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关于心理机制的研究

2023-04-06 06:34姜珊珊
西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异化理论弗洛姆马尔库塞

姜珊珊

马尔库塞①与弗洛姆②同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且研究的内容都是心理机制的相关问题。心理机制问题的研究以一种新的视角维度来观察社会出现的新变化以及社会中存在的新危机。虽然对二者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极少将二者的理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一、马尔库塞与弗洛姆心理机制研究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1.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吸收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意识活动被分为两个方面: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有意识指的是行为要经过人的理性思考,而无意识则不需要思考由人的本能、欲望构成。随着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研究的深入,进而又将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本我”,主要由人的欲望、本能构成,即“力比多”(libido), 这一层面主要是追求快乐,服从快乐原则,是人们从事活动的主要源动力;第二个层面是“自我”,这一层面的自我是由理性所构成,这时人的行为往往是通过思考后的结果,人们的行为有了自己理性的判断,这时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第三个层面是“超我”,这一层面是由良心、道德、是非观构成的,这一层面主要是指社会的道德层面,是社会文明在个体中“内化”的显现。

根据弗洛伊德的分析,健全的心理机制应是这三者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况,而现实却是这三者经常发生冲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规范通过理性文明不断对人的性本能进行压制而建立。弗洛伊德说“文明起源于性压抑”。“随着现实原则不断约束快乐原则的活动范围,理性对性本能的不断压抑一方面外化为文明形态,另一方面内化为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1]186

2.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发生在劳动与分工的过程中,人的类本质是劳动,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由于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劳动不再具有这一内在本质,而是与人的意愿、本质恰恰相反。劳动者在劳动中得不到肯定,而是一味地否定自己,自然也感受不到创造性劳动应该带来的幸福感,却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在异化的劳动中遭受伤害和摧残。

法兰克福学派③的学者吸收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马克思分析的异化世界并没有完全被扬弃,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增强。他们认为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变得更加复杂、隐蔽,更不易被察觉,人们不再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者,反而成为了劳动产品的附庸。

而马尔库塞和弗洛姆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基础是政治经济学,过分看重了社会的理性一面反而忽视了人们的心理因素。因此,他们二人便在吸收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求研究人的心理机制是如果发生异化的。

(二)现实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自发达工业社会后,科技革命对人们的影响加深。人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彻底征服自然,满足物质需求,认为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但科技在达成人类进步目标的同时,也走向了人类愿望的反面,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开始对人的思想进行控制。人们生活在控制中不自知,反而在这种控制中寻求到了一种幸福感,因而人们逐渐失去了反抗精神,人心理发生了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入手对隐蔽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二、马尔库塞的压抑性心理机制

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关于以现实原则、操作原则、理性原则为核心的压抑性文明的理论对于认识发达工业社会也具有很大价值,这是因为在现代,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匮乏所引起的生存压力。但是,文明对人的压抑并没有消除,反而有增无减,深入到人的生存的各个领域。”[1]188随着社会的发展,匮乏并没有消除,反而随着社会统治而增加了许多额外的限制。在这些限制的控制下,人们的心理开始异化,认为被统治是“合理的”“幸福的”反而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这样的统治中而失去反抗,失去了思考能力、失去了否定的批判意识,基于此马尔库塞认为此时的人们完全变成了异化的“单面人”。

(一)马尔库塞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形成

第一,异化现象的普遍化。马尔库塞认为,“异化”没有被扬弃导致了社会的异化现象更加严峻。人的类本质不再是劳动,人们的劳动大多数都发生了异化,人们在劳动中再也感受不到快乐,劳动带来的只有压抑。这种异化割裂了人同爱欲的关系,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中也指出:“劳动几乎完全异化了,装配线的整套技巧、政府机关的日常事务以及买卖仪式,都已与人的潜能完全无关。工作关系几乎变成了作为科学活动和效率专家处理的对象,成了可以相互替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第二,异化力量的普遍化与非人格化。根据马尔库塞的分析,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条件下,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大众传媒等非人格化的媒介迅速崛起并充分得到了发展,传统的统治阶级对人的控制也逐渐弱化,反而通过非人格化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人的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并且也不会激起人们的反抗精神。基于此,人对异化的反抗更艰难、无效。

第三,压抑性心理机制的形成。马尔库塞的压抑性心理机制具有两个典型特征:劳动异化为奴役;爱欲变为单纯的性欲。

关于劳动异化为奴役,马尔库塞认为,工人们目前所处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像逃避瘟疫一样摆脱劳动,也不再经历残酷的肉体折磨,反而在现在的社会中,人的身心变成了异化的工具,“额外压抑”也具有合理性,人们虽然仍觉得劳动是枯燥痛苦的,但是却是可以忍受的,并通过大众传媒等释放压抑的力比多。

关于爱欲变单纯的性欲这一特征,马尔库塞更是直接地采用了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进行说明。由于社会的规范越来越多,人的爱欲却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单一地只剩下性欲。

(二)关于非压抑性生存方式的设想

马尔库塞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分析,提出了压抑性心理机制理论。马尔库塞的非压抑性生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将工作转化为消遣。在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除了艺术活动,劳动都具有了异化的性质,人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了痛苦,这种异化割裂了人与爱欲的关系。因此,马尔库塞认为要改变劳动带来的压抑,就要实现将工作由痛苦转向消遣。“具体来说,这意味着,感性实现自我升华,扬弃理性的压制,使劳动摆脱‘生产和操作的价值标准’,即摆脱现实原则和操作原则的统治,获得消遣和表演的性质,为自由文化的出现奠定基础”[1]193。其次,将性欲升华为爱欲。马尔库塞,在现实社会中,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不断地进行限制,使爱欲的范围不断缩小,理性逐渐获得统治地位。但是非压抑生存方式应当是以爱欲为代表的感性,同时爱欲也是工作变为消遣的前提。

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吸收与综合,指出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异化问题,同时也映射出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时代意义。但与马克思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为人们争取解放,而马尔库塞则是在坚持以人的感性和以爱欲为中心的精神层面来反抗发达工业社会对人的压抑。

三、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

自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发达工业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的自由意识也逐渐觉醒。弗洛姆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察到人们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孤独感,恐惧感。“正是面对着这样的生存境遇,人有可能产生逃避自由的心理冲动。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以及沉重的责任,会获得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3]

(一)逃避自由心理机制的主要表现

第一,极权主义是由施虐狂与受虐狂构成。二者看似是对立的、矛盾的,实质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是内心的孤独感和恐惧感的产物,其目的都是想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而得到肯定,获得安全感。其中受虐狂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在社会活动中内心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相对软弱,随波逐流,想要借助他人、权威来获得力量。而施虐狂则是与受虐狂相反,希望借助某种手段、方式使他人痛苦从而获得他人的依赖,通过他人来肯定自我的价值,获得内心的满足。

第二,攻击性与破坏性。与受虐狂和施虐狂不同,攻击性与破坏性并不依赖于对方,通过妥协或掌控对方来获得内心的满足,而是通过自身去摧毁外在一切有干扰的因素来摆脱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力感,并通过一些方式使自己的行为看似合理化。

第三,舍己的自动适应。与前两种极端相比,舍己的自动适应是一种较为温和的逃避方式。这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在当今社会极为常见,随波逐流,随大流,不凸显自己的主见,与海德格尔的“常人”④无异。虽然这种心理机制不会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并不偏激,但其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消极的,这种舍己的自动适应会导致人主体的丧失,使人们失去独立人格,失去独立思考与创造,这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虽然温和但其后果及其影响远比前两种更加消极。

(二)如何摆脱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在弗洛姆看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带来的不安和孤独感,面对这样的生存境遇,无非只有两条路:一是逃避自由;二是积极面对接受当前的生存环境,找出一条积极解决困境的道路。要调整自己,确立“积极自由的生存状态”,首先应当用爱心去生存,去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的普遍形成,尤其是一些极端的表现方式,都需要用爱去化解、包容。学会肯定他人,包容他人,主张个性的发展。同时人们需要带着爱去积极的生活。

四、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心理机制的异同

(一)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心理机制的相同点

第一,都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吸收。马克思对社会异化进行分析,但更多的是物的异化、劳动产品的异化、物对人的掌控,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进行的分析,并没有对人的“自我异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异化现象并没有消失,而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关注到了异化现象已经内化进入人的心理、性格,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二者是在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到人心理的异化,从“有形”进一步分析到“无形”的异化。

第二,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吸收。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与马克思所提出的异化理论进行了结合,深刻分析了技术时代人们心理出现的异化现象,对这种“无形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寻找解决心理机制的办法。

第三,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关注到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的实现。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关注人的发展,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强调用爱心与消遣为基础,在心理异化的社会中积极寻找出路,积极实现人的价值,强调人们个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体价值,实现人的本质。

(二)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理论的不同点

虽然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研究心理机制问题且主要思想都来自于弗洛伊德。但是二者的思想相比,马尔库塞理论中摒弃了宗教的相关思想,同时还受到了海德格尔与卢卡奇的影响,而弗洛姆的思想中则包含了宗教的维度。

马尔库塞的思想吸收了海德格尔和卢卡奇的思想。马尔库塞曾于1928年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并师从于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对马尔库塞影响深远,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解释让马尔库塞看见了人的个体并以“人”作为研究的中心,从关注人的角度出发,展开对资本主义的猛烈抨击。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卢卡奇,对马尔库塞的影响也十分深刻。卢卡奇通过揭示物化现象转移为物化意识,入侵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逐渐渗透到人的思想中,这一物化意识理论的提出为马尔库塞的批判工作作了铺垫。

弗洛姆和马尔库塞理论中最大的不同点是,在弗洛姆的思想中包含了宗教的维度。论及宗教,首先会想到传统宗教中人对摆脱死亡、想要赎罪的诉求,但弗洛姆并没有从这一方面进行吸收,而是将宗教信仰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弗洛姆指出宗教改革是由中下阶级和农民阶级所引起的,并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作为宗教思想与自由相结合的资源,从文化角度、历史角度与经济角度相结合对自由问题展开论述。

五、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心理机制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疯狂掠夺、资本疯狂扩张的时期,人们生活受尽了野蛮压迫,所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提及暴力的方式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时期的,而且异化现象较为明显。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异化现象并没有消失,反而以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出现,最主要的变化就是由人格压迫转变为非人格,对人的精神、思想的控制。同时马尔库塞与弗洛姆结合精神分析学对更深层次的异化进行了研究。

可以看出,虽然异化理论理论早已被提出,但异化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异化现象也不断变化,由有形的异化(权威、政治、压迫等)转变为更加隐蔽的无形的异化(心理、精神)。

(二)现实意义

第一,关注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在物质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不可否认,人们对科技的依赖也日益加深。人们似乎被科技挟持了,表面上是我们掌握了科技,实则是人们变成了新型的“科技奴隶”,在科技中日益迷失。而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他们吸收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为解决压抑性心理机制寻求出路,关注人类个体、价值的实现。马尔库塞和弗洛姆人本主义思想非常浓厚,他们始终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发展,并试图通过心理学来帮助人们寻思打破压抑的方法。通过他们对弗洛伊德观点的结合,正是马尔库塞和弗洛姆关于人的个性、潜能、自我实现的完美体现。

第二,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似乎失去了质疑的能力,而孤独感与顺从却成了常态,技术进步的同时是否使我们的精神变得贫瘠?而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我们反思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研究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的理论可以为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21世纪的今天,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关注人的心理、个体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与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的理论实现了遥相呼应。

注 释: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德裔美籍哲学家、美学家、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后来一生都在美国从事社会研究与教学工作。

②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年):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研究和推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③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的社会哲学流派,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作为西方社会哲学的研究重镇,该学派正式创立于1923年。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和二战的爆发,法兰克福学派经历了从最初的不断发展壮大到战时迁移、战后重建以及后期逐渐解体消亡的曲折历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

④海德格尔的“常人”:常人代表着作为一个集体的此在的全部可能性。常人构成个体在其中可以怎样,应该怎样行为的环境。正是它赋予每个此在生存以意义和可理解性。通过学习常人如何生活我们赋予我们自己与周围世界的意义。我们不是用科学规律或者某些神祇来理解我们的世界,而是投身到社会情境中,投身到常人体现出种种习惯的世界中,以此给予世界以可理解性。常人是此在世界的具体化,因此是此在的个人的可能性即“人之能在”的具体化。就常人塑造次在行为而言常人具有一种规范功能。在海德格尔看来,个人不再由一种人性本质构成,而是由常人构成。此在即常人。

猜你喜欢
异化理论弗洛姆马尔库塞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另类解读——基于“历史本质性”的视域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与人的孤独——对其代表作《逃避自由》的分析
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对比研究
不乐多冤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城乡结合部居民生活异化可能性和必然性探析——基于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探析与启示
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