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摘 要:文言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扎实而创新地推进小学文言文教学,教师需要做到:主题导向,拓展资源明文本价值;拓展资源,深挖文本丰教学途径;关注表达,品析诵读获言语智慧;以文化人,群文阅读拓文化视野。
关键词:文言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5.02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中多次提到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建立文化自信”,以达到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文言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明智慧的重要载体,也是傳承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运用好文言文这一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涵养时代新人,扎实而创新地推进小学文言文教学呢?
一、主题导向,梳理选文明文本价值
2021年初,教育部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指出,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具体指: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相较以往,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编选1—2篇,整套教材共入选14篇,可见编者的重视程度。笔者梳理该14篇文言文,结合单元的人文主题和“三大主题”的内涵,解读其核心教育价值,以期准确把握文言文内蕴,让教学更有方向。
可以看出,统编教材中的14篇文言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主题为核心价值,具体、鲜活地呈现古今文化中有益于青少年品德培养、精神涵养的代表性篇目。
二、拓展资源,深挖文本丰教学途径
1.抓住题目
文章的标题大多体现着文章的主旨,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文题入手,抓住题目的内涵、象征意、蕴含情感、隐藏悬念等角度,发散思考,找准文言文的内蕴。
例如,学完《司马光》一文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那这篇课文为什么不以‘司马光砸缸为题,标题只有‘司马光三个字呢?”经过讨论,学生便能得出结论:以人名作为课题的文章,突出强调的是“人”,本课题是为了突出司马光这个人物的光辉美德。
2.深析内容
文言文中不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具有鲜活的教育意义。教师引导学生考察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通过精选的文本语段体会其个性与魅力,学习其精神品质,必能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
例如,《杨氏之子》中杨氏子令学生印象深刻,在品悟其“甚聪慧”的教学环节中,补充“孔君平是孔子的后人,官至廷尉,是晋朝名士”的人物资料。年仅九岁的杨氏之子,竟然能在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名士面前敏捷地应答,可见其“甚聪慧”。此外,遍观《世说新语》,其中记载多是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但年仅九岁的杨氏子却能独占一席,足以证明杨氏子的杰出。
3.广引资料
由于时代背景、言语体系的差异,学生想要完全理解、掌握文言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补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涵,加深情感体会。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课,在学完课文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知音”一词的理解,教师有意识地拓展提及伯牙、锺子期传说的古诗和文献资料。
资料一:
伯牙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古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资料二:
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钟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钟公道:“原来如此,可怜!可怜!” ——冯梦龙《警世通言》
学生在诵读、品悟资料一后,再次被“知音”“高山流水”的典故深深感动;借助资料二深刻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理由和悲痛。资料补充帮助学生巧妙地解读了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中华民族高尚的友谊情义,这篇文言文的深层内蕴便得以凸显。
三、关注表达,品析诵读获言语智慧
文言文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精髓,包括独特的语言特点、表达智慧。依托诵读,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是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重要教学形式。
1.消弭古今障壁,揭示字词差异
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多数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不是困扰,难点在于与现代文明显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基础字词教学时,应关注古今异义与用法不同的语言、学生不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突出教学重难点。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的“李”“小儿”“道”“不动”等词汇,学生一看就明白,可以不教;而“走”“信”古今异义,“尝”“诸”“竞”“唯”是陌生字,“折枝”在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之”在文中一词多义……像这些内容,有必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掌握。学生不熟悉的东西,就是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关键;教师引导学生把功夫用到关键处,学生对文言的学习就会更扎实。
2.模仿句段结构,锤炼书面表达
文言文言简义丰,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这往往源于其中起到点睛之笔的妙词佳句、篇章结构。教师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表达智慧,使之成为学生习得言语智慧的好素材。《伯牙鼓琴》中仅用“破琴绝弦”这个动作就能看出伯牙失去挚友、知音难觅的悲痛欲绝,感悟文言文字字珠玑的表达张力。要想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还需要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品析。教《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可抓住“常衔西山之木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茫茫大海上精卫鸟傲风斗浪的身姿,想想精卫在填海时会遇到哪些困难,等等,继而体会精卫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再统观篇章,教材中不乏匠心独具之作。再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作者设计了一明一暗的双线对比,来表现王戎的聪明过人。明线是“诸儿竞走取之动”和“唯戎不动”的对比,暗线是“人问之”和“取之,信然”的对比。小孩子不知李子苦可以理解,就连路人也半信半疑,这一暗处的对比更能突出王戎异常聪慧。可见,词、句、篇章都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发现,充分运用。
3.巧用熟读成诵,夯实文化根基
文言文和现代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怎么学习?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倡导多读。只有读得足够多,学生才能感受文言音韵之美,才能逐渐产生文言语感。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它们文字凝练、节奏明快,非常适合学生诵读;大部分课文也都提出了背诵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读文言课文,熟读成诵。
对于文言文读的要求,教材按年级循序渐进地提出了规律性的要求。如《司马光》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跟着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这就提醒教师要先进行示范朗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因为有语感才能正确停顿。到了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课后习题就有了更具体的要求,举出“因释其耒而守株”等长句子,要学生读时正确停顿。这就是提醒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重点。从四年级往后,课后习题对朗读的要求逐步变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读好下面的句子”,有时也会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比如五年级上册的《少年中国说》一文,要求朗读“连贯而有气势”。
总之,读和诵都是在文言文教学中积累语言、积淀情感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继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四、以文化人,群文阅读拓文化视野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化”,即文化教育,讲求浸染熏陶,教师建构适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
教材中的文言文无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要立足课内文言文,联系课外文言文;围绕大阅读、大情境展开教学;以点带面,积少成多,积极拓展文言文课外阅读。
根据课文主题拓展阅读。如教学《囊萤夜读》时引入《凿壁偷光》,二者皆是勤学苦读的代表;教学《司马光》后推荐《三国志》中的《曹冲称象》,二者皆展现古代儿童的智慧。这样的拓展读,有利于学生对同类人物形成整体认识。
根据课文人物拓展阅读。如教完《王戎不取道旁李》,推荐学生阅读《王戎观虎》《王戎钻核》等其他与王戎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立体、全面地感知王戎的形象,从而掌握描绘人物的方法,同时也可以悟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根据选文来源拓展阅读。如《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世说新语》,而《世说新语》中还有诸多类似的故事,教师可以精选《世说新语》中有趣和有学习价值的语段、小故事,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以文化人”也不僅仅局限于文言文阅读,不只是认识文言文这一语体,而应把文本阅读作为切入点,拓宽文化视野。教材中各文本所处的单元主题涉及广泛,与文本密切相关。如在“艺术之美”这一主题下阅读《伯牙鼓琴》,了解知音之情的同时,领略古代音乐艺术的魅力。如神话单元,为了更全面地感受神话的魅力,从文言文《精卫填海》切入,畅读古今中外其他语言的神话,让学生领略神话的奇妙想象。这样把文言“化入”主题文化的大场域中,做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的有机融合,实现育人价值。
总之,教师要开阔思路、勇于创新,在文言文教学中善于拓展资源,开拓文言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 王秀梅《文言文教学的策略选取》,《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21年第8期。
[2] 柳士镇《传统文化修养与文言诗文阅读》,《小学语文(京)》2021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