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下《长恨歌》英译对比研究
——以弗莱彻和许渊冲译本为例

2023-04-22 08:49余春凤程建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英译本长恨歌原诗

余春凤,程建山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223)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众多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更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近年来,诗歌翻译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白诗及《长恨歌》英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以往对于《长恨歌》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局限于单纯的译本对比,结合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较少,仍需运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相关理论拓展。因此,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理论视角出发,选取《长恨歌》两个英译本弗莱彻(W.J.Fletcher)[1]和许渊冲译本作为研究语料,借助语料库标注工具UAM Corpus Tool,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原诗和两个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实现形式之异同,进一步深究其背后的差异原因,以期拓展评价理论应用的文体范围,为诗歌翻译质量评估及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评价理论概述

20 世纪90 年代,马丁(Martin)等基于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提出了评价理论,认为“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和与读者形成联盟的各种方式”[2]。该理论包括3 个子系统,即态度、介入和级差系统。其中,态度系统与情感相关,是评价系统的核心,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态度又可进一步分为3 大类,即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鉴赏(appreciate)。情感资源,涉及情绪表达、反应,通常由“品质”情感、“过程”情感和“评注”情感3 种情况来实现;判断资源,是根据各种规范原则评估人或事物行为的资源,可分为社会尊重和社会约束; 鉴赏资源,着眼于解释事物价值的资源,包括对自然现象和符号化(作为产品或过程)的事物的评价,可分为3 个子范畴,即反应、构成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源都呈现出积极与消极两类范畴[3]。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人际意义的拓展,探讨的是“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4]。基于此,本文拟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角,对比分析《长恨歌》两个英译本在态度系统中的资源分布特征,继而丰富相关译本研究,以期为诗歌翻译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语料

《长恨歌》 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于公元806年,全诗共60 句,是一首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传说相结合的长篇叙事诗。迄今为止,纵观白诗英译作品,《长恨歌》的英译本已有17 种之多[5]。本文仅选取两部代表性译本,中国译者许渊冲的译本(以下简称“许译”),共120 行,十分契合于他本人所提倡的“音美、形美、意美”准则[6-7];英国译者弗莱彻的译本(以下简称“弗译”),共240 行,其特点表现为韵律规整,形式上采用英诗格律,内容受到约束。由此,本文选用以上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语料,以进行语料实证研究。

2.2 研究方法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使用语料标注工具UAM Corpus Tool,综合语料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原诗及其两英译本在态度系统的评价意义资源,即相关词汇或语句,进行文本标注,且进行二次、三次标注检查,以确保其准确性;标注后对比原文和两译本的数据集,并结合数据结果及文本进行讨论与分析,最终探究出相关差异原因及应对措施。

3 《长恨歌》原诗与译文中态度资源对比分析

根据态度系统的3 个子范畴,笔者从宏观层面对原诗和译文中态度资源的分布数量及占比进行统计分析,可知原诗及两英译本的整体态度资源分布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其一,原诗态度资源丰富,共123 处,其中鉴赏资源占比最高(50 处,40.7%),情感资源(37 处,30.1%)和判断资源(36 处,29.3%)数量占比则相对持平。这是由于原诗内容大部分都是对自然现象及事物进行描述,通过态度资源实现其评价意义的传达。其二,较原诗而言,弗译增加了较多态度资源,共163 处,其中情感资源 (49 处,30.1%)、判断资源(41 处,25.2%) 及鉴赏资源(73处,44.8%) 数量都明显增加。许译态度资源共122处,相对于原诗态度资源数量相差不大,但与弗译相比,两者仍存在差别,如各类资源分布不一:情感(34处,27.9%),判断 (37 处,30.3%),鉴赏 (51 处,41.8%)。这一结果说明两个英译本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原诗的态度资源,传达出了原诗的评价意义,但在具体文本中呈现各有不同。

3.1 情感资源分析

情感指情绪上的反应和性情,也通过心理反应过程和关系过程来表现。据马丁(Martin)的分类,情感意义中,品质情感包括积极与消极的情感;过程情感主要为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可划分为反应型和欲望型,也包含积极与消极两方面;评注情感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据《长恨歌》原文及两英译本情感资源分布,情感系统下细分的3 大子范畴的原文与译文态度资源呈现以下特征:(1)原诗及两译本消极情感资源都相对较多,其三者对比值为原文33 处、弗译36 处、许译25 处,占据情感资源的大多数,且在过程情感中较为凸显;(2)品质情感中,弗译分布数量(11 处)明显高于许译(5 处),特别是消极品质情感相比原文翻了一番,如例1 中原文和弗译使用品质情感,而许译使用过程情感;(3)过程情感中,反应型过程情感弗译和许译的分布数量高于原文,而两英译本共性上,消极过程情感明显多于积极过程情感,其数量比为弗译25∶9,许译22∶7;(4)评注情感中,弗译在原文无评注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3 处,而许译则并未增加,具体文本如例2 所示。

例1:行宫见月伤心色(情感—品质—消极),夜雨闻铃肠断声(情感—品质—消极)。

弗译:When from his tent the Moon he sees,

His breast is charged with woe (情感—品质—消极).

The rain of night,the watches' bell,

Like torments(情感—品质—消极)through him go.

许译:The moon viewed from his tent shed a soul-searing light(情感—过程—反应),

The bells heard in night rain made a heart-rending sound(情感—过程—反应).

例1 中,原文“伤心色、肠断声”这两个词属消极品质情感,表现的是经历马嵬兵变、贵妃之死后,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该诗句以酸恻动人的语调,借景抒情,用月色和铃声描绘了玄宗悲痛的心情。在两英译本中,弗译并未描述月色、铃声等景物,而是使用“woe、torments”两个表示消极品质情感的词,直接传达出了原诗句中玄宗的悲痛之情,符合原诗品质情感的实现;许译则通过“soul-searing light、heart-rending sound”两个短语,属过程情感中的反应型,也表现出了原诗句中的景物描写,但相比于原文及弗译而言,表达的情感相对弱化。

例2: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弗译: The nights of Spring are short, alas (情感—评注—消极)!

Too soon(情感—评注—消极)the sun-lit dawn!

From then no longer held the

Prince His Court at early morn.

许译: She slept till the sun rose high for the blessed(情感—过程—欲望) night was short.

From then on the monarch held no longer morning court.

由例2 可知,弗译增加了几处原文并未出现的消极—评注—情感,如“alas”“too soon”等词或词组,“alas”作感叹词,表悲伤、遗憾、恐惧等情感,“too soon”这一词组用程度副词“too”增强了“遗憾”的程度,这些都符合原文悲情的氛围,增添得恰到好处;许译则未添加,而是保留了原文形式与内容。

3.2 判断资源分析

判断系统主要基于一系列制度规定、规范,其分析语言使用者对于他人的态度、行为方式等的评价,分为社会尊重和社会约束,其中含积极与消极评价意义。社会尊重包含正常、能力和可靠,社会约束又分为真实和正当[8]。据《长恨歌》原文及两英译本判断资源分布,判断资源在原文及两英译本中的数量及各子范畴的占比无明显差异。三者的共性体现为社会尊重资源数量占判断资源的大多数,而社会约束资源只占少数。具体而言,正常资源这一项弗译(30处)和许译(31 处)数量几乎一致,且数量居多,如例3;能力与可靠资源则弗译(7 处,4.3%)多于许译(2处,1.6%);原文、弗译和许译文中仅有正当资源,且弗译与许译两者数量相等,都为4 处,都略低于原文的数量值(7 处)。

例3:天生丽质(判断—尊重—正常)难自弃(判断—尊重—正常),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判断—尊重—正常),六宫粉黛(判断—尊重—正常)无颜色(判断—尊重—正常)。

弗译:A lovely (判断—尊重—正常) form of Heaven's mould(判断—尊重—正常)

Is never cast aside.

And so this maid was chosen

To be a Prince's bride.

分配阶段的用药错误是指发生在药品调剂流程中,由药师审核医师处方、调剂药品、护士对患者用药的动态过程中产生的用药错误[5]。分配阶段的用药错误主要是药师在调配处方时出现差错,其原因:处方识别错误、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核对制度;调剂药品品种、剂型、规格、数量错误;药品名称混淆;药品外观混淆;药品分装错误;药品稀释错误;药品配伍禁忌;业务不熟、缺乏责任心等。

If she but turned her smiling,

A hundred loves(判断—尊重—正常)were born.

There are no arts,no graces(判断—尊重—正常),

But by her looked forlorn.

许译: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 (判断—尊重—正常)too hard to hide(判断—尊重—正常),

She was chosen one day to be the monarch's bride.

Turning her head,she smiled so sweet (判断—尊重—正常) and full of grace(判断—尊重—正常)

That she outshone (判断—尊重—正常) in six palaces the fairest face(判断—尊重—正常).

在例3 中,原诗两句中运用诸如“天生丽质、难自弃、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词组,其属于社会尊重—正常资源,描绘了故事女主人公杨玉环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形象地暗示着唐玄宗的迷色误国,造成了整个故事悲剧的根源。两英译本中,弗译和许译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原诗中的判断资源。两者的区别在于,语言表达及采用的翻译策略及方法使用不同。弗译主要采用意译,由于古诗的文体特征,在翻译转换为英语语言时,则取其句子释义,如“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判断资源译为“A hundred loves were born,There are no arts,no graces.But by her looked forlorn”,偏向于对故事女主人公的描述,展现出了一个万种风情的妃子形象,与原文内容较为贴切。许译则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其译文中“so sweet,full of grace,outshone,fairest face”等判断资源展现出了杨贵妃绝代佳人的形象,此句通顺自然地传递出原诗的判断资源。

3.3 鉴赏资源分析

鉴赏系统阐释的是对于事物的评价意义,尤其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事物,但也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评价[9]。鉴赏系统包括3 方面的内容:反应、构成(平衡性和细节性)和价值。反应与情感有关,构成包括对秩序的看法,而价值与认知有关。原文及两英译本鉴赏资源十分丰富,且鉴赏—反应—质量资源凸显,而鉴赏—构成和鉴赏—价值资源方面原诗及两英译文均无体现。弗译增加了较多鉴赏资源,而许译和原文鉴赏资源分布数量几乎持平。

例4:迟迟钟鼓(鉴赏—反应—质量)初长夜,耿耿星河(鉴赏—反应—质量)欲曙天。

鸳鸯瓦冷(鉴赏—反应—质量)霜华重(鉴赏—反应—质量),翡翠衾寒(鉴赏—反应—质量)谁与共。

弗译:How slowly through the dreary (鉴赏—反应—质量)night

The bell the watches tolled.

How sleepless blinked the Milky Way(鉴赏—反应—质量),

Ere dawn the light unrolled!

When chill (鉴赏—反应—质量)the roof where true love dwelt,

How thick (鉴赏—反应—质量) the frost flakes form!

When cold (鉴赏—反应—质量) the halcyon's coverlet,

Who then can make it warm?

许译:Slowly beat drums (鉴赏—反应—质量)and rang belk,night began to grow long;

Bright shone the Starry Stream(鉴赏—反应—质量),daybreak seemed to come late.

The love-bird tiles grew chilly(鉴赏—反应—质量) with hoar frost so strong;

His kingfisher quilt was cold (鉴赏—反应—质量),not shared by a mate.

在鉴赏资源这些方面中,评价意义尤其与事物及自然现象有关,处于美学范畴内的价值意义。如例4 中,原诗句中对于如“迟迟钟鼓、耿耿星河、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等细致景物的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玄宗失去贵妃后的孤独、凄楚与悲伤。弗译和许译两者翻译风格差别较大,但就其句中鉴赏资源而言,两者都准确地识别并实现了恰当的表达。弗译不仅把原文的景物描写在文中展现,如“chill,thick,cold”等呈现“冷,重,寒”此类鉴赏资源,实现了评价意义的对等,也通过一些词组短语,如“sleepless,true love dwelt”等,表现出玄宗内在的情感。许译则顺应原文,以更加写实的风格,还原了原诗以悲凉的景色烘托人物悲思的做法,同样传递出了鉴赏资源的评价意义。

4 弗译与许译文本差异的原因

由上文可知,《长恨歌》 原诗丰富的态度资源在两英译本中得以呈现,而在具体文本中存在差异,其原因可概述为以下3 个方面:价值主客体、译者主体性、表达与现实。

其一,评价意义下的价值主客体异同,不同的评价形成的作品存在较大差距。在《长恨歌》文本研究中,共有原诗作者—作品、译者—译作、读者—译作三组价值主客体[10],在两英译本中,弗译与许译文本作为价值客体,基于两个价值主体即不同译者在其译作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意义。如例2 中,弗译认为该诗句中应该增加评注情感,使得文本的感情更加强烈,而许译则基于原文并未做任何添加,这是由于两者作为不同的价值主体,其主观上的评价意义体现得不同,译作中的评价资源呈现得也有所不同。

其二,不同译者为实现各自的翻译目的而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最终译作也存在差异。由上文例3 分析可知,许译在处理原诗丰富的态度资源时,遵循其提倡的“音美、形美、意美”的翻译原则[11],采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使英文读者感受到原诗的态度资源及其意义。弗译则遵循英诗格律,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也实现了原诗各类态度资源的传递,甚至达到了更甚的效果。

其三,表达与现实方面,在英语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下,其表达方式丰富各异,导致翻译活动中的译文文本差异明显。就《长恨歌》两英译本而言,弗译和许译两个文本中用于表达态度资源的词汇短语并未出现较大重复,语言表达丰富。如例4 中,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都得以在译文中体现,而语言词汇表达却各有不同。弗译表达力求押韵,用词严谨,而许译语言表达紧扣原文,也注重押韵和意境美,此时两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5 结束语

中华古典诗词外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相关古诗词英译实践进行研究与反思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对白居易叙事诗《长恨歌》及弗译和许译两英译本的态度资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许译和弗译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了原诗丰富的态度资源,表达出了评价意义中的语言人际意义。继而,笔者发掘了弗译和许译对于原诗态度资源传达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诗歌翻译研究及译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应加以区分辨别各类态度资源,把握不同价值主客体下的各种评价意义,充分发挥其译者主体性,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寻求贴切的词汇短语表达出原文的态度资源,传递出其评价意义,以实现语言人际意义传递。此外,评价理论系统下仍有介入、级差资源尚待研究,后期的研究应对此方面进行改善,继而丰富诗歌译本研究,以期拓展评价理论研究应用范围,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英译本长恨歌原诗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峨眉山月歌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改诗为文三步走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
操控理论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