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回溯、现状与展望

2023-04-29 19:09:12徐雯婷
信息系统工程 2023年5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综述

徐雯婷

摘要:利用CiteSpace6.1.R1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相关的代表性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合重点文献精读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积蓄启动—快速上升—集聚发展的基本历程,呈现出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持续创新、研究队伍特色鲜明的发展特征,面临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应用研究滞后于实践、团队合作研究缺乏的现实问题。在比较与反思中夯实基础理论体系、在延展与深化中满足实践发展需求、在组织与整合中加强学术合作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是未来研究进路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综述

一、前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网络社会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发展、成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回应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要求,运用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在客观数据整合、知识图谱分析和关键篇目精读的基础上梳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剖视研究得失,展望未来进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概述

通过知识图谱分析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具为CiteSpace6.1.R1。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以知识域(knowledge domain)为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1]。CiteSpace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它具有强大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参考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科学计量学功能,并且能够“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将该领域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一幅引文网络的知识图谱上;并把图谱上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自动标识出来,显示出图谱本身的可解读性”[2]。

(二)数据来源、检索及处理

首先,明确分析对象。通过中国知网(CNKI)高级检索中的“篇关摘”查找功能,检索词设置为“网络”并含“思想政治教育”,来源类别设置为CSSCI(即“题名、关键词、摘要”中含有“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检索词的CSSCI发文会被检出),发文时间截止2022年12月(含)。剔除少数与主题无关的发文以及会议通知、书评等非研究性文章,得到1360篇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相关的高质量期刊发文。其次,导出样本数据。由于目前所有中文数据库中仅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的文献导出格式包含所选文献的详细引文信息,满足在CiteSpace软件中进行参考文献分析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数据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检索导出。鉴于CSSCI数据库更新速度较慢,部分尚未收录的论文信息则采用了课题组人工录入的方式,最后将所有数据统一转换成CiteSpace可识别的格式。数据检索及处理时间为2023年2月10日—18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回溯

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数量能够反映出某一领域的总体研究发展态势,样本文献年度发文量情况如图1所示。从论文数量上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积蓄启动(2004年以前)—快速上升(2004—2013年)—集聚发展(2013年—2022年)的基本历程。发文量的变化趋势可以概略地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的总体态势,但解析详尽的研究发展历程则还需要对1360篇论文做关键词聚类共现分析。

(一)积蓄启动期:2004年以前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环境,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研究重点。学者徐飞发表在《探索》上的文章《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之我见》是目前中国知网(CNKI)可查的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直接相关的第一篇CSSCI论文。略显老旧过时的“因特网”“信息网络”等关键词聚类也映射出初步认识、了解互联网是这一阶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研究视角多为从国际动态的本土化。国家层面,1999年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全面启动。

(二)快速上升期:2004—2013年

中发〔2004〕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掀起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的一次小型热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逐渐在这一时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体内容,图谱中相关节点较多、连线繁复密集。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Web2.0”时代应运而生。博客、论坛、贴吧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用户以兴趣为聚合点形成网络社区,直接参与网络内容生产。Web1.0到Web2.0的实践发展倒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逐渐步入正轨。2007年初,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讲话,指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价值意蕴,并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进一步推动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研究,相关学者开始重点关注网络空间的治理、网络环境的规制、网络文化的引导、网络道德体系的构建等研究。

(三)集聚发展期:2014—2022年

党的十八大以后,网络意识形态交锋持续激烈,话语阵地争夺局势依然复杂。党中央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网络强国”[3]的战略目标,将网络的管理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网络话语权”“网络空间”“舆论引导”等节点的聚类反映出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转向。一方面,呈现紧密共现关系的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教育模式”等关键词,映射出高校舆论引导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等成为这个时期探讨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网络道德体系的构建研究在这一阶段突出表现为线上线下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渐次往后,从2016年的高频节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到2018年的高频节点“媒体融合”“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显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背景的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推进了整体研究视角的转向:从关注单个或多个网络社群如“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或规律研究到注重探究“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以助力“网络空间治理”。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终紧跟时代的高速发展,相关研究选题受网络技术迭代、传播方式革新等的影响较大。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境遇剖视

(一)研究视角不断拓宽,但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

知识基础是研究领域知识演进的前提与支撑,是被引用的科学文献所形成的演化网络和共引轨迹[4]。CiteSpace的文献引用(Cited Reference)分析功能可通过描述文献间存在的引用关系,对现有成果的知识基础进行研究,解析出研究演进中最具代表性的被引文献。图2为1360篇样本文献的引用文献共现时区图谱,为使画面美观,将参数设置为只显示被引用文献的第一作者姓名。图中节点越大表示该文献被引次数越多。按时间排序及后台导出的引文详细信息来看,宋元林(2002)发表于《湖南社会科学》的文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骆郁廷(2011年)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章《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习近平(2015)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侯惠勤(2014年)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章《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冯刚(2018)发表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的文章《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这6篇文献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该领域研究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知识基础。精读这几篇代表性被引文献,同时通过后台导出数据进一步追踪相关施引文献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不断拓宽,呈现出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经验总结到理论整合的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快速变革、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等现状都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了强烈的实践应用要求,导致其研究视角不断拓宽以满足各个方面的要求,然而这实践研究的极速扩容不能成为阻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理由。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本质属性、地位功能、基本规律、价值结构等能为其实践应用研究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般原理。基础理论研究对于界定研究边界、明晰概念范畴、规范话语体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同一研究领域就难以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容易导致研究者自说自话、话落无声,削弱乃至消解研究成果实践应用的有效性。1360篇CSSCI样本文献多为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专题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文章占比不足15%,仅有184篇,集中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过程规律、价值意蕴等方面,其中剖视与辨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概念界定的论文仅有4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定》(陈坤、曹良韬,2011)、《“网络德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德教育”之辨析》(蔡丽华,201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概念建构到关联性议题审视》(卢岚,2018)、《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再界定与研究深化》(谢玉进,2022)。

(二)研究内容持续创新,但存在应用研究滞后于实践的问题

如前所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由缓慢积累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始终紧贴网络发展的时代脉搏,呈现出研究内容持续创新的基本特征。在图2基础上,导出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及中心性(Centrality)统计表(该表按频次排序,只截取了出现频次20次以上的部分数据,见表1)。表1显示关键词“大学生”的中心性为0.33,高居第二位,说明该领域大量的研究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应用对象。“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等高频关键词也进一步证实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该领域研究内容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最新调研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上升至96.8%,大部分未成年人在上小学时或上小学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年龄越小该比例越高”[5]。但样本论文中没有以“中学生”“小学生”为关键词的研究,以“青少年”为关键词的研究仅有8篇。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

(三)研究队伍特色鲜明,但存在缺乏合作研究的问题

运行CiteSpace6.1.R1的作者、机构共现分析功能,具体的节点标注(Node Labeling)阈值设置为5,即挖掘在该领域发表CSSCI文献5篇及以上的作者和机构,绘制出高频发文作者、机构及研究合作社会网共现图谱(见图3)。图中的节点大小代表了作者或机构发文量的多寡,节点越大说明发文数量越多。观察图3可以明显发现:理工类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高频发文机构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或许得益于这些院校网络信息技术等强势学科的承托,造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构成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特色现象。图3上的连线表示工作隶属或者合作发文的关系,线段越粗、连线越繁复则表示科研合作越紧密,图3整体连线密度低,离散性高。在高质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产出上,无论是个人研究者还是学术研究机构,相互间的合作程度普遍不高,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的状态。目前仅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作团队——以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满意、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树祥、谢玉进为核心作者的科研合作团队。

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未来进路展望

(一)比较与反思:夯实基础理论体系,提高科学性

早在2010年,就有学者撰文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实践问题轻理论问题的研究偏向,反映在其研究领域层面就是重应用领域的研究而轻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6]。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面向未来,加强基础概念、范畴、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是该领域的重要任务。在比较与反思中前进,或许能为此提供有益参考: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的比较。二者并非是对立关系,实践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抽象能为夯实基础理论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同时应用研究的实效性也能检验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二是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比较。“通过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性,把握独特性。尤其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基础上进行系统思考、充分比较,确立反映自身特殊规律的范畴和理论”[7]。三是和其他学科相关研究的比较。网络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载体或工具,而是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形态,这一革命性改变至今尚未终结。因而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架构上应当以整个信息时代发展为背景,及时吸收、借鉴计算科学、社会学、哲学、信息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的前沿理论成果。四是和国外相关研究的比较。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及时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并最终落脚到本土基础理论研究的完善上。

(二)延展与深化:满足实践发展需求,提高针对性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需要时刻把握时代需求的变化。从客观现实基础来看,我国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基本完全普及了互联网使用,这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延展实践应用视域。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投射在网络空间中,就是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与不充分不平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包括一元多元、虚实共生、人机互驯等多重矛盾。而新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又倒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度创新,“呈现出融合拓展的新趋势”[9],诸如借助大数据技术驱动的精准思政研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智慧思政研究等等,这些都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机制研究不断细化。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网民是线下社会和网络社会高度融合中的,具有社会性、现实性和能动性的人,“基于网络的现实人的思想”[10]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起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厘清教育对象的存在方式和现实需求,包括网络互动关系、语言符号形式、真实情感体验、个人利益需求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新时代网民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组织与整合:加强学术合作交流,提高系统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尚未形成理想样态的合作研究格局,加强基于知识信息共享、人才结构优化、管理机制健全的研究合作队伍建设,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统性的现实要求。其一,整合信息资源,打造共享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早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不同知识背景、学术流派的研究者在理论逻辑建构时的出发点和切入面有所差异,导致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理论依托、阐释视角、技术方法等层面呈现出研究取向的分离趋势。打造共建共享的研究队伍,有利于化解这一现实矛盾。通过研究队伍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的交互、反馈、矫正过程,打破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资源和技术壁垒,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资源共同产出、共同享有的生动局面,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资源利用率。其二,优化人才配置,打造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理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在年龄结构配置上应拥有完整的老、中、青衔接梯队,在学科背景配置上应涉及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安全、新闻学、传播学等多种类别,在人才来源配置上应考量学缘、地缘交叉,专职科研人员、一线网络舆情管控人员交叉等。从“存量盘活”和“增量引导”这两个实践维度出发,联动协调现有研究人员,配足补齐人才缺口,形成梯次衔接、学科完备、供给充足的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其三,完善组织机制,打造紧密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单兵作战、散乱无序的状态,组织机制保障是其题中之义。健全高校科研系统、研究中心(基地)、课题组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搭建研究平台;选拔一批忠于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有影响有造诣的理论大家和知名专家,担负领导重任;对接教育系统、政府网络舆情监管系统等社会应用平台,引导成果转化。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高效协作、同频共振,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强大的系统合力。

六、结语

展望未来,进一步提高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指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前进方向,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教育对象结构和需求的变化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了紧迫的创新要求,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变革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智能支持。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攻关实践应用研究,广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2]李杰.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EB/OL].2022-12-01,https://www.cnnic.cn/n4/2022/1201/c135-10691.html.

[6]谢玉进,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新走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1):92-98.

[7]冯刚,郑永廷,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9]赵玉枝,胡树祥.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拓展新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9):130-136.

[10]付艳,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7(08):95-99.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机制研究”(19BKS150)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石油沥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赛季综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职教论坛(2016年26期)2017-01-06 19:04:59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传播(2016年19期)2016-12-27 16:18:28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现代情报(2016年11期)2016-12-21 23:40:14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现代情报(2016年10期)2016-12-15 12:27:57
近十五年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对策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28:41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