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宇,宋南南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1100)
红色歌谣是红色基因的一部分,并且在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初,革命领导人运用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全面分析了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兴起及发展,对现代红色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红色歌谣是语言的艺术。“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1]红色歌谣产生并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传统歌谣是当地人民娱乐生活的一部分,鄂豫皖地区的人民普遍喜欢唱山歌;二是当时人民革命意识比较薄弱,通过红色歌谣可以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鄂豫皖苏区早期革命领导人有成仿吾、沈泽民等,他们多是知识分子出身,学习了苏维埃俄国利用文艺进行思想宣传的方法,为此深入民间进行文艺挖掘成了他们的主要活动。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宣传,他们主动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找到了当地民间文艺形式——歌谣。
将革命意识形态融入歌谣中是出于现实考量。鄂豫皖边区长期受封建统治体制机制的影响,加之地处偏远,当时90%的群众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文盲占据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想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就需要取得广大工农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支持。“鄂豫皖地处大别山系,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群众文化活动仅限于当地劳作时唱唱山歌、田歌,参与较为简单的民间舞蹈及花鼓、咳子和花篮等地方小戏。”[2]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鄂豫皖苏区人民群众来说,歌谣是为数不多且深受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民歌渗透在大别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原始歌谣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有着属于自己的优势,比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因此,即便当时大部分的群众是文盲,大家也能够比较快地听懂、学会歌谣。在表达方式上,歌谣不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更不需要借助外在的乐器。对于地处大别山区鄂豫皖苏区的人民群众来说,歌谣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抒发情感、娱乐身心的一种重要方式。革命领导人寻找到了可以用来进行思想教育的艺术形式,如何运用歌谣对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传统歌谣在革命意识表达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为了更好且有效地传播革命思想,鄂豫皖苏区革命领导人通过“旧瓶装新酒”方式,衍生出富有革命思想的歌谣。革命歌谣保留着原有艺术风格,并且革命话语的转换符合当地政治动员的需要,用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群众教育。例如在鄂豫皖苏区广泛传唱的红色歌谣 《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脱胎于传统民歌《八段锦》,但却超越了原歌中的男欢女爱,原歌词中的‘小小鲤鱼压红腮,上游游到下呀下江来’在新歌中被改造成‘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3]。通过《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歌谣可以看到,歌谣主题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原歌描写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但是通过融入革命思想,革命歌谣主题由两情相悦“小我”升级为现身革命事业的“大我”。
另一方面,苏区政权建设是我党高度重视的问题,苏区顺利的建立与发展,前提是革命思想能够得到人民群众认可。为此早期革命领导人收集传统歌谣,并运用行政手段推动传统歌谣接受革命理念的规约,后通过报刊、课本,以及宣传手册等进行传播。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前后创办了《红安青年》《群众》《战斗报》《苏维埃三日刊》等,这些报刊上刊载了大量的歌谣之类的文艺作品,对革命思想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群众、红军战士和党的领导人创编的革命歌谣,对宣传革命思想、教育群众起到了重要作用。“分田又分地,自种又自吃,读读文化课,唱唱革命歌,看看革命报,大家真快乐”真实体现了当时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传唱革命歌、读取革命报的喜悦心情。众多革命报刊的发行无疑对革命歌谣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4]。革命领导人为了最大范围地进行思想教育,通过革命思想对歌谣进行规约,在不改变原有的曲调的前提下将革命思想与歌谣相融合,人民也在传唱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洗涤。
语言的讲述过程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定的思想观念为导向,因此红色歌谣在其传播过程中也总是以一定的功能为导向。
评价功能主要涉及两方面: 一是解释我党的方针、政策; 二是敌对方会通过言语对我党进行“抹黑”,为此可以通过歌谣来进行辩护。
革命战争时期,被农民运动吓跑的豪绅地主纷纷返乡,与反动派进行勾结,对革命人民进行了反扑。国民党反动派不仅传播反革命思想,还进行欺骗宣传。革命领导人通过歌谣拆穿反动阶级的虚假政策,并同时宣传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大众的思想。曾任黄安县委员会、赤卫队党代表的吴焕先,经常领导游击队夜袭敌人的驻地,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展开斗争。
革命领导人进一步通过红色歌谣动员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如1927 年11 月13 日,黄麻两县的农民武装汇集了两万余人的起义大军正式决定武装夺取黄安县城:“暴动暴动! 工农打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 暴动暴动! 哪怕白匪凶,拼出一条命,勇敢向前冲! ”50 年后,许世友将军在回忆黄麻起义时说道:“在慷慨激昂的铜锣声中,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唱着暴动战歌出发了。”[5]人民在这首红色歌谣的指导下,顺利夺取了黄安城。
红色歌谣的动员功能更为突出的一点是能够成功地瓦解敌人,如《枪会革命歌》:“枪会学友们,穷苦的工农,这世界少不得要推翻。要我做苦工,逼我把岗站,人人长吁又短叹。可怜我,穷人们,缺油又断盐,肚子瘪连连那来力气干? 枪会学友们,穷苦的工农,要想出头除非是共产。”[6]用于瓦解敌人、反动派的歌谣还有《枪会革命歌》《兵士歌》《十一连哗变》《兵叹歌》《劝告白军士兵歌》等歌谣。
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中的导向功能就是为所有成员指出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如歌谣:“苏区好呀好风光,革命红旗到处扬,农民协会建起来,(伙计儿)穷苦人民把家当。苏区好呀好风光,工友农友齐武装,男的参加赤卫队,(伙计儿)女的扛枪去站岗。苏区好呀好风光,劳动歌声震天响,金谷银花铺满畈,(伙计儿)丰收增产支前方。苏区好呀好风光,男男女女斗志昂,为了创造新世界,(伙计儿)永远跟着共产党。”[7]这首歌谣描绘的场景反映出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创建前后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根据地成立之前,他们对未来多生活是恐惧之感,创建之后,他们对未来生活多是憧憬之情。
随着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不断发展,革命趋势一路向好,人民群众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得到保障,为此人民发自内心地唱出:“工农兵士都是一家人,一条战线要抱紧,帝国要打倒,军阀一扫清,土劣贪官,无处逃生。杀尽敌人驻地革命成,社会一切皆平等,各有房屋住,各有田地耕,饱食暖衣,人人翻身。共产主义一定要实行,社会步步向前进,人人生产好,处处建设新。阶级消灭,世界和平。那个时节不分工农兵,整个都是自由民,黄金的世界,神仙的光景,快乐逍遥,一言难尽。”[8]从这首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革命思想教育人民群众已经从心底里,将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9]。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析红色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具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宣传工作等多重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红色歌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体。一方面,红色歌谣是传统歌谣与革命思想的“衍生物”,它之所以生动是因为它具有革命思想。另一方面,红色歌谣的曲调、用词等依旧保持着民间文化传统,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文艺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经典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凝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时代的烙印与特征。红色歌谣是时代的文艺,传唱红色歌谣有助于人民了解革命历史、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精神,更好地传承和创新革命文化。例如,当时鄂豫皖苏区流行一首红色歌谣《黄安谣》,这首歌短小精悍,反映了黄麻战役中,人民踊跃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盛况,体现出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和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红安精神。还有《八月桂花遍地开》折射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精神,反观当今,我们同样可以沿用文化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效。
首先,红色歌谣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借鉴。其次,红色歌谣之所以能够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主要原因在于通俗易懂。2016年歌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以短视频的方式在社交网站上被点赞和转发,该歌曲同红色歌谣的产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传播方式上,它的曲调朗朗上口,歌词通俗易懂。在传播内容方面,它把马克思的生平事迹、一生功绩通过摇滚和说唱的方式讲述出来。对于马克思及其理论思想,部分人会有先入之见,但是通过传唱《马克思是个九零后》,其他群体和90 后群体的距离在无形之中被拉进,人们了解马克思生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愿望被激发。在华东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作为案例用于课堂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如一位同学所说,“这种歌曲的传播形式既能被年轻人接受,又能使年轻人产生共鸣”。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红色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创新。
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为精神力量供给,助力革命斗争。在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歌谣是民间传统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领导人的号召和动员之下,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搜集、整改、传播红色歌曲,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革命领导人通过红色歌谣助力革命斗争,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我们要通过汲取鄂豫皖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传播等实践经验,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通过文化凝聚人心。另一方面,鄂豫皖苏区开发了以报刊歌本、宣传队、课堂教学等为代表的多样化的红色歌谣宣传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应努力通过报刊、期刊等载体的大众媒体传播,以大中小课堂为载体的课堂传播,以短视频等为载体的新媒体传播,以宣传部门为载体的组织传播等多种形式的、全面立体的传播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1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是红色歌谣得到人民喜爱,且在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点。首先,从形式上,红色歌谣保留了传统歌谣的艺术特征,所以它能够获得群众的喜爱;其次,从内容上,苏区领导人对革命歌谣的革命话语进行了重建,内容既有理性的认识,同时满足情感的需要;再次,从效果上,歌谣成功动员和教育了群众,建立了代表最广大工农群众利益的苏维埃政权。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歌谣所具有的传播经验依旧对当代文化传播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