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顾玉武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协同育人机制是一种育人理念,指通过教师相互合作、相互协调、联合作用,使结果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同时也是一种育人方式。“产学研创协同育人”“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协同育人宏观视角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在“大思政课”格局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践协同”是新时期下高校教育工作的新主题。公安院校实施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校,不仅要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更要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协同育人。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是所有专业课应有的育人功能。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德育资源,发挥“三大”育人成效:增强通识课程育人功能、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强化实践课程育人效果,实现公安院校文化课、实践课和党性教育的结合,形成价值引领。
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评价是否成为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标准,首先要考察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大思政课”这一新理念,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是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之后,为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的新方向,它的精髓在于课堂价值、价值引领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公安院校更应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以学科特色为着力点,传承本土基因的教师队伍、讲好中国警察故事的精品课程、独具中国视角的“实战型”教材、彰显使命担当的第二课堂四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多次围绕“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三个教育根本问题,提出“三全”育人教育方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课程特点,运用思政教育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2)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教社科〔2022〕3号。。基于此,公安院校应更加重视“习专业之术,注重价值引领”的协同育人教育战略。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双重性在于教育本身的涵义。所谓教育即教书育人,本身就具备双重性,即“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一方面专业课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价值引领实现育人功能。协同育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需要稳步推进思政教学的同时,脚踏实地完成各专业技术课程。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实现“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关注的重点。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拥有政治过硬、专业突出、立足本土、注重传承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灵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将高知群体凝聚在党旗下,夯实课程思政的人才基础,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强调“身教重于言教”。配齐“老中青”结合的思政课程教学团队,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开展“大思政课”建设,需结合学习规律,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从内而外营造育人环境。比如,入学伊始,由公安院校党委书记、校长讲授“思政大课”,勉励学生认真学习并传承“立大志”信念。大一期间,借助“思想道德与法治”及实践课,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明大德”。大二期间,借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实践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实践课等课程帮助学生“明大理”。大三期间,借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勉励学子扎根中国大地“成大才”。大四期间,开展就业培训,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临近毕业,勉励学生牢记党的教诲、谨遵校训,回报社会。
通过对公安院校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7份,调查对象分为高校管理人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教师、专业课教师四类人员。从问卷分析可知,协同育人认同理念不高(有效问卷130份),协同育人理论认识不高(有效问卷119份),协同育人目标认识不足(有效问卷78份)。从调查可以看出,高校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对协同育人意识不强。
公安院校现行的教育教学理念受传统教育教学影响较大。首先,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正确认识“三全育人”中教师肩负的育人使命,惯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份内工作,做思想工作是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专业课教师属于“跨界”行为,讲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课就是根本,这是协同育人认同理念不高。其次,师生之间、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互动较少,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不够多样性,协同育人理论掌握不深刻。部分教师意识不到“大思政课”背景下,协同育人是一种开放性理念,需要建立与外部沟通,交换信息、资源、能量的开放系统,无论是人文社科类还是自然社科类各个专业都需要交叉融通。最后,专业课课时安排远超其他课程,师资配比也远高于思政课教师数量,因此专业课教师更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思政课教师理论授课“务虚”,认为是“轻松”的公共课程,学生和教师各自封闭,频道不通,对于价值引领,让学生心悦诚服的协同育人目标认识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中强调,“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3)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即,实践教学既是课堂的延申和拓展,同时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表现载体,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实践育人和素质提升才是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教育家、科学家还是政治家,都应该成为一个文化者,用文化感染专业情怀,用教育者的视野点拨向往,用学术者的声望唤起梦想,用体艺者的专长鼓舞激扬。当然在实践中,常常出现思政课教师很热情、行业企业缺乏热情、专业实操课教师缺乏热情等,这种现象就是思政与实践之间的衔接困境。
一是在公安教育中,专业课教师更加注重实战训练,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形式存在差异。思政教师更多以说教式、灌输式、讨论式向学生表达或者传授知识,而专业课教师尤其是专业核心课更加围绕行业需求、岗位导向目标进行教学。
二是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专业、行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协同教育不足,最终导致协同育人实效性较差。由于思政教育是一项内化育人工作,需要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传导价值理论,相比专业实战训练见效缓慢,同时也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量化表现形式。
三是在教学评价体制上,往往不重视对教师德育工作的考核,缺乏衡量和评价指标,容易导致“课程思政”浮于表面。“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讲专业知识深化思想认识、教师授课讲出政治高度、学科理论具备学术素养、教师讲出情感温度。
协同育人工作缺少制度化的交流平台和常态化的合作平台。科学的顶层设计,既需要领导层的真正重视,也需要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协同育人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各种制度和政策难免存在矛盾冲突现象,比如教师的能力和能量有差异,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无交集,两类教师队伍缺乏沟通机制,当学院对教师课时量的硬性要求和学校对思政元素育人的紧迫要求共同摆在面前时很难做到兼顾和平衡。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五唯”现象、注重奖励科研项目等,对潜心教学育人的教师重视不足、奖励不够。
德育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沟通交流和经验积累。如何能将学术素养讲出情感温度,做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其实需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互通有无。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思想育人,如何凝聚人、培养人、塑造人实际上高于专业培养。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都应该入脑入心,讲课要有四声要领:一声是声情并茂、声势赫奕;二声是温声细语、绘声绘色;三声是不动声色、于无声处;四声是掷地有声、雁过留声。
公安院校因本身的政治属性和培养人才的职责使命,决定了忠诚教育是根本,决定了忠诚教育是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如何统筹推进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深化“大思政课”实践的现实问题。“思政-实践-专业”三维体系重塑思政教育“三种精神”价值,忠诚教育、英模精神和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同意识,树立正确理念,才能保证积极的行动,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两类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还要有温暖的育人情怀,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2022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指出,“学习弘扬英模精神,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专业价值观的培养,塑造“大思政课”背景下价值引领体系。
其次,深入开展忠诚教育。忠诚,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在专业课中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同时,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日常教育,做好“三进”,引导学生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理念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最后,强化教师协同育人理念。打破固化课程体系,构建“学科-课程群-课堂”研究体系。立足行业和岗位特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实习环节设定德育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增加思政教师参与实训的内容,同时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训的一体化融入,充分体现“育训结合”。通过体验式学习,建立专业岗位初步认知,增强职业情感;通过实验实训,结合专业技能强化岗位技能,强化职业态度;通过岗位实践和实战化综合训练,提高职业品质。最终形成人才培养主要脉络:职业规划、感性认知、技能训练、职业情感、岗位强化持续提升,至此形成“思政-实践-专业”协同式、立体式、全过程式的育人机制。
首先,积极构建制度化的交流平台。依托全国及地方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实践教学基地讲好思政课,专业课教师善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理论铸魂育人,实现专业价值引领入脑入耳入心。高校教学委员会或者学术委员会,依托教育部组建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提供的教研资源和培训,发挥课程思政的学科德育功能。关于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围绕重大时事要事、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重温红色路线、体验红色文化、邀请思政课教师共同学习感受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等活动,增进共识,建立交集。
其次,加强组织性和规范性交流。制度建设是抓好协同育人交流工作的根本,只有把协同育人交流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才可以有章可循。(4)宋红云.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将加强交流列入二级学院教师党支部活动,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合空间,促进师生的学术交流和想法交换,打造思政教育的宜人环境。第二,针对协同育人建立工作室,由一定比例的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组成研究团队,申报课题深度合作。组织相近学科开展集体备课,凝聚学科专业之间的共识,集中解决共同的难点和困惑。
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合作平台。互联网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当代大学生是“网民”中的最大群体,可以通过学生方便接触又易于接受的网络载体搭建合作平台,以理论性、启发性、趣味性、服务性为导向,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课程体系是思政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大思政课”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包含三类课程,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验实训类课程,依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以不同类别的课程方式育人。三类课程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都有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用大班教学;专业课主要采用小班教学,实验实训则走入岗位环境。教学内容方面,公共基础课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内容应融入实验实训,专业核心课主要开展技能认知,重点是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方式方面,思政教学已经广泛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英模报告会等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形式。以上三个方面架构成熟也必然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例如,“形势与政策”“职业规划”“职业素养”“警察礼仪”等课程,可以加入思政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研讨,营造“育能”和“育人”环境氛围,课程评价也应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评体系。
公安院校需建立支撑有力的保障机制和导向鲜明的评价机制,推动协同育人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创新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是发挥教书育人示范引领的根本保障。(5)赵新峰.协同育人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破“五唯”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上,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破除只注重奖励科研论文、专利等做法,对于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正向的激励导向作用,才能让教育工作者热爱教学,改变部分教师为科研而科研,为教学而教学的现象。在职称晋升考核中,把能实现育人任务作为教师考核第一标准,把具备潜心育人能力的教师晋升到高一级的岗位上,改变片面地以论文层次、数量、教学工作量等简单量化标准来考核教师。
其次,科学设置激励目标。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置激励标准,改变过去单一量化标准,不以教学科研级别判定育人成效。现在很多自媒体、微博、论坛等受众群体广泛,形式内容通俗易懂、能够走进大学生内心世界,更容易打动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研究对象给予一定正向激励。对于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表现不仅看课堂、还要看第二课堂。教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注重课堂教学和社会活动有效衔接,营造多元环境思政。加强社会建设,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学生做好党团主题活动,志愿者公益服务等活动,真正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融合式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最后,建立导向鲜明的评价机制。评价,通常是运用一定的标准,对人事物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克服“功利主义”倾向,才是评价机制存在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使教育者都能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在评价标准上,适度增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软指标所占比重;把增强学术道德、养成良好学风、培养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纳入评价体系;增加对备课、教案、课程思政等协同育人过程性考核的诊断作为指导性评价标准。
公安院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教育主体的全力协同和互相配合,将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最终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我们要培养的应是“有用之才”——志向高远,堪当大任的英才;富于创新,能力出众的俊才;自强不息,学技兼优的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