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路径

2023-04-18 09:31李敏姜永志徐庆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群际刻板语言文字

李敏 ,姜永志 ,徐庆宏

(1.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基地,内蒙古通辽028000;3.榆林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4.内蒙古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其中,民族交往是民族关系的基础, 各民族交往是和谐民族关系的起点,也是各民族相互接触、相互尊重的前提。 民族交流是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实质, 各民族在交往接触基础上相互选择,加强生产生活各领域的交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相互理解,为共同发展提供保障。民族交融是和谐民族关系的核心,各民族经历广泛接触、彼此交流、吸收创新的过程,形成一个共性的文化基础。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现了一种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在民族关系演进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各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 并贯穿民族关系发展的全过程。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1]。 沟通、理解和认同在逻辑上具有层级递进的关系,是对良好民族关系不同的表达。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探讨通用语言文字如何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 期待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启示。

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增进各民族交往

1.1 群际接触增加民族交往

民族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种, 体现了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国多民族特征为民族交往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民族交往的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民族间和谐交往,对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交往是从民族接触开始的, 民族接触是民族交往的开端[2]。良好民族接触可以为后续民族交往奠定基础,相反,民族接触中出现的问题容易使民族交往无法进行。接触双方可能由于生活经历、人格结构或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加上对另一方信息掌握不全,进而形成对个人或民族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高承海等人通过分析民族接触、 民族刻板印象、 群际焦虑和交往态度相互作用的机制发现, 汉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持有明显的刻板印象,其中包括积极刻板印象和消极刻板印象,从持有的程度上来比较, 积极刻板印象的程度显著大于消极刻板印象,这反映了我国民族交往的积极方面[3]。 但是,民族接触双方消极刻板印象也应得到重视,才能为建立更和谐的民族交往提供保障。

消极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认知成分, 过度概括的错误信念是造成消极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 当这种过度概括的错误信念与喜欢或厌恶等态度因素同时出现时,便形成了一种交往态度,即偏见[4]。偏见会使人们对于特定对象的思考、信念、情感和行为带有明确的倾向性, 日常生活中提及的偏见往往都是负面的态度倾向。各民族同胞交往过程中,民族偏见一旦出现,容易使民族交往和情感融合出现障碍,打破民族关系的和谐氛围, 引发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疏离,并且这种情感疏离会反作用于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剧民族偏见。

群际接触理论对民族交往中如何减少消极刻板印象和偏见进行了解释。 群际接触理论的原型为群际接触假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实现国家团结必须解决种族关系问题,奥尔波特提出的“群际接触假说”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群际接触假说认为, 群际偏见是由于某一群体没有掌握另一群体的充足信息,或掌握了错误信息而导致的,群际接触使某群体获得新信息或者更正错误信息,可以减少群际偏见[5]。 多项研究证实,增加接触目标群体的频率会提高对该群体的喜爱程度[6-7]。

学者们在群际接触假说的基础上, 通过扩大研究对象群体范围,改变群际接触类型,分析不同偏见类型和最佳接触条件对群际接触假说进行了扩充并形成了群际接触理论。 群际接触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民族交往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民族接触可以减少民族交往间的消极刻板印象和民族偏见,因此,广泛创造民族接触的机会,提高接触质量,改变民族交往间的认知偏差, 是改善和提高民族交往质量的重要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民族接触减少民族偏见需要满足4 个最优条件,分别是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合作的关系,以及权威和法律的支持[8]。

1.2 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接触的桥梁和媒介

要发挥民族接触对民族交往的积极促进作用,减少民族消极刻板印象和民族偏见, 就要充分考虑群际接触理论提出的4 种最优条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了4 种条件的实现。

第一, 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了各民族的教育公平。教育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教育兴国家兴,教育强国家强。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国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国家统编教材集合了众多著名专家和骨干教师的集体智慧, 教材编写遵循学习认知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教学三大规律,教材内容蕴含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少数民族学生拓宽知识渠道,打开学习视野奠定基础。以高等院校毕业生考研为例,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高的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各院校的指定参考书目多为通用语言编写,攻读硕士、博士期间许多文献资料和学术论文也都是用通用语言文字编写的, 熟练掌握通用语言文字是顺利完成学术研究及学习任务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 推行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都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体现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平等地位。

第二, 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共同目标[9]。 2019 年 9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10]。 目前,国家对科技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 教育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主阵地。 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 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均衡[11]。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效果仍有待提高。由于任课教师多为其他民族,学生通用语言文字不熟练,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学习效果不好,学业成就感低,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一些辍学学生由于学历低, 就业时也只能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外地引进的高科技人才流动性大,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属于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要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三, 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了各族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事业的生动写照。 我国各民族群众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合作共赢、团结互助、互敬互促,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是在紧要关头、关键节点、重要阶段,我们越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目前世界上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联合国6 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在我国,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史料、经典古籍、图书字画、网络媒体资源、科技信息等材料大多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发布和传播。因此,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共享更多的人类文明成果,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更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2],各民族以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实现合作共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扩大各民族交往范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促进各民族实现平等地位,形成共同目标,建立合作关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促进各民族群众和各民族地区文化经济交往。 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于2001年1 月1 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经历50 年的凝练与实践,从最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系列指示,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语言文字工作地方性法规, 最后正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明扼要地对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适应范围、主要内容、调整对象、我国语言文字政策和语言文字工作管理和监督进行了明确阐述。 这部法律从我国语言生活的实际和语言文字自身发展演变的特点、规律出发,正确处理了推行语言文字规范与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的关系, 以及语言文字的主体化与多样化的关系等问题,促进少数民族群体在学会本民族语言文字基础上再学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便扩大交往范围,加强各民族交往[13]。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交流

2.1 有效沟通促进民族交流

各民族群众在接触交往的基础上, 逐渐互相选择,在资源、信息、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其中信息和语言方面的交流是交往双方在精神层面沟通的重要内容。

沟通是人与人情感联结的主要途径, 从沟通的主体范围角度可以将沟通划分为个体沟通和群体沟通。个体沟通主要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群体沟通则是指两个群体的沟通。 群体沟通在个体沟通的基础上具备一些新的特点,如群体大小、沟通网络、沟通对象等,但无论是个体沟通还是群体沟通,在有效信息交换问题上,具有相同的本质,都是双方在观念、思想和情感方面交换的过程。借助语言形式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为主要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是最为有效和精准的方式。

巴克尔描述了沟通过程的7 个要素, 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14]。 其中障碍会影响沟通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表现在:信息发出者能否选择适合接受者的语言、 文字或表情等符号;信息环节最为重要的符号就是词语;信息接收者将符号转译成观念、想法或情感。由于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使用不完全相同,导致转译后的内容可能偏离原有内容,从而削弱了沟通的有效性。

另外,沟通不仅包括信息的传递,还包括意义的理解,沟通双方采用共同词汇的前提下,理解的效果还取决于双方共同经验的多少,共同经验越多,理解也会越准确。各民族间建立相互理解的有效沟通,才能使民族间的交往更加深入,交流更加顺畅。

2.2 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沟通的手段和工具

有效语言沟通的前提是沟通双方必须建立共同的语言符号[15],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使用为各民族建立有效语言沟通奠定基础。 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可以使各民族沟通的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传递具有高度共识和稳定的信息符号系统, 通用语言中每个字词的形、音、义都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这些词语可以用来指代事物、描述内心状态,同时也可以被其他民族觉察并理解。

当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为双语者时, 语言的使用经验对交流有效性的影响更为复杂。 双语者即使只使用一种语言,两种语言都是活跃的[16]。 双语者在说话时要在两种语言间进行选择, 并根据说话对象进行语言转换, 这就需要发挥语言控制系统的抑制和转换作用,防止非目标语言的干扰[17]。 语言的理解和产生过程都会受到语言控制系统的影响。

语言控制与认知控制既有重合又有分离[18]。 两种语言的使用与认知控制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多争议, 有研究发现掌握两种语言可以提高认知控制能力[19],也有研究认为不存在双语认知优势[20]。 众多研究未得出一致结论的原因可能与语言使用多样性有关。 我国的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空间基础[21],也使得运用通用语言文字交流的少数民族群体语言使用呈现多样性特点。 适应控制理论提出, 根据语言使用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语境双语者:单语语境的人一般只说一种语言,很少转换另一种语言; 双语语境的人经常在两种语言间转换,转换发生在句子间;密集语码转换语境的人同样经常在两种语言间转换,但转换发生在句子内。不同语境认知控制机制不同, 单语语境和双语语境对转换具有较高的认知需求, 密集语码转换语境对认知控制的需求最低。

民族互嵌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中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交流的少数民族群体要想准确产生和理解对方语言,认知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少数民族群体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交流时大脑内部运行网络的机制就尤为关键。 不同使用语境双语者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交流时大脑认知控制网络有何特点?与汉语单语群体的脑内认知控制网络是否存在共性? 能否找到一种通用语言学习和使用方式能够使少数民族群体以最优化的方式调用认知控制系统,以便更为顺畅地与不同类型的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 这一系列问题有待于深入探索。 总体而言,国家通用语言是各民族共用的语言符号, 也是各民族有效沟通的手段和工具。另外,通用语言是一套较为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 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因此,使用通用语言沟通还体现了文化传递的功能。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 是不同群体人们相互理解的重要媒介。 各少数民族优秀的历史,如果使用通用语言文字进行记录,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该民族, 并且这种文化的交流和传递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为各民族有效沟通创造了共同的文化背景, 各民族同胞学习中华文化的经典智慧哲思, 为准确理解语言符号背后的意义奠定共同文化心理基础, 更好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沟通。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深化各民族交融

3.1 共同体认同加强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在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民族接触增加民族交往, 有效沟通促进民族交流,各民族必然是在广泛接触、彼此交流、吸收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共性的文化基础,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与连接[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经历由个体认同到民族认同, 最后通过重新范畴化和改变边界转变为上位群体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过程[23]。 共同内群体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机制。

共同内群体模型聚焦社会认同过程中的社会分类, 该模型认为个体往往通过重新范畴化对自己所属的群体范围进行再次分类,“我们” 代表内群体,“他们”代表外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具有独立的认知表征。 当群体成员身份从“我们”和“他们”转变为“我们”这样一个更具宽泛意义和包容性的群体身份时, 意味着两个原本分离的不同群体的认知表征形成了一个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群体概念, 即共同内群体认同。 在重新范畴化的基础上内群体积极情感也可以延伸至当前新形成的上位群体, 进而减少对先前外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24]。 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分三个层次对模型结构进行表述,包括前因变量、表征中介和结果变量三个层面。群体相似性和语言表征因素作为前因变量可以预测共同体的稳定性, 重新范畴化作为表征中介是共同体认同建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机制, 结果变量是对该模型多样性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的探讨。 如何发挥前因变量和表征中介对共同体认同形成的积极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探讨。

3.2 通用语言文字是共同体认同的基础和根本

共同体认同的建构需要多种前因变量和表征中介的协调作用, 其中通用语言文字是共同体认同的基础和根本。学者青觉提出,国内研究者大多从语言(文化)习得层面开展实证研究,或者从通用语言文字作用方面开展理论论述, 对于通用语言文字与共同体认同和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的内在逻辑缺乏整体分析框架[25]。

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提出重新范畴化过程是个体通过重新分类扩大族群边界, 建构一个包摄水平更广泛的上位群体概念, 新的上位概念包括原有内群体和外群体, 个体对原来内群体的积极情感也会迁移至新的上位共同体。 这一重新范畴化的过程需要一些前因变量的支持, 语言表征是共同体认同的前因变量, 推行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加速不同语言环境下信息传递障碍的消除, 增加各民族的相似性感知, 相似性的增加促进各民族按照新的共同边界条件进行社会分类,建立上位共同体认同。

4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体认同就像石榴籽的外皮,各族人民就像石榴籽,石榴籽在外皮的包裹下紧紧相依, 各族人民在共同体认同的保护下凝心聚力。 我国各民族交往就是要促进各民族成员相互接触,民族交流就是要增进民族理解,民族交融就是要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因此,我国多民族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就是一个从民族接触到相互理解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发展的逐步递进过程。 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民族接触最优条件的实现,促进各民族有效沟通并准确理解, 增加各民族语言相似性感知,最后达成共同内群体认同。 这一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交往交流交融各个层面发挥作用,并贯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猜你喜欢
群际刻板语言文字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群际容忍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方法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奥尔波特群际接触理论的逻辑轨迹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群际接触对民族关系的作用
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