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双减”的家校合作转向:以家校共育视角分析

2023-04-19 18:36:33张帆舸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校合作双减

张帆舸

摘 要:基于目前家校合作发展情况,总结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家校双方忽视合作重要性;其次,家校教育浅表化、责任不明确;最后,家校合作内容缺乏育人意义。经探究分析后,总结出家校共育的措施:应利用网络互动交流,提高家校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育人责任,合作深入育人探究;丰富合作内容形式,推进家校育人进展。

关键词:双减;家校合作;家校共育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目前我国教育不断发展、革新,家校合作业愈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实现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合作教育,让学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获得实质性进步,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家校合作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教育部极为重要的尝试与举措,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家校合作又显现出其关键价值。对此,本文针对目标“双减”的家校合作转向:以家校共育视角展开分析。

一,目前家校合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双方忽视合作重要性

当前,由于小学学校教学工作较为繁重,学生家长工作也比较繁忙,家校合作的工作开展不够深入,需要进行调整。家校合作共同教学育人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育人成效,但很多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入学校就不需要再过多管教,学校能够担起育人工作,自身只要负责赚钱供孩子读书就可以。但学校方的教学工作很多,处于比较忙碌的状态,很少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也没有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二)家校教育浅表化、责任不明确

目前,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小学教育工作者也愈加重视立德树人教育观点,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育中心都放在学生身上,紧跟教育发展要求。但是了解后发现,无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在教育方面都不夠深入,甚至双方互相推卸责任,造成双方的教育都过于浅表化,拘泥于形式主义,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改变。

(三)家校合作内容缺乏育人意义

在小学阶段,受到即将升入初中的学业压力影响,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知识以及学习成绩,学校也会与家长互动,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探讨交流,但是在其他方面家校都没有进行合作与交流。家校互动较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家长会,但是这种合作形式很单一,且不具备太多价值,在家长会上教师也只是就孩子的成绩与学习表现为话题进行探讨,并没有体现育人的意义。

二,“双减”目标下推进家校合作主要措施

(一)利用网络互动交流,提高家校共育意识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学校和家长的教学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定要改变不顾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的传统思想观念,学校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育人工作,要将教学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结合,做好衡量。家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系统推进、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家庭教育民族多样性基本原则,实现合作育人的共同目标。基于“双减”特点,学校可以选择以学生的学习为突破口,与家长建立合作联系,使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立相互的信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便捷的传播媒介,利用网络沟通平台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并建立互动沟通。学校以孩子学习为切入点逐步引入育人观念,吸引家长自发性了解育人方法,让家长肩负起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实现家校共同着手育人工作,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二)明确家校育人责任,合作深入育人探究

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不相同,两者有着明确的工作划分,不能混为一谈。如果认为家校教育具有相同的意义那么只会导致家校合作教育开展困难,同时合作育人的积极性也会减退,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明确划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责任,并建立家校联系,达成共识并合作育人。家庭教育要明确突出以德为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和民族观,为接受学校的育人教育打下铺垫。为推进家校合作,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加。在会议中,学校可以对家庭育人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等进行分享,并对学校近期的教学育人成效进行总结,邀请家长提出意见和不足。通过与家长建立沟通的形式,与家长达成育人共识,能够让家长和学校都明确育人的责任,并共同深入育人的探究,促进学生的教育发展。

(三)丰富合作内容形式,推进家校育人进展

当前,家校合作的主要困境在于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合作育人的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稚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加,巩固发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例如,在学校国庆节期间,可以组织“喜迎国庆,为国庆生”的主题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观看或者担任评委。这样不仅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也能够见证孩子的表现时刻,使家庭情感升温。学校组织该活动也能够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育人风采,以及教师培育学生的辛苦勤恳,从而更加认可教育工作者的价值。或者,学校也可以组织秋季运动会,邀请家长共同参加,增加其中的亲子比赛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亲子合作意识,增加育人机会。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丰富家校育人的内容和形式,使家校关系更加亲密,便于实现共同育人工作。

结束语

在“双减”背景下,实现家校合作育人,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教学活动内容,同时也能够让学校和家庭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肩负共同育人的责任。学校和家长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及立德树人的要求,深入开展育人工作,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措施,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年,杨海鹏,许建兴.“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20):32-34.

【2】言珏,柳金菊,张耀方.“双减”背景下培智学校家校合作的实践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0):62-65.

【3】龙宝新,李海英.“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思维的转变与落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3):29-37.

【4】蒋丹,陶蕾.“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突出问题与改进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8):15-21.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家校合作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2:30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47:37
浅述幼儿良好品质习惯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49:28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