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婧文
内容摘要:《论语》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德育目的,仁本礼用的德育内容,以及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其德育目标涵盖了提升个人修养——君子怀德、增进社会和谐——里仁为美、促进国家富强——天下之民归心三个层面;其德育内容涉及到“志于道,据于德”的个人身心关系教育、“泛爱众,而亲仁”的人际关系教育、“居处恭、执事敬”的社会关系教育三个层面;其德育方法包括了以理服人——诲人不倦、注重实践——学以致其道、树立榜样——见贤思齐 、善于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等。这对当今家庭教育当中明确德育目标,优化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论语》 德育智慧 家庭教育
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五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德育的有效开展要求我们继承与发展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发掘《论语》中的德育理念,不仅有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应用于当代家庭教育当中,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家庭内部和谐,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和水平。
一.《论语》中德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仁本礼用的德育内容
1.“志于道,据于德”的个人身心关系教育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而个人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国家的繁荣复兴离不开每个公民的身心和谐。关于个人身心关系,《论语》中也有不少相关的论述,其中包括科学精神教育和自我提升教育。《论语》中对乐学与踏实的科学精神有较为充分的论述。《论语》开篇的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拥有乐学好学的精神。孔子的一生热爱学习与教育事业,乐于帮助他人在学习上进行提高。“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孔子的一生推行仁道,致力于爱人的事业,在人生的许多苦难中,孔子始终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追求。孔子主张脚踏实地学习,他严谨治学,对治学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期许;他崇尚真理,对真理存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敬畏之心。不仅如此,孔子还拥有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例如:孔子曾对仲由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诚恳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具有求实和乐学精神,立足于事物的本质来探索真理,这样的精神在信息化的今天仍然对我们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知识可以为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知识的学习,品德的提升离不开个体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个人是一切道德与认知活动的主体,人通过自觉的理性认知和不懈追求以达成自然道德情感。自我提升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非常注重自我约束和提升,《论语》中关于自我提升也有众多的论述。“为仁由己”,告诉我们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取决于自己,我们要注重自我道德的提升。孔子在《论语》中倡导“恭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严格要求自己,适当宽容别人,少去责备他人。通过严于律己,不仅能够培养自身的德行,也能够树立自己在社会上的威信,还能让身边的人对自己心悦诚服。严格要求自己,从自身做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拥有良好的品格,为子女树立好的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与子女共同提升,通过自身的言行让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的感染和熏陶。
2.“泛爱众,而亲仁”的人际关系教育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工作高效、生活快乐的必要条件。《论语》中蕴含了丰富的为人处世哲学,关于人际关系,比如:孔子主张用礼仪制度来约束百姓,德育工作也是如此。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人民大众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上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在《论语》中,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孔子倡导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司马牛担忧自己没有兄弟,孔子开导他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告知我们恭敬而有礼貌,做事谨慎的人必然拥有好的人际关系。的确,温文尔雅的人能令周围的朋友如沐春风,我们要认识到礼节的重要性,礼貌待人,言谈举止有分寸。在《颜渊》篇中,颜回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都懂礼节,能够根据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那么这个社会必然是和谐的社会,这个民族就是一个有道德的民族。《论语》中还有文化礼节对民族的凝聚力重要性的论述,在《八佾》篇中,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孔子认为,野蛮的地区有国君而没有文化礼仪,还不如中原地区的各个小诸侯国,虽然没有国君但却有文化礼节。在当今社会,我们要通过道德教育,努力让人民群众懂礼仪,知廉耻,引领文明礼貌的社会风尚。
此外,《论语》启发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在《里仁》篇中,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论述,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会以正确的态度去爱人和恨人。有时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人或事物难免会带有偏见,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必须有仁爱之心,公平客观地评价孩子,不要用自己的偏见来给孩子贴上性格特点的标签。引导受教育者以积极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以善良的言行去帮助他人,以正确的态度去迎接幸福人生。
3.“居处恭、执事敬”的社会关系教育
孔子曾提出“修己以安百姓”的崇高理想,即通过提升自己,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促进百姓安居乐业,使整个社会祥和稳定,这是孔子毕生追求的目标。在《论语》中不乏有关创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孔子认为,为了追求理想,要做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在《述而》篇中,孔子有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孔子主张用道德规范来教化民众,这些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二)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
1.以理服人——诲人不倦
《论语》中孔子的谆谆教诲不仅传授给子女许多知识,而且给予子女不少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道德。孔子十分重视对子女文化的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认为这在人的美好品格养成的过程中,《诗》是基础,《礼》是关键,《乐》是补充,的确,教育者对子女的教化可以幫助子女达到明道理,守道德的境界。不仅如此,孔子也会通过对历史人物或典故做出相关的道德评价来引导子女,《论语》中不仅有对伯夷、叔齐、周文王、尧、舜、禹、晏平仲、宁武子等正面人物的道德评价,也有对孟孙等人的负面评价。孔子作为教育者,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还会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来引导,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语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走向人格的完善。
2.注重实践——学以致其道
先进的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躬身践行是最根本的修身之道。孔子指出“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其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比成功的结果更加重要。在《卫灵公》篇中,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指出认识事物应该立足于生活中的实践,不断进行反思。
近年来,道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仍然是沿袭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在德育过程中,父母要努力避免书本知识与实践脱轨的现象,通过社会实践将所教与现实生活更好地对接,帮助孩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活学活用,认真培养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3.树立榜样——见贤思齐
孔子主张让道德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孔子在与颜回的对话中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孔子认为,道德的施行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这体现了孔子注重身教的思想。教育者的行为能够产生言语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所以,父母所提倡的道德准则,自己先要做到,为孩子树立实实在在的榜样。因此,作为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以自身言行对子女的品德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4.善于自省——吾日三省吾身
进行反思是德育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而》篇中,孔子的弟子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对自己言行的反思,人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通过自我反省,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还能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时,道德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反思能力。我们在观察到别人犯错误的同时,要在心里引以为戒,就能在很多时候避免自己的错误,就像孔子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引导受教育者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言行,可以帮助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真正的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优化德育工作的效果。
高尔基曾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有道德的人常常是善于反思自己错误的人。通过自我反省,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反思,可以让道德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论语》中德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论语》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明确德育目标,优化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
1.明确德育目标——士不可以不弘毅
儒家思想致力于经世致用,充满了奉献社会的担当精神。修身、齐家、治国的德育目标,是儒家学派从始到终追求的目标。子曰:“博学而笃志。”我们要拥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让自己成为学识渊博的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拥有正确的社会理想和强烈的使命感可以促进时代的变革。同时,鼓励孩子要做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促进国家富强,将美好青春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德育过程中,德育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条条框框,家庭教育当中要更加重视子女对品德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子女深入理解道德教育可以促进自律与他律的和谐统一。
2.优化德育内容——苟志于仁
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发展,而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保障个人的利益。在集体生活中,要引导子女学会与人交往,而和谐交往离不开高尚品德的支撑,“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喜好仁德的人是最高尚的。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而独自生存发展,《论语》中的德育思想倡导以仁德之心来促进生活的和谐美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告诉我们品德高尚的人总是立足于集体利益,他们会将民族大义看得高于个人私利;相反,目光短浅的人就只看到眼前的个人私利。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要积极引导子女,也就是受教育者就会自觉地在生活中践行美德,传递道德,从而实现个人身心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
3.改进德育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
德育内容的顺利教授离不开适当的德育方法,深入了解子女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要认识到子女的主体性差异,注重引导子女进行思考,充分尊重子女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子女的长远发展。深入了解子女的个性差异是德育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在《八佾》篇中,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料。”意思是说,射箭比赛不在于射穿皮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同。每个人的才能也是存在差异的,好的教育要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
《论语》主张根据学习主体的实际水平来实施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孔子是一个注重因材施教的教育者,在《为政》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孟懿子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的回答是“不要违背礼仪。”而当孟武伯问孔子怎样做是孝道时候,孔子的回答是“要特别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后来子游又问了孔子相同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最后当子夏又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充分考虑到子女的性格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结合子女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回答,从而促进子女的言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样,在《颜渊》篇中,孔子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关于什么是“仁”也有不同的回答。可见孔子注重对子女个性的培养,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对弟子实施个性化的教育,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忽视子女主体差异性,不利于子女的个性发展。
在《雍也》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反之则不能。
因此,从《论语》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在德育工作中,每个子女的思想认识水平是不一样的,学习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关注每一个子女的个性差异,才能充分发挥子女的潜力,真正让道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
《论语》中蕴含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德育目的;包括了个人身心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囊括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德育方法。我们不断地挖掘和利用这些丰富的德育思想、先进的德育理念,对弥补当前家庭教育德育工作的缺陷具有很大价值,并且对德育工作中如何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华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万伯;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邓诗来.论语价值[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3]杨朝明.论语诠解[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
[4]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5]蔡健清.论语解读[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6](日)澀泽荣一.《论语》言习录—日本人读《论语》[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
[7](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M].河南:大象出版社,2014.
[9]陈生玺.张居正讲评论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孟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