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的研究
——以某站短视频为例

2023-04-05 07:41林书好叶果张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乐器乐创新性

林书好 叶果 张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广泛性传播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这给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特别是对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积极支持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民族器乐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文化符号,如何通过民族器乐演奏的创新性传播来确立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实现“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全球化时代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是民族音乐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民族器乐推广之于提高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需求

在文化自信视阈之下,创造力是各民族艺术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生命机制。“传统是一条河流”,其核心意义即“流变”二字。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短视频创作者创新形式和加强内容,短视频以其用户黏性强、类型丰富多样,能够快速聚集流量,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中占据优势地位。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也迎来了春天,一批批的短视频创作者将目光聚焦于民族音乐,通过短视频让用户能够轻松而便捷地参与创作,突破了传统民族器乐传播中场地和时空的限制,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糅合了传统与现代,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时尚的表达方式,使点赞声穿过屏幕,跨越地域,提高民乐在中国接受度的同时,也拉近了海外观众与中国的距离。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标是对某站中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进行深入探索,发现某站中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的问题及其问题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效果与提升空间。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短视频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空间。以短视频形式展现的多种多样的民族器乐演奏相比传统的室内乐团以音乐会形式演奏,前者给大众提供了时间、空间与经济上的便捷,降低了传统民乐在大众生活中的门槛,更适合当下“信息碎片化”时代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足不出户便可享受民乐所带来的视听盛宴。

2.实践意义

(1)民族器乐演奏以短视频形式传播与时代相契合,顺应了新媒体占据传播主流的社会趋势,推动民族器乐表演形式更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更好地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拓宽民族乐器演奏形式传播的多样化途径,促进民族器乐于现代社会中发展,在良性竞争中不断增强内容创新和提高内容质量,使之受众更为广泛。

(3)新民乐出圈靠文化自信,促进更多人乐于从传统器乐中寻找创作元素与灵感而非一味地跟随西方创作的形式,改善民族乐曲创作疲软的问题,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跨越时空古今交融,用高质量作品的出现来证明民族乐曲的活力与生机。

(4)提高民众对于各类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了解,增强社会环境对中国民族器乐的认可与引导,培养传统民乐的新生力量,提升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5)以短视频传播中国民族音乐,不仅提高民乐在中国国民中的接受度,也促进民乐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现民族器乐文化。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将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某站现有视频中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的现状分析。

(2)探索某站中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其问题成因。

(3)进行某站中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效果与提升空间的探究。

(二)研究方法

我们搜集,汇总并分析了有关于某站上现有民族器乐演奏视频的相关资料,包括演奏形式、观看点击次数,最高点击率视频分析等信息。

发现某站中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某站上短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并最终进行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效果与提升空间的探究。

四、某站中各形式民族器乐短视频多角度分析

(一)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分析(如表1)

表1 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分析

(二)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传播所存在的问题

(1)国内某站上的视频关于民族器乐演奏视频的内容不同,所带来的观感也不同。

(2)每一位UP 主都有各自创作视频的特点,但是视频的质量仍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

(3)中国民族器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符号,其的继承与发展也亦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某站上已有大量的有关民族器乐演奏的视频,但是UP 主在专业水平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的效果。

(4)有个别相关视频为追求创新或商业价值,在视频制作中一味地考虑流行音乐元素的采用,从整体上丧失了民乐性,甚至造成了相反的艺术效果。

(三)造成某站上短视频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

(1)某站UP 主制作视频的客观条件有限,例如缺少资金、人力、场地等。

(2)某站为全民提供了一个发布短视频的便捷平台,视频创作门槛较低。

(3)创新性民族器乐演奏成为新热点后,众多的UP 主为了吸引流量而纷纷模仿制作相类似的视频。

(4)视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审美不同,这加大了平台对于视频质量审核与筛查的难度。

(5)部分UP 主对民族器乐认识不足,盲目将民族器乐西化,导致民族特色出现式微、变形的消极倾向。

(四)受众喜爱程度排名及原因分析

在民乐短视频领域,最火的当属墨韵Moyun 为代表早期用国风称霸的某站教主,其次是“民乐也疯狂” “自得琴社” “非歪”和“二十四伎乐”此类后起乐团新秀,最后是以“眷墨花生酱” “南一先生-古琴”和“孟晓洁-笛潇博士”为主的个体短视频UP 主。

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由演奏者的创作能力决定。弹古筝的人千千万万,但创新编曲的却寥寥无几,墨韵Moyun 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她最有才华的地方在于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编曲创造力,而不是她的琴技有多么卓越,创作能力决定作品的品质,也决定了观众能否在点开视频的一瞬间喜欢上你的作品。第二,由UP主的态度作风决定。某站有不少UP 主在成名后便忘记初衷,急于打开市场,进行签约只为登上更大的舞台,这部分人往往在圈里昙花一现,而真正的演奏家身上都有着匠人精神,谦虚而沉潜,发视频不是为了掌声,只为了与大家分享好听的音乐,即使粉丝数已突破100 万,仍每日坚持练琴,钻研专业。第三,由视频宣传力度决定。互联网时代下,短视频充分发挥了移动传播、社交传播的优势,加快短视频内容建设,依据UP 主被关注度和粉丝数决定短视频播出体量,越早起步越有受众优势,但最重要的是作品要入大众的眼,当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传播也会随之而来。

五、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效果与提升空间探究

(一)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创新性传播效果探究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强,近年来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结合创新孵化的民乐短视频火出圈。面向高校、社会招募组织民乐乐手,在城市文化场景或虚拟场景中演奏,创作生产符合海外互联网传播规律的音乐短视频,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少海内外网友称赞“中国民乐太好听了吧” “让国粹焕发时尚感” “这群年轻人太棒了”,纷纷为中国民乐“打call”。

传统民乐常常出现在戏院、剧院等内置场景中,离年轻人较远。而这种民族器乐短视频选择突破,融入互联网文化,将单纯的“听”音乐变成一场视听享受。截至目前,某站创作精品民族器乐短视频已有900 万余条,全网播放量超6 亿次。这种创新性传播方式娴熟驾驭中国民族乐器,积极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以新国潮、东方韵打造城市名片,立足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文化自信的良好示范。

(二)民族器乐演奏形式提升空间探究

如今的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已是“新民乐”时代,凝固的艺术几乎无法存在,作品总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传统民族器乐。

1.推动民族乐器短视频形式多元发展

目前的“新民乐”大致分为两个种类:第一种从内容上看既有改编的旧作品,也有新创作的曲目,即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配器与发展手法重新包装,在表现形式上多以女子小乐团的形式,具有室内乐的特征。早在中国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房中乐,音乐本质没有变化,与过去的老作品相比有了一些时代感和新意,使作品也更具艺术性。第二种在曲目上,民族音乐原本的内容已经被改变很多了,以流行音乐元素为主导,尤其是打击乐和电声乐器的加入,使音乐整体音响显得丰满谐和。形式则更加新颖,带有夸张的表演成分,在一定程度上由听觉艺术已转变为视觉艺术。

2.提高民族器乐短视频内容创作水平

流传千古的民族音乐是启迪创作者创作思想和欲望的动力源泉,也为新时代民族音乐创作发展夯实基础。在提高民族器乐短视频内容创作水平有三方面的途径:

第一,视频创作者需要找到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平衡点。若是自主创作乐曲,需要特别注重编写乐曲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节奏律动等,进一步强化作品的规范性,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创作出的作品更加贴合现代审美意识,也有对塑造作品时代风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若是过度地关注于创作技巧,而忽略了作品内在情感表达,也会使得创作的作品只是一个没有感情的躯壳。由此可知,创作者在创作民族器乐的乐曲时应该以作品内在情感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注重乐曲创作的规范性,使得网友与创作者的情感连接增强,更加具有传播力与影响力。

第二,创作者在创作民族器乐作品时,需要关注日常生活,从身边汲取养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艺术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作者必须合理地平衡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立足时代背景、立足社会生活、立足民众需求,使得民族器乐真正成为承载民众生活和民族情感的艺术,进一步地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

第三,还需注重跨界联动,加强与乐团、乐手、歌手、媒体、部门、学校协作,借助其他专业优势、品牌实力和海外渠道,实现强强联合。

3.加大民族器乐短视频宣传力度

通过研究,本团队认为若想促进当代民族器乐不断地传承与发展,必须从专业化和大众化两个方面共同发力,从而打开民族器乐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拓宽民族器乐成长的空间。

在专业化方面,除了提高民族器乐演奏视频内容质量、创新民族器乐演奏视频形式等问题之外,还需要不断完善专业民族器乐人才培养体系,使得民族器乐演奏视频传播中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

在大众化方面,主要需要夯实民族器乐的受众基础,使群众在可以在民族器乐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认同民族器乐文化并热爱民族器乐艺术。通过分析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某站上的“民乐也疯狂”UP 主主要依托不同的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同时其以优质内容创作为依托,以贴近不同区域、国家、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不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表达,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民乐器乐创新性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民乐国祥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