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
摘 要: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载体,是语言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语文课程天然地具有选择、诠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职能,而此类课程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也都将传承文化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渗透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自信,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将渗透传统文化作为塑造一代人灵魂和建构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大事,将其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发展课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5.025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标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了解与掌握贤哲思想和文化脉络,进而深扎民族根、熔铸民族魂,使学生的精神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教师应寻找初中语文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和契合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发挥文化与学科知识“立德树人”的作用,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促使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一、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1.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形成有序化的文化认知体系
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有古诗词、文言文经典和文学知识,学生可从中详细窥探古代贤哲思想,赏析古代文学的语言艺术,了解历史典故、古人生活图景和风俗民情,以最精细化、原生态和优质的教育内容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梳理与提炼出具有启蒙教育和引导价值的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有序化的传统文化认知体系。
比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世说新语》《论语十二章》《孟子三章》等篇目,其言辞考究、韵律工整,词语和句型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微言大义的彰显,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有效丰富学生的语言库,提高人格修养。
2.使学生清晰认知学习目的,促进终身发展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文与古诗词等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课程目标进行了处理,《礼记》《荀子》等古文中包含大量“劝学”和劝导向学的思想内容,能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学习的目的是“立言”“谋道”“美其身”和“学以为己”,相较于常规教学而言,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更能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传统文化内容中涵盖诸多有益的学习策略,此类学习方法并不只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勤奋和积累,也不是简单的“蒙师无须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更注重分阶段和分结构的讲解,使学生从明晰关系和论述中掌握“文理”,使学生终身受益。
3.培育社会交往技能,强化学生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
古代文学中存在诸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作品,其中的传统礼义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先贤教诲能激发学生的担当和责任。比如,《性理字训》以“造化、情性、学力、善恶、成德、治道”六方面,指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叙古千文》勾勒了先秦到宋代的历史发展历程,结合历史事件,阐述了道德观与仁义观,学生可从中学习古人的善言善行与礼义道德;《大学》《中庸》等著作论述了修身、治国之道,使学生净化自身的行为,形成“希圣希贤”的君子人格。学生在此类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能够逐渐养成脱离眼前利益局限,而从宏观角度看问题的格局,将眼光放到社会国家和世道人心等方面,深化社会担当和责任感,掌握人际交往时应遵循的人伦道德,有效培育学生的同理心、宽容心、共情心等品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
1.渗透传统文化的课程基本框架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彰显的思想主要在于个人品质修养、社会仁义道德与爱国爱家情怀等方面,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应基于教材中“基础”“拓展”“发展”的框架进行探索与融合,以“渗透”的方式构建完整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
基础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观念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字词记忆、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中。
拓展课程: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拓展阅读范围,并采取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活动,比如绘画、书法、朗诵、唱跳等方式,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史事、家国情怀与行事作风等进行再现,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
发展课程: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举办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元素的社团活动,通过诗词大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文艺汇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判断力和理性智慧,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将基础、拓展和发展三类课程以“阅读”作为串联的主线,学生可逐步按照学习层级逐步提升文化素养、修炼品性,推动传统文化脉络的持久延续。
2.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基础课程:根据文学作品分类设计教学主题和阅读单,将传统文化要素渗透进阅读单中,使学生在完成指定阅读任务后自主释义,并运用凝练和严谨的语言开展写作。学生通过诗词诵读、诗词鉴赏、古诗唱诵、写作训练等课程,掌握诗词朗读的重音、停顿方法,感受与把握作者写作的目的与情感,恰当评价诗词中的修辞、形象、句式的运用,准确分析诗词的创作特色和语言韵味。
拓展课程:拓展课程的教学任务需要涵盖教材大纲中具有拓展与延伸性质的诗词和文学著作,通过单元教研和专题教学的方式,在夯实诗词基础知识后,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古人的社会背景、人文气息与生活智慧等,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升华到情感与价值观的培育,依托表演、朗诵、乐曲等教学活动深化认知。学生通过参与“节日寻根、文化习俗、传统礼节、节日情怀”等活动,以古代人物的身份和情感角度收集与摘录关于社会习俗的内容,分析古代坚持传统节日和礼仪的原因,体会在不同传统节日中古人的所思所想和情感追求,促使古代诗词理论和传说故事能够“古为今用、返本开新”。
发展课程:搜集与调查学生的特征与爱好,引导和组织学生共同阅读和研究古诗词和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有关阐释,深入分析与学习古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模式与习俗礼节,洞察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引领学生踏进岁月长河,品味生命本真,以此有效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学涵养。学生通过名篇品读、群文赏析、文学寻美、读文论事等课程,从古文作品的内容、人物和思想情感中体会其中蕴含的艺术形象和社会价值,分析和品读作品中的主旨思想、语言风格与创作特点,形成对作品的独特感知与审美赏析,并从中学习蕴含的传统美德和精神品质。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1.基础课程:强化读写能力,在现代文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将现代文学、报告新闻和课外读物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形成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课型。由于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形式性和功能性,教师应注重传统文化体式与功能运用的规范性。初中语文教材因遵循“因情立体”,主要保持着对诗歌的关注,所以教师也应保证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文学,要兼顾不同题材和文体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同时,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学习习惯,使教学模式贴近学生的语言,使其能够感受驾驭文学和创造文学的乐趣,逐步引导其树立文学理想和文化信念。因此,教师应加强写作方法的指导和写作思维的训练,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创作小诗或短篇文章,将读和写渗透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全过程。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现代文阅读中,教师应从中提取具有语言美、结构美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此类文章能够与传统文化贯通,文中的成语、俗语、寓言、神话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和美的内涵。针对新闻报告文学,以往的文学解读只注重对事件的分析,缺乏对新闻人物和历史事实的挖掘,导致学生难以感知其中涉及的思想和人文因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与触摸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写作训练中,使文化教育因素内化于心、外化于写作。比如,在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中国石拱桥》《故都的秋》等文章时,教师应以现代生活理念解读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转化”与“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接纳多元文化的胸襟,从中体会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以此使传统文化的理念与品德根植于学生心中。教师还应兼顾各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以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赏析为目的,为学生提供辅助,理解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形成对所读内容的个人领悟和主观洞见,把握文章主旨,探明感情倾向,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元素,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文化底蕴,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2.拓展课程:按照文化主题分类拓展,提高鉴赏分析能力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观念初步走向成熟,网络文学、大众文学也是他们文学知识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应只局限于课上,应利用学生课下的“文化空窗期”,为学生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此使学生全身心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教师可以按照古典诗词中家国情怀、历史哲学、山水田园、山河歌颂、爱国慨叹等主题分类拓展,通过诗词阅读、活动体验、鉴赏品读和写作内化等方式,不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通过讲解《饮酒》《游山西村》《望岳》等山水田园类型的诗词时,总结诗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情感内涵,通过对此类诗中“溪水、山石、松林、明月、渔歌”等意象的解读,和对“寄情山水、赞美山河;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的情感的汇总,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分析意境、体会情感,并为学生呈現《太湖恬亭》《登裴秀才迪小台》等拓展类诗词,使学生深入了解同类诗词中不同的人物心境和景物描写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拓展传统文化知识,深化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
3.发展课程:举办专题学科活动,掌握文化古今意义
发展课程主要培育和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能力,通过开展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社团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热爱、文化技能以及运用传统文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与教师应积极为学生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专题活动,依托情境扮演、历史剧表演、诗词演绎、汉字解读等活动,重现历史场景。
例如学生通过表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情节,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接着通过樊於期自刎和荆轲刺秦王这两个故事情节,表达主人公深沉的爱国情怀。通过表演《史记·张骞出使西域》中张骞出使西域期间,被匈奴抓获,经历千辛万苦,最终回到朝廷,生动诠释了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思想精神。学生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共同演绎历史,能够将人物的思想品格和情感精神提升到新高度,更好地使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初中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联系的先贤教诲与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应将其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和感知文化的切入点。比如在学习《过零丁洋》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前搜集关于“科举文化”的资料,挖掘“科举文化”存在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当代意义、古人追求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深入思考“科举文化”在诗词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为学生介绍“科举文化”的演变历程,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出“为政以德”理念后,在先秦时期开始出现选官的雏形,学生通过了解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形成和考试形式,既能够深入感知作者文天祥忧国之痛和抑郁情感产生的原因,又能在传统文化的驱动和领悟之下,自主理解和践行传统文化精髓,以此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的。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而传统文化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将中华民族文化信仰扎根铸魂的重要方法。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化学生的文化内涵和人格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学习的目的,形成有序的文化知识体系。因此,当前应加快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设,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的文化属性和传统文化元素,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认识重构语文教学体系,通过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发展课程的教学,深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文化观念、思想体系、价值追求等方面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郭子超《传统文化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义理阐释”及其实现策略——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论语十二章〉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年第2期。
[2] 韦强、王文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的不足与改进》,《教学与管理》2022年第9期。
[3] 何婧莹《“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文化产业》2022年第4期。
[4] 李润平《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年第4期。
[5] 杜璐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探究分析》,《汉字文化》2021年第24期。
[6] 何意萍《走进优秀传统文化 体验语言魅力——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分析》,《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