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云梅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学生的英语写作往往反映其实际英语水平,对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内容空洞、观点缺乏、描写匮乏等问题。因此,亟须调整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教育部 2022)。教育家陶行知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主张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行知 2021)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即将写作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改善他们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提升其英语写作水平。下面,在分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
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关乎其道德品质、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即教师不能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导致他们很难改善写作水平,写作教学成效较低。
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先罗列写作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和句式,再呈现范文,让学生在记背“万能模板”的基础上完成写作。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写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教师将原因归结于他们没有认真记背“万能模板”,没有运用所给的好词好句,却没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实质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脱离生活,导致学生在写作中没有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所写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教师既没有为学生搭建足够的写作“支架”,又没有围绕写作主题、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更没有带领学生充分体验、积极思考、积累相关经验和写作素材,导致他们在写作环节无话可说,缺乏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忽视写前指导,没有意识到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和写作素材的事实(邱晓燕 2021)。由于缺乏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经验和语言素材,学生在写作中胡编乱造,文章情节牵强、缺少真情实感,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在由小学升入初中后,由于所学科目大幅增加,学习压力增大,学生忽视了观察、记录生活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写前指导则变得更加重要。
生活化写作教学即将生活引入写作课堂。学生的写作是对其自身经历和真情实感的投射。写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就很难使他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一定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仔细感受、认真记录、丰富自己的素材库,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同时,学生只有具备细心感知生活的能力,才能在创作中写出真情实感。
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构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避免课堂教学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知识和学习能力并不仅仅出现在课堂上、试卷上、作业本上,更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如果教育与生活脱轨,那么学生离开学校的一刻,知识就被他们抛之脑后,这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生活化写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生活化写作教学将生活素材引入课堂,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更好地表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生活化写作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写作课堂氛围沉闷、内容乏味的状况,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调整教学模式。依托生活化教学策略创新写作教学模式值得教师深入探究。要将生活化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及时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主动引用生活化资源,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摆脱“照本宣科”式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枯燥性(林小玲 2020)。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写作主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体验,积累相关经验和语言表达素材,使他们在写作中有话可说(陈慧红 2021)。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 3a—3c 为例,学生需要完成旅游日志的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先呈现一组有关旅游的图片,再通过下面一连串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积累写作素材并选择一个旅游地点完成旅游日志的写作。
Which one is your favorite place?
How will you go there? Who do you want to invite to go with you?
体验营销基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和设计营销理念,突破传统“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在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备的,消费者的体验才是其购买行为的关键。对于举办节庆活动的城市来说,要做好体验营销则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活动中增加能够让消费者实现多角度感触、多方位体验的环节或者项目,以此推动消费者认知产品,最终促进产品的成功销售。
What will you do there if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 there?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Do you dislike anything?
How will you feel about the trip?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去北京旅游的经历。考虑到带领学生旅游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设计一连串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补充有关北京的风土人情资料,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促使他们代入旅游者的角色,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英语的作用是交际,从本质上来看,它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写作中,学生的描写通常基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见解。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的情感构成了其独特的写作素材。对于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学生因为有直接经验,会有比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引者,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选取生活化的写作主题,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便于他们融合真情实感,写出逻辑合理及能激发读者情感共鸣、打动人心的文章。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B 3a—3c 为例,学生需要通过写作介绍自己的家乡。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给出的生活化写作主题,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带入写作。教学片段如下:
Step 1:Read the passage,find the author’s feeling about the Greenwood Park.
Step 2:Think about the best places in your town.What makes you feel it is the best place?
教师设计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带入角色,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为写作环节积累素材并搭建写作支架。教材文本内容介绍了作者对家乡的真情实感及原因。在Step 1 中,教师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关于家乡的亲身经历。该话题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对于该话题,每个学生都有直接经验,因此他们有话可说。在Step 2 中,教师让学生选取家乡的一个景点并叙述该景点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在生活化主题下,教师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表达关于家乡的真情实感,从而将相关表达和素材融入写作,创作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要想实现英语写作教学生活化,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记录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积累生活素材的方式有很多,如阅读报刊、观看影片、浏览网站等。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构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素材库(王长顺 2019),同时鼓励他们将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搭建写作和生活的“桥梁”,引导他们感受生活、丰富体验,使他们不会因缺乏素材而写作受阻,能够把真情实感融入写作,创作出好文章。
例如,在以“How to exchange presents on Christmas?”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圣诞节这一外国节日缺少认知和相关的生活经验,很难写出内容充实、包含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在写作前带领学生通过观看圣诞节庆祝视频、交换礼物等多样化的活动充分体验,感知圣诞节文化,积累相关经验,形成真实感受,最终顺利完成写作。
教育源于生活,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生要精彩地学习,也要精彩地生活。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实施生活化教学,贯彻“生活化教育”理念。生活化教学能改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师要学习相关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选取生活化的写作主题,在写作前引导学生积累、记录并感受相关生活素材,从而让他们的文章生活化,具备真情实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理解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内涵的基础上,教师一方面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生活化的写作主题;另一方面要围绕写作主题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写作主题的相关知识、经验积累,从而为写作奠定基础。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也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育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