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学科育人已经成为时代命题,这就需要思考学科与育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育人不仅仅指向学生,还包括教师的自我培育、自我发展在内,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对人的启蒙,没有作为人的教师,就无法让学生闪耀人性的光芒。马克思·范梅南说:“一位数学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数学的。一位真正的数学老师的身上处处体现着数学,他生活在数学之中,从一个特别的意义上说,他就是数学!”这一说法极富启发性,的确,具有人性光辉的教师必须生活在学科之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科,必须就是学科本身,这样才能让学科具有人的性质和人的色彩,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呵护。
一是超越知识,回到永恒的人学线索。学科育人绝不回避知识,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我们绝不能轻视知识,无知是很可怕、很愚昧的,无知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也绝不可能担当民族复兴之大任;单有知识更加可怕,如果没有价值牵引,学生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心人”,进而导致精神的矮化和平庸。因此,我们要让知识产生意义的附着和价值的积淀,要将人类的文明和优秀的文化凝结在知识之中,这样一来知识就可以对人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情感、学科历史都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科就在为鲜活的人的发展服务了。同时,人的发展反过来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断地向学科深处进发,促进学科教学的再次创生。
二是优化方式,充盈温暖的人性关怀。学科学习过程不是单向度的传递,更不是机械的操作训练,是教师与学生围绕学科展开对话的過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绝不仅仅是学生学科学习的媒介和载体,而是师生携手共同走进学科的世界、知识的世界、生命的世界、情感的世界,这就要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如何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让方式变革充盈着人性的美好,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丰富和优化传统的教与学方式,重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学的深层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方式恰恰就是教学变革的实践之道,方式本身就折射出人对人的理解和观照,就是富含人性的教育手段和途径,从而让学科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魅力。
三是唤醒自我,彰显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科教学是一种充满意义的专业生活,也是对教师的自我成就,是教师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努力在学科中找到那个真正的和真实的自我,并在教学中绽放自己的精彩人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科育人是一种强烈的学科示范和行为示范,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告诉学生,你自己是怎么热爱这门学科的,怎么让这门学科与生活产生联系,这门学科又怎么会成为你生命的重要元素,并对你的人格完善起着重要作用。这时教师不仅实现了学科生活对自身人格的塑造,更为关键的是,他唤醒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格,还会以自身的人格启迪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的人格。
(作者为博士、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