会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这种时候,就需要去训练学生有意观察,引导他们去感知。如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作者分别用了“吹”“绽开”“醒”“欣然怒放”“苏醒”“舒展”“含笑一现”等词语来形容花的开放,读者读的时候,脑海里立刻就有一幅各种花卉次弟开放的生动场景。如果作者没有细致的观察,怎么会用不同的词来形容同一种动作呢?同样如果语言积累不够,也就是储备不足,也无法准确表述。但人的直接感知还是很有限,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海量阅读,因为阅读是学生对表象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它可以让一个作品形象不断地得到改造和优化。

(三)借助联想想象,发展学生创造性

学生在阅读时,对语言描述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然后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积累,进行加工创作,这就是创造。写作时,根据主题通过联想想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的形象,再调动储备的知识寻找适合的语言进行描述。丰富的语言积累可以让语言表述更加准确,准确的语言表述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具象,而思维过程的具象直接影响创造性能。所以要发展学生的对比联想、相似联想、再造性联想等,借助文学创作渗透典型化的方法,提升想象的创造力。例如,教学统编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对于新时代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活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时代,很难想象时代巨变带来的冲击。所以,课前我们可以布置小学采访父母或爷爷奶奶,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并借助网络查阅中国百年变化,增加对“变化”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联想现代的科技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些奇迹怎样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最后引导学生想象,想象几十年后,我们自己和周围会有哪些变化。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还会点燃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文章逻辑思维的发展

文章逻辑思维是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语段,所表达的内容符合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遵循正确的世界观的一种思维方式。如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作者通过“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时间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让学生感知到作者始终围绕“观潮”这个主题来展开,写出了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人的表现,学生从形象的词语提炼出文章的思路,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结构,还感受到了文章整体的逻辑性。

三、语感直觉思维的发展

能比较直接地感悟到文章中语言文字所描述内容的能力,就是语感。语感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如果有丰富、多方位的对语言的直觉感知,那么语感能力就高,而这又是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内化的结果,这是一个长期反复实践的过程。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某位老师的带领下,发现其表达能力比较强,直觉思维也迅速、敏锐。细细探究发现,这些教师他们教学能力强,教法条理,对内容的分析到位,而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虽然我们也知道,培养语感思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把语言形象思维和文章逻辑思维这两种思维相结合,长此教学,学生的语言直觉思维将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层面。

总之 ,语文思维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通过长期的培育,学生的语文思维必将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语感想象文章
快乐的想象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