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白
摘要: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教学效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加强团队合作与课程整合、统筹规划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等对策,而且要搭建信息化教育平台,共享资源,并提供技术支持,以提升信息化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线上线下教学;多元评价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高职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高职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势在必行。首先,信息化教育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和处理信息,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工具,学生可以以更加自主和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信息化教育模式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另外,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化教育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个别化的学习支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
因此,高职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加强师生互动和个性化辅导,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将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样本中教师的基本情况是: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教师占15.2%,30~40岁的教师占57.5%,40岁以上的教师占30.5%。学历结构方面,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全部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参与调查教师比例的54.7%。参与调查的教师中,49.2%是专业理论课教师,25.9%是文化基础课教师。
本文将依据调查结果,从信息化教学实现条件、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情况以及信息化教学效果反思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进行分析。这些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提出优化高职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并提升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教学实现条件
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信息化设备和基础设施方面整体较好,教室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并且有网络支持。然而,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一些教师反映教学资源的获取和更新较为困难,这可能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更新,以提供更丰富、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二)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情况
在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然而,部分教师对于高级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教师们对于信息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和应用仍有提升的空间,对于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表2展示了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方面的调查结果。所有教师都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然而,在高级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的应用上,只有部分教师(70.3%)能够灵活运用。同时,仅有一部分教师(43.8%)在信息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有所涉猎。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已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然而,对于更高级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的应用,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需要提升信息技术技能。此外,信息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关注和努力。通过培训和支持措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信息化教学效果反思
在信息化教学效果反思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然而,一些教师反映,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教师普遍认为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和操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反映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參与度。
表3展示了不同年龄段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方面的调查结果,数据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从表3可以看出,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不同年龄段都较高,其中30岁以下教师的比例达到95.8%,30~40岁教师和40岁以上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00%和97.5%。随着年龄增长,教师在高级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应用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30岁以下教师在高级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应用方面的平均值为62.3%,30~40岁教师为78.4%,而40岁以上教师的平均值较低,为51.6%。在信息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与应用方面,30岁以下教师的平均值为35.7%,30~40岁教师为48.9%,40岁以上教师为25.8%。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年轻教师普遍具备较高的基本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能相对较好地运用高级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教师在高级信息化教学工具和平台应用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针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特点和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支持措施,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待提高
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技术能力,无法灵活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学,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供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使教师能够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二)缺乏系统性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缺乏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教学设计的指导和支持,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合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過于依赖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无法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信息化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鼓励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优化高职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强化内部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1.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应注重引进和培养具有信息化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匹配。通过引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学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制订具体的教师培训计划。高职院校可以制订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培训计划,包括技术培训、教学方法培训、课程设计培训等。培训内容应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3.提供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技术支持团队,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所需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这包括提供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具、教学素材等,同时为教师提供技术咨询、故障排除等支持,帮助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
4.鼓励教师创新和分享经验。高职院校可以鼓励教师在信息化教育教学领域进行创新实践,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同时,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会、教学展示活动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高职院校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这将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团队合作,整合信息化技术与课程
高职院校可以组建跨学科的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和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信息化技术与课程内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程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1.跨学科教师团队。建立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的跨学科教师团队,共同探讨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各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跨学科合作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激发创新思维,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方法。
2.教学资源共享。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鼓励教师分享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课程设计案例。通过共享经验和资源,教师可以互相借鉴和启发,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在线教学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3.教师合作教学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合作教学项目,例如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实践项目等。通过合作教学,教师可以共同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这种合作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效果。
4.学生参与与反馈。鼓励学生参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评估。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信息化教学的感受和需求,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模式。学生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受益者,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团队合作,高职院校能够整合信息化技术与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教师团队的合作与共享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思路,使教学更具实效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职业技能培养。
(三)统筹规划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应统筹规划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在线教学和实践活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支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模式融合。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模式的融合。例如,可以通过线上课堂提供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资源,而线下实践活动则用于巩固学习内容和实际操作。这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可以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提供更全面、深入和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
2.个性化学习支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辅导。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练习题和反馈。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和指导,解答疑惑,促进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3.教学过程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活动。教学过程可以包括在线讲解、互动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学评估与反馈。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定期对信息化教学进行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验、作业提交、学习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供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的感受,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统筹规划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高职院校可以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和有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多维度评价。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将评价从传统的考试成绩单一维度扩展为多个维度。除了学术成绩,还可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项目评估与展示。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型学习和实践活动,并将项目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独立研究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和学习过程。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反馈和指导。及时提供个性化的评价反馈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价会议或个别辅导,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潜力、克服困难,并给予适当的学习支持和引导。
4.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客观认知和反思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成长。这种互动式评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潜力。这种综合评价的方式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搭建平台,共享資源,提升信息化水平
1.搭建信息化教育平台:建立一个集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和学习支持于一体的信息化教育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各类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在线学习环境,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和案例,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机会。
2.建立资源库和教学案例库。高职院校可以建立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料、教学视频等。同时,建立教学案例库,收录优秀的信息化教学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这样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教育水平。
3.促进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鼓励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进行学科交流和教学研讨。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讨论区和协作工具,展开合作学习和项目实践。
4.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为教师提供定期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工具和平台的使用。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制作、在线教学方法等。同时,设立技术支持团队,及时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教育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通过搭建平台、共享资源和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可以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将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 结
高职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需求。应通过强化教师能力,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信息化教育的实施。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华艳,金然,马爱聪,陶金颖,王红梅,李磊,王芳.高职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22,6(02):78-83.
[2] 伍剑蓉.现代信息技术视野下高职英语教学优化策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2):157-160.
[3] 韩丽屏.依托“互联网+教育技术”推动现代高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23):223-224+226.
[4] 任璐,张大伟.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39(0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