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吉林省立师范学校建设探析

2023-04-06 06:34苍学良
西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习所师范学校师范

苍学良 薛 刚

吉林省“向居九州化外,禹迹未染,宏诵无闻”[1]。清入关后,东北作为清朝“发祥重地”,采取封禁政策,地域区间上的人为隔离,造成文教不兴、人才凋敝。经庚子国乱①,清廷大厦将倾,时势紧迫,因此欲以“新政”图强。日俄战争之后,东北行省改革,吉林省学务办学大纲提出“学战”思想,“国势强弱,视学务盛衰为转移”[2]。吉林省最初的师范教育,也是伴随着“新政”的东风,在白山黑水间的土地上萌发。至民国九年(1920年),最终形成五大省立师范和女子师范学校的布局。本文比对清末《奏定学堂章程》和民国初年教育部对师范教育的改革要求,来探析清末民初吉林省立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

一、清末新政前吉林省教育

清代吉林地区的学校教育有官办和民办两种形式。官办学校又分为八旗官学和州县儒学,八旗官学为旗人子弟设立,州县儒学主要教育汉人子弟。吉林地区实行旗民共管的军府制度,吉林各城副都统所治理区域,均有八旗官学,如宁古塔左右翼官学、三姓左右翼官学、伯都讷左右翼官学等。民间学校以私塾为主,这和流放在吉林的文人有关。官办学校名额有限,且重武艺轻文艺,而私塾可以广泛招揽学生,但当时吉林地区的汉族人数远不如盛京地区,私塾教育可想而知。此外还有一些书院,如富俊将军建立的“白山书院”等,但是此类书院的影响力毕竟有限。清朝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造成吉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落后,“学术不兴,人才间歇”是教育真实现状的描写。

二、办理学堂,首重师范

庚子国乱后,国破山河在的清廷发起新政自救。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年九月,清政府正式向全国颁布“预备立宪”谕旨,并且停止了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当时在东北土地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以日本为战胜国结束,使得当时的清政府更加认可新政是可以改变清朝的国运。清政府采纳徐世昌的建议,东北地区实行官制改革,改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为行省,每省设巡抚一人,主管本省的军政事务,设东三省总督,作为东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裁撤各城副都统衙门,实行民治,结束了东北地区200余年旗民双重管理体制。吉林省当时的行政机构“设3道、11府、2直隶厅、2直隶州、16县,”[3]与此同时,吉林省实行对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改革。

在教育改革方面,以《奏定学堂章程》为纲,主要包括建立学堂和完善教育行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省设立学务处作为全省教育行政机关,各州县遵照学部奏定的劝学所章程设立劝学所,发展义务教育。在原有私塾、书院等基础上,改为蒙养院、小学堂、中学堂等新式学堂,普及全民教育,此时的新式教育已不能依赖传统教学。而当时的教师还多是传统文化内的秀才或士绅等,为了培养师资力量,省城一方面选派士绅到日本学习速成师范,另一方面成立各种形式的师范学堂,培养新式教师。

“自兴学议起,内地师资均患师资缺乏,而吉林为尤甚”[4]由于经济和人力等原因,吉林省师范学堂的建设,同样面临教资不足的问题。《奏定学务纲要》规定,初级师范学堂培养小学、高等小学教师;优级师范学堂培养中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教师,而当时吉林省只有省会(吉林市)成立一所初级师范学堂。

鉴于全国师资匮乏,清政府曾下令“各州县于初级师范学堂尚未齐设之时,宜急设师范传习所”,“侍各省城及州县初级师范学堂毕业有人,传习所可渐次裁撤”[5]。由于师范传习所办学相对简约和便捷,吉林省因地制宜,开办了大量师范传习所。例如,长春(府)师范传习所,“吉林全省学堂调查:长春府,师范传习所,学生60名,”[6]并于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初级师范班,仍设在中学堂内。在吉林省1929年的教育调查统计中,“全省师范学校有6所,师范科15个,讲习科11个,附设初中13个,学生1223名,教职员103名。”[7]当时的师范传习所也没有正规的校舍,师范传习所多是附于书院或者中小学堂,共用学堂是当时吉林省师范办学的主要模式。

三、五大省立师范和女子师范学校

辛亥革命的爆发,迫使清帝退位,清朝退出历史的舞台,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解体,处在皇权专制之下的教育也迎来新的曙光。中华民国的建立,百废待兴,为了革除封建旧思想,南京临时国民政府对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以教育为例,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各级学校法规,如《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监督、堂长应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师范教育令》中规定“师范学校定为省立,由省行政长官规定地点及校数,报告教育总长分别设立,教学经费由省经费之给。”[8]

吉林省议会批准分区筹划师范学校。全省共分4道,吉长道(约今吉林中部地区);滨江道(约今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延吉道(约今吉林东部地区);依兰道(约今黑龙江东部地区)。当时的吉林省在各道区和省城各成立一所省立师范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注重实习训令,培养师范学生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能力,在每个师范学校都设立一所附属学校,为该校师范学生的实习之地[9]825。为了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学能力,吉林省的师范学校也成立附属学校,以期促成日常师范学生的教学能力。

(一)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省城(吉林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6年),吉林将军达桂,于省城崇文书院旧址基础上,创办全省初级师范学堂,设有简易科和完全科各招学生一百名,并于第二年冬天毕业,毕业生被安排至省城所属各级学堂充当教师。宣统元年(1909年),按照学部计划于本年底,全国各省城都要成立一所优级师范学堂。时任吉林巡抚陈昭常,按照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办时可与初级师范学堂并置一处。吉林原有初级师范学堂一所,规模较备,兹以优级师范并入办理,改名两级师范学堂,适合定章。”[10]由于吉省办学较晚,资金短绌等原因,将省城外国语学堂并入初级师范学堂,并增设优级部,将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之名,改为官立吉林两级师范学堂。按照《学堂章程》的规定,吉林优级师范学堂的办学宗旨是“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负责吉林、双阳、舒兰、额穆、桦甸、磐石等七县师资培养。据《永吉县志》记载,该校自清光绪创办以来,迄今20余载,“共卒业生有1729名之多,计简易科179名,优级选科175名,旧制本科713名,讲习科52名,实习科22名,二部科24名,小学教员讲习科125名,初中教员专修科42名,新制初中309名,新制后期88名。”[11]位于省城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表率,为培养教师和学校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吉长道长春府,清政府在此地设立民署机构长春府之前,这里原是蒙古郭尔罗斯王公的游牧地。自中东铁路修筑以来,长春城逐渐成为商埠重地,不仅有关内人口的大量涌入,也有日本、俄国的外来人口。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长春城内养正书院创设长春府中学堂,并在学堂之内附设简易师范班(师范传习所),培养小学教师和初等教员,开启了长春师范教育的先河。长春师范传习所成立之后,因时势维艰,校名屡有变化,民国九年(1920年),长春道立师范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负责长春、农安、长岭、德惠、扶余、伊通等六县的师资培养。

(三)吉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滨江道,原阿勒楚喀副都统管辖之地。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在县城北门里第一高等小学堂院内,设简易师范学堂1所,系为阿城师范教育之始。当年招收40名学生,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50岁以下,属成年师范教育。原定学制二年,毕业后优等生给以贡生称号,因辛亥革命爆发,简易师范只办一期即告结束。民国二年(1913年),在县城内设师范讲习所1处。民国九年(1920年),吉林省教育厅派王明辰来到阿城县创办吉林省第三师范学校,王明辰任吉林三师第一任校长[12]。该校负责阿城、宁安、穆棱、东宁、宾县、同宾、五常、榆树、双城、滨江等十县的师资培养。

(四)吉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延吉道,原珲春副都统管辖之地。民国四年(1915年),成立道立延吉小学教员讲习所,学制一年,1916年,改称延吉道立师范学校,培养小学教师,招生44名,学制四年。1920年,与延吉道立第二中学合并,成立吉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旨,学生89人,翌年增设二年制讲习科。1925年设三年制师范科,1927年设三年制讲习科。1929年有学生220人,教师14人[13]。该校负责延吉、珲春、和龙、汪清、敦化等五县师资培养。

(五)吉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依兰道,原三姓副都统管辖之地。民国九年(1920年),吉林省于依兰县城内设立吉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该师范学校由依兰县道立中学和师范传习所合并成立,有附属小学依兰第一高小国民学校。第五师范初期有5个教学班,师范本科4个班,修业年限为5年,专科一年一个班,师范讲习所一个班,修业年限为二年半,后每年招收本科一个班[14]。该校负责依兰、方正、桦川、富锦、同江、绥远、饶河、宝清、勃利、虎林、密山等十一县师资培养。

(六)吉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吉林省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位于省城(吉林市),以加强家庭教育为宗旨创办女学。根据《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惟此时初办,可暂于省城及府城由官筹设一所,余俟随时酌量地方情形,逐渐添设”[9]597。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省城新开门内文昌宫成立。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和吉林巡抚朱家宝的批准,提学使吴鲁开始筹办吉林官立女子师范学堂。有讲习科一班、初中一班、师范三班。有学生208名,职员5名,教员15名[11]。凡入女子师范学堂读书的学生,均免学费,便于扩大女子入学人数,如此数年之后达到“家政修明,国风自然昌盛”的社会面貌。清末吉林地区开办女子学校,对吉林的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学校青年学子的爱国运动

清末民初,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帝国主义压迫。而东北又处于日俄势力争夺之地,闯关东的百姓和日俄移民在这片黑土地上有着不同的待遇,从而使得吉林省土地上的人民大众更能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吉林省的青年学子依然饱有满腔的爱国热忱,位于中东铁路重要节点的长春,是吉林省的重要商埠之地,此地的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学生,常常在民众之间宣传爱国思想,“本埠省立第二师范组织宣传会,每遇星期日及星期六,在讲演所讲演,以至屋小人多碍难容纳。现又改组为五组,每组五人,于星期日、星期六在南关至三道街北达五马路,每路口有五人宣传。”[15]宣传爱国思想,唤起人民大众的爱国意识。1925年5月,北京区委派共产党员林俊、刘旷达(刘弄潮)来长春,刘旷达以二师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学生运动。他们以二师、二中学生为主成立长春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支持上海“五卅”惨案的学生工人运动。

1926年,哈尔滨党组织在长春建立中共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通讯站,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春建立的第一个支部。许多共产党人来到省二师,以教员身份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如恽代贤、刘旷达、楚图南等。楚图南在省城吉林市的私立毓文中学、省立五中和长春的省立二师的革命宣传活动,直接影响了当时东北的许多青年。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的抗日武装的斗争中,也有着省立二师学生的身影。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的宋铁岩,在学校中共地下党组织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东北抗联队伍中,宋铁岩在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独立师政治部主任。从此,他同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的杨靖宇将军一起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沉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五、吉林省立师范学校的历史意义

20世纪初的中国,外有列强瓜分中国,内有民族英雄奔走疾呼者。如何救亡图存,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启民智”已成为全民共识。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少有的落实比较彻底的改革,废除科举,开办新学,普及教育。吉林省借此历史时机,虽时势维艰,经费有限,依然创办新式学堂,开启吉林省全民教育,为了培养师资,师范传习所应运而生。传习所虽是应一时之需,历经民国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五大省立师范学校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全省的师范学校也为吉林省培养了众多人才,“师范毕业生之优者,往往腾跃于议政、军警各界。”抗日战争时期不仅有踊跃参战的师范学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吉林省的建设也有过他们的参与。今天吉林省的师范高校依然有其当年师范学校的传承。著名学者萧一山曾写道:“不论物质建设与心理建设都是头等重要,司其钥者,仍为教育。”师范学校是教师的摇篮,教师孕育民族的希望。塞外寒地,白山黑水间的省立师范学校,就是吉林省早期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注 释:

①也称庚子国变,指清朝末期,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造成义和团的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对十一国宣战。为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1900年6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最后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场100多年前爆发的动荡也被中国人称为“庚子国变”“庚子国难”。

猜你喜欢
传习所师范学校师范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苏州昆剧传习所之创办及若干问题考辨
河南省幼儿师范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加强哈尔滨市双城区非遗工作的几点建议
长春师范传习所
长春府“师范传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