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符号学阐释

2023-04-11 17:17:24谭曾洪崔岐恩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符号学

谭曾洪 崔岐恩

[摘 要]符号学可与思政课程交叉融合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抓手。技术融合背景下的知识世界和现实生活处处充满符号,趣味化、显性化等符号日益成为课堂实施的素材来源和认识对象,议题式教学体现了动态的符号活动。基于符号学耦合的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入,以确保学科符号传播的有效性:把握思政育人价值,加强师生有效互动,立足学生思维進阶。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8-0038-03

传统的高中思政课教学方式倾向于灌输,教育的本真意义难以实现。基于时代之变、育人之变的内在逻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和实施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以议题统领的情境问题链为学习主线,以议题情境呈现的典型生活案例为学习载体,以围绕议题开展的序列化活动为学习方式的教学[1]。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日益赋能,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越发强调通过发挥物联网互联互通的优势去实现从教材情境到生活情境的转换、从静态知识向可生成素养的转化、从认知辨别向认同实践的转变,这与符号学有着诸多共同之处。

所有达成共识并能表现理念思想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符号,比如图案、物品、场景等。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教育经验、知识、文化等是被筛选的特定符号,并作为教材、试题、教学活动的源代码,而文化就是意义的集合。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学流派,简言之就是,符号+教育=符号教育学(以符号学理论资源研究教育问题、描述教育现象、诠释教育意义),或教育+符号=教育符号学(探究教育领域的符号现象与规律)[2]。学者赵毅衡明确提出,符号学是专门研究意义的学问[3]。从符号学角度对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促进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议”味深长,还能够推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在实践中向“深水区”进发。当前,关于用符号学阐释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研究尚处在萌芽状态,这亟须跨学科交叉融合,以促进议题式教学得到创新发展。

一、皮尔斯的“三元符号模式”与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

皮尔斯是符号学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针对符号的结构问题确立了“三元符号模式”。他认为符号可分三类,即像似符、指示符、规约符,而各个符号由再现体、对象、解释项构成,分别对应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4]。皮尔斯的“三元符号模式”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威廉·詹姆斯、罗素等学者都受到了该思想的启发[5]。在此视角下,本文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例,对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作进一步分析。

(一)再现体:议之有“味”,情境感知

再现体作为符号的载体,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也是意义交流的起点,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意义交流的顺利进行。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再现体即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感知到的具体情境元素,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中介去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辨,使学生由心灵之外走向心灵之内。因此,我们理解符号不能只停留在对再现体这一符号形体的理解,而是要对符号整体进行理解。例如,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将VR虚拟的百年红色党章文物、学生手绘的“赶考”地图、“小喇叭不离手的张桂梅”照片当作再现体融入议题情境,设计“中国共产党何以为钜、何以成钜”的总议题,下设“品百年党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走‘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有什么”“赏党员之彩,中国共产党靠什么”三个子议题,从而正式开启课堂教学。

如果说议题的确定是为议题式教学构建骨架,那么情境的选用就是为议题式教学增添血肉。只有选用有趣、具体、丰富的真情境,学生才会想议、能议、可议,议题式教学才能落到实处[6]。可以看出,符号是思想传达的起点,再现体是引发符号接收者思考和探究的符号形体,而合适的再现体是作为符号发送者的教师与作为符号阐释者的学生进行意义交流的起点。

(二)对象:议之有“物”,过程思辨

符号必须在符号阐释者完成符号和对象的匹配之后才能确立。而符号所代表的东西就是对象,是实现由交流意义到分享意义的条件,体现着一种符号传播过程。例如,“雨露冰霜”这个词语代表着雨、露、冰、霜四种事物,这四种事物背后所隐藏的寓意便由此开始传播,使得符号发送者和符号接收者之间的意义分享有了可能。关于对象,皮尔斯对其的理解亦是宽泛的,其可以是物质世界的对象,也可以是思维世界的对象。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对象既可以是肉眼可见的具体议题和知识素材,又可以是抽象的教学艺术、学科精神、知识价值、深层文化等。

符号无法对其对象产生影响,但其对象可以对符号造成影响,并且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多个对象,因为符号所具有的本质是其对象自我本质的某个部分。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课堂教学中,通过VR虚拟的百年红色党章文物、学生手绘的“赶考”地图、“小喇叭不离手的张桂梅”照片所再现的具体对象可以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写进党章的不同思想、中国共产党向人们交出的优异“赶考”答卷、张桂梅和华坪女高学子的感人故事。通过把握对象和再现体二者的关联性,本课教学实现了议之有“物”,为学生思辨创造了条件。这是一个质疑、批判、辨析、发散的思辨过程,通过问题辨析、观点交流、思维碰撞、理性表达,学生的思维层次与学习水平能够得到提升[7]。

(三)解释项:议之有“悟”,素养培育

一个符号只有能够被解释成为符号,才能被称为符号。皮尔斯的“三元符号模式”中的“解释项”是符号阐释者对符号和对象的意义解读,其关系着符号意义的输入和输出,对符号意义起着限定性作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高中思政课的知识符号进行准确解释和科学创造。师生双方能否形成准确的共同解释项十分关键,这影响到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师生双方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就符号的认知达成一致,决定了具体情境符号下的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符号发送者的教师在智媒时代下的媒介素养得到了提高,对教学进行精心预设,而作为符号阐释者的学生也随之对事物认识更加具体,对学习进行更加深入,共同解释项由此得到了拓宽。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议题式教学中,教师确定了作为符号形体的具体再现体和作为符号对象的具体再现的对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放的思维活动得出了与“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教学内容相关的共同解释项。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涉及科学精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涉及政治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涉及公共参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情境感知和思辨过程中得以培育。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符号性解读

由上可知,在皮尔斯的“三元符号模式”下,符号与思维的碰撞贯穿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接收符号时“播下种子”,继而在符号活动中实现“万花盛开”。教育本身就是在符号世界里进行的,需要对感知进行意义的解释。现代教育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符号思想的作用下将进入符号教育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符号性也将日益增强,对其进行符号性解读就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作为媒介体的智能平台“遍地开花”,并被应用到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这让融入课堂中的符号日益多元,并成为教学素材,如红色VR纪念馆、网络表情包、经典文创IP等,高中思政课符号化在这样的环境下成为可能。高中思政课教师可灵活应用类似于红色电影《1921》、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自媒体博主李子柒创作的视频、年度网络热词“刘畊宏女孩”等教育素材,将其融入议题中。通过这些丰富的语言、数字、视觉、听觉等符号来传播学科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符号自我构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不仅通过议题的“题”来帮助学生进行符号自我构建,还通过议题的“议”去促进学生从心理上生成对抽象概念在某个介质上的意义,并达成共识。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和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在认识世界中认识自我,这与诺伯特·威利提出的“符号自我”相契合。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在一定层面上就是一种贯穿着符号思维的自我对话过程,体现出人之为人的符号化功能——这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颇为相似。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通过议题讨论、观点发表、思维碰撞而强化符号互动的效果和系列符号的曝光,进而促进学生对社会思想政治要求的内化。

三、基于符号学的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启示

从符号学视角解析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对在技术融合背景下的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是因为具有“人性”和“社会性”的符号学内嵌了丰富的教育要素。

(一)把握思政课育人价值

人的健全人格、核心素养、良好品质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通過社会、学校等外部影响逐步形成的。在高中思政课这样一门强调讲道理的综合性课程中,师生会因共同的认识和信念而消除疑虑,进入一种平稳状态,进而保证符号传播过程中意义交流、分享顺畅。当前,议题式教学出现了从“以人为本”到“育人为本”的飞跃,因此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学科育人资源、把握学科育人价值、提高学科育人成效,以便促进学生对符号的吸引和渗透。

(二)加强师生有效互动

符号活动从来都是在群体间有规律、合逻辑地开展的,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亦是如此。教师要保证相关符号的表达方式接地气、近学生、贴生活,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正向的反馈和引导,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灵活转换话语体系,并发挥非语言符号的表意作用。此外,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价值和个性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想议、愿议、敢议,对教学中的人为符号和社会符号进行感知,并对其背后的意义进行解释,从而在心中建构起完整意象。一节课是否优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符号互动是否有效、符号共识是否达成。

(三)立足学生思维进阶

符号活动最终会指向真理的寻找,而寻找真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释项之间发生转换的过程。解释项的无限性决定了符号活动的持续动态。皮尔斯提出的关于符号的无限衍义理论认为,符号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这也启示我们:对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符号认知需要在原始符号的基础上进行多重性的深化解读,从而衍生出其他再现体和解释项。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在议题式教学中立足学生思维进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及时进行引导,实现符号的共享和交流,推进解释项实现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学生是主要的符号阐释者,教师需要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当前,教育教学已经打开新的活动领域的大门,这使得个体的价值和个性发展会在更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更全面的展示,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符号并发挥符号的应有价值,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亦是如此。在符号学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应将智能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将文化系统的语言符号和图像、音频、视频等非语言符号作为表意载体,构建对高中思政课主客体产生教育影响的符号和基于此的传播体系。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把握思政课的育人价值、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立足学生的思维进阶,给学生打造有利于核心素养形成的体验空间和生成内心对话的合理时间,从而使得高中思政课从“高高在上”变成“息息相关”,从“空中楼阁”变为“人间烟火”。如何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中让学生深度思考、思维进阶、知行合一,是教师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  朱彬彬.议题式教学的素养化路径: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框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7):31-32.

[2]  崔岐恩,王志荣,赵敏.符号教育学:教育的意义使命[J].当代教师教育,2021(3):13-21.

[3]  赵毅衡. 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N]. 光明日报,2022-06-29(16).

[4]  孙田琳子,沈书生.促进理解的视频学习资源表征策略:基于皮尔斯符号学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9(12):28-34.

[5]  赵星植.论皮尔斯符号学中的传播学思想[J].国际新闻界,2017(6):87-104.

[6]  叶佳晨.例谈议题式教学实现路径:以“价值与价值观”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3):26-28.

[7]  邹双国.情、议、行: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三要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56-58.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符号学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考试周刊(2018年88期)2018-10-30 09:40:34
浅谈“思政学科教学评价”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7年22期)2017-12-09 12:47:25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1期)2016-03-11 10:27:18
符号学理论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中思政课有效教学探讨
高校思政课与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衔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