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教学 精准施教
——以学情分析结果为导向的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探究

2023-04-19 21:36蒋华芬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情调研精准

蒋华芬

(宜兴市和桥第二小学,江苏 无锡 214211)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所有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同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同,数学学情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教师的教学基础情况各不相同,教师想要在不同的学情下实现统一的教学目标,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而这正是精准化教学的关键。就目前实际情况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既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一致性特点,也在多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教师面临的学生学情是不同的,如想顺利完成既定教育目标,就必须了解学情并基于学情分析结果,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目的地”是一致的,但不同学生的基础条件不同,所以不同学生前往目的地的最佳方式也不同,精准化教学能让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帮助学生到达目的地的最佳方式。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整体情况上看,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学情掌握不足、教学精度不高的问题,想要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就必须加深学情分析,以学情分析结果为导向,落实精准化教学工作。

一、学情分析概述

学情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情分析则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情况中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学生对某些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学习习惯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等,都属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情分析是教师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的重要工作。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精准教学已成为各学段、各学科的重要教学理念,充分彰显了以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思维。教师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基本学习情况后,方能制订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1]。以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根据自身经验制订自认为可行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偏差性,很难完整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的基础在于学情调研,而且要基于实证调研获取具体的学情数据,而后还要基于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持续跟踪调研,这样才能了解真实学情并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还需使学生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分析能力和实践教育水平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教学工作中,多数教师凭借自身经验认知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而教学方案多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有一定偏差,不仅很难让所有学生完成既定学习目标,而且会逐步加重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精准化教学讲求先了解学生而后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盲目性教学的情况。教师在深入分析学情后,能进一步了解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和整体学习需求,同时在学情分析的过程中,也能通过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了解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差异,这推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差异化教学手段提升整体数学教学质量。而且精准化教学保障了教师教学输出的有效性,提升了整体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以学情分析结果为导向的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策略

(一) 落实学情调研

1.转型实证调研

在进行学情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形式给学生学情下判断,如照此进行,则教师又回到了盲目性教学的误区之中。学习调研工作要由经验型研究转向实证调研,教师要切实走到学生群体中,通过与学生的学习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数学学习兴趣、个人数学学习方法以及近阶段数学成绩变化情况等。学情调研可于任何时间段开展,包括课上、课下、校内和校外,而且教师要在学情调研过程中,重点分析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在当前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认真倾听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个人想法。在进行学情调研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调研手段,包括面对面询问、调查问卷、微信、QQ 在线沟通以及作业品评等,要以真实为调研标准,在开展各项调研工作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认知应有较大提升,应意识到既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计划未来的教学调整[2]。

2.持续跟踪调研

随着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学生的学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学情调研工作也应持续跟进。一些教师在进行学情调研时,采取整阶段学情调研的模式,在每个学年段仅开展一次集中学情调研工作,这并不符合精准化教学的实际要求。想要充分发挥精准化教学的优势,就必须进行持续性学情分析工作。由于小学数学单元学习周期相对较短,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会接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因此,学情调研工作宜按教学单元进行,教师可在每单元教学工作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详尽的学情调研,包括学生对关联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等。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单元为例,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此,教师在学情调研过程中要重点了解学生对前一阶段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调查学生是否有考虑过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借此分析学生对这一单元相关知识的兴趣程度以及学前认知情况。在本单元教学工作开始后,随着各类应用问题的融入,进一步分析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3]。

(二) 明确教学目标

1.以真实数据明确教学目标

在精准化教学理念下,想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必须掌握学情分析的数据结果。很多教师在学情分析的过程中习惯性使用“多数”“少数”“基本”等模糊性结果,这与精准化教学理念相悖。为进一步突出数学教学的精准性,必须以真实数据引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设计了调查问卷,问题分别为: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负数?在哪里见到过哪些负数?形容一下-1 的含义?在自己的主观认识下判断0 是正数还是负数?将调查问卷发放给50 名学生,得到如下结果:46 名同学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占比为92%;41 名同学能清楚表述在哪里见到过哪些负数,占比为82%;32 名同学从正确方向写出了负1 的含义,占比为64%;在对0 这一数字的判断中,33 名同学将0 划入正数范畴,占比为66%,7 名同学将0 划入负数范畴,占比为14%,6 名同学认为0 是正数也是负数,占比为12%,仅有4 名同学认为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占比为8%。从这样的数据上,教师可以明确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后,认清以0 为界限的正数与负数判断,明确0 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4]。

2.根据学生实情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当前实际学情相契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固化教学目标,也不能以刻板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工作。在一些新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清晰感受到学生对于新课程中的某一部分知识已有相当认知,而再将这一部分知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就已偏离学生的实际学情;相反,一些知识在教师讲解过后,学生仍未有清晰认识,那么这一部分知识就仍须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持续深化。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发现超过九成以上的学生了解“前东、后西、左北、右南”这一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再将这一部分作为重点教学目标,课程推进过程中,此部分内容只做简述让学生了解其为后续学习的基础即可。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即使已经明确讲解了方向相关知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存在空间想象能力差或基础知识应用不熟练的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应将此部分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实践锻炼提升学生的方向感、方位辨别能力。

(三) 实现教学目标

1.基于学情确定教学素材

教学素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不同的学情下,教师可以设计应用不同的教学素材,保障教学工作与学生学情的契合性。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始前深入了解学生学情,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对于两条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直线位置关系认知比较模糊,而且很多同学对于直线的特性尚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选定了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实际绘制练习的形式推进教学工作。让学生在纸上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两条直线,而后再深入讲解直线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内容使用格尺对两条直线进行延伸,并根据结果,进一步思考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两条看起来不相交的直线在经过延伸后是相交的,同时也有无论怎样延伸都不相交的直线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平行和垂直等相关基础知识。

2.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以问题为课堂启示的教学模式应用较为广泛,而以学情分析结果为导向的精确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精确设置有利于教学推进的相关问题。以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升和毫升”为例,在学情调研过程中教师已经明确学生对于贴近生活实际的容积内容更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拿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水杯,并向学生提问:这两个水杯形状各异,到底哪一个能装更多水呢?怎样验证呢?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些学生认为高杯子装水多,而另一些学生认为粗矮的杯子装水多,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觉得两个杯子装水一样多,而学生对于验证哪个杯子装水多的方式较为一致,都选择了一个杯子装满水,向另一个杯子里倒水。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能有效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前期学情分析结果,选择学生更为感兴趣的问题方向,进一步发挥问题引导教学的优势作用。

3.注重差异实现共思共学

小学生年龄差异相对较大,不同学生在学习同样的数学知识时,理解能力和学习后的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也差异较大,教师在进行学情调研分析时,应根据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好相应的调研方案和调研内容,在开展新知识教学前,解读学情分析结果,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实现不同学情学生共思共学的目标。例如不同学生在不同知识认知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提前了解这一情况的基础上设置学习小组,将对此部分知识理解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和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分至一组,让理解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充分带动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而在不同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不同领域充当组内领头人的角色,这是基于学情充分实现共思共学目标的重要方式。

4.注意提升作业布置精度

课后作业如何安排也要取决于学生学情。教师在动态分析学生学情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认知差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也要采取分层设计的原则。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掌握能力相对较好,数学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可以为其布置具有一定创新思考价值的课后作业;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尚可,数学思维一般的学生,可以布置对其基础知识进行重点强化锻炼的应用型数学作业;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尚不牢固,数学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要将基础知识类作业作为重点[5]。教师必须以清晰的学情分析结果为依据,精确布置课后作业,充分发挥精准化教学的价值。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学情分析的基本情况和精准化教学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所述内容能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情调研精准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