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自觉教育 推进课程建设

2023-04-07 01:41朱春育李卫珍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素质教育

朱春育 李卫珍

主持人语

为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落地实施,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22年10月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新课程,推动初中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案例征集活动。全省各级各类初中围绕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变革、师资队伍培养等多个主题,从理念引领、机制保障、举措落实、成果体现等方面,展现了学校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中的突出亮点和特色。近期,“专题”栏目将陆续刊发部分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以宣传先进典型,传播改革经验,汇聚前进力量,敬请关注。

摘 要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纲领,传承大师核心精神,以“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为办学理念,搭建课程管理框架,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营建课程实施氛围,创建课程评价机制,为学生开启了一扇科学、理性、艺术的素质教育之门。

关键词 自觉教育 课程建设 素质教育

作为以“华罗庚”命名的学校,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始终秉承华老的自觉精神,形成了“让教育成为一种自觉”的办学理念。学校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纲领,传承大师核心精神,用执着与韧劲、智慧与才情,努力成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以下是学校近年来所做的探索和尝试。

一、攀登制高点,自觉搭建课程管理框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热点,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灵魂。基于此,学校凝练出“追求生命自觉的旅程”的课程理念,追求自觉成长、和谐共生的发展历程。整个课程体系以“做一个自觉的人”为目标,指向“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主、心理自强”的培养方向,并从建立课程管理体系、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切实组织课程实施 、健全课程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制度,自觉搭建课程管理框架。

二、打造生长点,自觉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在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课程,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之上,为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学校开展了“自觉成长”课程规划的编制与实践,以“特色引领,多元发展,精致高效”为原则,构建符合自觉教育理念、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地统整在一起,开设四类课程,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1.德育类课程

学校以“华罗庚精神”为文化符号,开发了“踏着大师的足迹”“快乐礼仪教育”“生命教育”“倡廉·求洁·至善”等校本课程。坚持以生命教育为主题,以弘扬华罗庚精神为主线,统筹学校各项资源,整合各类教育内容,建立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基础的“三自”德育工作新模式,积极推进校本课程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逐步建设有特色的创新德育项目。借助九年一贯制的优势,形成系列化的“仪式教育”德育活动课程,如“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十岁成长仪式”“十四岁青春仪式”等,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各有侧重,让连续性的系列仪式活动构成学生成长的阶梯。

2.拓展类课程

学校注重开展激发兴趣、自我管理、自我觉醒的教育,为学生创设幸福快乐成长的氛围。为此,学校开发了系列学科拓展类课程。例如,物理、化学教师结合学科教学,介绍一些生活上的小妙招,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数学思维”“立体阅读”“情景英语”“科学探究活动”“趣味数独”等课程,其中“立体阅读”课程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基地优秀建设项目。

3.活动类课程

活动类课程让学生在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成长目标。学校目前已开设“动漫制作”“机器人创意工作室”“羽毛球操”“篮球游戏”“国学经典”“课本剧场”“华实摄影”“茶史与茶艺”等20多种活动类课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彰显了个性,超越了自我。

4.体验类课程

走班选修、动手实践……体验类课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开辟了学生劳动基地,开设了“四时田园”“金沙蝶影”课程,建立了创想工作室、探究工作室、艺术工作室等第二课堂。学生在四时田园播种、耕耘,亲手在田间埋下种子,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在科学指导下进行对比实验,花园中花开四季、芳香四溢,菜园中果蔬长势喜人,每一次种植、管理、采摘过程都有别样的收获。收获后的蔬菜由田园走向餐桌,让劳动成果变成饱满的馄饨、春卷……在“劳动教育”与“食育”相结合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喜悦,也受到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熏陶。

三、瞄准切入点,自觉营建课程实施氛围

有了高端的顶层设计、完备的支撑体系,更需要精心的组织实施。学校瞄准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及教师科研能力三个切入点,自觉营建课程实施的良好氛围。

1.优化教学行为,建立课堂范式

教学应触及学习本质,让“教”的逻辑为“学”的逻辑服务,把“教室”变成“学堂”。课堂可以设在多功能教室、图书馆、博物馆,在田野,在山间,甚至在“云”端。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主两翼”课堂范式:“一主”就是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为中心,呈现“师生促进、自我促进、生生促进”三环节。“两翼”就是辅以“媒介促进”和“评价促进”,对课堂进行补充拓展,给学生以矫正激励。同时,教师还从备课、赛课、走课和联课四种课型入手,开展常态教学、展评教学、分层教学以及衔接教学。

2.提升教育理念,丰富作业设计

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规定,严控作业总量,實现学生作业“轻负担”,在此基础上,优化作业形式,积极促成作业布置的“高效益”。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分层布置作业,要求作业设计因人施策,有梯度,学生能拾级而上,由此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以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作业设计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支脉,围绕“为什么留作业?”“留什么样的作业?”“怎样去设计作业?”三个问题开展研究,深入挖掘单元作业的目标、分层及评价反馈的内涵。建构多样化作业、模型化作业、项目式作业的范式,让作业设计有趣、有味、有智,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减负增效。

3.端正教研态度,提升研究能力

基于课程属性,改变以往听课评课的老思路,采用主题式沙龙、专题式课堂以及多样式网络学习等方式,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锤炼内功,增强内驱力。一是课题引领。作为常州市教科研基地和教科研先进集体单位,学校一直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以国家级课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项目”为抓手,用“研究群”的方式,着力培养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做研究”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更好、更快发展。二是梯队建设。学校制订了“梯队教师立体化发展方案”,以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工作为主要内容,采用“分类要求、分层培养”的方法,激活教师内驱力,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我提升的阶梯。三是名师辐射。学校现有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两个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8个常州市、金坛区名教师工作室。借助这些工作室和培育站,以“专家引领+自主研修”为基本形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新机制。

四、把握着力点,自觉创建课程评价机制 在“双减”背景下,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因此,课程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成立了领导考核小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种管理方式并举,让评价变成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活动记录以及活动小结,不定期地走进现场观察学生的活动状态,及时协助教师调整活动方案。转化评价角色,由学生担任评价主角,每学年进行最受欢迎的课程评选,学生评选优秀教师……通过这些鲜活的评价方式,为多元激励增值,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助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