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
摘 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为此不得不寻找新的方法来改变现状,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不二选择,同时也是维持其资产安全的保障。所以,国有企业必须以自身发展规划为依据,连接内外部关系,从而建立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并对企业存在的各项潜在风险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就目前市场环境来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问题来自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整、体系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多方面。本文基于如何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若干思考,分别从管理体系、监管制度、人员技能培养等多个角度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帮助国有企业深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提升综合能力,维持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建议
政策和经济环境不断变幻,使得国有企业越来越重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这种现代化管理方式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参与配合,保持企业信息互通。一般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业务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多个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再分配,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合理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建设,实施全面发展战略,从而有效保证良性持续发展,为国有资产安全提供保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通过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通过预算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各类财政资源和非财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考核和控制,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开展预算考核活动,编制相应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预测未来的财务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至各个部门目标、个人目标及组织目标,通过部门内部预算、控制、考核等手段使部门各层级目标都能够按预期目标实现,由小及大,推动实现企业的整体预算目标,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促进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保障国有企业从生产经营到运行管理都具有明确合理的发展目标。
二、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预算管理是帮助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首先,能够帮助企业推进现代化制度建立,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提高自身的预算管理能力。同时,还能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算优化,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漏洞,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其次,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当前可用资源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等方法优化企业现有资源配置方案,科学有效地对各部门进行隔离分配,从而减少存量资产,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最后,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的实行,及时了解资产的运行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国家发布的宏观调控方向为主,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详细的长期发展规划,从而且促进企业部门之间信息有效传递,为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浅薄
就目前来看,国内市场经济逐渐从高速发展转向了高质量发展路线,然而一些国有企业却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运作方法,没有顺应新形势进行合理改革,从而导致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低,投资与收益不成正比。
首要原因是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程度较浅,一方面,国有企业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管理人员都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进而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无法正常推行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然针对市场环境变换将自身管理理念进行改进,然而由于大多数员工对于预算管理接触不多,见解匮乏,常常会认为与预算、资金有关的都归财务部门管理,从而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做到全员参与。
(二)缺乏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虽然实施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但管理制度缺乏全面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企业仅仅只是对自身财务资产状况进行分析,并未对实际市场经济环境进行考量,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适应长期发展,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明确责任体系,从而造成企业内部人员参与不够积极,使得全面性未得到保障。
监督管理机制设置不够健全也是国有企业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企业更加注重预算指标下达、编制等过程,而没有意识到预算执行、监督执行,以及对直接结果进行分析,也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部分,最终因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力度不足,而导致无法实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监督管控和分析。
(三)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就目前来看,定期、固定增量的预算方法仍然被许多单位用来进行编制预算,而这种方法仅适用于业绩评价,从企业长久发展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并不能起到有效控制和考核的作用。
同时,单一的預算编制方法对预算编制数据的准确性不能保障,容易因为微小的数据误差而产生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错误预测,缺少科学性的预算编制流程也会导致预算编制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脱节,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另外,不能与时俱进的预算编制长期发展下去会影响企业对市场的调查与分析,从而大大降低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影响了预算执行力度。
部分国有企业目前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组织架构,缺少预算管理委员会、战略决策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等,无法协调领导层与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交流。亦或是虽然建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是委员会成员仅仅只有企业领导和负责人,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岗位,开展实际工作时仍然采用的是各部门独立完成预算编制以后再层层汇报给上级部门,部门之间也不会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信息对接,财务部门人员也并不能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管控,其中甚至不乏预算审查工作只是象征性地走流程而未落实的情况,最终因为预算编制随意,从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达到的真正效果。
(四)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
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对信息化进行了引用,但是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不够深入,而导致各部门仅仅实现了电子化办公,而并未真正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另外,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影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由于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专业能力不足,不能高效应用信息系统,例如对电子信息手段的应用能力不够熟练,从而在面对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时,无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从而影响预算评估,影响整个企业的为发展之路。
四、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夯实基础
在国企单位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了解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组织相关知识的学习,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管以及考核过程进行管理,有效展开企业生产经营,为基层员工做好榜样,在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为企业长期稳定发挥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企业员工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参与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弄清楚什么是预算管理,如何有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员工需要时刻明白自身的工作目标,积极顺应企业发展战略,主动推进配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只有员工心甘情愿参与配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推行实施。
(二)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初期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对自身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对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通过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确保各个环节之间有效配合,规范执行,同时还有留意预算执行后续结果的分析处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结果中的漏洞,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另外,企业还可以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一方面能要有效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还能对整个过程起到监督作用,保障考核工作全面覆盖,深入到工作的每个细节中,从预算编制到执行,乃至后续发展中的调整等多方面,实现责任制度的落实,建立考核评估指标。
(三)建立规范的预算编制方法,完善预算组织机构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还应该对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企业在进行销售收入指标编制时不应该只片面地考虑以往的销售情况,还应该综合考虑当下市场需求和经济政策改革。
同时,在制定预算时,要让所有人都参加进来,由财务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分析现有项目资料与各预算数据是否相匹配,提前制定应对突发问题的预备方案,积极准备预算编制工作。各岗位需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特别是与财务部门需要及时更新项目数据信息,及时避免潜在资金风险问题。
以A企业为例,A企业前期在预算编制、控制和分析上,利用传统预算编制方法,不仅操作工具落后耗时耗力,甚至在预算编制初期,还出现了因部分员工随意修改表格、公式,造成财务部门在数据收集、汇总处理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去检查与核对数据信息,使得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A企业对自身管理方法进行调整,通过完善制度和优化部门岗位的方式做出有效改变,同时对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等重新进行规划和改进,真正将权力和责任都落到实处。并制定相应的流程制度,使得各部门有制度可依,并且权责分明,设立考核制度,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并辅以奖惩分明的业绩制度,才能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确保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预算编制工作的真正落实要避免出现只专注项目进度而不沟通的情况,项目部门与财务部门及时沟通互相配合,推进业财融合,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也需要借鉴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和理论,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促进预算管理工作开展。
(四)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有企业也应该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加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能提高企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的准确性,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应当贯穿于整个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根据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会计理论、会计信息为依托,结合企业已有的管理软件,建立与其他管理软件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企业先进的预算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利用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中各种管理系统进行整合,使不同部门的项目之间形成一个连接点,对项目进度、数据信息以及开展过程中的资金使用实时更新,构建完整的数据库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消除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等的壁垒。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国有企业还可以定期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员工之间的实战经验交流,使其加深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了解,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定期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硬件设备也需要进行适当优化,与信息管理系统相辅相成。
结束语
綜上所述,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还需要调动基层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让全体员工参与配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除此之外,预算管理体系和评估体系也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强化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2(04):18-19.
[2]闫伟.基于推进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03):33-34.
[3]高红燕.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2(12):75-77.
[4]李林.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质量与市场,2022(07):58-60.
(作者单位:北京京都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