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3-04-19 03:35王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应用题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王斌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属于教学重难点,小学生因年龄因素、性格因素、学习能力的不同以及应用题的复杂程度不同,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常出现各种解题障碍,教师若不能正视这些解题障碍,就会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发展受限.文章基于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具体表现,探究了应对学生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策略,旨在突破小学生应用题解题障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助力小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形成正确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应对策略

引 言

应用题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方式.从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中的表现来看,可以发现小学生主要存在阅读审题障碍、解题思维障碍、情绪心理障碍、运算应用障碍及学习习惯障碍五种解题障碍.基于应用题解题障碍表现研究具体的应对策略,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因应用题解题障碍而存在的学习问题,稳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顺利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具体表现

(一)阅读审题障碍

解题障碍中的阅读审题障碍,多表现为学生阅读时抓不住重点、遗漏信息、分不清数量关系、阅读马虎大意、阅读理解不深入等.正确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读懂题目,若学生在此环节就出现解题障碍,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应用题解题兴趣,甚至降低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自信,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的形成与发展.

(二)解题思维障碍

解题障碍中的解题思维障碍,多表现为学生解题时思路不清晰、思维混乱、过于片面、忽视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无法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等.当学生完成应用题审题任务后,将进入解题阶段,此时将在阅读中获取的数学信息归集到一处,接着进行解题思考,但解题思维障碍的存在导致学生错题出现频次增加.

(三)情绪心理障碍

解题障碍中的情绪心理障碍,多表现为学生看到内容较多的数学应用题时精神紧张、情绪焦躁、内心恐慌、注意力无法有效集中.在具体解题时,学生会害怕阅读应用题,不敢大胆地将个人想法付诸到解题中,甚至讨厌做应用题.随着数学应用题题型的变换、难度的加大,小学生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及心理障碍会加剧,其反感应用题、抵触应用题、抗拒应用题等心理活动会频繁出现,甚至影响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整体学习兴趣,影响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运算应用障碍

解题障碍中的运算应用障碍,多表现为学生计算时粗心大意、公式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步骤不正确、能力欠缺等.大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合算式步骤出错、乘法口诀与交换律等运用熟练度不够、解题时抄错数字等情况.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更加复杂和深入,运算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稳步提高运算能力.

(五)学习习惯障碍

解题障碍中的学习习惯障碍,多表现为学生上课不专心、下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方法不当,多采取死记硬背、多刷题的学习方法,导致数学思维缺乏锻炼;应用题学习意识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阅读习惯、习题解法梳理习惯、自主学习思考习惯,等等,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惰性思维.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应对策略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

教师在消除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使其养成正确且细致的阅读审题习惯,不断增强审题意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先培养学生的应用题审题意识,使学生知道在看到数学应用题时必须先阅读审题,按照“先读、后找、再思考”的阅读审题流程完成审题任务,接着依据审题中获取的数学信息成功解答数学应用题.

例如,在典型的“归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数学应用题,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消除审题不清障碍.应用题如下:

例1 小明打算多买一些铅笔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们,于是来到文具用品商店询问铅笔的价格,售货员说:“现在有活动,单买一支铅笔的价格是0.15元,若买5支及以上可以按优惠价格付款,比如买5支铅笔仅需要支付0.6元.”小明思考后决定买18支铅笔,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

解题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应用题,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认真且仔细地阅读应用题题目后,对应用题有了初步认知.第二步,教师鼓励学生找一找应用题中的关键信息,重点梳理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认真阅读与找寻后发现,题目中给出三个已知条件,一是一支铅笔的正常价格为0.15元;二是买5支铅笔的价格为0.6元,进一步分析得知一支铅笔的优惠价格是0.6÷5=0.12(元);三是小明想购买18支铅笔.第三步,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正确解答应用题.学生按照第二步获得的数学信息,开始列式计算:0.6÷5=0.12(元),0.12×18=2.16(元).以上三步阅读审题过程中,小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思考,在大脑中成功建立了清晰的数学数量关系式,明晰了此类“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这为学生数学思维形成,数学题目解答奠定了扎实基础,更为学生数学學习习惯的养成做好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解题思维

在消除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学生已经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后,在阅读审题时会下意识地运用已获取的数学信息,以此在最短时间内确定解题所用的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做起,指导学生在夯实数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形成数学解题思维,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此外,教师还应重视教授学生一些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如数形结合法、“先读、后找、再思考”审题法、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法等,稳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

例如,在典型的“归总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数学应用题,以此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应用题如下:

例2 红旗服装厂创新服装裁剪方法,将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料3.2米的裁剪方法改良后,每套衣服所用布料直接减少0.4米,那么原来可以做791套衣服的布料使用新的裁剪方法后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解题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此类应用题解题时会使用哪些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学生应用“先读、后找、再思考”审题法梳理应用题信息后,发现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总量问题.具体可用的数学公式是:总量=1份的数量×份数.第二步,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已经获取的数学信息解答应用题,一要确定一共有多少米的布料:原来做一套衣服的布料是3.2米,需要做791套衣服,那么按照总量=1份的数量×份数的公式列式计算后,得出这批布料的总量是2531.2米.二要确定改良裁剪方法后一套衣服的用料量:改良后一套衣服所用布料要比原来的3.2米少0.4米,那么现在做一套衣服的用料量就是2.8米,利用总量=1份的数量×份数公式列出方程后,解方程得出这批布料可以做出904套衣服.学生经过以上应用题解题思维训练后,其数学解题思维将初步形成,随着练习题目数量的增加,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会得到充分培养,其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自信

在消除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以此强化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学习自信是学生由内向外表现出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呢?这就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使其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敢于挑战、敢于付诸行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但又因小学生学习能力处于培养阶段,对于曾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记忆不扎实,很容易遗忘和忽视,所以在此时,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认可,促使其内心产生自信心与自强心,不畏困难,敢于上进,为提高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做好准备.

例如,在典型的和差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应用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强化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应用题如下:

例3 甲、乙两车从苹果园出发到达物流中心后,因工作人员疏忽,导致两辆车上写着分别装多少筐的单子丢失.已知甲、乙两车原来共装97筐苹果,从甲车上取下14筐的苹果放到乙车后,甲车上的苹果筐数比乙车还多3筐,甲、乙两车上原来各有多少筐苹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和差问题时,同样可指导学生运用“先读、后找、再思考”的审题方法.一些学生在阅读应用题时会因为阅读理解能力一般而无法梳理出清晰的数量关系.此时,教师应给予正向的语言鼓励,如:“同学们,这是一道相对复杂的和差问题,大家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试着写一写、画一画,看看甲、乙两车上的苹果筐数之间有哪些联系.”此时,学生会从教师的提示中明白这类应用题与以往学习的应用题相比有一定难度,于是一些学生就会产生“自己做出来很厉害,做不出来也很正常”的学习心理,积极尝试解题.接着,教师继续鼓励、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数形结合方法的帮助下找到数量关系,成功解题.最后,教师需给出积极评价:“大家都非常棒,比老师预想的解题速度要快上很多,正确率也非常高,继续保持!”课后,教师可以继续给出相似的练习题,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助力其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提高.

(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在消除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是任何数学应用题都不可缺少的解题环节.若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只简单地教授学生数学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还不够,教师必须重视强化學生的数学运算应用能力.当学生在计算练习中有出色表现后,其数学能力水平才能稳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才能顺利发展、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组织各种锻炼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活动.

例如,“课前五分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活动的组织开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助力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运算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练习教学,若仅进行一次、二次或者间断性的频率练习,则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注重每日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项的运算能力训练,每次的训练时间应不少于五分钟,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数学速算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数学自信形成.如在“加法运算律”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在下一堂课教学活动开展前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训练.班级学生是存在一定个体差异的,此差异的存在导致不同学生在运算训练中的表现各有不同,为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合理设计练习量,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运算能力范围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断提高速算能力,获取能力提高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增强数学学习自信.

(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消除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则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习惯的培养与养成会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应用题解题障碍消除,成功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呢?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认真观察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运算律”单元知识教学结束后,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两部分知识,教师发现,单学一部分知识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但当遇到综合题目时,很多学生无法灵活且正确地使用“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也会因为经常做错数学题目而失去数学学习兴趣,认为数学难、数学枯燥、数学不好学.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法将运算律部分的知识内容重新整理一下,在大脑中成功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将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律异同点找出来,明晰关键,逐步养成数学探索学习兴趣.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归纳方法进行知识的整理与总结后,其数学学习自信与成就感得到增强,对数学难题将产生挑战情绪,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习惯自然形成.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若想成功消除学生的应用题解题障碍,就必须重视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生为本,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结 语

综上,学生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中,会出现各种解题障碍,这些障碍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的下降,影响学习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障碍研究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深入培养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解题思维能力等,助力学生正视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全英.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及应对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3(3):62-64.

[2]刘俊彬.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与应对方法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131-133.

[3]徐丽平.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障碍的分析及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30):97.

[4]李霞.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障碍与应对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32):31.

猜你喜欢
应用题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走近打折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