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3-04-06 18:59舒凡
公关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引言

舒凡

摘要:中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对象。在新时代,重视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中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当前,在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主要致力于优化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更新爱国主义教育观念、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不仅要坚守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还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课

引言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不但表现为对她的河山、民族、历史、文化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还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命运前途的倾心关注、并甘愿为祖国和家乡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抛洒热血的献身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1]中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对我国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来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其优秀传统多如空中繁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我们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强调家国一体,从而培养人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孟子倡导“仁者爱人”“兼济天下”,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也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志士对家、国的理解都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也鼓舞着人民为国家复兴、民族富强而奋斗。由此可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2]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就始终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进行的各种实践,同样也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此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的实践者。所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实践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的理论来源。

二、新时代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爱国主义根植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这一代人要践行时代的要求,不断为爱国主义焕发活力注入新的因素。我们要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不仅要爱国、爱党,更要爱社会主义,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培养时代新人。在新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对外开放的门也越来越大,各种思想流入我国。中学生还未成年,思想防护的意识不强,文化鉴别能力不强,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有些叛逆,面对大量良莠不齐的外来思想,中学生容易被误导,这样会影响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清除中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让中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3]

2.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科学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把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的培养,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4]爱国主义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中学生的思想修养。所以,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使这种爱国情感内化为爱国思想,爱国思想外化为爱国行为,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

3.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长进,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三观”,避免受错误、腐朽思想的侵蚀,有了正确“三观”的指导,就能保持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定力。另一方面,可以促進中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发展,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中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还可以使中学生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进行爱国实践,成长为新时代所需人才。

三、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僵化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作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成效卓越,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僵化便是其一,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严重。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采用简单灌输和填鸭式教学的课堂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思政教师看重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重视考试的分数,而学生更多地熟记爱国主义的理念,了解了“爱国”“爱国主义”的概念,但是并没有将此理念内化于心,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为什么要爱国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除此之外,多数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没有走出教室,部分中学也仅仅是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践活动不够丰富,中学生很难在实践中深刻地感悟爱国主义的真实情感。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不仅不能引发中学生的爱国共鸣,同时也很难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指导作用。

2.爱国主义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几乎所有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都是纯理论的讲授,与之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很少。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大多都是利用特殊的节日,比如十月国庆节等节日会安排国旗下讲话、征文活动等较为单一的传统的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同时,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偏重于讲授期末考试的考点,很少涉及相关的国内外时事政治,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培养的中学生大多是高分通过考试却漠不关心时事政治的人,这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相背而驰。

3.爱国主义教育的环境复杂

中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中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促进国家积极健康地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掀起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次热潮,全球化理念也成了世界共识,这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成了“地球村”,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国家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这样虽然增强了文化认同,但是淡化了家国理念,弱化了民族认同感,打击了民族自信心,削弱了中学生的家国理念和社会主义信念,加重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度。二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很多中学生喜欢观看美国大片,这些大片传递的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与我国所提倡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相背而行。部分西方国家大肆宣言“中国威胁论”、黑化中国环境,让中国在国际舆论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都让爱国主义教育举步维艰。三是国内发展环境变化的挑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也愈发强烈。但这种诉求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满足,这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正确认知与坚定信念,也给新时代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挑战。

四、新时代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新时代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还要深入了解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不断探索,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1.优化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教学主阵地,使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首先,要以思想政治课为载体,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爱国主义理论的学习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在思政课堂上不仅要讲清楚“爱国”“爱国主义”的相关概念,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要爱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核。

其次,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有育人功能,因此,在课程内容、方式的选择上都要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例如在地理课堂中,讲授乡土地理时,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从日常生活入手,选择中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或自然景观,让中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讲”,培养中学具有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进而由爱家乡上升到爱国家。

最后,要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活动。如举行手绘家乡人文景观比赛,强化中学生对自己脚下土地的热爱;在周一升旗仪式中讲红色故事,让中学生深知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恩先辈的付出,让爱国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2.更新爱国主义教育观念

在现在这个思想自由的新时代,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思想观念。首先,思政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爱国主义教育不等于考试,高分也不等于爱国。同时,教师在上课时不能专注于书本知识,要注重时事政治的讲授。让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的同时,培养中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大局意识,思政教师要从根本上启发学生的爱国思想,让学生真正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其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挖掘网络上红色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使爱国主义教育获得创造性的转化、创造性的实施。中学生从小就接触互联网,是重要的互联网用户。所以,要利用互联网在中学生群体中的优势,在网络上弘扬爱国思想,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在落实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创造中学生热衷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网络载体,创造一些蕴含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音乐、视频、绘画等作品,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此来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如五四版的《错位时空》的音乐、《兔子与鹰酱》的短视频动漫、乌合麒麟的爱国绘画,这些拥有无限创意的爱国主义教育作品,能够提高中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性,帮助中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国际的时事政治等。

最后,互联网上有很多动摇人心的信息,学校要时刻关注中学生思想的动向,思政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明辨是非,摒弃不理性的爱国行为,宣扬理性的爱国行为,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爱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要教会中学生理性思考、独立思考,这样不仅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3.增强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真正优秀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首先,要使爱国主义思想内浸于中学生的心中,使之成为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规观念,从而转化为爱国的自发行为。例如,可以让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反思这周的不足,从对个人的反思,延伸到对班级对学校对国家的思考,从微观到宏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进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爱国主义。

其次,要合理地利用集体自我教育的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用班集体的力量促进中学生个人的发展。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都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加之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从众心里很强,所以思政教师要抓住中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例如,让学生在班会课观看红色电影,观看后让学生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培育爱国情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4.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

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觑,所以要发揮家庭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如果要使中学生打心底热爱我们的国家,就必须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挥力量。

第一,家长要提升自身修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行为往往对中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孩子的榜样,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自发地学习与爱国主义相关的理论知识,先加强自己对家、国的认识,提升思想素养,然后再用活泼、幽默的方式教给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自己“朋友”的角色,而非“老师”的角色。同时要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引导孩子理性思考,感性认同,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其次,家长要运用日常小事的教育功能,在生活中渗透爱国主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的情感。中学课堂里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部分中学生对于这种空洞的理论教育会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在家庭的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克服理论说教带来的不良效果,多用实践的方法,让中学生切实的感受、亲身的体验。例如,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红色电影、讲述父辈祖辈以前生活的不易……只有丰富家庭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才能逐渐走进中学生的内心,从而播下“爱家乡、爱祖国”的种子。

结语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伟大工程,对中学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复兴都有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中学应运用丰富的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精神,在课堂中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在校园中弘扬爱国先进事迹,让爱国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J].《人民日报》,2019-11-13.

[2]吴晨晨.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对策[J].北京青年研究,2022(01):91-98

[3]张娜.爱国主义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学中的目标构建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21(330):122-127.

[4]刘淑艳,周荣,朱浩文.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对策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42):31-35.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湘潭41110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