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推断能力的培养

2023-04-11 17:17赵智侠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

赵智侠

[摘 要]推断能力是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高效阅读者必不可少的阅读策略和技能。文章在细化英语文学阅读中的推断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进一步探究在英语文学阅读中培养学生推断能力的教学策略,如多模态协同促推断、创设连接促推断、赏析语言促推断,旨在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文学阅读;推断能力;多模态协同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8-0024-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作为重要的语篇类型之一,英语文学著作因其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深刻的主题意义及独具特色的语言和写作风格,为英语学习者所喜爱。不少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对经典文学著作感兴趣,英语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学生获得语言知识、感受多元文化、发展高阶思维的重要载体。

在英语文学阅读中,阅读并不是阅读者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在连接新旧认知的基础上,阅读者头脑中的图式被激活,从而主动建构知识的一种体验。推断正是激活阅读者已有认知、促进阅读者主动思考并推测判断新知的阅读技能,是高效阅读者必不可少的思维品质。《课标》在思维品质目标方面对推断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一级目标是能根据标题、图片、语篇信息或个人经验等进行预测;二级目标是能根据语篇推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三级目标是能根据语篇推断人物的心理、行为动机等,推断信息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能从不同角度解读語篇,推断语篇的深层含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推断能力是初中英语文学阅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学生能否开展深度阅读的关键,因此,一线教师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推断能力的策略指导和渗透。

一、英语文学阅读中的推断类型

在《课标》的引领下,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但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特征,问题的设置千篇一律,如结合标题、插图、文本等预测文章内容和推测作者意图,忽视了语篇独有的结构特征、语言特点及信息组织方式等。

初中阶段常见的语篇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本文所讨论的英语文学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畴,是一种线性结构的叙事方式。这类文本开头通常会呈现时间(when)、地点(where)和人物(who)等事件发生的重要信息,蕴涵这些重要信息的情节通常是故事的明线,人物的情感变化或性格转变是暗线,此外,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因作家而异。因此,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推断类问题的设置不可千篇一律,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关于情节、人物情感变化、主题意义等内容的推断类问题。

不同于猜测,推断是根据事实和前提进行推理、判断事实的因果关系的心智活动。根据英语文学作品线性结构的叙事方式,大致可分为向“前”推测、向“后”推测、向“内”推测、向“外”推测。本文尝试从文学阅读的视角,把推断类型进行细化(见图1)。

二、培养推断能力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多模态协同促推断

传统的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重视文字,忽略插图、音频等其他非文本信息。《课标》明确了学生要具备听、说、读、写、看等方面的技能,“看”是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文本意义的技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模态协同下,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以笔者执教的课外阅读语篇“Abbys Lesson”为例,文本讲述了小女孩Abby不听爸爸的劝告,违反规则带宠物上飞机而受到惩罚的故事。在阅读之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基于以下问题“看”图片(见图2):1. Who was the girl?  2.How did the girl feel? 3.What might be the lesson?

学生在“看”到图片的标题Abbys Lesson后,不难推断出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叫Abby的小女孩,得到故事的人物(who)信息;继而再“看”小女孩的表情,可向“内”推断出“她比较烦恼”的心理感受;细心的学生会进一步“看”到Abby的目光停留在一只宠物鼠身上,进而可以向“前”预测,Lesson可能与这只宠物鼠有关。这一系列“看”图的过程使读者产生了阅读期待,为后文的顺利阅读做好了铺垫。

在此文本中,出现了一些描述宠物鼠习性的单词,学生理解起来稍有困难。笔者让学生观察宠物鼠“呼哧呼哧用鼻子嗅东西”的动图,“听”宠物鼠“吱吱叫”的音频。学生能够成功推断出“snuffle”和 “squeak”的含义,不少学生还惟妙惟肖地模仿起来,对一些描述宠物鼠习性的专有词汇掌握得很好。

在阅读Abby带着宠物鼠过安检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以恐惧而颤抖的语气“读”着“Abby felt her leg shaking and her heart beat fast”,辅之以“双腿颤抖,单手拍胸口”的动作。笔者形象的表演将故事场景再现。在“看”“听”“读”的多感官刺激下,学生立刻推断出Abby在过安检时,极度紧张及害怕事情败露的心理,体会了作者的创作思维,为进一步阅读和发掘主题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连接促推断

尽管初中生具备一定阅读文学作品的推断能力,但是由于缺少阅历,有时难以根据文本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故推断人物动作和心理时会出现困难。此时,教师需要进行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连接,设置贴近学生的问题,创新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特征。在问题设置上,可以采用“创设贴近学生的相似情境+提问”的模式。

在笔者执教“Abbys Lesson”这一课时,鉴于坐飞机和养宠物这两个话题对于初中生而言都不陌生,为了激发学生已有认知、加强新旧知识的连接、顺利预测文章内容,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If all of your family members are going somewhere for a holiday by plane, what will you do with your pet? “全家坐飞机去远处旅游,而宠物无人照顾”是爱好旅游的家庭遇到的比较棘手而普遍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在思考完此问题后,会更容易理解同样面临两难问题的Abby,不难推断出Abby的心理状态和决定。

再者,在分析飞机上“Abby的宠物鼠被邻座女人发现而大声呼叫”这一场景时,笔者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When you walked your lovely pet dog in the park, it made a walker scared. She screamed “What a horrible and ugly thing!” How would you feel? 当自己心爱的宠物被别人贴上“horrible(可恶的)”和“ugly(丑陋的)”的标签时,有学生说自己会比较生气,也有学生说自己在生气的同时会反思宠物狗的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还有学生说他会理解,因为在一些对宠物毛发过敏的人士眼里,宠物确实是可怕的存在。经过对此情境的深入思考,结合阅读文本中Abby的举动,学生较为容易地推断出:Abby会因为极度生气而否认带了宠物上飞机。较为惊喜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给他人带来不便,并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起了很大作用。

(三)赏析语言促推断

1.反复推敲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线作为暗线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变化。人物的情感往往是多种心理状态的交融,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语言,往前预测的同时,不断回顾和思考语言的深层含义。

以笔者执教的课外阅读“The gifts”为例,文章讲述了Della和Jim在圣诞节之前,出售自己心爱之物来为对方挑选礼物的故事。在读到文本中Della出售了自己的长发,为Jim买完手表链,在家等Jim回来时,有一段对Jim进门状态的描写:“The door opened and Jim walked in... His eyes were fixed on Della, and there was an expression in them that she could not read.”, 不少學生难以精确推断出 “expression” 所蕴含的意义。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Della的反应,学生从“cried” “Dont look at me that way.”推断出Jim开门后看见爱人失去珍贵而漂亮的长发后“震惊”的心理。其次,学生继续分析Jim的动作,根据“Jim drew a box...lay the set of combs...”得知:Jim给Della的礼物是发梳,而此时发梳对于失去长发的Della而言是无用的。教师让学生再次回顾上文中的“expression”,推断其含义,学生不难推断出Jim满心欢喜准备给爱人送礼物,突然发现礼物毫无用处时“失望”的心理。在此基础上,学生继续阅读下文,从“Jim put his hands behind his head” “sold the watch”等推断出Jim是卖掉自己弥足珍贵的金表给Della买礼物的,但这却换来了对爱人毫无用处的发梳,此时的“expression”还有Jim失去珍贵物品错买礼物的“伤心”心理。在反复推敲和不断回顾文本的基础上,“expression”的解读至此才会比较全面,包括看见爱人失去长发的“震惊”、发现礼物毫无用处的“失望”,以及失去金表错买礼物的“伤心”。

2.根据遣词造句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赏析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对构成语篇思想内容的词语和句子还需要多次阅读和赏析,这样理解才能得到升华,才能欣赏、评价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读者通过揣摩语言可以推断情节和人物心理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遣词造句、叙事方式等向“外”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写作风格。

以“The gifts”的课堂教学为例,笔者基于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赏析:Which word or sentence touched you most? 学生A:“Jims gold watch...from his father and his grandfather... It fell about her, and reached below her knee...”。这两句分别是对Jim的金表和Della的长发的描写,作者细腻地勾画出了金表和长发的珍贵。学生B:“Three times Della counted it. Della put her old brown jacket and her old brown hat.”。作者通过Della的动作和穿着描写,烘托出了贫穷的“生活”。在学生对文本语言赏析的过程中,文章主题呼之欲出:无论是恋人之间、家人之间还是朋友之间,爱是彼此之间的关心、奉献和给予,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3.根据叙述方式推断作者的写作风格

除根据遣词造句反复推敲人物心理外,作者的叙述方式及文章的组织方式也能体现出作者的写作风格。以课外阅读“The gifts”为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前”推断出故事的情节,即明线;向“内”推断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即暗线。在分析故事情节时,细心的学生发现,“The gifts”这篇文章在开头交代了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人物、时间、事件、起因等,情节部分有开端和发展,但故事的高潮和结尾是同一个部分,在揭秘完礼物后,故事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者意犹未尽,沉浸在既惊讶又合乎情理的结尾中。再结合作者的背景信息,学生不难推断出其写作风格——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式结尾。

总而言之,推断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结合英语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推断大致可以分为向“前”推断故事情节及影响,向“后”推断原因,向“内”推断人物心理、性格特征、行为动机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向“外”推断文字的深层含义、作者态度、作者写作风格等。教师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推断能力的策略,通过挖掘多模态信息、创设与读者间的连接及赏析语言促推断,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丁往道,吴冰,钟美荪,等.英语写作手册:英文版[M].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常万里.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8):24-30.

[5]  王晓青.培养文体意识,体会语言内涵:谈文体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5-98.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
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校本材料二次开发策略
微信公众号的文学阅读特点分析
浅谈儿童文学阅读的策略
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研究
互联网+,助力农村儿童文学阅读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