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2023-04-19 09:41:01
英语教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句型英语教学思维

白 雪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 2022)。其中,思维品质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深度学习需要具备的关键素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是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要舍弃传统、单一的对话教学模式,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或者活动让学生在对话练习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思维品质,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如何通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讨。

一、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教育部 2022)。通过观察发现,很多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习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导致他们的思维发展受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都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基于思维品质培养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学习,而是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遇到学习难题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进行解答,从而养成自觉思考的学习习惯。在与同伴或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思维,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等,从而获得良好、丰富的学习体验(吕慧 2022)。

二是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条理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属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表达和交流。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经常需要进行语言表达和互动。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可以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良好互动,结合自己的思考表达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优化语言表达,还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思路,更有条理地表达。

三是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维品质培养,有助于学生在英语互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论是个体独立思考,还是集体互动交流,都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包含创新性元素。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等活动,可以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进一步拓展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二、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一)创设对话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英语是用于交流的工具。然而,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情境创设,未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他们在课堂中不愿意开口,更谈不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了。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对话练习,并在对话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生活经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对话教学理念,尝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激活其对话思维(许曼 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3 Asking the way 主要涉及问路和指路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具体的对话练习中,学生因为在准确表达建筑物的方位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练习的积极性,教师提前做了如下准备工作:首先,制作一些卡片,并在上面标注常见建筑物的名称,如supermarket、post office、restaurant、bank 等。其次,调整教室内桌椅的摆放位置,模拟现实中街道的样子,并将地标卡片摆放在相应位置。如此,一个模拟的生活街道场景就映入眼帘。最后,在对话练习前,让学生熟悉和记忆重要短语如 next to、get on、get off、turn left、turn right 等,以及重要句型如“Excuse me?”“How can I get there?”等。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教师引导学生置身模拟场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路和指路的对话练习。以“如何到书店”为例,学生对话如下:

A:How do I get to the bookstore?

B:You can take the subway,get on at the station of Happiness Street,get off at Wulinmen,and then walk along Wulin Road.After passing the first traffic light,you can see a bookstore.

A:That’s right.

在学生熟悉方位、建筑物等词汇及问路和指路的句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内容更加丰富的地图,并让他们按照地图内容自编对话进行口语练习。在对话练习中,学生可以随意指某建筑物,并展开问路或指路对话。基于情境创设的对话教学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在问路、指路的语言表达中灵活应变,能更好地记忆单元知识点,提升思维品质。

(二)关注对话过程,训练学生思维

1.模仿教材,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对话是小学英语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语言是思维的表达结果,思维需要依托语言表述出来。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门学科,不会运用各种语言技能。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对话语言的准确度,教师可以利用他们喜欢模仿的心理特点,借助教材中的对话文本,给他们提供对话范例,循序渐进地组织他们开展对话活动,逐步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并达到训练其思维条理性的教学目的(刘丽 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的主题围绕“介绍动物的特点”展开,Story time 板块呈现了很多描述动物体态特征的具体案例。在教学前,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教材中的对话内容和画面转移到电子屏幕上,展示“Do you have any animal friends?”及“It has...”等基本句型。在学生掌握句型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对话示范,如从“Do you have any animal friends?”的问句开始,引导学生回答“Yes,I have.”然后通过询问这个动物的皮毛颜色、腿的数量、有没有尾巴,喜欢吃什么等展开对话。以“询问动物的皮毛颜色”为例,教师提问:“What color is your animal friend?”,学生回答:“My animal friend is white.”“My animal friend is red.”等。通过示范对话,帮助学生熟悉与颜色介绍有关的句型。关于动物的腿、尾巴、喜欢的食物等的讨论,同样可采用问答形式,并逐步提高对话难度,帮助学生内化本堂课的知识点。

接下来,教师在电子屏幕上呈现不同动物的画面,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联系示范环节的对话内容,阐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及原因。以“小白兔”为例,学生在介绍时可以说:“My favorite animal is rabbit. It is white. It has red eyes,four legs,and a short tail. It likes to eat carrots,and usually likes to jump around.”通过递进的对话练习,可以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在组织语言和思维方面的条理性。

2.设计问题,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学生主动思维的动力源自他们对某件事情产生疑问。在疑问的助推下,学生会对未知的内容感兴趣,从而主动思考,并围绕事情的发展展开逻辑缜密的分析。因此,在训练学生逻辑性思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对话内容的主题设计系列化问题,引导他们结合事情的发展规律有计划地思考(柴玉娥 2022)。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7 At weekends 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包含often、always、sometimes 等词的一般时态句型的特点,同时了解第三人称后动词的特殊形式。在教学中,首先,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时态对比,掌握不同时态下句型表达的差异。其次,教师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语法和句型,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扩大认知范围,增强系统性思维。再次,教师阐述自己周末做过的事情:“I usually go for a walk in the park on weekends,and sometimes I go to see a movie with my family.When I watch a movie,I usually buy coke and popcorn to eat.”并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在学生熟悉和大致掌握对话内容后,教师让他们结合时态相关识点回答以下问题:(1)What did I do on the weekend?(2)Was I happy?(3)Why?最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并鼓励他们运用本单元所学语法知识点进行模仿表达,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周末活动。某小组的对话如下:

A:What did you do on the weekend?

B:I usually go back to see my grandmother,my sister and I like to play with the cats at home. We often go home after dinner there.

在问答对话练习中,学生可以不断使用教师讲解过的句型和语法知识,训练逻辑性思维。

(三)开展实践应用,拓展学生思维

1.借助辩论交流,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不够。为了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以通过辩论活动,促进他们自我表述、听取他人言论,进行思维交流,同时锻炼应变能力(李翔 2022)。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的教学中,教师开展“Is our city clean?”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分正、反方进行辩论,要求论点明确、语言通顺、逻辑清晰。正方代表表述:“Our urban roads are very clean,and sanitation workers clean every day. There are also various flowers and trees planted in the city,as well as various beautiful parks.”;反方代表表述:“Our city is not clean,because many people litter and throw their leftovers,and various factories emit harmful gases,and the water in many cities is also polluted.”。学生积极参与,踊跃表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还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举办主题活动,提升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创新能力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育人内容。小学生正处于喜欢幻想和创新的阶段,他们面对同一件事物会表现出与成年人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选择小学生喜欢的剧本表演活动展开对话练习,并鼓励他们参与剧本表演活动的设计过程,在规划及表演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 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改编童话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并进行表演。某学生对故事结尾进行了改编,让两个骗子作为试穿代表上街参加游行:“After seeing the new clothes,the king came up with an idea. In order to punish the swindlers,the king suddenly changed his way of parade and let the two swindlers wear new clothes as representatives and walk on the street.”。故事改编过程充满趣味性,有助于学生自由想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对话教学贯穿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个阶段,也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依托对话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当前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主要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新审视对话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深入研究、精心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句型英语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典型句型大聚会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