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莹俊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为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效率,需要认真考虑与分析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使用,并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然后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现如今,混合式学习方式具有较大的运用价值,除了可以体现出教学对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使用以外,也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具体使用中,又能实现网络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结合,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对此,主要思考与分析混合式学习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优化方法,以期为该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够培育学生对C语言的编写能力。为有效优化该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在混合式学习的角度下,为学生开展混合式的教学,并促进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充分融合,从而更好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C语言程序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说属于一门编程类型的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期间拥有相应的知识基础。拥有知识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提供保障、奠定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该课程具有较大的枯燥性,且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意愿。如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依然没有创新传统教学方式,还是运用以前的教学方式,则无法使学生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不利影响。但如果教师可以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程学习中,从而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总的来说,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系统化学习方式,合理了解其中所学的计算思维、语言知识语法是主要教学目标[1]。同时,还会将教学目标放在学生有能力分析编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从而构成较好的编程规范。然而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有着较大难度。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实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目标,应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目标的灵活性,还能够使学生立足个人的需求,对适合自己且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良好学习,从而推动个人预定学习目标的完成与实现。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少参与
目前,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学生缺少参与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且在具体学习中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一些学生都未能有效寻找到与自身学习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加上该课程的难度较大,所以在长时间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逐渐呈现出消极、厌学的情绪,有的学生出现对该课程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思想。除此之外,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全部结合教学规划内容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未能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情况有一定的关注,而且没有充分掌握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接受能力[2]。可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表现十分明显。因此,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更多的问题,不能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中,缺少有效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态度,最后对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制约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发展。因此,为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培养和教育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二)考核方法相对落后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缺少参与学习程度只是教学问题的一部分,该课程教学还存在考核方法相对落后的问题。许多教师通常将评价学生的依据放在期末考试成绩方面,未能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价。此评价方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缺少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有所忽略,从而导致教师只能表面化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3]。而且评价方式也呈现出较为单一的问题,不利于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和全面,无法更为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因为考核方法相对落后,没有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方法监督学生学习,所以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而且只有在将要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会去看书、做题。但“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需要持续、有效学习的课程,也需要通过很多的时间进行编程时间,学生在将要进行期末考核和考试时才进行学习是来不及的。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不合格。鉴于此,为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待课程考核,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重点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对当前已有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体现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潜力,让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三)未能体现实践教学
现如今,不少学校教师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未能体现和重视实践教学的问题。通常将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并且会搭配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未能将更加合理、充分的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与此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展现出实践技能,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技能的体现还有待加强。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中的速度相对缓慢,未能有效结合时代发展情况,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甚至还呈现出教学和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情况,进而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虽然在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重视与体现实践教学,并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机房比较大,所以总有一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玩手机、聊天,没有主动参与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还有不少学生敷衍对待作业和实验报告,也未能更加积极地锻炼个人的实践技能,从而导致学生缺少一定的实践技能,而且课堂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技能和方法运用到未来的生活实践和工作岗位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对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实践教学,还要重视实践教学的体现,更应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三、混合式学习视域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一)合理设计学习资源与活动
在设计学习活动中,学校可以将该课程分为几个方面,其中包含理论教学活动、在线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并且还需要保障课程教学活动和分组讨论等活动要充分包含在每个类型的活动中,也需要通过不同的课程情境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与教学中主要承担引导者、组织者角色,负责带领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展开学习,并且更加全面地把控整个教学流程,也会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知识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促进小组之间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任务[4]。当前,如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需要合理把握住时机。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方式,将一些学习任务分享与布置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中,教师可以利用好自己手上现有的网络资源,同时主动和其他学生协作,从而进一步提升任务完成的高效性。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且无法通过学生个人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完成时,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学习中,为更好地体现混合式学习方式,需要教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协作学习,让协作学习有自主学习的支持与支撑。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相关任务以后,再和其他学生展开交流,促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融合,为学生学习提供较好的帮助。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还要在运用教材、教学课件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相关文献资料等,合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除此之外,学校要想促进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合理实施,还需要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足够的多媒体教室,进而让学生的良好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在学生学习和教学所需的软件方面,学校应该将最新的操作系统准备给学生。这样也可以让教师有更好的教学系统和平台进行教学,最大化地创造混合式学习方法运用的有利条件,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和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知识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并不断具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实践当中的能力和素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二)及时优化教学考核与评价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教学发展中,教师需要重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评价。在实际的评价中需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形成性评价,另一部分是总结性评价。这样能够更好地评价与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一方面,在开展形成性评价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考核,还需要充分考核与评价在线学习,并且保障在线学习考核占据总体考核的更大比重。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多方面表现,如学生考试情况、协作学习状况、课堂参与程度等。在学生这几方面表现的考核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问题回答情况当作主要的考核重点。在对学生进行在线学习评价中,需要基于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还有运用网络相关学习资源的情况等,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考核,从而有效提高实际的考核效果,让针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更加全面。要想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加分制方式对学生展开相应的评价和考核。如果学生在考核中有着更为突出的成绩,则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加分项奖励。特别要注意的地方是,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过程中,需要秉持认真、仔细、公平的原则。如果部分学生的表现不够突出,则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鼓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进行总结性评价中,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期末考核方面,还要围绕学生学期总结报告,采用该方法为学生系统知识体系的建设提供良好帮助。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考试情况了解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优化与调整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而不断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优化和改革效果。
(三)开展基于问题的实践教学
为有效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在混合式学习的环境下开展基于问题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实际活动中的相关问题当作学生在这一学期中需要解决的程序设计问题,并且教师可以将该问题在这一学期的第一次课程教学中引出来。还需要进行问题的划分,将其分为不同的小问题,充分改变原有课程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每个小问题的回答中,将每个小问题当作导线,更好实现教师对组织教学内容的构建。而且教师还可以基于这些小问题的基础,对若干具体的小问题进行设置。同时,保证相应的小问题和实际相符合,也需要贴合课程教学要求,通过问题引导和驱动方法促进学生合理的学习。除此之外,在基于问题的实践教学中,为实现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布置问题,让问题当作教学活动实施的主线,也可以在线下布置问题,引导学生有效结合知识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合理培养学生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混合式学习背景下,为促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优化发展,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教师结合混合式学习方法,合理设计学习资源与活动,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程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还要及时优化教学考核与评价、开展基于问题的实践教学,从而在良好的混合式教学与学习方法下,实现对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季丹丹.混合式学习视域下职业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方法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2(42):164-166.
[2]郭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软件,2021,42(12):28-30.
[3]彭琛.“混合式”学习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21):189-190+197.
[4]顾辰阳.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3):253.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