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全军 林世龙
[摘 要]基于初中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实际,统编教材对相当一部分概念采取了“过渡性”认知处理的办法。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过渡性概念具有内容生活化、认知表征化、介绍片面化等特点。采用过渡性概念应注重合理性和内涵界定一致性,但应拒绝使用随意性。教材没有必要对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作详细介绍,但对一些核心概念应作适当阐释,避免影响学生学习。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过渡性概念;核心概念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8-0041-03
概念是人脑对可感知事物或现象内在本质特征与属性的揭示。如果把学科知识喻为一座大厦,那么概念则是构建这座大厦的砖石[1]。当前,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淡化概念的本质性定义,教材编者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征以及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实际,对统编教材中的相当一部分概念采取了“过渡性”认知处理的办法,呈现的是过渡性概念。
一、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过渡性概念的特点
过渡性概念,一般是指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根据课程总体目标,考虑课程教学需要,为支撑一些重要学科知识的教学或解释某些學科事实现象却受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制约而必须引入的,试图反映其现象或具体表现的一种描述性定义。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过渡性概念具有如下特点。
(一)内容生活化
一些过渡性概念的介绍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场景,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容易掌握。如挫折,教材中的表述是:“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021年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105页)再如法律,教材中的表述是:“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021年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85页)从这两个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编者对这些概念的过渡性处理基于学生的生活场景,语言表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教材文本,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认知表征化
表征作为信息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指显示出来的现象以及表现出来的特征。对于一些过渡性概念,教材编者只是从多个方面列举其表征。如创新,教材中的表述是:“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021年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15页)再如创新精神,教材中的表述是:“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2021年版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26页)这两个表述反映了创新及创新精神的部分现象和特征,能让学生对概念产生形象化、结构化的认知,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三)介绍片面化
现行的教材对一些过渡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介绍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与平等的概念界定,教材中的表述是:“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021年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100页)“在法律意义上,平等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021年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101页)就自由概念而言,实际上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与道德自由。而教材中对自由概念的表述只提到社会自由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不受任何约束的,而是表现为对规则与法律的服从。自然自由是最低层次的自由,是人在最初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意志行动对自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能力。道德自由则是最高层次的自由,表现为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自觉按照理性标准自我约束、严于律己,这是一种自律。就平等而言,平等是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平等意味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待遇。法律上的平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正确认识与灵活把握过渡性概念
概念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具有重要影响,教材对概念进行“过渡性”认知处理是必要的,但要拒绝使用随意性,应当充分考虑合理性和内涵界定一致性,斟酌使用。
(一)注重采用合理性
对部分概念进行“过渡性”认知处理是必要的,因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规律决定了他们认知方式的独特性和认知程度的有限性,他们在初中阶段难以实现对部分抽象概念的科学、完整、准确认知。《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既要注重育人要求的一致性,也要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等差异。既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阐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符合规定的知识类别、覆盖广度、难易程度等,也要考虑城乡、区域差别。”[2]4教材对概念进行“过渡性”认知处理,尊重了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避免了概念化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高思维水平、培育核心素养。
(二)拒绝使用随意性
教材建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广大青少年打好中国底色的“铸魂工程”[3],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因此,教材编者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概念的“过渡性”认知处理不能随意为之,而要尽可能考虑周全,避免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如2021年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使用过渡性概念表述“学习”时便将2016年版中的“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调整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学习如何做人”。这一修订坚持核心素养立意,体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符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有利于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强化思想引领。
对过渡性概念的表述,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中华文化,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表述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021年版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59页)。对比之前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表述“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021年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表述更加全面准确。2021年版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中设“中华文化根”与“美德万年长”两目,美德属于道德伦理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目使用过渡性概念介绍中华文化时若将道德伦理纳入其中,则不仅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过渡到第二目,而且有利于學生理解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注重内涵界定一致性
当相同概念在教材不同处出现时,应注意其内涵界定的一致性,避免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如我国的“基本国情”,在2021年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下册中出现了四次。一是上册第70页“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二是上册第76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三是下册第30页“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四是下册第45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一处并没有点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后面三处则出现了不同的表述。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总目标第一条中提出“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2]8的明确要求。为此,建议在接下来的教材修订中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概念表述统一使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余如“人口众多”“资源短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可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三、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应明确诠释
教材对概念的处理,既要考虑其内容本身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核心概念的准确把握对完成课程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材编者对一些核心概念应进行适当诠释并清晰界定,否则极易引起学生对概念的错误认知与混淆理解。如2021年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的框题是“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本框的核心概念,但教材的正文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的阐释,而是采用了“过渡性”认知处理的方法,教材编者在“探究与分享”栏目中设计了一个活动,如图1所示。
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上述“‘共享发展话题探究与分享”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共同富裕”概念的内涵。生1的话旨在引导其他同学感受到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不是少数人的富裕;生2的话旨在引导其他同学感受到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生3的话旨在引导其他同学感受到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发展成果的共享;生4的话旨在引导其他同学感受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共同富裕存在两种误读,一是将共同富裕狭隘地理解为“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二是将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简单地画上等号。结合统编教材中的相关表述,必须准确把握:共同富裕是发展目标,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指向,两者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议在接下来的教材修订中,教材编者能够及时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表述中整合凝练出共同富裕概念的清晰内涵,充实课程内容,旗帜鲜明地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总之,准确把握统编教材中过渡性概念的基本特征和课程功能,在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意义建构,能使过渡性概念内化于学生的头脑中,成为他们在真实生活情境与任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让概念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友芳, 徐岚.从定义到语言: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转变:兼谈《经济与社会》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3] 施久铭,董筱婷.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访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J].人民教育,2021(5):16.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