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指导作用研究

2023-04-19 21:36徐春英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梳子活动课活动

徐春英 张 苗

(蛟河市百圣源小学,吉林 吉林 132500)

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数学、语文、英语学科都属于国家课程,而且是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都必须开设的课程,学科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在这门课程中既不能“教”,又不能随意找些资源拼凑着“上课”,需要教师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这样其指导作用的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的课程角色是其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

(一) 出于喜爱,教师才能关注课程的资源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台及其关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的152 个主题为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要通过聆听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领域的教学名师课和专家教授的讲座,深入理解本课程的理念,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教师要通过参加培训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不同实践阶段有不同的课型,既有短课时也有长课时,要学会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开展活动。从听讲座到看课例,从专业学习到现场交流,都是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番学习后,教师充实了知识、提高了技能、解放了思想。教师只有喜欢上这门课程,才能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更大的收获。热爱这门课的教师才会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正如邹开煌教授培训时的那句话:“迫不得已遇上你,欢欢喜喜认识你,不好意思冷漠你,不知不觉爱上你。”当你觉得每次培训课程结束都意犹未尽时,才会回到本职岗位上迅速从心动变为行动,爱上综合实践课程。

(二) 出于喜爱,教师才努力让课程变得有趣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多数未能具备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会在本课程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教师要依据研究主题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分工与合作。任何可以挖掘的活动教师都应该紧紧抓住。例如:一年级学生的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课上,为了不使第一节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有的教师会形象地告诉他们: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炒菜课”,只有放了各种调料的菜才会有滋味。看看课表中还有哪些学科(相当于各种调料)?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运用你们所学习到的各学科知识去发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让学生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关注身边的各种现象与事物。

(三) 出于喜爱,教师才愿意做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可以跟着网络上一些手工制作视频学习折纸、彩泥制作、花样翻绳等技能,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跟着相关课例学习煮饭、水果拼盘等的指导方法,以便应用于自己的指导课中;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要有随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主题的能力,灵活将学生应关心关注的相关课题充实到课程中。例如:在“小小梳子我知道”的探究中,指导课正值3 月22 日,本节课可从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进行导入。梳子看似与水日、水周和本课的研究主题风马牛不相及,但经过对梳子的由来、作用、种类的了解,本节课的最后展示关于梳子的美文“星球是宇宙的梳子,水母是大海的梳子……”,朗读之后,学生运用填空的方式续编关于梳子的美文:( )是大地的梳子,( )是天空的梳子,( )是校园的梳子,( )是( )的梳子……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角度,这两者又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二、注重全程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方法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要围绕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目标中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方面,运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学生。教师要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在每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无论从课题的选择到资料的搜集,还是从实践活动数据的分析到报告的撰写,还是从准备汇报内容到汇报交流、客观评价,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起到指导的作用。

(一) 活动前的方法指导

教师要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明确哪些主题适合个体实践活动、哪些主题适合小组合作,当然研究对象一定要基于学生需要与志愿来确定。“筷子的探秘”研究中,因为筷子家家都在用,适合开展个体实践活动。只有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学生才会主动发现身边的问题,将问题带到选题指导课上来。如开展主题为“变幻莫测的天气”活动前,正值本地区受到台风布拉万的影响停课一天,由此可引导学生:“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在上周三休息一天吗?”学生纷纷回答:“因为台风布拉万来了。”接着笔者问道:“你们想不想了解布拉万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布拉万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学生的兴趣很浓,全都参与到这个主题的方案和计划的制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活动中的方法指导

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法。此时的教师指导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活动过程包办代替。例如:学生每天上放学路上会看到许多商店的标牌,标牌名字却记不全、写不对,如“王小厨特色菜馆”简单地称为“王小橱”,简称好记、好找店的位置,但字也记错了……店名如同人名一样,要想生意好,店名就得起好,所以“商店名称小调查”活动应运而生。学生在调查表中运用了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还有的学生运用拍照上传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但对于那些记录商店名不全、靠记忆随便编造、从字面理解商店起名的原因并无深入调查的学生,教师要在方法指导课上基于评价渗透方法指导。首先教师选取了典型调查表,同时亲自拍了实体店的标牌图片与之对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案例式评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调查时要保证安全、充足准备、要有选择、要会整理资料;记录时要做到准确、全面、形式多样。本节课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通过评价的引导,形成了详细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为后续“商店标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 活动后的方法指导

阶段活动后,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进行指导,鼓励其坚持研究,如果研究方向偏了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或修改。在整体活动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结果呈现,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情境表演、作品呈现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此时的教师指导涉及对成果的评价、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更涉及对后续活动延伸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充分主观地对学生的活动体验过程、成果给予鼓励,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既不能要求像成人那样写得规范,又不能要求他们的调查报告分析得出的结论多么严谨,只要是自己通过实践获得了一定的体悟,便是最大的收获。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倡导教师指导方式多样化

(一) 教师参与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点拨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都是活动方案的策划者,又是活动的实施者、参与者。有些学生基于“实践的需要”独立运用手机拍照,如果在教师或家长的参与下,手机监管便有了保障,在拍照技巧上还会有人给予一定的指导。有些时候学生受思维模式的局限,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教师恰当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在“做环保小卫士”主题中,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大部分材料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的。师生先从学校附近那条臭气熏天的小河入手,又了解自己生活小区的垃圾处理,以及调查学校周边的环境卫生。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呈现探究结果后,以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环保问题。之后会有学生找到许多我国以及世界目前所面临的环保大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实践、共同探究,适当时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与付诸行动。

(二) 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提高指导效能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丰富、功能强大,既是学校研修的基地,又是教师充电的媒介,更是学生学习的平台。平台中的一些资源可以直接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供师生学习参考并从中获得更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感。此外,发达的互联网络中同样可以找到许多优质的微课与课堂实录、案例等资源。互联网中的资源一方面可以对教师指导方式与指导方法进行辅助,帮助师生呈现实践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拓宽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袜子大学问”活动时,教师可以播放“袜”汉字的演变、袜子的历史、袜子的不同叠法,学生在观看并倾听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胜过教师枯燥语言的说教。

(三) 协调学校、社会、家庭人员共同指导

有些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经常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不仅要在教室中与学生相处,还要协调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共同指导一项实践活动。学生在职业体验中体验与思考的深度及广度跟教师的指导紧密相关。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次研学旅行活动,涉及多位指导教师。例如设计以体验为主的课程有:贴近自然(体能训练、生活训练)与军营角色体验(角色扮演、技能训练)。此活动涉及学生活动之前的安全教育与活动规则讲解、研学手册书写等任务安排,更涉及多位教师、军营教官等不同角色的指导任务安排与协调,也涉及学校邀请部分家长参与活动并发挥作用的任务安排等,指导使主题实践价值更有意义。

四、探索多学科融合与多师指导使学生“慧”实践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多学科整合、超学科融合项目时,应协调校内各学科教师、协同家长与校外专业人士多方力量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主题为“树木保护的探究”中,美术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植树节活动制作保护树木方面的手抄报;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电脑搜集资料、制作幻灯片;运用数学课学到的知识,计算了解树木对环境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上通过呈现社会上的保护与破坏树木的现象与行为,激发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保护树木的措施。也有同学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谈出了自己的理解,从树木到树林再到森林,从保护树木到保护生态环境,实践之后让人开阔视野。

“五育”融合下尝试的课型创新有:“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会课”“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等。不管课型如何创新,学生始终是课程中的主体,而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而给予适当及时的指导,并使学生有所进步或启发,其指导作用才有实效性。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指导,有助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切实体现课程价值,更有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另外,智慧与真实的融合进行的“双师课堂”是当下课堂教学的新形式,教师可以结合自己课堂的真实情况,将线下和线上课程整合在一起,实现一节课中的“双师课堂”,通过视频课的方式,将名师资源最大化地带入课堂中。例如:播放综合实践活动课“包书皮”课堂实录,让实录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而现实中的指导教师变换为辅助指导的角色。这种“双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前熟悉课堂实录的各个环节,在播放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把握暂停的节点,把握巡视学生实践过程需要指导的节点。

总之,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到学生能运用所学方法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提炼出研究的主题,独立开展实践活动,由“扶”到“放”的指导过程不可或缺。要通过教师多元有效的指导,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达到师生共同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提高学校课程开设的实效,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梳子活动课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你的梳子选对了吗
带电的梳子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梳子:致月亮的后半夜
活动课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