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青
“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为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而实施的一项政策。由于政策核心内容旨在减少校内课业负担和课外教辅培训负担,故简称为“双减”。基于“双减”政策的由来,该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理应兼顾如下几点基本原则。
一是作业量的合理把控。笔者认为合理的作业设计,并不应着眼于作业数量的盲目削减,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而是要在巩固学习成果的前提下,通过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二是作业内容设计方面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规划作业步骤、安排作业难点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特点和既有的学科学识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作业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而以学生内在动力的全面驱动,客观上消解其完成作业的疲劳感、痛苦感。
三是作业设计目标应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巩固课堂所学、拔高学识上限,是课后作业设计的两大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具有启发性的作业题目安排在概念认知的基础类题目之后,引导学生完成概念解读的进阶提升。教师还应当将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放在作业题目的压轴位置,使学生在解答难题的同时,完成新旧知识间的融会贯通。
四是注重完善作业规划的反馈机制。良好的作业反馈,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师生双方共同调整后续学习的侧重点,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反馈机制的完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建设,一方面,教师应在批改作业时系统且清晰地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合作完成的作业任务,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主动发觉自身的思维短板,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
“电功率”是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的重要章节。该章节的设置目标,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讨论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电功率概念建立初步认识。在此过程中,作业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概念巩固通常是作业设计的初始环节。通过让学生完成关于电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和应用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在开展概念巩固的作业设计时,教师需注意两个方面:首先,题目对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复习概念的题目,应涵盖电功率的定义、单位、计算公式等方面,以确保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其次,题目设计多样化。题目类型、题目形式避免千篇一律,尤其要减少机械呆板、死记硬背的作业形式,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认知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布置一系列实验操作类题目,指导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在相关题目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有序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该环节可以划分两个难度层次供学生自主选择。物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全部作业,自主破解作业难题;成绩表现一般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互动中完成作业,初步培养其应用理论知识的意识。
除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电功率知识水平外,作业设计还通过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让学生调查家庭用电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分析不同电器的电功率使用情况,从而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提供一道关于家庭用电的场景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分析不同用电场景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电功率”这一节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电功率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电功率”一节主要涵盖了知识、技能、价值理念三个环节。
在知识学习板块,学习内容有三方面:(1)要求学生初步理解电功率是表示耗电快慢的概念;(2)识记电功率的两种单位:W 和kW,两个单位的名称由来,以及换算法则;(3)认识到电功率大小是各种电器的主要功能指标之一。
技能练习板块,要求学生能够将章节知识内容自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会比较不同电器的功率大小,掌握运用控制变量法计算电功的能力。
价值理念引导环节,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电功率知识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在深入挖掘电功率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节能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环保意识。
以上述三大教学任务为依据,本文规划了如下作业方案,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1.基础概念认知类作业
由于电功率的概念内容比较简单,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该章节的概念认知作业可以适当前移至预习阶段,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电器物件,辅助学生的认知学习。本文的电功率概念认知作业,即分为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两个环节。
首先,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下作业内容: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初步了解电功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对其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重点圈注,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把预习时的困惑及时反馈给教师,做到有侧重点地听课;在初步阅读相关概念后,学生可收集整理身边的常用电器,电器类型可涵盖家电、小型电子设备、电动玩具等,至少收集5 种;收集完成后,结合所学知识,详细比较不同电器的功率信息,并尝试总结电器功率大小和电器使用效果间的规律,比如,30W 的电灯泡和100W 的电灯泡在使用效果上有什么区别呢?答案是,功率高的灯泡更亮一些。类似的规律总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功率的概念。
其次,完成课堂讲解后,教师可为学生规划如下巩固类作业内容:根据课堂听讲经历,回忆当堂所学的概念内容,并用比较规范的学科语言将其写在作业本上,交由教师审阅;在收集整理常用电器的基础上,自主拟写一份关于电器功率的分析报告,在报告中,学生可结合相关概念内容,解读电功率大小与电器使用效果的关系,该环节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应用概念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总结一份电功率的学习心得,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电器案例,归纳电功率对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将相关概念、公式以树状图的形式依序列出,在完成该环节作业的同时,学生将有效完成该章节知识体系的系统构造,使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更牢靠。
2.技能练习类作业设计
技能练习类作业,主要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计算电功率的技能。熟练掌握,是该环节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以及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是该环节作业的进阶要求。为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教师可规划如下几种作业方案。
(1)常规问答类作业。比如:假设某个电器的电流是15 A,电压是220 V,那么根据计算公式P=UI,你能计算出该电器的额定功率吗?尝试计算并写出全过程。除计算功率外,教师还可以对公式进行适当变形,考验学生活用相关公式、灵活计算任意变量的能力。比如,某个灯泡的工作电压为60 V,已知其工作功率为30 W,你能计算其工作电流的大小吗?又如,某电风扇的使用说明书注明,该风扇的接入电流为1.5 A,额定功率为75 W,请问,在多少数值的电压环境下,它才能正常工作?以上问题,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运用熟练度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实验设计类作业。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能力。考虑到实验器材的刚需,该作业通常在课堂实验室进行,其作业方案如下。
首先,为学生准备两个电阻器和一个电源,并要求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将它们连接为一整套电路系统。其次,根据电路系统下的各方面变量元素(例如电阻器的阻值),通过改变电源的电压或电流来调节电路中的功率。最后,观察并记录电路中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功率调节与功能显现间的联动关系,结合电功率章节知识,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并生成一份实验观测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类作业,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扎实掌握程度要求极高。过度强调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抑或完全放任学生应对实验难题,往往会令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在安排上述实验作业时,教师宜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监督辅助下,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该作业。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情,以4 到6 人为一组,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实验小组,每组安排1 到2 个物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起带动示范作用。随后,教师需为每组明确职责,由每组组长给组员划分任务,如由谁连接电路,谁开展数值调整,谁负责记录变化情况,皆安排清晰,避免组内成员出现懈怠情况。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领悟电功率概念、公式的应用方法,而且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意识也得到了有效加强。
3.价值引导型作业
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三大目标。科学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实践能力的锻炼,更注重学生人格意识、价值理念的形成。在“电功率”一节的作业设计环节,教师不但要通过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深度掌握有关电功率的概念公式,还应通过电功率概念的适当延伸,培养“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科研心态,以及利用电功率知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环保意识。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价值引导型作业方案。
(1)电能浪费现象分析:引导学生调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电能浪费现象,例如,结合自家的电器使用习惯、电器功率,计算各个电器的耗电量,并根据现实生活所需,拟一份节能建议。最后,教师还可以将节能建议中科学可行的部分集结成册,鼓励学生将其落实到家庭用电习惯中,以实际行动响应环保理念。
(2)设计节能竞赛:组织一个以节能为主题的竞赛,竞赛过程中,学生要面对多道关卡,每一关都需要应用灯泡、电子设备来挑战完成,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调节设备功能、把控通电时间,降低电力使用总量。最后,谁能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最少的电力完成任务,即可获胜。这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电能的重要性,并激励他们主动探索更高效的用电方式。
(3)引导学生研究可再生能源:为学生布置一项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等环保型能源中任选一种,从能源的采集形式、体系架构等角度,总结其优势和适用领域。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粗略计算,一定规模的上述环保能源,可以等效替代多少kW 的传统能源。该研究过程,不仅能强化学生的环保理念,还将拓宽学生的认知格局,使学生意识到,同样的电功率知识原理,只要变换场景,就能从污染环境转为呵护环境。
(4)推广节能设备:要求学生独立收集一到两种节能设备,如LED 灯、新型电器等,并在课堂上将它们介绍给教师和同学。在介绍过程中,学生应结合电功率相关知识,尽量做到有理有据、有科学性。该过程,既能让学生了解这些设备的优点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节能效果。同时,也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对电功率知识的演练式复习。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重点着眼于作业质量的提升,以及作业类型的多样化创新。其最终目的是要在合理把控作业规模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素养、动手实践能力、科学价值观念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