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文化项目的分析与建议
——以《中国文化》为例

2023-04-18 12:35王雨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表象内核

王雨潇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当前,国际上中文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正在快速发展。 我国现有的教学资源变得难以应对这样的大场面与新局势。 “三教”问题亟待解决,教育质量亟须提升。教材是“三教”问题中的重要部分。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类教材数量较少,且教材内容需要结合时代进行优化。文化项目是文化类教材的重要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教材的质量。在现有的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编选及讲述出现了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本文以经典文化类教材《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文化项目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文化类教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中国文化》由韩鉴堂主编,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对外汉语精版教材,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这本教材的适用对象为中级以上的来华留学生。 主要教学目的是让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 同时辅助汉语教学[1]。 这本教材目前共有3 个版本,第1 版于 1999 年出版,第 2 版于 2018 年 1 月出版,第 3版于2018 年6 月出版。 其中,第2 版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与第1 版与第3 版不同, 第3 版与第1 版内容与结构大致相同,只是做了少量修订。由于第3 版出版时间距今较近, 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新形势下文化类教材的现状,因此本文以第3 版作为研究对象。这本教材内容翔实,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与知名度,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教材。

1 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与新挑战

1.1 “中文热”与学科建设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在国际社会中,“中文热”也在升温。 近年来,我国积极追求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 2019 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召开;2020 年, 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与交流中心成立;2022 年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发布,将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类别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增设博士专业学位。我国正在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随着国际上需求的增加与国内的学科发展, 我国现有的教学资源变得难以应对这样的大场面与新局势。“三教”问题亟待解决,教育质量需要提升。

1.2 文化类教材现状

教材是“三教”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目前, 汉语文化教材数量较少,仅查找到20 余本。 且为数不多的文化教材内容多偏重表象上的文化符号介绍, 而很少深入到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核。而当下的中国,追求的不再是文化符号“被看见”,而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世界认同。这是深层次的价值观认同,仅靠表象层面的文化符号是难以实现的, 必须由深层次的有效传播来实现。教材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传播效果负有一定责任。 现有的教材多数难以满足当前环境的需求,需要更新与优化。

2 《中国文化》中的文化项目分析

2.1 宏观层面:文化项目的选择

《中国文化》 的宏观叙述上存在 “厚古薄今”之嫌,不够与时俱进。我们对教材的文化项目以及版本变化做一个整体的概览,就能够发现问题。第3 版是对第1 版的修订:

原书(第 1 版)共 29 个文化专题、31 课,现精编(第 3 版)为 24 个文化专题、24 课。 删掉“中国人的姓氏和名字”“中国的农业”“中国古代历法”“故宫”“京剧”“武术”6 个专题,新增“中国历史简介”“中国戏曲”2 个专题,将原“茶与饮茶”与“中国酒”合并为1 个专题……

第1 版与第3 版出版时间相隔近20 年,但教材内容变化不大。 这20 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想观念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都对文化本身造成了很大影响,但这些变化并未在教材中体现。

《中国文化》第3 版教材共24 课,其中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占了17 课(除去地理、历史、民族、饮食、茶与酒外,其余全部是古代文化)。即使课文对许多古代文化的现代发展有介绍, 但其目的仍是为说明古代文化的生命力, 因此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教材名为《中国文化》, 但教材内容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不免有厚古薄今之嫌。固然,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值得详细介绍, 这本教材也因古代文化的经典性而能够经久不衰。然而,古代文化占比过重也将导致一些问题。 首先,古代文化距今时代久远,且多是有定论的,开放性的话语空间较少,读者容易产生距离感。本教材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在华留学生,他们生活中接触到的更多是当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 有研究者曾对在华留学生最感兴趣的中国故事做过调查统计, 结果表明, 留学生感兴趣的是当下中国人的故事,更渴望参与的是当下的社会文化议题[2]。 其次,“厚古薄今”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 编者之所以选取更多古代文化项目,想要传递的信息也许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但读者不一定能够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且有可能解读为“中国是传统的、保守的”“中国当代的文化不值一提”等。这样就会有悖于教材编写的初衷。

2.2 微观层面:文化项目的讲述

文化项目的讲述更多停留在表象上, 思想内核不够突出。当前,我国的文化传播多数情况下仍然停留在表象上——如长城、兵马俑、陶瓷等文化符号、文化产品。 外国人感兴趣的内容也更多是表象层面的文化。 然而,在跨文化传播中,更重要的内容应当是思想、价值观等更深层次的内容,而不能仅停留在表象上。跨文化传播不应当仅追求“认知”的层次,更应当追求“认同”的层次。要达到“认同”这一层次,就需要对思想、价值观进行有效传播。 目前,我国对于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核的传播还有待加强。 这一点在《中国文化》这本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我们能够发现在《中华文化》第3 版的目录中,除去第3 课《中国古代神话》、第 5 课《孔子与老子》、第 20 课《中国古代诗歌》及第21 课《中国古代小说》的内容与思想内核密切相关, 其余的教学内容几乎都选择表象上的文化符号、文化产品。 当然,由于当前留学生的兴趣点在表象层次,且考虑到教材适用对象的中文水平,如此设置教学内容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然而,内核是能够通过表象体现的。 虽然直接涉及思想层面的课程并不多,但就目前选取的这些文化项目而言,完全可以通过文化项目间接传递思想内核。 比如,《万里长城》这一课中,第3 版教材较第1 版出现了一点变化。第1 版教材第9 课的第二部分《孟姜女哭长城》,全部的篇幅都在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而第3版教材,在讲完故事后还加了一点评价:

这个故事版本很多,原因是这个故事表达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厌恶战争,渴望和平[3]。

这样的变化是能够产生正面效果的。 第一,“和平”这一意义解读,是站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的视角下提出的, 这样的解读更容易让来自不同文化圈的读者共情,进而慢慢接受这一价值观念。 第二,孟姜女的故事本身而言, 加入适当的解释与评价能够减少意图意义和解释意义之间的偏差。 文本具有开放性,按照第一版的讲述方式,读者的解读空间极大。且教材的适用对象是留学生, 更容易按照自身的文化观念进行解读。 传播者的评价相当于一种解读方式的引导,能够减少意义偏差。 第三,我们跳出故事来看,评价本身是一种思想与价值观的传递。有意识地加入评价意味着传播者本身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通过文化表现传递思想内核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出现这样的变化令人欣慰。 当然,从教材整体来,类似这样的价值观传递还略显不足,这种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优化建议——增强跨文化意识

3.1 宏观层面:多站在他者的角度选择文化项目

意义只有在解释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4]。 因此,编者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与他者之间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定关联和意义的重新生成”[5]。也就是说,读者解释之后产生的意义才是真正的意义。 这个意义与我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一定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有当读者对文本的解释,在较大程度上符合我们想要传达的意义时, 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才能够实现。因此,编者应努力站在他者的角度选择文化项目。

在国际汉语教学的新形势下, 他者更感兴趣的是当下的中国。因此,文化类教材在宏观层面选择文化项目的过程中,应当努力达到古今平衡。尤其是像《中国文化》[6]这类的适用对象为在华留学生的文化类教材更应如此。例如,第13 课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后面完全可以再去介绍“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速铁路、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这些着眼于当下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让读者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接受。 除去古今平衡外,教材还应与时俱进。《中国文化》第1 版与第3 版出版时间相隔近20 年[7]。这20 年中,“一带一路” 思想已经提出并投入实践。“一带一路”让中国与共建国家增加了经济与文化往来, 让中国与多国在诸多方面从中受益。 第1 版中《丝绸之路》这一课仅介绍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由于出版时间远远早于“一带一路”的提出时间,必然不会提及“一带一路”。 但 2013 年“一带一路”提出,且成了重要的中国智慧。在2018 年出版的第3 版教材对《丝绸之路》的介绍中,仍然未见“一带一路”的论述,这是十分可惜的。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世界已经有目共睹, 而当下的中国也正在接受来自世界的目光。如果过度地强调古代文化而忽视当下,会让读者认为中国只有辉煌的昨天,而没有辉煌的明天。教材编写者需要与时俱进,积极传播当下的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塑造多元、包容、与时俱进的中国形象[8-9]。

3.2 微观层面:重视传达思想内核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以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10]。 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当前,我国的文化传播多数情况下仍然停留在表象上。 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内容也多是表象层面的。固然,认识事物的自然过程本身就应当是由表及里的,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更应该将文化的传播深入下去。 这也是文化类教材需要肩负的责任。

《中国文化》这本教材中,如对中国画的介绍,完全可以深入到思想层面[11]。 教材对中国画的历史、材质、题材、画法进行简单介绍后,主要介绍的是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包括:神形兼备,追求神似;立意在先,构图灵活;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12]。 但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从未提及“为什么”。如果能够深入“为什么”的层次,则可以通过教材中展示的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墨竹等经典的中国画;深入到中国哲学的层面,比如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等。当前,多数文化类教材都类似于《中国文化》,是一座纸质的“博物馆”——重文化表象,轻文化内核。 这对于中国文化初学者而言是适用的,对于“想要被世界看见”的时代是适用的。 但现在,中国已经被世界看见。 对于当下的中国文化传播而言, 我们追求的应当是更深层次的传播。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让世界对中国文化从文化表象 “认知” 层面逐渐过渡到思想观念的“认同”层面[13]。

4 结束语

在当前国际“中文热”的背景下,现有的教育资源需要优化。 教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现有的教材中, 文化类教材数量较少且内容需要结合时代进行优化。 本文选取了一部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教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现有文化类教材文化项目,研究认为:文化项目的选择不够与时俱进,对文化项目的讲述不够深入。结合当前形势,针对教材问题,我们给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在宏观层面应多站在他者的角度选择文化项目, 在微观层面应重视传递思想内核。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表象内核
强化『高新』内核 打造农业『硅谷』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基于嵌入式Linux内核的自恢复设计
Linux内核mmap保护机制研究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