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玲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教科局,甘肃天祝 733299)
田径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据紧要地位,长期以来,学生参与田径学习和训练的兴趣都不够浓厚,应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性格、行为特点,以及对趣味元素的需求,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僵化的体育田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当明晰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根据具体的田径教学项目,加强为学生设计花样翻新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田径课堂上感知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田径训练质效,下面笔者就对此目标展开教育教学浅谈。
初中体育田径教学领域的游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根据田径课程目标,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需求,设计开展具有针对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游戏活动,将田径训练内容寓于游戏,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游戏享受,并经历学习和强化田径技能的过程。初中体育田径课程主要包括短跑、中长跑、障碍跑、定向跑、跳高、跳远和投掷等项目,每个项目下游戏教学的实践空间都非常广阔。经过学情调查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归纳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田径训练是教师的第一要务,然而以往由于田径教学手段单一,给学生造成田径活动枯燥乏味的印象,致使学生田径训练主动性不足。游戏教学法最突出的优势是寓教于乐,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田径训练兴趣很有帮助,如在田径课程的准备活动阶段,教师可以设计开展热身游戏,活化学生的体能和情感,使学生在训练伊始就感受到乐趣和精彩,这样学生就会对后续田径项目,产生浓烈的兴趣和期待,从而发挥游戏教学法对田径教学的激趣作用。
第二,有助于构建开放、互动的田径教学模式。初中学生个性特点突出、情感丰富,在体育田径学习中,学生渴望拥有和伙伴密切交流、互动的机会,但是过往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的大多是集体讲授、集体训练形式,导致田径教学环境生硬、刻板。游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色,是以同伴群组、小队为单位开展,教师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有助于构建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田径教学模式,如教师实施田径训练时,可以加强设计合作型游戏,将不同田径素质和性格的学生,混编为若干同伴群组,发动各组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交流讨论、互助训练,这样学生互动需求得到切实满足,田径训练效率及合作学习能力都能大幅提高。
第三,有助于强化学生田径能力和抗压受挫品质。在田径学习和训练中,学生受怕苦怕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经常遭遇一点困难或压力就打退堂鼓,导致学生田径能力和心理素质难以实现实质性的突破。游戏教学法具有强大的潜能开发作用,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加强实施游戏教学法,能够显著强化学生的田径能力和抗压受挫品质,如教师开展田径训练时,可以综合考量学生的体能水平和心理特点,设计竞赛、拓展型游戏活动,通过学生参与游戏,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心,使学生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从而妥善化解学生的怕苦怕累心理,历练学生承压能力和田径技能。
热身是体育田径教学中重要的准备环节,同时也是应用游戏教学法的主要途径。学生在正式学习和练习田径技术之前,身体和思维都处于沉睡状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开展热身活动,才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和运动神经,以往的田径热身活动,以身体关节部位运动操为主,无法带给学生新鲜感。因此,在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应该从热身准备入手,为学生设计新颖的热身游戏,点燃学生的田径训练热情,使学生身心都做好充足的技术动作学习准备,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田径教学热身游戏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田径项目和热身需要,设计集中学生注意力、活化学生身体机能的游戏活动。如在田径跳高、跳远项目的教学热身环节,此类项目考验学生韧带、关节的灵活性,若热身不到位,学生跳跃过程中可能出现关节扭伤、韧带拉伤等情况,教师设计热身游戏,需要在游戏中融入跳跃和伸展等动作,教师可以使用移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开展跳兔子舞游戏,带着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节奏完成原地踏步、左右开合、胯下击掌、提膝冲拳、脚跟点地、前后跳等动作,鼓励跳得好的学生到圆圈中间领舞,引导其他学生根据身体活动程度,适度提高动作幅度和速度,营造热烈、欢乐的热身游戏氛围,这样一曲结束,学生韧带和关节柔韧性都得到提升,并对后续田径训练项目产生训练参与兴致。再如,在体育田径跑项目的教学热身环节,此类项目要求学生关节、韧带和肌群充分活动开,教师可以在传统慢跑热身中融入游戏元素,组织学生绕圈慢跑,教师在中间喊“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口号,学生慢跑过程中需要认真听辨口号,根据教师的口号指令,迅速、准确地变化绕圈跑方向,这样枯燥的慢跑热身就变得有趣,学生的身体机能、思维敏捷性、田径跑兴趣都获得有效激发[1]。
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强调引导学生的互动参与,游戏教学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实施模式,能够转变以往灌输教学、集体训练等田径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自主、合作训练空间。为此,教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应该重点设计开展合作型游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训练交流需求,在田径游戏中渗透互动成分,引领学生互相帮扶、通力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田径训练任务,从而提高田径教学互动性,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田径教学合作游戏时,应该全面分析学生的田径能力和性格特点,同步做好游戏活动策划和分组两项工作。从田径合作型游戏策划来讲,教师需要结合田径项目特点,设计学生能够共同参与、各显其能的游戏活动;从游戏分组来讲,教师应该将田径能力强、一般、偏弱的学生,打散、混编成若干小组,同时把性格活泼和性格安静的学生安排到一组,便于学生在田径游戏中相互带动。如在田径短跑教学中,教师完成起跑、短跑等技术动作指导后,可以划出间距30 米的若干条赛道,按照学生日常的田径训练表现和性格差异,把学生分成多个6 人小组,发动各组学生在赛道上开展迎面接力游戏,要求每组学生赛道起点、终点各站三人,一名学生从起点开始,通过短跑将接力棒从赛道起点传送到终点的同伴手中,拿到接力棒的学生再短跑送回。学生参与迎面接力游戏期间,教师需要发挥各组田径骨干生的示范带动作用,让骨干生负责检查队友的短跑动作是否规范,比如起跑就位时虎口是否向前、身体是否前倾,跑动时腿部动作后蹬是否有力等等,鼓励学生在接力游戏中互相纠正和求教,这样通过合作型田径游戏的开展,学生短跑能力和友好协作的品质都获得有效培育[2]。
体育田径项目具有竞技和竞争性质,初中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较为突出,教师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引导学生公平参与田径竞争,同时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竞赛游戏最能体现田径项目竞争、竞技的特点,教师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时,应该精于设计竞赛型游戏,组织学生以小组、小队为单位,比拼田径技术和技巧,加强竞赛游戏规则讲解,倡导学生在预定规则下坚持完成游戏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田径素质和体育品德,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体育田径竞赛型游戏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出示游戏内容、要求和目标,讲明游戏规则、计分、扣分标准,促进学生顺畅开展田径游戏比拼。如在关于投掷的田径项目教学中,学生初步掌握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后,教师可以设计开展实心球投远的竞赛游戏,组织学生6-7 人一组,逐组、轮流在划定的标线内向前投掷实心球,同时详细说明游戏规则,包括按顺序投掷、脚不能越过标线,不能在同伴测距离时投掷,不能故意推延出手时间,每组荣誉积分为10 分,有组员出现违规行为扣1 分,投掷平均距离最远、荣誉积分最高的小组为优胜组。学生参与投掷竞赛游戏期间,教师需要密切地巡视观察,评判学生前抛动作运用的规范性,以及是否存在不文明的竞赛行为,在学生身心状态不佳时及时帮助疏导和调节,使每个学生都能斗志昂扬地投入并完成竞赛游戏任务。各组学生结束竞赛游戏后,教师根据各组荣誉积分剩余情况和投掷距离测量计算结果,选出此次竞赛的荣誉优胜组和技能优胜组,从而深入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潜能,兼顾学生田径竞技精神和体育品格的协同构建[3]。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想要发挥游戏教学法的实际效用,教师必须对田径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持续推陈出新,才能使学生对参与田径训练保持长久的热情和新鲜感。因此,教师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体育田径教学,应该全力设计和开发创新型游戏,在保留田径项目训练要点的基础上,引入创新的训练器材和游戏环节,打破程式化的训练模式,从而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田径游戏体验,丰富体育田径训练方式,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基于游戏教学法设计体育田径创新型游戏时,应该从训练器材、游戏形式两方面着手创新。拿田径障碍跑项目来说,以往教师在障碍跑游戏中应用的器材大多是栏架,游戏形式一般是从起点跨栏跑至终点,学生早已厌倦。对此,教师设计创新游戏过程中,可以把单一的栏架优化为多种障碍物,包括体操垫、攀爬架、山羊、平衡木、轮胎等体育器材,把这些器材按一定距离安置固定在跑道上,并给田径障碍跑游戏取一个响亮、有趣的名字,如穿越火线、极地冒险、体能大冲关等等,迅速激发学生冒险精神和游戏参与动力。学生进行该项田径障碍跑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顾过往学过的体育技术,在没有障碍器材的赛段努力奔跑,遇到障碍器材后,运用相应技术通过障碍物,如指导学生运用前滚翻技术通过体操垫、攀越攀爬架、跳过山羊、走过平衡木、跨过轮胎和栏架等等,这样田径游戏和拓展训练就实现创新和结合,从而提升游戏教学法在体育田径课程中的实施成效[4]。
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对田径游戏实施有效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以往教师开展田径游戏,经常忽略评价环节,或是采用的评价方式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明确自身田径技能的优势和不足,或是削减学生的田径训练信心。对此,教师应用游戏教学法必须重点优化田径游戏的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对田径游戏表现开展互评,在学生游戏过程中渗透激励、赏识性的评价,使学生积极反思、正视不足、加强改进,从而借力游戏评价增强学生的田径训练质量,具体策略如下:
教师在优化体育田径游戏的评价机制时,笔者提倡教师发展学生互动评价,教师方面推行激励性评价。首先,针对田径游戏活动发展学生互评时,教师可以根据田径项目和游戏内容,为学生出具完整的评价指标,包括田径技术动作运用的规范性、游戏态度、游戏中的文明行为等等,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后,教师让学生组内或组际之间开展互评,指导学生自主交流,对伙伴的田径游戏表现作出客观评价,对优势虚心学习和求教,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若同伴指正自己的不足,教师也应该倡议学生谦虚听取,不断完善田径技能和品格修养。再者,从教师激励性评价来说,教师应该善于捕获学生在田径游戏中的闪光点,运用认同、赞赏、嘉许的评语,鼓舞学生保持优势、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即便学生在田径游戏中存在弱势,教师评价时也应该先肯定可取之处,如训练态度积极、在游戏中乐于帮助同伴等等,然后委婉地点明学生田径技能的缺失,向学生提出课后加强练习的期望,这样学生田径训练信心就会倍增,从而更刻苦地精进田径本领,提升游戏教学法实施效果[5]。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田径训练兴趣,也能构建开放、互动的田径教学模式,还能强化学生的田径能力及抗压受挫品质。教师应该根据田径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加强设计开展热身游戏、合作游戏、竞赛游戏以及创新游戏,点燃学生的田径训练热情,提高教学互动性,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同时注重优化田径游戏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反思意识和田径训练质量,从而实现游戏教学法在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全过程高效应用。