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天文课程设置探究

2023-04-06 06:34胡俊杰
西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天文学天文台章程

胡俊杰

引言

我国近代高等学校天文教育是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借鉴西方高等学校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天文课程也是在清末教育改革后才逐渐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调整,我国近代高等学校天文教育逐渐成熟,天文课程设置逐渐专业化、科学化。虽然由于社会背景限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高等学校天文教育受到重创,但这时期的高等学校天文课程设置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阶段的天文教育提供了示范。

一、中国近代高等学校天文教育发展背景

19世纪后半叶,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大量传入中国。为富国强兵,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科学救国、自强救国。在此时代背景下,国内掀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救国的浪潮,科学教育兴起,数学、地理学、博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近代西方科学被纳入当时的科学教育范畴。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教育改革,开展科学教育。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最早开展科学教育的新式学堂,后京师同文馆设置天文算学馆,开设天文测算课程,成为我国近代新式学校正式开展天文教育的开端,为后来学校天文课程开设奠定基础。

二、近代高等学校天文课程设置

清末教育改制,官方宣布废除科举制度。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主持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①成为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该学制指出大学堂亦称分科大学,分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共8科[1]559。其中,格致科大学下设学科中明确规定设星学门课程,与算学门、物理学门、化学门等学科同样为格致科大学的重要课程,其中的星学与我国传统的星学,即星占、占卜之学不同,指西方天文学。星学门要求开展的天文基础课程科目为:第一学年需每星期学习星学及最小二乘法3钟点;第二学年需每星期学习球面星学1钟点、实地星学2钟点;第三学年需每星期学习天体力学3钟点、天体物理学1钟点,在此基础上辅以物理学与数学相关课程。除星学门需学习天文课程外,物理学门在第一年课程中每星期需学习3小时的天文学课程。

《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了清末时期大学天文教学具体课程设置的要求,为我国近代高校天文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例如,1913年1月12日的《大学规程》提出,理科分为数学、星学、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矿物学九门,星学门具体科目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理论星学、实地星学、微积分学、近世几何学及演习、概率学及最小二乘法、一般函数及椭圆函数论、高等微分方程式、应用微分方程式、气象学、理论物理学、力学、光学、物理化学、结晶学、地质学概论、大地测量学、星学实验、制图术共20种[2]6。1913年1月12日的《大学规程》与《奏定学堂章程》中要求大学开设的天文基础课程科目高度重合。

民国初期高等师范院校也要求设置天文课程,如1913年2月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高等师范学校本科分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部、物理化学部、博物部,其中数学物理部与物理化学部需学习天文学科目[2]466。在1913年3月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物理部与物理化学部的天文学课程均要在第三学年设置[2]477-479。

(一)清末高等学校天文课程开设情况

科学教育在清末高等学堂内蓬勃发展,但开设天文课程的高等学堂仅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安徽省城高等学堂、两湖高等学堂、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等寥寥几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十二日钦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京师大学堂大学分科课程仿日本例,其中格致科课程有天文学、地质学、高等算学、化学、物理学、动植物学六门[1]753。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北洋大学堂教科表》中显示,天文课程为北洋大学堂各科必修课程之一,除师范科以外,法律科、矿学科、土木工科均需学习天文课程[1]991。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安徽省城高等学堂调查总表》表明安徽省城高等学堂教授天文地质科目[1]646。《苏云峰记两湖高等学堂》中记载两湖高等学堂天文学附与算学门下[1]653。《宣统三年(1911年)邮传部上海高等事业学堂章程》中规定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铁路专科第三年二学期每周需学习3小时天文学课程,航海专科在校三年每年都需学习航海天文学,每周学时3小时[3]。

(二)民国高等学校天文课程开设情况

北京大学1917年的《文、理、法(商)科课程》中明确指出理科本科课程中,数学门与物理门第三年需学习天文课程。后又在1918年的《北京大学文理法科改定课程一览》中指出了大学理科本科课程中天文门的具体课程。其中天文门通科课程包括立体解析几何、微积分、函数学、微分式论、概率学及最小二乘法、物理及实验、力学化学及实验、天文学、实用天文学、天体力学、天文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史学、外国语。天文门专科课程包括天文学、实用天文学、理论天文学、大地测量学、行星运动论、天体扰动论、三体问题、月离论、通吸力论、恒星分布论、潮汐论、纬度变迁论、地震学[2]116。1919年的《〈教育杂志〉记北京大学最近之学制》提出,自1919学年起,北京大学本科一年级分必修科与选修科,其中选修科第一组课程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三门[2]42。《1920年北京大学现行规程》中提出北京大学本科设五学组,十八学系,组一为数学系、天文学系、物理学系三系[2]64。

1926年国立中山大学成立,表明“迨本校革新以来,众议以天文学为现今大学必要学科,且与算学关系密切,乃增设天文学科,合成算学天文系。”[4]国立中山大学天文教学设备丰富先进,数学天文系成立时就有天文算学书籍约400余册,天文杂志200余册,并与世界各国天文学会、天文台通信密切,请求捐赠书籍杂志,因此国立中山大学稳定获得巴黎天文协会、伦敦天文学会、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格林威治天文台、芝加哥天文台、哈佛大学天文台、威尔逊山天文台等国际著名天文学会与天文台捐赠出版物;并有摄影天图1000余幅、变星观测图600多幅、各类型星图若干册供师生使用。在国立中山大学算学天文系系主任张云的积极倡导下,1929年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完工,承担天文观测与气象观测工作,天文台设备齐全,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天文教学与观测研究工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依托于国立中山大学先进丰富的教学与观测设备,数学天文系开设普通天文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高等天文、天文实习等课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国立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课程已经非常完善。

高等师范学校课程规章中虽规定了师范学校理化部需开设天文课程,但实际上进行天文教学的学校只是少数。据《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览》中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3年7月立学规则所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本科数学物理部与物理化学部需学习天文学。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行简章》中指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数学部本科课程科目包括天文学课程。

除国立性质的大学外,近代教会大学的天文教育在我国近代高等学校天文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教会大学由国外传教士支持创办,教师绝大部分为国外传教士,课程设置仿照国外大学,相对于国立大学,教会大学更国际化,是西方科学文化教育更直接的传播者,更了解西方国家近代天文学发展状况,并清楚天文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会初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的西方科学教育中,天文教育都占有一定位置,在教会大学中,天文教育同样得到了重视。部分教会大学在清末时期开始开设天文课程,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并根据当时的课程规章与实际教学情况调整,使天文课程设置逐步完善。

震旦大学②受徐家汇天主教堂资助,创立之处地处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据《私立震旦大学一览》记载上海震旦大学在清末全国教育界仍崇尚八股诗赋时就意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故特于文哲课程之外赋入物理化学及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力学及天文初步)”。根据1903年发表的《中国文明新史》震旦学院早期章程所记,震旦学院质学(科学)科正课包括物理学、化学、象数学,其中象数学课程要求学习天文学。民国初年,震旦学院院系调整,成立理工学院,希冀培养教师、天文家及科学界研究人员,因此理工学院仍有天文课程。由于地处徐家汇天文台,上海震旦大学天文教学设备在民国初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业生天文数理造诣深厚,“故国内天文台测量局实验室与学校等,指聘本校数理系毕业生者,为数甚多,且时苦不敷分配焉。”[5]

之江大学由基督教北美长老会与南美长老会联合创办,是国内第一所在学校内建天文台的大学,这是当时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的中国其他大学都没有的。1912年位于秦望山的之江大学天文台(观象台)落成,天文台内有直接从美国购买的天文望远镜等,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天文气象观测设备,该天文台主要用于天文气象观测与天文学教学[6]。在天文学教学方面,之江大学并没有采用当时学校重视的英语教学,而是使用中文教科书,采用中文教学。1921年,之江大学董事部正式成立,实行新学制,按规定开设天文学、生物、化学、数学等课程[7]。

齐鲁大学为多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开办,前身为登州文会馆,在登州文会馆时期,学校天文教育就已初具规模。当时学校西方自然科学课程有算术、化学、博物、天文等课程,使用校内传教士赫士自编的《天文揭要》《天文初阶》等课本作为天文教材。登州文会馆天文设施丰富,有一座观星台,此外还有口径10英寸的望远镜、天球仪、经纬仪、经限仪及行星绕日表、章动表、恒星表等[8]。1917年齐鲁大学成立后更是重视天文教学,学校设立天文算学系,天文算学系开设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测绘学、解析几何、微积学、普通天文学、电学测算、力学测算、气象学、实用天文学球面天文学等课程,并有无线电机、地平经纬仪、测平仪、大地球仪、八大行星模型、窥天远镜、恒星图表等仪器用于天算实验[9]。学校建有泽溥观象台与寿龄观象台两座天文台用于教学,内置4英寸折光望远镜与10英寸反光望远镜,两具望远镜在中国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4英寸折光望远镜用作太阳黑子观测与变星观测,10英寸反光望远镜底座不佳,仅供学生普通观测[10]。

三、近代高等学校天文课程开设实际状况及原因

我国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中的天文教育在近代初成体系,从课程设置来看具有科学性,但从近代高校天文教学实际状况来看,开展天文课程教学的高校在全国范围内只占极少数。虽然,近代高等学校教育规章制度表明天文学与物理、化学、数学、地质等学科具有同样地位,都是高校科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但在实际高等学校科学教育中,天文学在多数时候是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分支课程。高等学校天文教育与时代背景和国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近代设置天文课程的高等学校数量有限原因如下:

(一)天文观测设备数量有限

天文学是一门需要天文观测的学科,天文教学依赖天文观测设备辅助。近代高校天文观测条件非常有限,除了位于徐家汇天文台的上海震旦大学以及在本校建设了天文台的之江大学、齐鲁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外,国内很少有学校有天文观测设备,可供学习天文学的学生在学习天文课程时能进行实际天文观测。当时我国的天文望远镜设备只有从国外购买和接受捐赠两种获得渠道。从国外进口,费用昂贵,路途遥远,加上国家动荡,即使购买的仪器顺利辗转运达国内,也有因战乱被损毁的风险。因此,一般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并不考虑千里迢迢购买精密昂贵的天文观测仪器。与国外联系紧密的教会大学或有派出学习天文学相关专业留学生的大学有可能得到天文仪器捐赠,但这些大学在全国高等学校中仅占少数。天文观测设备数量有限,影响了近代高等学校内天文课程的开设。

(二)师资力量薄弱

英美日等国家的外国教习、新式学堂毕业生与归国留学生是近代科学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尽管科学教育在近代高等学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科学教师数量增多,但当时大学中极少有专门的天文教师,天文课程多数由数理课程教师代授。

(三)人才需求量少

我国近代教育整体受时代背景影响强烈,西方自然科学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并逐渐取代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儒学课程,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看到了西方国家因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发展后,国内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认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急需培养掌握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以提高国家实力,抵御侵略危机。相比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这些能够运用于采矿、冶金、机械制造、土木工程等领域,是可以实际作用于国家建设科学课程,国家的发展需要学习过数理学科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教育也会侧重于这些学科。且当时国内天文事业落后,全国范围内天文台、开展天文教育的学校数量少,国内能够提供的天文工作岗位有限,导致学校天文专业相对冷门,间接导致开设天文课程的学校数量有限。

四、近代高等学校天文课程设置的意义

清末学制改革促进天文教育开展,教育者看到天文学在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与西方天文学种种进展后,为了推动我国天文事业进步,在近代高等学校课程中要求设置天文专业或开设相应课程,意图促进天文学教育在大学内深入发展。近代高校天文课程的设置,培养了我国早期的天文人才,使我国近代天文学在大学内率先发展起来,带领我国天文教育走出空白领域。近代时期,我国高等学校天文课程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我国天文教科书的发展。我国最早开展天文教育时所用教科书由西方天文书籍编译而成,随着天文教育的成熟,高校天文课程多元化,对教科书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天文教科书进入自主编写的进程。

我国近代高等学校天文教育是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借鉴西方高等学校科学教育的过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近代高等学校的天文教育是逐渐成熟起来的,天文课程是在教育改革后,才逐渐在高等学校中被开设,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天文课程设置逐渐专业化、科学化。虽然,由于社会背景限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内高等学校天文教育受到重创,但这时期的高等学校天文课程设置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中的天文教育提供了示范。

结语

近年来,我国在天文领域大力投入,在此趋势下国家对天文人才需求量增多,国内高校天文教育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天文课程作为选修或必修课程。通过对国内近代高等学校天文课程发展脉络的探析,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合理科学地设置天文课程,不断推进现代高等学校天文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注 释:

①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及《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

②震旦大学:原名震旦学院,由马相伯神父于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是中国近代一所私立大学。“震旦”一词出自梵文,意即中国,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1905年春,由于天主教耶稣会干涉校政,马相伯带领震旦爱国师生出走成立复旦公学。1952年秋,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震旦大学被撤销,其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在原址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其余系科分别并入复旦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

猜你喜欢
天文学天文台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圣斗士与古代天文学
天文台就该这么看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天文台
欧米茄超霸系列月相至臻天文台表
现代天文学之传奇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