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琪
[摘 要] 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打造智慧课堂,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创造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中来,从而获取宝贵的动态资源. 同时,教师应对这些宝贵的动态资源进行辨析、判断、整合、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智慧的动力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智慧课堂;发展规律;动态资源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经验,这些“不同”在碰撞、交流、启发中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光芒,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对于这些“不同”,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具体学情进行辨析和判断,通过问题加以启发和指导,从而将“不同”进行整合、梳理,使课堂变成智慧的结合体,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尤其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使得不少教师依然重复着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 教师常常将自己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讲授给学生,课堂成了教师智慧的“展示厅”.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得过于死板和僵硬,其个体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构建智慧课堂就成了必然选择,课堂上,教师关注的不应是知识的讲授,而应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驾驭,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究、去发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学会学习. 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几点智慧课堂建构策略,如有不足,请指正.
借“疑”生“思”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常常会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疑难问题,以此引发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加学生学习的迫切感. 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疑”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学生的新思路、新想法,通过激励和启发,使之成为智慧形成的迸发点和催化剂,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质疑、思疑和释疑的过程中收获智慧、收获信心.
例题给出后,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根据课堂反馈,学生得出两个四棱锥的体积均为64.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教师并没有急于点评解题过程,而是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两个四棱锥的体积相等,这是偶然的,还是巧合的?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体积与截面位置是否存在什么关联?
设计意图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蕴含其中的一般规律,从而化特殊为一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问题给出后,学生的探究欲被激发,思维进入活跃状态. 学生作出不同的棱锥,计算后惊奇地发现其体积均是64,于是学生大胆地猜想,这样的棱锥体积是定值. 基于此猜想,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证明,并尝试寻求等体积产生的原因,此时学生的思维发散又活跃. 教师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从中选择一个典型方法供学生再思考,从而将发散的思维凝聚起来,以此提升探究的深度,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
问题2:若四棱柱不是正四棱柱,以上结论是否成立呢?其他棱柱呢?
设计意图 通过继续“设问”引导学生向一般化思考,弱化正棱柱这一条件,将学生思维引入一个新的境地. 通过研究容易发现,此规律同样符合其他直棱柱.
通过质疑诱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究,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丰富了认知体系,在思疑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功.
借“境”激“情”
情境是产生数学问题的沃土,其在深化知识理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情感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宽松的、开放的,且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問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例题给出后,教师没有让学生求解完事,而是加入了如下问题情境:
(1)尝试用不同方法进行证明(如分析法、综合法等);
(2)总结归纳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原理及步骤;
(3)你还能找到其他的证明途径吗?
对于第(1)问和第(2)问,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能够顺利完成,本题的教学重点就是对第(3)问的处理,目的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在证明过程中,教师给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时间去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发挥个体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以成长.
经过独立思考和互动交流,学生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在此选取两种典型的解法展示如下:
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后,教师没有让学生停止探究,而是鼓励学生结合例2的结构特点编制相似题目,并让学生尝试完成证明. 让学生自己编制题目,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很快就有学生给出了变式题目:
结合前面的证明经验,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变式题目的证明. 接着,教师又继续追问:结合以上练习,你是否能够将其推广至一般形式呢?此时,学生结合前面经验很容易得到:
虽然学生结合前面的经验得到了命题1,不过对于该命题的证明,部分学生是没有思路的,为此教师适时地给予点拨解惑,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命题1的证明.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不仅深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了数学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数学学习能力.
借“探究”促“发现”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究、不断创造的过程,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中往往会收获很多智力资源,这有助于打造一个高效的智慧课堂. 不过,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关注现成的结论,很少带领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而且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带领学生体验新知识、新方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技能.
问题(2)和問题(3)是以问题(1)为基础的灵活应用、拓展和延伸,这样一种有梯度的拓展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探究积极性. 问题(4)引导学生利用原图形进行猜想,有效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得到了许多出人意料的结论和方法.
为了获得更好的探究效果,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基于其最近发展区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从而引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借“交流”促“发展”
有效交流是数学教学的必经之路.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着力于建设一个民主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不再是权威的领导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交流者和合作者. 在交流中,师生面对彼此的差异时应保持客观的态度,既要相互尊重,也要相互接纳,真正实现平等对话. 同时,在对话交流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展现学生张扬的个性. 当然,交流并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与同学的交流,与书本的交流,与自我的交流,等等. 这样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灌输”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在交流中学会质疑和反思,在交流中学会尊重与信任,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慧.
例4 试比较log67与log75的大小.
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尊重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之后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另一种解法,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得以进一步完善,点燃了学生的数学智慧.
借“互动”生“智慧”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继承者,两者成了发现新知、探究新知的合作者和创新者. 在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智慧被激活,学生的个性认知被释放,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升. 新模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枯燥的面貌,为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实现了教学相长.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法、综合法等方法证明后,并没有结束探究,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问题:若将两个实数变为三个实数,是否能够得到类似的结论?
通过以上问题的铺垫,学生很快联想到利用数列的单调性进行证明,即只要证明数列f(n)单调递增,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基于以上思路,师生合作完成了该问题的证明. 当证明结束后,教师又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其他方法加以证明,进而逐渐深化问题的理解.
在传统课堂上,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预设提问题. 这样看似学生自己提问题,但实质并没有摆脱教师的束缚. 而新课程实施后,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应将其视为宝贵的资源,通过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重组和开发,不仅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得新的发展.
总之,成绩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中要摆脱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束缚,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数学课堂的最终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互动中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