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瑜
在小学阶段中,音乐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喜闻乐见的课程。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信息技术的出现,能更好地让音乐教师使用更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精彩音乐课堂,音乐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使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相结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参与音乐课堂。
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小学生情感体验的音乐环境,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机械地学习,逐渐学会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本文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的自主参与进行了探讨。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音乐课堂自主参与学习的含义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影响整个社会。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改变着我们的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也就是说,现代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融合教学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自主学习需要发挥学生主体优势,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降低综合因素对学生的干扰作用,在感受、聆听、观察、探索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说过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加强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小学音乐课堂具有很多优势和长处,广大音乐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新的学习方法,以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
二、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课堂自主参与学习的策略
(一)教师自我改变,要做好学生在信息技术下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影响不可小觑,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手段获取想要的资源信息,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利用好信息技术学习资源,发挥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
众所周知,课堂时间一般都保持在四十分钟左右,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将课堂教育目标落到实处,这对小学生而言是很大的约束和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幅下降。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教师要转变课堂时间观念,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积极参加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琵琶”这个乐器时,为了让其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网络资源,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寻找并探讨琵琶的演奏方法、音色特点及外表与其相似的乐器。学生自学了解到琵琶的演奏姿势是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须用“轮”“滚”“摇”等指法,利用同一音位的各个单音联成一个长音;琵琶的发音清脆、明亮,富于颗粒性,颗粒性是指在弹奏一个长音时,不是连绵的长音,而是由很多个小短音连成;琵琶的外形,音箱呈半梨形,由木制或竹等制成,与柳琴相似。这样,学生不仅对琵琶有了进一步认识,也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更多的民族乐器。
又如,欣赏《紫竹调》时有一个扩展环节,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吹拉弹打”四类乐器。课前可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查找有关乐器的演奏姿势等知识,以便于课上探讨。
学生在课前查找收集材料,并在课堂分享:笛子、唢呐等是吹奏类;二胡、板胡等是拉奏类;琵琶、古筝、月琴、扬琴等是弹奏类;锣、钹、鼓等是打击类。这不仅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建立与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引导、启发式教育环境,摒弃传统的灌输教育和包揽形式。
(二)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主参与课堂
兴趣决定了人们接触、感知事物的能力,对人的影响不可小觑。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课堂学习与探索中发挥相应的优势价值,在兴趣意愿的推动下,学生会主动探索新问题、研究新事物,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自主学习和有效参与的行为习惯。
新课程教育改革使学生兴趣意愿得到大幅提升,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其基础性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的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师要寻找信息技术和音乐课堂的有机结合点,利用兴趣培养法激起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对音乐课堂保持高度热情和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我是小小音乐家》这首歌曲时,利用希沃5中的动画效果制作会跳動的小皮球来代替音乐旋律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皮球跳动的不同规律掌握不同的演唱方法,即连音与顿音的唱法。在学唱“嘭嘭嘭”时,课件首先展示会跳动的小皮球,让学生观察皮球在怎样跳动;其次,让学生根据皮球上下跳动的规律,读“嘭”这个字,学生迅速掌握了顿音的演唱方法;最后,课件展示左右摇摆的连贯的皮球,让学生从中发现皮球的变化,并根据皮球的变化唱“跳哟唱哟”,掌握了连音的唱法。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生动有趣,摆脱了枯燥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
又如,在本课扩展环节,教师将演奏方式分为吹奏类、拉奏类、弹奏类、打击类四种类型。课件下方展示8种乐器图片,教师利用希沃5中的蒙尘功能将乐器隐藏起来,要求学生用橡皮擦功能打开图片,并将图片中的乐器拖拽到上方相应的类别位置。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交互式白板中找出图片,并将图片中的乐器拖拽到上方相应的类别位置,充满新奇与热情。
三、结合学生实际,灵活整合信息技术,改进教法,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个性爱好、行为习惯存在很大不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课堂环境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筑牢根基。
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求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教育,明显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小学音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教育沟通的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和个性特征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在自助式教育环境中完成音乐素养的提升与巩固。
例如,在教授《金蛇狂舞》这节课前,教师让学生登录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入“民族乐曲集锦”这个主题,让其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乐曲的任一作品,并完成乐曲自学练习。这时就会发现有些学生选择的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作品,如《打枣》《紫竹调》等;有的学生则选择了还未学过的民族乐曲,如《京调》《飞驰的鹰》等;还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时选择了好几首曲子。这样,学生在欣赏新课《金蛇狂舞》时已经对民族器乐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乐器方面的知识时就非常轻松了。在教学难点“螺狮结顶”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用白板包容兼用、聚光灯、屏幕批注等功能,适时地加入下划线、画圈等方法,直接将音乐记号写在相应的乐谱上方,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上台参与互动,提升了其自主参与能力。
又如,在学习《鸟店》这一课时,教师一改平日“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本课,并提出想了解的问题,学生有的会问:“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有的问:“它的故事背景是怎样的?”还有的问:“《鸟店》带给我们哪些新的乐理知识?”等。教师获取到这些讯息后,可以立即组织学生开展网络搜寻活动,让学生通过信息手段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热情地参与讨论,有的说:“我知道了《鸟店》的创作者是德国的作曲家奈克”,有的说:“我知道了这节课我们要根据音乐要素来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还有的说:“乐曲的情绪有宁静、有欢乐、有抒情还有紧张”等。最终学生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而本课的重难点也在寻求问题的过程中轻松解决了。学生在自助式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找回自我,收获颇丰,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的音乐学习课堂也发挥出了更高价值。
四、超越文本,大胆创新
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对学生的约束和局限作用比较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固化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都会被扼杀,对教师和课本的依赖性也会逐渐增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信息技术融合契机,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音乐课堂内容和界限,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创新的习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更多思考创造的机会。现代教学除了教师自身的思想与教法要敢于改变、创新,也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和束缚,在课堂学习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利用信息技术拓宽音乐课堂的范围和界限,在自主学习的引导下完成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将音乐课堂潜在的教育价值发掘出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追根溯源。
例如,在欣赏《小星星变奏曲》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变奏的感觉,课前教师用智慧课堂的白板功能录下自弹自唱的四三拍《闪烁的小星星》,同时,在学生唱四二拍《闪烁的小星星》时录下现场演唱的视频并播放出来,这样,学生一下子感受到不一样,强烈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了歌曲的变化,了解到四三拍和四二拍的明显不同,四三拍《闪烁的小星星》给人一种更活泼、欢快的感觉,而四二拍《闪烁的小星星》给人一种更坚定的感觉,这个环节的大胆创编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改革精神。
又如,在教授《在钟表店里》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突破书本教材的框框,试着用1、3、5这三个音创编4个小节的四二拍的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运用了“作曲达人”网络资源,其优点是当创编出一个音时,马上会形成相应的音高,这给学生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学生非常兴奋,都想试一试、编一编、弹一弹、唱一唱,听听自己创编的旋律是否流畅、优美、动听。当然,这样的编创是有难度的,教师要先给学生示范演示,让其了解编创的方法,再将学生每六人分成一个小组,小组合作完成,以降低難度。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以上方法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束缚的局面,而且让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和讯息,开阔了学生眼界,课外知识融入学习中,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彻底激发,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对教育改革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音乐教学摆脱约束和局限,拓宽了音乐教学渠道和教育内容的收集途径,让小学生在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在音乐课堂找回自我、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小学生音乐课堂的自主参与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真正打造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效课堂。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