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莹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综合与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意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此阶段能打好基础、突破自己、善于思考、敢于创造。文章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216-04
新课标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活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剖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簡称《标准》)认为,综合与实践是一种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际化特点。小学数学包括数学计算、简单几何等,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具体的范例和实践。综合实训课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因此具有实际化特点。第二,实用性,在小学数学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理解。第三,直观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逐步形成,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过程中,必须把小学数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第四,生活化。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独特的学科,与生活实际有较大联系,而“综合与实践”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化特地。
2.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的综合和实践活动,是教师把书本知识和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数学的奥秘。但由于受多年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仍在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此外,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了备课内容与现实没有联系,无法与现实中的事物相结合。受此观念的制约,导致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出现受重视不够、定位不明确、实践活动缺位等诸多问题,在课堂上难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步骤分析
(1)结合教学实践,确立实践活动项目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践内容、学生的能力等因素确定活动的可操作性,例如,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是否涵盖了最近学过的知识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球的反弹高度”是一节很好的实践活动课,其中球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体育学习中常用的教具,通过实践探究球的反弹高度,掌握计算方法,总结测量数据,可以使加强了课堂上的学习,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完成活动拆解,规划学习研究方案
在引导学生完成“球的反弹高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通过情景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比赛的录像,在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的时候,选择三个人走上讲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活动的主题。第二,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实践。教师先引导学生看一遍课本,再分组讨论活动的要求和方法,最后教师将操作方法、小组具体分工、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内容进行标准规范,要求学生依据规范的内容展开操作。第三,深化认知,形成共识。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各种球从高处落下都会反弹,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球会反弹得高,什么情况下球会反弹得低呢?”第四,交流体会、活动总结。让学生分享活动的实施过程、探索的成果和经验,并让学生畅所欲言。
(3)合理规划课时,融入常规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时,要注重活动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合理分配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课时;其次,要整理、归纳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以确保整体的教学进度,同时又能确保实践活动知识化。如在做统计报表时,可以将所学到的统计知识与统计知识结合起来,复习统计表、统计图表等;在整理资料时,会包含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检讨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在制定好教学方案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训,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4.主题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
(1)探究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明确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是教师的目标。因此,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中尤为突出。在教学中,基于对“1亿有多大?”“数字与编码”“探索图形”“自行车里的数学”等课例的讨论,可以确立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模式。①巧妙地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设计问题情境,并引述真实的现象和实例。当学生对这些现象和例子有了直观而真实的感觉之后,教师就把学生带到了相应的问题环境中,以此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有探索的兴趣。②对问题进行分析,理清研究思维。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探索-团队沟通-共享结果;第二部分是小组交流,分享成果,鼓励学生继续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③独立的(或团队)探索,并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可以是团队协作,也可以是个体的探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的难度,安排学生独立探索或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探索。④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会总结,结合实际,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沟通能加深学生对现有的知识的理解,实现能力进步和迁移。
(2)实验型
数学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数学上的猜想,以及解决某些问题,因此,“综合与实践”的数学活动课程的流程是由学生自己思考,最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猜测。此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学-玩-做-思考-创造”的有机结合。从“掷一掷”“打电话”“确定起跑线”“有趣的平衡”几个方面的知识点入手,分别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数学实验活动。①找出问题所在: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问题,从生活中找出问题,并找出问题的答案。②推测: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推测,从有关的数字入手推测,从感觉的角度推测。③试验的设计:在数学实验中,自主设计是关键,这是探索式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探究活动需要从“教”到“学”进行转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想,并设计实验的方法和程序,对试验内容、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安排,自主制订试验研究的计划。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团队的探索,并完成笔记。④试验:教师要对实验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仔细指导,同时应向学生提供规范操作示范、精确的资料、科学的记录,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主分析,找出现象的成因,总结知识点。⑤归纳分析:通过实验,学生需要根据所测得的资料及调查现象,对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使学生能够从资料中找到数学的规律,厘清思路,并得到实际的结论。⑥提高评估:教师要针对实验中的难点、疑点设计练习题,如课堂测试,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评估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估语言,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并激发学生的创意火花。
(3)调查型
“调查型”课程是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的一门课程。数学教育离不开社会,数学教育离不开生活,所以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数学和生活问题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提高研究的效率。根据对“营养午餐”“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等的研读,可以制定如下教学模式。①找出题目:教师可以依据《标准》或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有关数学综合与实务的专题,学生则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②设计计划:要想使主题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教师根据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小组,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并进行合理分工。学生在小组中需要讨论并一起进行设计,并最终形成初步的计划。活动计划主要包含活动的目的、意义、设计者、参与者、时间、地点等。③开展研究工作:按照活动的主题,安排学生进行有秩序的问卷调查,首先,要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调查方法,如实地考察、咨询、上网查询等;其次,要有清晰的工作分工,每个小组的组长要把每个人的工作都划分清楚,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必须让所有人都参加,使活动得以实施。④交流和探讨:该阶段要求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照片、调查表等材料整理成一份调研报告,并做好交流报告展示;学生也可以制作幻灯片给教师和同学看,通过交流展示和对比分析,不断提出疑问,解决问题。⑤对评估进行概括:需要教师通过评估学生的达标状况,总结和思考学生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的提高和迁移。⑥扩大使用范围:扩展的目标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培养探究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生活中。
(4)分享型
共享式教学的核心是分享与沟通,因为有分享就有回馈,反馈愈及时,需要愈多,愈能思考,愈能有所收获,思维愈深入,人际关系愈充实,连结愈充实,愈能激励学生对自己与他人做出更多、更具实际意义的行为。这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更多地参加各种活动,通过分享自己的感觉和快乐,促进自己和他人共同成长。分享式教学需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展示分享、交换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有探索的体验。本文从“小小设计师”“制作活动日历”“北京五日游”进行讨论,得出了如下课堂教学模式。①找出题目:通常需要结合已学到的知识,参照《综合与实践》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定的课题。②收集信息:学生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搜集资料,教师可以推荐网上搜集、小调查等方式。③设计计划:学生以收集到的材料为基础,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设计,以文档、 PPT为载体,以手抄板、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④演示和交流:可以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在课堂上将所设计的计划进行演示与分享。⑤沟通评估:根据各组的演示和分享,安排好学生们的讨论和交流,组织学生们进行沟通,将自己与其他团体的计划进行对比,以获取更多的资料,并使方案得到优化。⑥提高和优化:通过分享、交流,鼓励学生感受他人的方案,寻找最佳方案,体验学习和生活的快乐。
5.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应用分析
(1)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许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难以直观讲解,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的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里走一走,跑一圈,量一量,感觉一公里,再估算一公里,进而做一次实地测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自己的方位感有一定的认识,而且能培养出数学空间思维。此外,教师还能让学生画出校园地图,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在讲解“统计表”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搜集学校的资料,统计教室、藏书量、运动器材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此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在综合练习中有创意。另外,校园实习能解决许多教学难题,如“植树问题”,教师将教学迁移出教室,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绿化问题。
(2)解决问题,让思考更有深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智慧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把数学思维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问题的切入点、结合点、生长点进行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解答,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思考,有效地整合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真正提高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比如,在“知识的包装”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人生经历出发,提出切合實际的、有意义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有一种“数学近在咫尺”的感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包装1个正方体,再包装2个、3个、4个相同的正方体,让学生根据对包装物品的认识和思考,探讨包装物品的包装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物品的包装方法。首先,让学生对不同的包装方式进行对比,并观察不同的组合方式。其次,引导学生想出如何包装更节省的包装纸,通过比较、观察和分析,学生发现,减少重叠的部分可以节省包装纸。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归纳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过自主合作、探究思考、交流讨论等方式思考,并将各种包装方式相结合,最终得到最经济的包装方式,并体验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开放式课堂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提问问题,防止学生的学习走过场,让学生自觉地成为“探究者”“建设者”,让学生体验“试猜想、自我验证、积极获得、发现、巩固、内化模型”的活动,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持续发展。
(3)优化实践活动的管理,逐渐拓展资源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其探究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此外,教师还要继续拓展教学资源,使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使小学生可以获得多种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其自身的兴趣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兴趣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圆的综合实践课“认识圆”,首先要与学生交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网上、杂志等寻找与圆有关的内容;其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与圆形相关的图形;最后,在班级中展示各小组的探究成果,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但可以独立完成探索获得,还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6.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
(1)情境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生动的环境中。这一方法的应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有所加强。
(2)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各学科都积极实行了合作学习,并已获得一定的效果。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采用协作式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止某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提出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也防止了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学出现惰性。
(3)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促使学生可以进行深度的探索与理解,就像“10以内的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那些10以内的数,或者基于实际生活图片给学生呈现10以内的数,让学生将数学和现实联系起来。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7.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数学综合素质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加自主、合作的数学学习,体验知识体系的形成,使学生在实践和创新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上,仍然存在“应试”的意识,限制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因此,需要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局限,积极地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高艳雯.例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有效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2022(05).
[2]李忠明.浅谈小学數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教学[J].家长,2019(20).
[3]贾金凤.新时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教学模式分析[J].新智慧,2021(34).
[4]杨素来.有效教学实践 助推深度发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0(12).
[5]张欣,樊保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案例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