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障碍与对策

2023-04-27 23:03潘慧宣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问题

潘慧宣

摘 要:非营利组织有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使命感,和“青牛白马七香车”的美好愿景,但现实中其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非营利社会组织在能力提升方面的问题与对策受到行业关注。文章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人、钱、权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非营利组织能力提升中的障碍与对策。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9.017

1 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障碍

1.1 人

1.1.1 入行门槛低

多数非营利组织中的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之人”,凭着一股子热情投入到公益慈善行业中,由于其未受到过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的知识与能力,难以作好非营利组织的职业工作者,更不要说作为一个管理者,最后大多数工作者也只是把服务项目做成产量,而未能获得成效。有些人虽然获得成功,但要在行业沉浸多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例如成都爱有戏负责人曾经说过她就是半路出家的,在工作过程中一直在摸索,一直在试错,做对了一个项目时会很高兴,觉得自己摸索对了,但是之后一看书,发现都在书里,而且是人家十几年前就已经写出来的。像这样摸索成功还好,若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会导致公信力丢失。公益慈善行业如今存在一些有公众影响力的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情况,例如李连杰的壹基金、韩红的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等,他们有美好的初心与愿景,但是若只有愿景,没有专业的执行与管理,这样组织的发展方向也会和初心背道而驰。

1.1.2 专业人才留不住

在非营利组织这个行业中,专业人员的数量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少之又少,这包含着多重原因。首先,在这个行业中的专业人才可能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大学毕业生,但其中大多数人员选择不在该行业中工作,觉得在这个行业当中的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而且大学生在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一般是作为实习生或者志愿者参与机构或者组织的项目。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对于组织内部的志愿者或实习生的管理没有标准性的规范与制度,这就导致他们会在实习期间出现工作倦怠,更加不愿踏入这个行业。其次,在实习中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会导致专业毕业生进入到非营利组织的薪酬比例较低,造成行业恶性循环。而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最后大多选择的出路都是从事公务员,因为这种工作相对来说更加稳定,也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

1.1.3 缺失对公众的公信力

非营利组织没有专门的宣传经费,要通过提升宣传度增加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服务做得够硬,能对相关方进行很好的答复。做好的服务是大多非营利组织一致追求的。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对于工作有着美好的愿景和期待,但其专业性和职业性与职业要求不匹配,工作出现错误,会造成组织公信力大幅度下降。例如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使得公众向慈善组织捐款的热情度下降,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统计,2011年6~8月的慈善会和基金会接收捐款数额剧减,从3~5月的63亿元(人民币,下同)下滑到8.4亿元,减少了86%。如若非营利组织出现上述情况,既会影响自己的资金来源,也会使得行业前景崎岖。

1.2 钱

1.2.1 财务人员兼职性或流动性强

笔者认为财务人员产生的影响更偏向于资金方面,所以将其置于此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是不一样的,例如在笔者参加的项目评估中,社会工作机构的财务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甚至有外聘人员,在项目的财务评估需要审核材料时,会发现不同财务人员使用的系统不同,只有部分情况下使用统一的企业会计系统。在评估时还会出现丢账的情况,例如上一任财務人员离职,现任财务人员要在自己惯用的财务系统中重新录入之前的账目,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差错。

1.2.2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能力弱

一个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来源一般包括政府或民政项目的购买、基金会的服务购买、机构专业服务项目等,这些资金通常无法满足机构的资金需求。资金少,非营利组织能做的工作就会受限。非营利组织的筹资能力一般来说较弱。例如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其大多接受的是财政拨款,而非自己去筹资;像基金会一样的筹资组织也只是会采用例如财政拨款、公众募捐、私人募捐等方式筹集资金。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我国非营利性组织资金来源状况,主要为政府拨款补助和社会捐赠,2020年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自创收入仅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1.2.3 成本效益低

现如今,非营利组织在中国发展势头正盛,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社会工作机构一直做的是专业的社会服务,但是社工站的逐渐兴起,对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模式造成冲击,传统运营模式下的社会工作机构如何成功转型成为发展的首要难题。一个普通的社会工作机构中一般只有3至4名专职人员,其余人员可能包括督导、志愿者、实习生等,在处理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项目时,产出成效低,而组织效益低下会使行业陷入低迷状态。

1.3 权

1.3.1 组织自治力低

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且筹款能力弱,会导致非营利组织资金不足,从而使得其自身的发展能力受限,这也会使非营利组织变成资方的受指挥者。例如现在的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大多是有着自治组织的头衔,却办理着政府指派的事务,这样组织很难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开展与执行各项活动,没有自主管理与自治,只能遵从资金来源方的管理。

1.3.2 组织内部权力分布单一,权力倾向于个人化

如今众多非营利组织高度集权化,大多数管理的工作都要遵从机构负责人的意志来管理。例如大学老师开办的社会服务机构,即使有专门的职员从事各项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仍依靠机构的负责人来决定各项事务,尽管负责人在实务和理论层面确实做得更好,但组织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无法得到提升。若是一人独大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方式,一旦出现战略错误,也会让组织公信力流失。

2 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

2.1 人

2.1.1 对于从业人员采用孵化制

非营利组织会招募很多的志愿者和实习生,这样做既可以降低人员成本,也可以引入大量的社会人才。但行业门槛低容易出现专业化低的情况,增加工作失误的风险,这时可以采用孵化制这一方法,让从业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和专业知识。专门的机构去做人才孵化,使得人才不仅在学校里培养,也要在岗位上培养。例如在社工站孵化属地人才,虽然属地人才的专业不对口,但是可以依靠社工站在当地的正式背景培养人才,也可以采用社会工作人才孵化站等新方式来提升机构的专业水平。而非营利组织在针对管理人员时,也可以采用孵化制的方法,使管理层人员首先被管理,之后做管理。

2.1.2 提升专业工作者的薪酬比例

在非营利组织这个行业中,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有情怀,但是作为工作人员,也需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月薪一般要较高于当地基本工资。例如2018年东莞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242元(月平均工资5440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4.0%。实际上,物价连年上涨,而东莞社工工资已经多年未涨,整体薪酬处于社会平均工资之下。这样的工资对于在这个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很低的,所以,要想吸引和留住人才,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提升工作人员的薪酬比例。

2.1.3 转变宣传战略

非营利组织的工作项目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宣传经费,可以去通过多渠道宣传组织,从而提升组织的号召能力,这要从转变组织的宣传策略入手。首先,让财务透明化,提升公众的信任感,让社会大众与利益相关方明确资金的来源与走向、资源的流动方式以及组织的工作内容,从而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也会使得公众募捐能力有所提升。同时,还可以采用这两种宣传方法:一是名人效应,即光环效应,选择公众好感度高的明星作为宣传大使,提升民众的信任感。例如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韩红作为创始人,依靠其自身的宣传力量与民众信任感,提升了韩红红基金会的影响力。二是用组织的产品说话,例如下文提及的非营利组织形成的可参考的产品模型,使其作为非营利组织极有影响力的宣传品,这个宣传品一方面可以证明组织的工作内容,展示组织的项目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推广产品使得组织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2.2 钱

2.2.1 建立组织自己的财务系统

非营利组织财务方面的问题大多来自财务系统方面,如果非营利组织建立了自制的内部财务系统,那么或更换财务人员或整理财务资料都不会出现麻烦。组织拥有自己的财务系统,管理者更便于实时管理组织的财务状况。

2.2.2 多渠道筹资

非营利组织在筹资时不仅可以通过承接政府和基金会的项目,也可以通过募捐、专业服务购买以及“粉丝变现”的方法来拓宽渠道。非营利组织可以依托各类平台组织募捐活动。非营利组织采用“粉丝变现”方法时主要是对组织支持者的鼓动,大多数支持者会成为组织的骨干成员,但支持也是既包括人力支持也包括财力支持,若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者长期进行月捐,对于组织的资金支持也是一大力量。

2.2.3 形成可模仿性的产品

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要产品化?这背后是不同的发展期待与诉求,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服务产品化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首先,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少,这就需要采用产品化的方式让机构内部员工的执行和外部人员的学习模仿都更加好上手。其次,非营利组织为自我“造血”,通过创造服务产品获得收入,从而也可以打破上文所提及的资源单一和筹资难的困局。最后,非营利组织为创造独特品牌,可以通過强调包装和品牌打造,从而吸引相关资源方的支持,进而使非营利组织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

2.3 权

2.3.1 提升自身筹资能力,甲乙方明确自身责任

一个组织的日常工作离不开钱,组织的权力大部分由出资方控制,但是很多甲乙方的责任常常被弄混。例如社会工作机构在承接政府项目的时候,政府常常会认为其有正式背景可以控制社会工作机构的大部分事项,但是正常情况应该是政府是购买服务方,而社会工作机构则为项目的执行方,虽然要依靠政府的正式背景,但并不是政府机关的下属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做的应该是向相关方公开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执行自己的工作任务。在此种背景下,首先政府应明确善治原则,在工作与治理中应是多方参与,而不是一方独断。社会工作机构也应提升自身的筹资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逐渐恢复自身的自治权。

2.3.2 形成稳定的理事会与管理制度

一人决策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百密一疏常出现;一是常胜将军,一人独大。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是专业人才组成的专业团队稳定的理事会,这样既可以为组织提供方向与指导,又可以决策与建立制度。俗语常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制度也就是“规矩”,人不会一直在,但规则会一直在。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规则,让机构内部的人员明确工作内容、权力与责任、组织规章等,通过人与制度“双管齐下”的方式来管理组织。

3 结论与反思

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障碍与对策,笔者在文中分为人、钱、权三部分来分析,在人方面既要关注组织内部人员的质量与流失,又要关注服务对象与工作。在钱的部分要提升组织自身的筹资能力,并可通过形成服务产品,扩大组织的生产力,提升组织的造血能力,以及在其中恢复组织的自治能力。在权的部分既包括组织的自治能力,也有对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除了以上三点还要关注非营利组织的愿景与使命,转变对非营利组织的观念,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不是只靠良知的“超人”,而是有着专业性的职业工作者,要在有热情的情况下做专业的事,并且要通过宣传,使公众对非营利组织有合理的期待。对于专业性方面,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专业在校培养人才时,其应该注重学生的管理能力,现如今非营利组织发展势头趋升,但数量还较少,大学毕业生在这一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人才创业离不开管理,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能力,使非营利组织多人才,多能力,多出路。

参考文献

[1]周尚思.国内慈善机构信任度现状调查研究——郭美美事件对中国慈善的影响分析[J].现代视听,2012(09):7780.

[2]刘荣江,谷小科.非营利组织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创业,2021,32(18):178180.

[3]原秋华,邱可航,李小玲.社工行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探析——以东莞为例[J].科技风,2019(30):204206.

[4]王晶,巫丹.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演进——基于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

[5]全雁.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相关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10).

[6]胡佳媛.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05).

[7]邢博.非营利组织职业化建设及人员专业化研究——基于上海市基金会从业人员专业化情况调查[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

[8]张瑾.论加强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意义与对策[J].财会学习,2022(26).

[9]杨结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建设探讨[J].投资与创业,2022,33(13).

[10]龚家凤,徐波.非营利组织财务脆弱性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19).

[11]胡溟窈.浅析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与提升[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4).

[12]黄文璐.浅谈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4).

[13]李伟,王芷晴.财务共享视角下非营利组织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21(05).

[14]王轲.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之道——基于两部经典著作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8(32).

猜你喜欢
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