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盼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由于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的不同,所以在对于固定资产核算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关键词 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 固定资产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运用最多的是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侧重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它的核算了如指掌,但在继续教育、培训、审查等过程中运用到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其中运用最多就是固定资产部分的核算。这就使我有兴趣将二者加以比较分析以利于今后的审查工作。
一、分析二者对于固定资产如何界定
二者对于固定资产定义界定较一致,是指单位拥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区别在于二者对于所限定的度的把握是不一致的,这里的“度”是指单位价值与使用年限。比如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果是生产经营用的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如果是非生产经营用的单位价值再2000元。在非营利组织中将图书、档案、家具、用具等不论单位价值大小,只要是单位大宗性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都视为固定资产;所以实际工作中应区别对待不同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二、探讨二者对于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不同
前者固定资产增加是根据生产经营及管理的需要经批准后增加,其核算一般是:固定资产增加通过资产减少、或权益增加等的途径增加。后者固定资产增加时必须编制采购预算,并严格按照批准的采购预算进行。其核算一般是:只要固定资产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就会增加,同时再按资金渠道列支。
例如:某企业采购不需安装的计算机共50000 元,已交付单位使用。营利组织核算一般是:
借:固定资产50000贷:银行存款50000
非营利组织核算一般是: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50000贷: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5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50000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50000
二者核算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前者将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资本化,而后者将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费用化。主要是前者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分期核算盈亏;而后者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不进行盈亏核算。所以在平时的审查过程中对于后者固定资产的增加,不仅要审查资金的来龙去脉,更要审查固定资产的占用份额,要求单位做到专款专用。
三、探讨二者对于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不同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例如:某公司将一台不需用的设备机器对外出售,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10000元,已提折旧为30000元,该设备的减值准备余额20000元。设备变价收入为50000元,已转存银行。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清理账户: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0累计折旧 30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00贷:固定资产110000
(2)取得变价收人: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50000
(3)结转处置净损益: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而非营利组织对于因报废、毁损、转让等原因减少固定资产的情况,先将其价值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然后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最后将处置的净收益上缴国库。
例如:将一批旧办公家具出售,账面余额30000元,累计已计提折旧26000元。
(1)将其转入待处置资产准备出售: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4000累计折旧26000贷:固定资产30000
(2)经批准,实际出售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4000 贷: 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4000
(3)通过银行转账收到售价款1000元:借:银行存款1000贷:待处置资产损溢1000
(4)将净收入转入“应缴国库款”科目:借:待处置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1000贷:应缴国库款1000
显而易见由于二者的单位性质有所不同,核算依据也就不同,结果就不同。前者依据是《企业会计制度》,要进行成本核算。后者依据主要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不进行成本核算。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审查过程中熟练掌握各单位会计制度以利于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四、探讨二者在资产负债表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列支
前者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而非营利组织会计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这是因为其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者不计提减值准备。
结论: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的核算中:用于展览、教育或研究等目的的 文物、艺术品及具有文化或者历史价值并作长期或者永久保存的典藏等,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但不必计提折旧。但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中没有这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