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桂铭(1986~),男,汉族,浙江嘉兴人,杭州市临平区塘栖第三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科学教学。
摘 要:文章以科学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要求作为研究出发点,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教学现状,明确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微项目学习模式的内涵,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围绕“微项目”教学的流程,形成了全新的微项目化学习范式,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微项目化;课堂教学;生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08-0019-04
初中科学承担着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态度、创新能力的重任,尤其是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拒绝知识灌输,使得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如同科学家经历整个探究过程,使得学生在思考探究、解决中,形成必备的素养和能力,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传统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组织结构,开始逐渐转向微项目探究教学。同时,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这一全新的课堂结构形式,在促进知识内化、推动素养和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彰显出强大的价值,极大地促进了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
一、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科学教学现状解析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模式都在悄然发生转变,逐渐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依然存在一些滞后的阻碍因素:
第一,教学观念革新不彻底。教学观念革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但教学观念并非一蹴而就,是教师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一点一滴加固起来的。在长达几十年应试教育中形成的觀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改观,但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推翻根深蒂固的“应试化”教学观念。而教师精神没有彻底解放的背景下,很难打造出契合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难以实现学生的发展。
第二,课堂教学重点存在偏差。在有限的课堂中,“讲什么”是值得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受到应试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讲什么”这一问题中存在明显的考试导向性,即考试考什么课堂就教什么。新课程下,则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了哪些能力和思维。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初中科学教师尚未厘清这一问题,致使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明显的理论灌输现象。
第三,新教学方法少之又少。面对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还应为学生构建“一条通道”,以便于学生高效达到成功的彼岸。而这条“通道”就是多元化的课堂,唯有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有所成长和发展。然而就课堂教学现状来说,科学教师很少思考教学方法的更新,更加倾向于自己的经验教学模式,对新教学模式不闻不问,甚至仅仅是将其作为应付检查的手段。在这种滞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如同“玩偶”,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第四,课堂教学评价缺乏深度。教学评价主要是“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衡量与评价。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应持续拓展评价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全面、客观的评价。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科学教学评价尚且处于浅层化、片面化,以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的卷面分数作为一切衡量标准,这种缺乏深度的评价模式,严重制约了其效果发挥。
二、 微项目化学习模式概述
(一)微项目学习内涵
微项目学习是一种微型的项目学习模式,属于项目学习中的一个分支。与普通的项目学习模式相比,微项目学习模式的核心在于“微”,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短,常常集中在1~2个课时,并且在学习中常常只存在一个学习主题。同时,微项目学习模式也是一种特殊的项目学习模式,与项目化学习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结合多数学者的研究,笔者将其总结为:微项目学习模式建立在“做中学”理论基础之上,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真实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借助1~2个课时完成的探究学习过程,旨在完成知识内化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微项目学习内涵剖析中不难发现,微项目学习模式中主要包括四大构成要素:①真实的情境:在微项目学习中,探究学习的项目主题并非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源于真实的情境中,旨在唤醒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②内容:鉴于微项目学习的需求,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融入全新的学习内容,使其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相契合,同时还应保证其具备探究学习的价值。③活动:微项目学习模式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关注学生的实践探究,整个学习过程不再是平淡无奇的灌输,而逐渐成为一项具备挑战性、构建性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作为载体,基于一定的工具、方法开展探究。④结果:微项目学习具备结果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教材上的知识、应试的技能,还在微项目的实物、模型、论文、报告等不同形式的成果中,强化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二)微项目学习模式设计原则
鉴于微项目学习的内涵,初中科学教师在开展微项目教学时,还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原则一:学生本位的原则。微项目学习模式围绕学生展开,践行新课程下的生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微项目主题之前,应全面加强教学对象研究,科学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微项目。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大胆放手,使得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使其在亲身经历中,完成知识的探究与内化,并指导学生在微项目学习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其在主动参与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科学综合素养。
原则二:真实情境的原则。微项目教学模式下,项目的来源并非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从学生实际生活中凝练出来的,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同时,在具体的微项目教学中,为了唤醒学生的参与欲望,应围绕项目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探究情境,以便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原则三: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同,微项目学习活动核心是探究。由于初中生知识能力有限,可采用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交流与思维碰撞中,形成优势联合、智能互补,最终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共同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原则四:可行性原则。在微项目教学中,要想推动整个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设计项目主题和探究任务之前,应坚持“适中”的原则,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区作为出发点科学选题,以免其出现过于简单、过难的现象。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时间,并采取措施提供一定的帮助,以防出现项目探究学习过程受到阻碍的现象。
三、 优化微项目教学模式,践行初中科学核心素养落实
(一)基于微项目学习确定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思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达到什么标准”,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鉴于微项目学习的内涵,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为了避免微项目学习走出误区、陷入迷茫的状态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方面,基于初中科学“四大核心素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备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初中生实情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状态、成绩分析、日常作业完成程度、沟通等方式,了解初中生在以往学习中已经建构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思维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特点等,以此作为出发点和标准,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例如,在“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微项目教学开展之初,基于上述原则,将教学目标确定为:①坚持从微观到宏观的原则,对汽化现象、蒸发现象进行认知,并将其定义精准概括出来;这一层面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②基于相关的科学实验探究,在实验分析中认识到液体蒸发吸收热量、理清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相关因素;运用相关的模型,将蒸发现象中的分子运动图呈現出来;运用科学的原理,自行设计“土冰箱”。这一层面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③借助控制变量的方式,开展实验学习,在尊重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求证;将“土冰箱”这一思路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有形的物品;这一层面教学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素养。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逐渐形成运用实验获得知识的良好学习效果。这一层面教学目标,恰恰对应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
(二)基于微项目,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
鉴于微项目学习范式的内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应致力于学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中。为了推动微项目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必须结合具体的科学教学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挖掘相关的素材,遵循真实性、复杂性、适切性的原则,为学生营造接近于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以便于学生产生愿意探究的欲望,并在真实情境探究中,感悟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例如,在“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微项目教学中,针对“汽化与蒸发”这一项目探究学习之初,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模式:在非洲存在很多原始部落,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不仅仅没有电,甚至还没有自来水。非洲气候十分酷热,在对食物保存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在这一背景下,一位非洲小哥自制了不用电“土冰箱”,并凭借这一点发明成为当地的土豪。这一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从真实的生活视角出发,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习中。同时,还可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逐渐构建起教材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基于微项目创设驱动性问题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微项目教学的核心是探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发生明显的转移,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借助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在问题思考、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在以往的知识结构体系上逐渐建构起全新的知识体系,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汽化与蒸发”这一微项目教学中,为了将学生引入探究的道路,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出发,坚持层层递进的原则,为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①我手里有一支温度计,上面显示的温度是15℃。现在你能利用手头的烧杯、酒精、水、胶头滴管这些器材,将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降下来吗?请将自己的具体操作实验明确记录下来,并得出结论。②如果给你提供一块湿布,你能运用最短的时间将其变得干燥吗?请将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结论明确记录出来。③在上述的两个实验中,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这种变化叫作什么?你能运用微观的分子运动观点进行解释吗?请运用图示的方法,将这一过程呈现出来。④给你提供烧杯、剪刀、糖果、沙子、布、水、小陶罐、温度计、滴管、小布块等器材,结合上面两个实验的结论,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能够降温的“土冰箱”,并结合自己的制作过程,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并制作出“土冰箱”的模型。⑤针对你们设计出来的“土冰箱”,该如何对其进行宣传和介绍?⑥结合教师以及小组共同制订的学习评价量表,对本次探究活动的成果展开评价。⑦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将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这些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层次性,可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引发高阶思维活动,最终在问题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真正提升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基于微项目实践形成成果
基于微项目学习模式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经历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探究并做出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并且在具体探究过程中,受到学生知识能力的限制,学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鉴于此,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项目成果的制作。在“汽化与蒸发”这一微项目探究过程中,就采用了这一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上述两个探究问题中涉及的实验进行分析,结合教师提供的器材,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并围绕其进行探究验证。之后,引导学生结合上述的两个实验结果,对蒸发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运用图示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最终结合上述的知识,围绕“土冰箱”的原理,设计实践方案,并展开选材,完成其制作。在这一微项目探究中,学生通过实验、实践活动,通过对比、分析、推理和抽象等过程,完成了相关理论知识的构建,同时也促使学生在项目探究学习、制作项目成果的过程中,逐渐达成了科学探究意识、观念等核心目标,激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了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实。
(五)基于微项目实施科学评估
教学评估是对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而设定的,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教师可清晰感知教学完成情况,明确当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进而对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最终促使课堂教学逐渐进入良性循环中;同时,课堂教学评價还具备极强的激励性,是唤醒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方式。鉴于微项目教学的内涵,唯有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微项目探究学习的结果,还应将微项目探究的整个过程纳入其中,包括: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情况、项目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学生在项目探究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态度等,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免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在优化微项目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坚持生本的原则,引导学生以评价者的身份,围绕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使得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最终在自我反思中获得成长和发展。此外,在项目教学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尽量借助鼓励、肯定性的评价语言,持续强化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自信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微项目学习模式践行了“做中学”理论,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契合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鉴于此,唯有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基于微项目的内涵,遵循微项目设计的原则,科学设计微项目教学流程,使得学生在真实项目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最终形成项目探究成果,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全面提升初中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萍,陈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范式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22,40(4):4-7,10.
[2]施华芳.核心素养下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2(6):67-69,100.
[3]杨建军.初中科学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79):10-12.
[4]钱惠琴.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2021:1500-1503.
[5]施胜军.初中科学核心素养下项目式学习应用研究[J].读写算,2020(24):111-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