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2023-04-10 13:35:23李晶吴慧敏
职业时空 2023年4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李晶 吴慧敏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作为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无论在会计职能转变、工作模式更新还是在信息化建设上都受到了深刻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时了解新时代下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当对接地区经济、对接产业行业的需求。

关键词:数智化转型;会计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教融合

教育部2021年3月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及《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中,“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新专业着重培养学生成为实现会计工作自动化价值、为企业创造新的岗位技能、助力企业数字技术转型的新时代会计人。

随着企业对大数据与会计人才需求的改变,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重塑,相应地也需要对课程进行系统的智能化改造。

一、“十四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适应度分析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文件的颁布,“三教”改革、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化职业设置和人才供给结构成为当代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大力研究和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产教融合是对中央相关政策以及会计界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会计学科专业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促进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当前,会计岗位已由初级核算岗位迁移到中高级的大数据管理岗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大多调整为培养数智型大数据会计人才。随着教育部正式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業简介》,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进行了相应的智能化的融合升级。为使针对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团队分别对常州高职园区54位一线财务人员及47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进行现场实地走访,基于数据分析得到相关研究结论。

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能熟练运用智能财税系统以及财务大数据处理技术,掌握业务财务融合一体化平台,并能利用业财融合平台进行准确的业务财务分析、预测、决策、管理,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新技术的应用并将业务财务融合落到实处。比如,税务会计课程主要传授业务涉税的核算方法,缺少与企业真实案例的融合,难以培养学生形成对企业涉税业务全流程的税务处理能力。因此,高职会计课程内容要将业财融合落到实处,需要开发更多的综合性课程。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一)对接地区经济,进行支柱产业分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常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提升“两业”融合发展水平,突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制造业全产业链条嵌入,培育“两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具备“智能制造+增值服务”功能的“两业”深度融合标杆企业。针对产业变化,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理论功底,能应用人工智能进行财税一体化工作,具备数据分析和风险控制核心能力,具有创新思维,能提供增值服务的会计人才。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的发展,会计工作的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等都会相应地改变,必然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有新的要求。适应数智化会计技术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新的理论知识体系。知识结构方面,要有“大智移云物区”相关知识,会计业务知识虽然仍是重要内容,但重要性应相对下降;专业能力方面,应进行数据分析与管理技能的培养,强化对业务的分析、判断、管理等复合技能的训练,提高财务软件应用能力和智能财税业务处理能力;职业素质方面,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创新意识与思维、理解沟通等应变和适应性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产业行业企业,优化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依据常州市制定的“十四五”工业智造发展规划,常州市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抢抓“新基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将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打造成为特色地标产业,会计行业数智化转型步伐也将随之加快,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实现由核算会计向数智化管理会计的转变。

针对以上人才培养的转变,常州高职园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利用区域优势,校企共建课程资源,构建业财税一体化智能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同组建智能财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团队,明确团队结构和职责分工,协同进行课程智能化改造,将行业发展新需求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强调大数据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优化会计职能,利用大数据平台工具打破传统会计课程体系,通过分析大数据智能财税应用背景下会计典型工作岗位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新设计,重构企业财税一体化的数智化应用课程,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综合应用能力。

由此设计优化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三个课程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融合课程”,在原来的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业财融合的改革,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阐述对传统借贷记账法的理解,并且对接“1+X”职业技能证书,将企业前沿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打牢理论基础。考虑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层次及学生就业的证书要求,课程内容对接全国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提高学生的证书通过率。第二层次为“综合融合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大数据分析和会计管理实践能力,成为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工作的智慧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业财税一体化智慧管理人才。第三层次为“新工具拓展课程”,培养学生获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运用开发的能力,完善补充财会相关专业现行知识结构、能力框架,强化掌握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能力。

(三)对接岗位能力进阶,合理安排各模块课程

目前,常州高职园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仍处在摸索阶段,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还需要经过实践不断更新。目前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已进行了智能化融合转型,智能技术类课程均需要通过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后才具备实施条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比较有效的专业课程体系转型路径是与“1+X”考证相结合,利用“1+X”考证试点免费资源开展数智化课程教学,其缺点是因缺乏高层级课程资源和实施条件,课程的系统性不强,学生的数智化技能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在原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在行业企业的要求,因此应当注重开发以业务驱动案例为主线的实训课程体系。开发实训课程体系中的案例应当多借助企业方的外力,例如利用与科教城紧密合作的优势,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利用校企共建工作室的平台载体,共同完善课程改革。再如针对企业大数据分析岗位中的子岗位——成本核算数据分析岗,在对接工作过程后制定成本核算管理这门课的融合案例教学。

(四)对接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1+1+N”阶段式产教融合

常州高职园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长期教学育人中探索了“1+1+N”模式,依托产业学院,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学徒制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多方位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高质量协同育人。财税服务产业面临“单一企业规模小,整体需求量大”的用人难题,毕业生不可能通过一两个企业批量就业。为破解这一难题,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1+1+N”产教融合模式,对接多家企业岗位需求,融入行业标准,针对新工艺新技术,设置符合大数据与会计的专业课程,引入企业案例,修订传统课程标准,校企共同制定育人方案,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图1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1+N"阶段式产教融合模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应当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動,例如开展多场公益讲座、培训,内容围绕普惠性优惠政策、财务报销规范等目前企业工作人员最关心的财税问题展开。通过社会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帮助企业准确把握政策重点、规范财务行为,为代理记账公司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实现互利共赢。

图2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1+N”产教融合课程典型案例

三、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一)加快师资团队转型建设,提升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能力

会计数智化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仅要求具备“双师型”师资,还应有熟悉信息技术的科研人员、新教育技术应用人才和新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当前,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偏年轻化,具有较强的成长性,但在数智化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明显的短板。为此,学校应大力加强对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一方面要“引进来”,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加强继续教育和培训,以“升级转化”现有师资,做到师资队伍的结构合理和专业化发展,以迎接人工智能会计技术大发展的挑战。

(二)重视资源建设,开发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

“大智移云物区”教学背景下,数字化教学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在线教学的有效开展,必须以数字化资源为基础。数字化资源需要融入最新的会计政策和企业对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并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应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自主开发等多种路径持续开发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型资源需要资金大,可通过与其他院校共建的方式达成建设目标;微课等视频资源可通过校企合作、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课程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加快建设步伐。

(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构建政行企校协同保障产教融合机制

学生在高职园区工业中心实训基地的实践中,通过接触真实的企业业务能够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课程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同类课程。常州高职园区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用数字化转型打造企业业绩增长的引擎,以完成全流程一站式智能财税服务为最终目标成果,依托现代学徒制,以校企共建“智能化会计工厂”为平台,与高职园区企业群合作,校企联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校企双导师、校内校外双课堂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通过财税机器人、大数据教学云平台、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政策库等多种教学载体,教学做一体化,培养“财税、数智、道德”三位一体的智能财税人才,让学生逐步熟练掌握AI财税机器人识别、智能建模、智能记账、智能税控等智慧财务工作新模式,精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保障产教融合质量,学校的校企合作处应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兼顾。在落实执行法律法规保障之外,地方政府积极推行激励机制。行业要发挥桥梁作用,进行相应道德规范的制定。企业制定岗位考核的标准及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合理搭配师资和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保障产教融合机制下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图2 区域内政行企校协同保障产教融合机制

结 语

“1+1+N”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紧扣常州市数字经济发展,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着力培养数字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大数据财税人才,有效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会计教育改革方案的落实任重道远,目前高职院校合作的校企大多数为代理记账行业,涉及的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在业务范围、软硬件配置上均有一定的局限,这使得课程改革缺乏一些大型企业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还需要课程团队教师选择数字化“灯塔”企业、数字经济研究院、会计师事务所等,利用下企业实践、走访常武地区企业等活动,采取访谈和调研等方式收集目前企业财务智能化转型的进程和运行效果,并结合案例企业的规范性文件和操作日记,分析企业通过数字科技进行的财务智能化转型取得的成效,进行产学研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思考等。

参考文献

[1] 陈玉静.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2021(04):176-178.

[2] 易玄,陈紫悦,文珂.“大智移云”背景下国内外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财务与金融,2022.(03):74-78.

[3] 唐大鹏,王伯伦,刘翌晨.“数智”时代会计教育重构:供需矛盾与要素创新[J].会计研究,2020(12):180-182.

[4] 张明辉.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J].职业技术,2019(12):69-72.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课程改革
浅谈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346”产教深度融合中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做法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7:2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06:05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0:13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7:24
《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改革之初探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6:18:54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