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彩雅
摘 要:思辨能力是使学生获益一生的重要能力,从小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除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更是责无旁贷。在整本书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在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如何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受益,需要我们全体教职人员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思辨能力 统筹兼顾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5.009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一次将六大任务组作为课程的形式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以“思辨式阅读与表达”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以对比、推理、质疑、讨论等为基本工具,通过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的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思辨性、批判性、逻辑性。在思辨性阅读的指导下,我们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已知的知识范围中去发掘更广阔的空间,走向更新的、更高的、更复杂的未知的领域中,达到思辨阅读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出发,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辨,促使他们的阅读不断走向深入。
相比于片段性的、散文式的阅读来说,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和理解,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立体的感受,汲取更加丰富、更有深度的知识。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更加“沉浸式”地了解整個故事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不仅对于整个故事的宏观把握度更强,也会对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在整本书阅读中,要多维度、多方面地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思考和辨析,才能真正把一本书读通读透。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本文在很多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以绘本《小泥驹》为例,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个阶段,介绍如何引导学生从整本书阅读中提高阅读水平,培养思辨能力。
英文绘本《小泥驹》主要讲述了小男孩儿“飞毛腿”与他的朋友小泥驹之间的故事,从小泥驹的出现、成真、分离、重聚、消失等几个情节讲述了男孩儿与他的朋友——小泥驹之间感人的故事,启发人们要信守承诺,珍惜友谊。
一、第一阶段:看山是山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辨性阅读,首先要让学生走进语境之中,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取、分析、整合和评价文本信息,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和体验,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带得走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整体通读
在教学开始时,引导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整体通读,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让学生们慢慢形成阅读能力,能把书看完、看整,让他们逐渐深入文本中)。整体通读的目的在于将文本全部阅读,这与一篇课文的教学是不同的。学生阅读这本书,他们的印象以及他们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说自己读完了某本书,但被问到一些关于书中主人公的感受或印象的问题时,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样的阅读肯定是无效的。整体通读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这个问题,积极监督学生互动、交流,及时听从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真正完成整体通读。
(二)深入阅读
在理清整本书的故事梗概和大体脉络之后,要着重把握书中的重点情节和关键部分,找出里面的主要矛盾冲突,分析直接矛盾和间接矛盾,矛盾的对立双方,矛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矛盾的作用,包括对促进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特点等多方面的作用(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学会抓重点,宏观把握整本书的关键点,并且对这个关键点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辨别选择”和“辩证分析”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深入阅读,对比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变化
文本是思辨性阅读的基础,在教之前,教师要花时间仔细研读课文,仔细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教师只有真正接触课文,才能激励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通过阅读和欣赏原文内容,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教师只有认真阅读原文,才能轻松、恰当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批判性思辨能力也在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得到提升。
以《小泥驹》这本书为例,学生在初读阶段,往往会被作者的思路带着走,从小泥驹的出现、成真、分离、重聚、消失等几个情节中完成信息的接收,其实这既是一个阅读的问题,又是一个内容接收的问题。教学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直面文章内容,从中寻找每个情节的起承转合,逐步形成自己的认识。比如,在阅读这本书时,本人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中人物的语言,对比人物前后的语言变化,体会主人公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心理历程,以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对书中人物情感经历产生共鸣。
2.利用多种形式复述故事情节,在不同情节中对比人物性格
阅读是多主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阅读思辨的有效路径。这种思辨的前提是学生对文本的复述和理解,在这一点上,教师的解读无法替代学生的自主解读。
因此,学生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课前知道的大多数人的阅读进度,在进度范围内,选择让学生复述文本的内容。叙述时,可以以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不管是什么书,都有明确的章节,每一章的内容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读完每一章后,学生至少应该能够说出每一章的内容,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书中的人物、事件有第一印象。引导学生讲故事也是一种研究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被教导如何随机总结主要内容并复述文本。例如在阅读《小泥驹》这本书时,本人利用涉及书中主要环节的8幅插图,带领学生理清情节,对比情节,研读在不同情节中各个角色人物性格的变化,最后,在学生能理解全书后,学生就能对照插图复述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了。
3.扩展预测想象
要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就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教师创造适宜的氛围和情境,为他们进行想象力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在思辨阅读与表达任务组的教学内容中指出,“要学会理性地推理、猜测,通过想象来检验和巩固思考训练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课文的内容,选取几个关键点,组织学生进行猜想,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在儿童读物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节变化,在引导读者阅读此类书籍时,应发挥想象力,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学生通过想象和与书中故事的对比,感受故事的内在美和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当学生做出预测时,教师应该问:“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想象?”让他们回到“文本”了解原因。在进行想象时,教师会孤立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件,并将其置于上下文中。学生能够快速回忆起他们现有的知识、段落中有用的细节,并通过阅读类似文本的经验做出合理的假设。在阅读《小泥驹》这本书的最后,本人提出:小泥驹最后消失了,这是小主人公的错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广泛的想象和争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基于文本的,也有超越文本,真正是深入理解了这个故事和人物。
二、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
要注重思考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重要线索,也是点燃他们头脑风暴的一根导火索,因此,在设计阅读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循序渐进,也要把握好深度,做到深入浅出,把整本书的核心价值与教学方法和理念结合起来,同时又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实际情况。
我在具体研读过程中,将两种提出问题方式结合使用,在使用问题进行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新问题的提出和探索,引导他们积极转换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在最终的问题归纳、讨论和解决环节也注意保持平等的视角,积极肯定并吸收优秀合理的观点,对不足之处予以修改,但是并不束缚他们的思想,而是给他们的思想松绑。让他们明白,阅读理解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要引导他们反思自己得出这个结论的心理过程。
针对《小泥驹》绘本设计的参考问题如下:
引导性问题:
1.小泥驹是怎么出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小男孩和小泥驹关系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3.当酋长索要小泥驹的时候,小男孩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4.小泥驹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这种结局的理由是什么?
5.怎样继续故事?小泥驹会回来吗?为什么?
推断性问题:
6.在和小泥驹的关系中,小男孩得到了什么?小泥驹呢?
7.小男孩应该把小泥驹给酋长吗?
8.如果小泥驹有机会,他会回到小男孩身边吗?
9.小男孩的成功和他后来成为领导者取决于什么?
10.小泥驹的消失是小男孩的错吗?
讨论性问题:
11.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在朋友关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12.好朋友需要永远在一起吗?如果你失去了一个朋友,你会做什么?
13.朋友和成功之间的关系,你成功后,你会怎样对待你的朋友?
情景对比:
对于比较有争议的或者可以改变情节走向的关键节点,可以组织学生探讨甚至表演出来,分组进行不同剧情的表演,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探究哪一种的可能性最大,反思书中的情节走向是不是必然的,决定书中情节走向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如果主人公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会收获到什么,同时又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是否可行,等等。
以本书为例:选取“如果小男孩拒绝把小泥驹给酋长”和“如果小男孩没有忘记给小泥驹盖上毯子”这两个假设作为讨论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并且及时跳出来审视这种思维的可行性,从而探究人物内心的心理,进而引发他们对一些现有观念的反思和质疑,最后提出改善。
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构思和剧情走向,学习到一些写作思路的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反思自身,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引发他们对于现实人生的思考,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
要学会归纳总结。
在通读文本、深入阅读以及思考问题之后,就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总结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以此提升思辨的能力。本人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整本书的内容。
(一)探讨主要情节
书中的情节始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一些具体表达方式。对此,如果没有沟通和讨论,读者往往会留下模糊的印象。因此,在阅读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复习本书的一些重要部分,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使用写作方法来完成这些情节形象的(例如一些拟人、比喻、对比的方法)。
(二)研究整本书的主题
读完后,讨论文章的主题,即对整个故事、整本书进行回顾、总结、提炼。这场辩论的过程是把孩子带到更高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与学生当前的生活联系起来。
(三)分析书中人物
除了科普书籍,还有其他文学书籍和人物故事。读完后,要对人物进行组织和完善,使人物在学生心中变得饱满、圆润,并用问题引导读者分析:“谁是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你更喜欢它吗?告诉我们你的理由。”通过学生的回答,突出文章的主角。通过说出他们喜欢谁,来了解学生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人物的看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就是通过具体的书本情节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
因此,通过对各种可能性的设想和分析,学生深刻透彻地了解了书中剧情走向的必然性,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的课题目的,但是,同时,他们最后看到的山又和最初不一样了,这座山具有了生命和细节,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和生命集合。这就意味着,书中的人物更加具体生动,情节更加丰富精彩,每一个背后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启示和道理。更重要的是,这堂课的学习只是一个起点,他们所学习到的方法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品读更多优质的书。全班同学一起讀完书后,通过书友交流会交流想法,总结经验。为了进一步加强读者的阅读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全书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读后回馈能力,可以进一步开展分享活动。
本文中提到的方式只是针对本书进行的一些尝试,除此之外,展开辩论赛、角色互换、进行拓展阅读等方式在教学中也值得选用。总之,无论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重中之重,阅读整本书时,一定要把握“统筹兼顾,思辨为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邹响太《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情景化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学外语教与学》2022年9月。
[2] 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语文学习》2016年第7期。
[3] 李煜辉《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