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料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还原历史,更是学生获取正确的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为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明确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教育价值,从而有效选择史料。通常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文字记录保存下来的,便于人们认识、解释历史。学生要想了解历史,必然离不开对史料的学习与研究。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明确史料选择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选择
作者简介:鲁协盛(1973—),男,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
我国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史料众多,这些史料一般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更接近或是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而第二手史料则是后人通过深入研究第一手史料后所作的,会掺杂创作者的一些个人思想。流传下来的史料众多,并不能通过时间来确定哪些史料是第一手,哪些是第二手,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就史料的选择进行深入思考研究,确保选择的史料是真实有效的,从而让学生学习与明确历史意义,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选择史料要坚持趣味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坚持趣味性原则,这是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提出的教学要求。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历史学科,对历史学科充满好奇与探究欲,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学习心理,遵循趣味性原则选择史料,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1]。史料较多,若放任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则容易导致学生偏离学习道路,被一些偏激的第二手史料影响,形成错误的思想判断。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就史料的选择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会查找并判断历史资料。史料的种类较多,有口碑史料、文献史料,还有非物质性史料等。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教师可以选择视频音像、历史遗迹等具体形象的史料,以此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史料的研究兴趣,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例如,在教学“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一知识内容时,为有效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点,掌握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北京人复原头像的照片,并围绕这张照片进行深入讲解:“北京猿人的复原头像目前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发现的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生活在距今大约77万年前,遗址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的外貌仍旧保留了不少原始性状,如身材短小、粗壮,手臂长而腿短。经过研究发现男性一般高156厘米,女性身高约144厘米。北京猿人的前额较低平,颧骨较高,有粗大的眉骨,鼻子扁平宽,嘴巴前伸,面部相对较短,相较于现代人的头盖骨,北京猿人的更厚一些,脑容量小,是现代人的80%。”教师通过在多媒体电子屏幕上展示北京猿人与现代人的头骨照片,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历史资料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选择史料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基于尊重历史的理念提出的教学要求。历史是真实发生并存在的,并不是没有看到、没有研究就不存在。史料是历史存在的直接证明。教师将史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为了证明历史的真实性。基于此,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明确真实性是需要重视的选择原则[2]。若教师选择的史料缺乏一定的真实性,那么其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将不复存在。虽然人们并不能回到过去,但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史料,还原历史场景,以此向学生充分展示历史,讲解历史知识,让学生明确历史发展进程。例如,在教学战国时期的知识时,为使学生明确战国时期并不是只有不休的战争,还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在当时为人们做出极大的贡献,更使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受益。教师向学生讲述“震不垮的都江堰”的故事,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示意图与当代的都江堰示意图进行比对,引导学生思考都江堰的建成为周边地区的农业带来了怎样的发展与便利,同时向学生细致介绍现代社会对都江堰的评价。历史教师在分析史料时,增加了与之相关的现代社会信息,一是能增强史料的真实性,二是能带领学生通过逆向思考还原历史,感受历史存在的真实感,体会历史传承的巨大价值。这一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明确历史并没有完全淹没在时间长河中,一些存在于历史中的事物还在为人类做贡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有效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三、选择史料要坚持可读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坚持可读性原则,这是基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提出的教学要求。“史,记事者也。”这是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的。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史料较多,对于一些耳熟能詳的历史知识,学生学起来较为容易,但对于一些较为生僻的史料,学生难以利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初中生在接触历史学科前,更多是通过成语故事、历史题材的动画片或相关绘本了解历史知识,这些历史知识经过多道程序加工,已经与真实的历史内容相距甚远,甚至南辕北辙[3]。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转变其对历史的认知思想,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重视可读性原则,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学习。第一,教师要尽量选择内容通俗易懂的文字记录,若需要的史料没有经过简化,而且存在一定的生僻字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对这类史料进行一定的注解说明。第二,学生在学习史料时,往往更愿意自己先进行阅读与分析理解,为此,教师选择的史料要贴近学生的学习认知与阅读理解能力,以助力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明确史料中记载的历史。与此同时,如果史料的阅读难度不高,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增强,学习压力也会相对减轻,学生会不再将阅读史料当作学习负担。例如,在教学“甲骨文记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史料,并要求学生独立进行阅读:“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出带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将其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当药材,后有北京的官员买中药,发现了‘龙骨’上面的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于是将所有带有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这些符号是商朝的文字。”学生通过阅读这段通俗易懂的史料记录,对甲骨文记事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选择史料要坚持严谨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坚持严谨性原则,这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使获取知识更便利而提出的教学要求。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变得更加快捷便利。从最开始利用计算机查询信息,到利用平板电脑联网查询信息,再到利用智能手机查询信息,不仅信息查询的速度有所提升,同时信息获取的渠道也越来越广。这虽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速度,但也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由于信息繁杂,史料的真实性更难甄别。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历史知识框架,梳理历史知识,有效还原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明确人生哲理。而史料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辅助手段,其真实性将直接影响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有效定位。为此,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一定要遵循严谨性原则,对史料的出处进行辨别,尽量选择正规的史料记载网站或正规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类书籍。以“诸侯争霸”的相关历史知识教学为例,目前以诸侯争霸为题材的电视剧、动漫和电影较多,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影响。为有效扭转学生对这一历史知识的记忆偏差,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注意严谨性原则,在正规的史料记载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并向学生展示史料的出处,提高史料的可信度与权威性。若史料内容不足以论证历史知识点,则历史教师需要多准备一些史料内容,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
五、选择史料要坚持思想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坚持思想性原则,这是基于唯物史观提出的教学要求。新课标强调,要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重视这一思想观念,坚持思想性原则。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才不会受到误导,而是会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对历史知识进行具体分析,透过史料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此外,初中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慎之又慎,注意其价值定位,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明理的思想行为。初中生在阅读史料时,会自然而然地对其中记录的事情产生信任感,教师需要明确这一点,让学生在分析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接受正面教育,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抗美援朝的五战五捷”相关知识内容时,为有效保障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深入理解,教师在选择史料时,选择了更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家书。在家书中,学生可以感知到战场上的士兵对家人的想念、关心与嘱托,对国家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历史教师选择这样的史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同时从正面体现思想导向,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学习并理解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六、选择史料要坚持精选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坚持精选性原则,这是基于便于学生学习并理解历史事件而提出的教学要求。精选性主要体现在教师选择的史料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若教师将大量的史料传授给学生,使其学习并理解,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教学偏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为此,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遵循精选性原则,使史料的数量与教学内容量相匹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且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注意紧扣教材知识点,选择能有效说明教学内容的史料,努力满足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要求,用有限的史料实现高效的教育。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材中对这一知识点的文字描述已经非常详细,若教师还选择类似的史料进行辅助教学,不仅难以发挥史料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大战背景,历史教师严格遵循精选性原则来选择史料,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与殖民地占有情况的具体数据资料,向学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并分析最终的结果。利用数据史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明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发展、结果。史料的选择只有更具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并选择适合的史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明历史,懂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史料要遵循趣味性、真实性、可读性、严谨性、思想性和精选性原则,从而将真实的历史展示給学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季惠红.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运用[J].教育家,2020(02):53.
[2]肖雪.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的选择[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47.
[3]武滟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研究[J].新课程(下),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